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执子之手·玄天乱世 完结+番外 (连城墨玄)
“你昨夜去哪儿了?”,凌昊一怔,诸葛亮怎么知道他一夜未归?“没去哪……”,诸葛亮皱眉,“你昨晚一夜没回营帐不是吗。”,凌昊闻言不语。诸葛亮又道:“怎么突然这样?是不是我那番话——”,“不是。”,凌昊未等诸葛亮说完就吐出两个字,想反驳,但是张张口,又说不下去。诸葛亮看着凌昊,“你有什么心事?”,凌昊默然,诸葛亮等了半晌,丝毫不见凌昊反应,心中莫名有种郁躁的感觉,又看着凌昊自从进来就一直垂着眼,面无喜怒。诸葛亮眉头紧锁,随后伸手拽住凌昊的衣领,一用力,毫无防备的凌昊就这么扑进了池里。
“哗啦——”,站稳身子,凌昊呛了口水。诸葛亮见凌昊依旧敛着眼,不喜不怒,目光就是不看向自己,为什么会这样……诸葛亮叹了口气,“子玄,你有什么心结告诉我好吗?”,凌昊闻言苦笑,诸葛亮注视凌昊半晌,终于静静地说道:“我从没有怀疑过你。”,凌昊终于看向自己,眼中似乎有着讶然。“是不是我昨天那番话。”,诸葛亮轻轻道,看见凌昊眼中的波动,诸葛亮知道自己猜对了。
这样下去总不是个办法吧……凌昊终于还是开了口,“师父,您当初为什么会收我为徒呢?”,诸葛亮看着凌昊,半晌道:“你是个难得的奇才。”……果然,凌昊自嘲笑笑,他到底还是沾了穿越者的光。“不过,若仅仅是因为有才智,我大抵也是看不上眼的,我看中的更多是你这个人,看重的是那份温和有礼、尊重他人的品性。”,凌昊不语,诸葛亮继续道:“天下人千万,有才之人虽不多,但也绝非没有,周瑜算其中,但却不及你的品性,也许像子玄这样的人世间还有,但是我只能说,如今我只遇到了你一人。子玄,即便没有所谓的才智,没有那些谋略,若还是当时,只因你的品质,我依旧会收你为徒,你懂吗?”。
凌昊心里五味繁杂,他能不能这样解释,他遇上的这些人,并不是因为他所谓的“奇才”,而是因为他本身?“师父……”,凌昊觉得心里那块魔障一下子祛除了,没有什么能比诸葛亮这番话更让他安心。诸葛亮知道自己说中了凌昊的焦虑,也明白了凌昊的反常。看着眼前湿透的凌昊,眼中没有不安,脸上又带上自己熟悉的笑,诸葛亮这才放下心来。
“师父,抱歉,子玄意气用事了……”,凌昊垂头,睫毛微颤,一滴水珠顺着发丝滑到下巴,然后滴入池中,打出一圈涟漪。诸葛亮此时竟有些微的失神——“师父?”,凌昊的声音让诸葛亮一震,回过神自己的手离凌昊的脸仅剩咫尺……诸葛亮收回手。
“衣服湿了,去外面差士兵找身衣服换上,免得伤风。”,诸葛亮兀自闭上眼,凌昊顺从应声。
直到凌昊的动静消失,诸葛亮这才睁开眼,靠在池边,皱眉看向自己的手……他刚才,到底想要干什么……
终归是个男人,凌昊虽然被风吹了会儿,但总算没生病。看来也只有自己在给自己找麻烦,凌昊低声说了句,随后释然。
第97章 诸葛祭风
南屏山在东南方用赤土筑坛。方圆二十四丈,每一层高三尺,共是九尺。下一层插二十八宿旗:东方七面青旗,按角、亢、氏、房、心、尾、箕,布苍龙之形;北方七面皂旗,按斗、牛、女、虚、危、室、壁,作玄武之势;西方七面白旗,按奎、娄、胃、昴、毕、觜、参,踞白虎之威;南方七面红旗,按井、鬼、柳、星、张、翼、轸,成朱雀之状。第二层周围黄旗六十四面,按六十四卦,分八位而立。上一层用四人,各人戴束发冠,穿皂罗袍,凤衣博带,朱履方裾。前左立一人,手执长竿,竿尖上用鸡羽为葆。以招风信;前右立一人,手执长竿,竿上系七星号带,以表风色;后左立一人,捧宝剑;后右立一人,捧香炉。坛下二十四人,各持旌旗、宝盖、大戟、长戈、黄钺、白旄、朱幡、皂纛等物环绕四面。
凌昊不仅咋舌,说实话,隆冬之时,多事东北风,冬季吹东南风本就不符合常识,难道这真是历史的偶然吗?诸葛亮沐浴斋戒完,身披道衣,跣足散发,来到坛前,颇有仙人风韵,凌昊静静伫立在一旁。“你去军中告诉都督,若亮所祈无应,不可有怪。”,士兵应声退下。
诸葛亮绕坛走了一周,最后登上高台,嘱付守坛将士:“不许擅离方位。不许交头接耳。不许失口乱言。不许失惊打怪。如违令者斩!”众皆领命。诸葛亮缓步登坛,观瞻方位,炉中升起烟雾,青烟缭绕,诸葛亮仰天暗祝。凌昊只觉这种祈祷很是虔诚,遂也安静坐下。
