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执子之手·玄天乱世 完结+番外 (连城墨玄)
“师父——”,下一秒,凌昊有些怔愣,诸葛亮轻轻拥住凌昊,没有说话。
凌昊一直僵着身子,显然不知道什么情况,直到诸葛亮松开他,才咳了声,脸上带了些尴尬。诸葛亮见状却笑了,“谢谢你,子玄。”,凌昊闻言,这才知道诸葛亮刚才举动的原因。
第91章 连环计策
天明,诸葛亮与凌昊回到吴营。刚下船,就见鲁肃和五百军士在岸边等候。
鲁肃见到诸葛亮和这些扎满箭矢的草船,瞪大了眼。“每艘船箭矢约五六千,不费江东半分气力,二十只船,十万余箭,请子敬兄检阅。”。鲁肃惊道:“先生果然是神人啊!这是怎么做到的?”,诸葛亮却像是有急事一般,只一句便草草带过:“向曹操‘借’的。”,说完便冲鲁肃点了下头,然后拉着凌昊匆匆离去。鲁肃还没回神:“借的?曹操?哎,先生、先生你去哪儿啊?”。鲁肃看着诸葛亮走得只剩下影子,只好回头看向军士:“还愣着干什么,赶紧搬箭啊!”。
凌昊见诸葛亮一路把他带到营帐,便知他要找药酒。“师父,不用了,这伤也好的差不多了,不用这么麻烦。”,诸葛亮皱眉:“这怎么可以,这么长的口子怎么会好的差不多,若是不行,我再让军医过来一趟。”。
二人的对话让一直待在营帐里的戾渊听了个清楚。“药酒在哪?”,诸葛亮看向戾渊,戾渊无言地把药酒递给诸葛亮,凌昊无奈,他的伤口真的已经愈合了。
诸葛亮拆开凌昊手上染血的布条,却看到凌昊手心的伤口已经愈合得只剩一条浅浅的白痕,不由一愣。
凌昊扔掉布条,“我吃过一种特殊的丹药,所以伤口愈合的速度比一般人要快上很多,这种伤真的没事的。”,诸葛亮放下药酒,似乎还不相信,凌昊就这么摊开掌心,“师父你也看到了,没事的。”,“好吧,没事就好。”,诸葛亮也不深究凌昊说的丹药。
“诸葛军师,都督有请。”,门外传来传令声。诸葛亮皱皱眉,“罢了,子玄你先休息,我去趟周瑜那里。”,“嗯。”。
诸葛亮被叫走,凌昊见戾渊看着他,正要将药酒瓶放回原处,戾渊阻止了他的动作。凌昊看向戾渊,见他的视线似乎停留在自己的左手上,了然,安慰地笑了下:“在船上被箭碰到了,现在没事了。”,因为凌昊之前已经和他说过诸葛亮草船借箭的事情,所以戾渊也知道计划,只是听到在船上被射时,还是微不可见地皱了下眉。
知道这是戾渊关心人的表现,凌昊笑笑,心下一暖,“真的没事,不用担心。”。
另一边,周瑜命人搬箭,不仅达到了要求,还多出两万多,周瑜脸色不定,但最终还是叹了口气,“先生神算,在下佩服。”。诸葛亮行礼,“区区小计,不足为奇,只不过都督此时传我,可是想到了战略计策?”,周瑜点头,“我有一计,还请先生决定。”,诸葛亮笑笑。二人进帐。
周瑜在桌上写了一个字——“火”,诸葛亮点了下头。“曹操虽然擅长陆战,也懂火计,但是此番为水上作战,定然想不到以火攻水的妙处,他两次中火计,这一次想必也不会有防备。都督的计划可行。”,周瑜将一张纸点燃,“此计你我二人知晓,定不可告诉他人。”,诸葛亮颔首:“此为公家大事,岂有传漏之理,都督放心。”,周瑜想了想,“子玄无妨。”。
诸葛亮抬眸看向周瑜,“都督与孙将军对子玄真的很推心置腹。”,周瑜笑笑,“这话不错,但是对于伯符来说,子玄或许更加特别,当然,我也不想为难子玄。”,“子玄自新野之战前,初次认我便央我不要与东吴有过多摩擦。”,周瑜闻言,“先生是明白人,孙刘两家的命运不是你我二人可以掌握的,若是真到了利益冲突时,惟有摒弃个人情感。”,二人无言相对。
半晌,门外士兵传话:“江北有人靠岸,称是蔡瑁的弟弟蔡和,蔡中,前来投降。”,“放他进来。”,周瑜语气一变。
不多时,两人进来,进门就苦着脸:“我兄长有什么罪?却被曹操误杀,我二人想报兄长之仇,还望都督成全!”,周瑜面上立刻露出欣喜的样子,当即命人重赏两人,让二人为甘宁前部。二人闻言,以为周瑜中计,当下大喜,千恩万谢退下。“把甘宁唤来。”,周瑜等二人一退,就召见了甘宁。
