可就在他潜伏山寨中观察展昭之时,却正巧撞上了涂善前去探望展昭,他二人的状况暗中观察的柳青吃惊不小。
涂善与展白二人的过往,他是知道的,不但从白玉堂口中,从他几位义兄的口中也听说了不少。在他心中,涂善与他们俩是绝对的死对头,怎么可能?怎么可能是现在这状况?!柳青被搞糊涂了。他悄悄潜藏着,收敛了气息暗中观察着。他发现展昭对那涂善并无心意,涂善像是剃头挑子一头热,但两人之间的言辞却怎么听怎么不对味。这涂善也未免太热心了些,那些事岂是他该管的,那些话岂是他该说的。而展昭只是一味敷衍,虽不热情却也没有决绝之意。
不知为何,这场面看的柳青有些糊涂又有些气恼起来。具体恼些什么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但是他知道自己是在替白玉堂不值。待到入夜,涂善走了,柳青冻得都有些身体发麻了,心里暗骂这涂善怎得如此唠叨,听的他都觉得恶心,这展昭当真好涵养,居然还能听得下去。不过看来这俩人关系不浅呐。
柳青在心里打定了主意,当夜便潜入展昭院中拜访去了。展昭完全没有料到人会来的如此之快,更没有料到来人会是柳青!
有一点柳青没有猜错,展昭确实对他没有印象。他能猜出柳青的身份完全是因为记得昔日白玉堂对他的描述。其实在陷空岛那晚,他只顾着和白玉堂生气,哪里还记得他身边坐了什么人。他还记得自己满心满肺的不舒服,觉得自己信错了人!就算白玉堂将自己诓骗,把自己囚禁起来,自己也没有觉得可气。可是当听到老人家被欺凌,女儿被劫持要做他五当家的少夫人时,他立刻怒不可遏气冲上脑起来。
瞧着白玉堂一副气定神闲的无辜模样,展昭直佩服这耗子脸皮够厚,做下这等无耻之事还能如此气定神闲。可到了后来发现自己原来冤枉了白玉堂,再瞧他的笑容,不知怎得便抬不起头来。那口无遮拦的耗子竟然当场调笑他害羞。自己只是为冤枉了他而不好意思,哪会有什么害羞!他和那耗子果然从一开始就不对付。
展昭记不得柳青,柳青却记得展昭。他有满肚子的疑问,可他也不想冤枉了展昭,尤其是关于白玉堂之死。当听到展昭毫不犹豫认下的时候他却是心头杀意骤起,可是听到最后他倒觉得展昭也是无辜。其实展昭并未将沈仲元一节说出来,至少没有将自己的猜测当作事实说给柳青听。一来,他不是那种不负责任让别人承担的人,对他来说,白玉堂之死与他有关系,不管别人是不是借了自己的手,玉堂的事儿与自己有关就是与自己有关,他不会有丝毫推卸和退缩;二来,没有实证他便不会乱说话。不知道这本来就是展昭的脾性,还是在开封府受了包大人的熏陶,或许这本来也是他的脾性,后来被包大人加强了也说不定。对展昭来说,怀疑在被证实之前始终只是怀疑,他不想空口白话冤枉别人。纵使有时候他知道自己这点,总是再被别人利用。
人有所为,有所不为,便是如此。
作者有话要说:
抱歉抱歉,太话痨了!
下一章开始剧情推进会加速,不会再拖了
第72章 再战襄阳-1
柳青与展昭谈了一宿,他一直细细品着眼前这人。与他而言,他觉得展昭可信,这里面自然也有白玉堂的情面在,白玉堂原意相信的人,他自然也愿意相信。可对展昭所说的那些事,他却半信半疑。
柳青毕竟是半道介入,哪里知道那么多,但他做事稳妥,既然现了真身去见展昭,也是带了诚意而来。事实真伪既然他辨别不清,那就交给更聪明的人去做好了。是夜,他便急急赶去了襄阳府,在钦差下榻的驿馆中他见到了先一步赶过来的五义几兄弟。他将自己与展昭那番话告诉了几人,请大家定夺。
公孙策自然是全心全意相信展昭的,这本就是他开封府的人,就算展昭与包拯没有结义兄弟的情分,就凭在开封府同生共处的那些日子,凭他对展昭的了解,那自然是没有半分不相信的。五义兄弟与展昭虽然没有公孙策那样的交情,那也是关系匪浅,对小弟与展昭的情义这几个哥哥看的比白玉堂自己还清楚,于情于理他们都不愿意怀疑展昭。颜查散同展昭只是几面之缘,他对展昭的了解全部来自白玉堂的述说,可是对于白玉堂相信的人,他也不愿去怀疑。
在展昭失踪的这些时日里,江湖也好庙堂也罢,都是众说纷纭。但庙堂之上有包拯为展昭作保,开封府尹的信誉与那黑着一张脸的铁面,真没几个人会怀疑什么,再说那不过是开封府之事,多一人少一人于他们又有何关系,除了庞太师这派对展昭的消失喜闻乐见,其他人自然是不愿管这些闲事的。