周瑜则令程普、鲁肃等一班人在营帐中候命,只等东南风起,便调兵遣将。黄盖已准备火船二十只,船头密布大钉;船内装载芦苇干柴,灌上鱼油,上面铺满了硫黄、焰硝等引火之物,再用青布油单遮盖;船头上插青龙牙旗,船尾各系走舸,在帐下听候,只等周瑜号令。而甘宁、阚泽和蔡和、蔡中在水寨中,每日饮酒,不放一人登岸;周围尽是东吴军马,水泄不通,也在等帐上号令下来。
周瑜正在帐中议事,探子来报:“吴侯船只离寨八十五里停泊,只等都督好音。”周瑜点头,让鲁肃遍告官兵将士各自收拾船只、军器、帆橹等物。只要号令一出,时刻准备出击。若有违误,即按军法处置。”众将得令,一个个磨拳擦掌,准备厮杀。
但是近夜,天色依旧清明,微风不动,周瑜不由皱眉:“诸葛亮莫非在蒙我?隆冬之时,怎么可能吹东南风?”,鲁肃道:“我想孔明既然已经应允了都督,定然不会食言,再等等吧。”,另一边,诸葛亮却安然,一日三休,令军士更替吃饭,毫不见紧张之色。凌昊不由奇怪,从清晨到傍晚,不要说东南风了,甚至连西北风也没有……“师父,真的有东南风吗?”,诸葛亮再次登坛,气定神闲。“快了,离既定的时间不远了。”,凌昊只得耐心等候。之间诸葛亮缓缓走到高台最前端,微闭上双眼,手中羽扇轻摇,不知过了多久,诸葛亮睁开眼,凝视着天边的云,轻声道:“来了。”。凌昊立刻打起精神,只见旗幡先是开始转动,然后旗脚一致飘向西北,霎时间东南风大作,吹得旗帜猎猎作响。凌昊惊讶,直愣愣地盯着旗子,“师父……你、你怎么做到的?”,诸葛亮却只笑不语。
周瑜和鲁肃正在谈论诸葛亮,一霎时狂风大作。“这是——东南风?!”,周瑜惊异,心中浮起了莫名的威胁感。诸葛亮竟然有如此大的能耐,这夺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测之术,若是留着此人,定为东吴大患!伯符,请恕我以大局为重,若是不杀了诸葛亮,你我迟早会被刘备吞并。
周瑜立即命令徐盛带一百刀斧手,前往南屏山,只要抓到诸葛亮,立即斩首。周瑜心悸未定,又不放心地让丁奉从水路包抄,这才稍微安下心。
第98章 暂回夏口
“子玄,你即刻骑马回营,然后去滩口。”,凌昊不疑有他,立马与诸葛亮下山,若他记得没错,周瑜已经派人来捉拿诸葛亮。凌昊回营喊戾渊,诸葛亮先赶往滩口等候。
赵云早已经等在那儿了,远远见了诸葛亮便令人举旗示意。“军师辛苦了。”,赵云抱拳,诸葛亮点点头,“再等等,子玄回营马上就来。”,赵云应了,见诸葛亮披散着头发,便道:“为何军师要我今日在此等候?”,诸葛亮兀自束好了发。
“周瑜发兵欲用火攻,然隆冬之时缺少东南风,我应他借三天三夜大风,但怕只怕借来了风,周瑜倒反而要杀我以绝后患,所以预先一步要你在这等候。”,赵云敛目:“军师果真神算。”。
二人又等了一会儿,便见凌昊与戾渊骑马而来,待人都上了船,赵云立刻让人开船。
“子玄,你怎么样?”,赵云道。凌昊见接应的竟是赵云,不由有些讶然。“没事,我很好,子龙,好久不见了。”,“我已经把韩姑娘安全送回了韩家,你大哥叮嘱你要注意身体。”,凌昊闻言笑笑:“那我就放心了,对了,子龙,你说要确认的事情确认好了吗?”,赵云嘴角勾起一抹笑,但也只是点点头并没有多说什么。凌昊见状虽然好奇,倒也不多问。一旁的戾渊脸色略有些阴沉地看着二人,而诸葛亮只当二人久别重逢,倒也不甚在意。
开船没有多久——
“回将军,后方出现不明船只追随!”,赵云面色一凝,走到船尾,果然看见有几艘船在靠近。“加快速度。”,赵云下令。诸葛亮皱皱眉,“看来是周瑜的人追来了。”,“军师不用担心。”,赵云示意无碍,令士兵拿来了弓箭,然后站在船尾,脚踩船栏,看向追兵。
“诸葛军师请等等,都督有请!”,徐盛在船头大声喊道。诸葛亮看着徐盛,笑笑:“还请回复都督,好好用兵,诸葛亮暂回夏口,他日再见。”,徐盛一听急了:“军师且住,我有要事传达!”,诸葛亮挑眉:“哦?将军所说的要事恐怕是要拿我回去吧?我早料到都督不能容我,一定会派人来杀我,所以预先让赵子龙来接应,徐将军您还是请回吧。”,徐盛却拉起满帆,抢风而行,离诸葛亮的船又近了点。“军师您最好跟我回去一趟,请不要让我们这些做属下的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