诸葛亮见二人离开,又看着周瑜若有所思,笑道:“都督将计就计,兵不厌诈,好计谋。”,周瑜也笑:“我还有一计,既然曹操送降,我们为什么不也来这招呢?”,诸葛亮沉思了一会儿,“都督的意思是混淆曹操的视听?”,“正是如此,我已经有了初步计划,只是人选未定,待我考虑一下,明日若出任何状况,还请先生不动声色。”,诸葛亮点头应允。
第92章 黄盖受刑
次日,周瑜鸣鼓大会诸将,诸葛亮以及凌昊也在其列。诸葛亮一直在沉思着什么,凌昊看着众将及端坐于旗下的周瑜,“莫不是……”,凌昊看着黄盖,似乎明白了什么,看来周瑜要施行苦肉计了。
“诸位,曹操引军百万,连绵三十余里,非一日可破,我们应该备足三月粮草,随时准备御敌。”,话音未落,凌昊就看见黄盖上前,“不要说三个月,就是备足三十个月的粮草,也无济于事,依我看曹操如此强悍,这个月能破就破了,不能破,我们还是按照张子布的建议,弃甲倒戈,投降就是了,都督为什么一定要帮刘而损己呢?”。一番话说完,大家都没反应过来,凌昊也愣了,他没想到黄盖说是说,只不过还顺便扯上了刘备……凌昊苦笑,身后的戾渊看了眼黄盖,又看向周瑜,没什么反应。
“混帐!”,周瑜突然发了火,众人一惊。周瑜盯着黄盖,“我奉主公之命,督军破曹,主公有言,若有再言降者必斩,现在两军对峙之际,你竟然敢说出此等胡言乱语扰乱军心,今日不斩你,难以服众!来人,把黄盖绑起来!”,周瑜将案上茶盏掷到黄盖面前,砸了粉碎,众人看着勃然大怒的周瑜,一时没有动作。凌昊则暗叹周瑜的演技之高,倒是诸葛亮反而一直沉默,让人猜不透他在想什么。
在众人惊愕之时,黄盖不仅没有悔意,言语间甚至带上了不服。“我自随破虏将军,南北,已历二世,我黄公覆还轮不到你来惩治吧!”,黄盖不屑。“放肆!”,周瑜拍案,“这里是军营,我是都督,你黄盖虽是东吴老臣,但违了军法,我有权先斩后奏!还不快来人,速速斩了他!”。见周瑜怒极,众人才反应过来。“都督,黄将军是旧臣,还请宽恕啊!”,一旁忽然有一个人站出来,凌昊盯着那人看了半晌,才想起来他就是甘宁。凌昊的视线不由在甘宁的腰间流连了许久。似乎并没有什么铃铛之类的,史书上不是说甘宁海盗出身,时常在腰间挂铃铛吗?看来历史书也不是真的……很显然凌昊放错了重点,戾渊一脸阴森,也盯着甘宁,他怎么不知道凌昊喜欢盯着男人看。
“甘宁,你不必替他求情,我意已决。”,“可是——”,周瑜看着甘宁,“没有可是,你若再言,连你一并斩首!”,此言一出,甘宁张张嘴就是说不出话,众将齐齐下跪。“都督三思啊!黄盖罪固当诛,但此时孙操对峙,杀了黄盖于军不利,还望都督宽恕,暂且记下黄盖的罪,待破曹之后再斩首也不迟啊!”。
周瑜看上去余怒未息,只是冷眼看着跪了一地的武将,并未答话。众人依旧苦苦相求。凌昊犹豫要不要开口求情,但是见诸葛亮一直没有出声,凌昊顿了顿。“要不是看在众将的面子上,今天定要砍你头以正军纪,先拖出去打一百杖再说。”,死罪延期但是这一百杖和死罪有什么区别?众人又要告免,周瑜这下是真怒了,一把掀了桌案,“都给我闭嘴!还有人再求情一并挨打!”。众人闻言一片死寂,“行刑。”,左右将黄盖押到场地中央,将他拖翻在地,一杖一杖打下去。
凌昊有些看不下去,这真的是在用尽全力,毫无半点虚假,打到三十几杖,黄盖愣是不吭一声,但是整个后背已经皮肉绽开,真是大丈夫!到了五十几杖,已经是鲜血直流,皮开肉绽。凌昊实在是看不下去了,虽说是苦肉计,但这样也就足够了,若真打上一百杖,不死也得去半条命,到时候还怎么去曹营?凌昊见凌戾渊全无半点表情,诸葛亮也无意阻止,只好上前。比较他现在不是属于吴营,求求情应该可以。
“都督,黄将军为东吴重臣,在下相信他也是一时口快,如今五十杖已罚,再继续下去无异于今日取他性命。在下斗胆恳请都督息怒,且先记下这五十杖,等到破了曹操再打也不迟,若是黄将军还有不敬,到时候两罪并罚就是了。”,众人闻言,纷纷点头称是。周瑜沉默了半晌,看着黄盖,“既然客卿都这么说了,今日且先记下,若有怠慢,及时行刑!”。
众人连忙扶起黄盖,背后一片血肉模糊。凌昊见众人扶黄盖回去,叹了口气。黄盖虽然被上了药,但是伤势太重,几次昏厥。众人无不泪下。鲁肃前往探望,见黄盖已经没有力气说话,只能大口喘气,心下不忍,出来就直奔诸葛亮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