而太师于此事上也是惴惴不安,他的宝贝儿子无意中撞破了自己女婿与护卫的私情,且不管这情是一厢情愿还是两情相悦,他为了收拾包拯,报复展昭,一时手快所做的进奏,事后是越琢磨越不是味。虽然皇上遣走了展昭,也如常宠着庞妃,可就连庞妃自己都说皇上心中有事,而庞太师门下几个爱徒也遭到了贬斥。尤其是自从皇上派了颜查散和白玉堂前去襄阳,让他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以前醉酒时在盟书上签下了名字摁下了手印的事儿,他可是一刻都没有忘记。这事儿若是让他女婿知道了,绝对是灭九门的死罪!好在庞妃及时有孕,他心里终于安稳上了七八分。可还有一两分,一想起白玉堂临行前那狠戾又蔑视的眼神,就有些忐忑不安。
江湖上的传闻倒是众说纷纭,尤其是展昭后来出现在襄阳王府中,虽然不多露面,可传闲话的却不少。说的好听的,猜测他是潜伏的暗探,说的不好听的,连他以是叛国都说的有声有色。可江湖传闻毕竟是江湖说法,不比茶铺子里的闲话高贵多少。他们的闲言碎语无法左右朝堂,只是有些卑鄙小人借机败坏展昭的名声,想趁机将大名鼎鼎的南侠拉下马来,做他们的垫脚石。
即便如此,时至今日,此事之中的相关者却都是深信展昭之人,尤其是——白玉堂。这对于展昭是一大优势。白玉堂不会轻信沈仲元,也不会为他轻言好话,却会为展昭打包票。事态发展到这个地步,他更不会弃展昭于不顾。早在他见到展昭的那一日,他便将展昭的事情告诉了颜查散。虽然后来白玉堂遭遇不测,颜查散也知道那事与展昭有关,但他始终相信白玉堂的判断。
蒋四爷听完柳青的叙述,低首不语。这几日,事情的前前后后他们也已经听了不少,各方猜测也听了不少。公孙先生虽然也是聪明过人,可他到底是个文人,在他遇到包大人之前何曾遇到过如此之多的艰险诡谲。大事上他虽然不糊涂,可以拿主意,但究竟该如何做,又要怎样临机应变,他还是要听一听蒋平的意见。颜查散看似文弱、骨子里却倔强,这人主意更正,只要义弟平安无恙,官印有何重要,可现下白玉堂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他心里乱糟糟成一团,拿不出什么好主意。
众人都看着蒋平。别看蒋四爷平日里其貌不扬,这种时候却觉得特别可靠,这种时候他自然是当仁不让。
“大人,当务之急还是寻回官印。五弟为盟书一节而遭不测,无论是生是死,五弟最希望的便是大人平安,襄阳之事可以顺利解决。现下展昭既然在军山,那刚好是咱们的助力。”他稍稍一顿,捋着胡子接着说道:“刚刚柳兄弟所言,现在军山山寨的当家不是钟雄,而是涂善是吗?”
柳青也是为此事纳罕,点点头。
“若我所想不错,咱们破军山正在这涂善身上。”蒋平捋着小胡子,露出一抹算计的笑容,跟愁容满面的众人形成鲜明对比。众人忧愁了这许多日,失了白玉堂又丢了官印,可谓雪上加霜。眼下看到了这样的笑容,倒觉得安心了几分。
“四爷有何筹谋,不妨说出来听听,大家也好出谋划策,早些将襄阳事摆平回京复命。”
蒋平瞧着柳青,对他一笑:“这事儿柳兄弟也要多出些力,我还要向柳兄弟借些个东西。”
“有什么需要四哥尽管说,小弟绝不推辞。”
当夜众人计划到月头偏西,天边发出微光,才各自回屋去休息。
柳青虽然与展昭定了第二日再见之约,但是为了准备破山寨的物什,他也只能弃约了。第三日他带着蒋四爷一起奔赴军山。这柳青当真是好头脑,虽然只来过一次,却把路子摸的门清。当他带着蒋平出现在展昭面前时,展昭心中可谓五味杂陈。
展昭见到蒋平时很是惊喜。因为在他看来,这等于五义兄弟选择了相信他,对于现在的他来说,信任是比什么都重要的!白玉堂出事之后,他心中一直堵着块大石头,他心中无比渴望白玉堂的义兄们可以理解他,原谅他。
对错是非,终究是存在于人的心中。否则这世上便不会有那么多人,明明做了背负别人的事儿却觉得自己是无辜的,自己是被逼的,自己是没有做错的!对于明辨是非之人,即便真正是出于无奈,也会在心中存有愧疚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