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殿试,内阁官及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正官、詹事府、翰林院都有参与其中,最积极的要数詹事府堂上官了。詹事府是掌管皇后、太子家族(东宫)事务的机构,一听这个名字,大家都会懂得,他们为什么要怒刷存在感了。
朱见深见他们闲着也是闲着,就大大加重了这次詹事府的监考比例。至于他精分出的太子,除极个别人知道,并没有曝光出来,不然詹事府哪里这么闲?早就一哭二闹要皇上交出太子了。
这场科举是广大读书人的盛宴,也是群臣们的盛宴。在众人翘首以盼中,转眼一天的考试过去。考生们已经各尽其力,完成了决定人生命运的大事,剩下的都交由官员们来完成了。
读卷官花了两天时间阅卷,写下评语,之后开始向皇上读卷。朱见深一连听了好几天,子曰、之乎者也之类的文言文,头都大了。好在从参与开始,龙气就一直在涨。殿试一共九天,他的龙气就涨了九天,所以心情不是一般的好。
看着这些试卷,他突然想起了陆小凤,对方听见别人掉书袋,引用经典侃侃而谈时,总会露出百无聊奈的表情,恐怕这件事换对方来做,早成了催眠曲。朱见深却不得不打起精神来,认真对待这些锦绣文章。因为这些天子门生,以后就是国之栋梁,代表着大明往后几十年的国运,不认真不行。
不但要认真,还要重视。朱见深感觉做了这么长时间的皇帝,这几天最勤勉,连商辂都夸了他好几次。
算起来,他与陆小凤已经快一年没见过面了。朱见深会想起对方,还是因为在考卷中,看到一个考生叫苏少卿。那日在珠光宝气阎府,峨眉少侠苏少英,就是使用了这个化名。对方已经是举人,再上进就要考进士了,这苏少卿该不会就是苏少英吧?朱见深诧异的想,因为对方的文章居然做的非常不错。
这次殿试,要选出一、二、三甲。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共169名,其实就是落榜考生,给个好听的说法,安慰一下。
第二甲赐进士出身共75名,按殿试名次,分别授以庶吉士、主事、中书、行人、评事、博士、推官、知州、知县等职。哪怕最小的知县,也是正七品的官员,正式进入国家公务员的行列。
第一甲赐进士及第共3名。也就是所谓的状元、榜眼、探花了。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都是京官甲科,前途无量,以后接朝中重臣们的班。
这三人中,文章最出彩的,是一名叫张升的考生,朱见深对此人有印象,官拜礼部尚书,诏加太子太保。似乎是成化五年己丑科殿试金榜状元,当初做文物修复师时,他还接触过对方的奏章,也算是有缘。
另两名,一人就是苏少卿,另一人叫李逍遥。朱见深看到对方名字时,一口茶差点喷出来,都要笑出腹肌了,让一旁伺候的掌印太监怀恩很茫然。
这一甲前三名,需要朱见深用玉管笔,在试卷上御批。朱见深没定名次,还得在奉天殿上,对这三人进行策问,看他们现场发挥及相貌,再做最后定夺。
短短九日,朱见深又上朝了,大臣们都要被感动哭了。他们一定以为皇上终于奋发图强了!其实朱见深只打算勤奋这几天,等定下第一甲前三名,就继续他懒散的皇帝生涯。
等到这一甲三人上殿,朱见深一看就乐了,那个叫苏少卿的学子,还真是苏少英!
朱见深虽有提前透露过,朝廷要开恩科之事,叫对方早作准备,但对方年纪轻轻,能考上一甲,靠得是真才实学,朱见深完全没给对方开后门。要知道这可是几年才摊上一回的全国性考试,能考进前二甲的,都是各省的才子精英。
峨嵋掌门独孤一鹤的儿子,跑来殿试,还进了一甲,当上了朝廷命官,这感觉不是一般的酸爽。这位少侠明显加错点了,让埋头苦读的广大学子们情何以堪呀?这么一想,朱见深非常看好对方。
其实独孤一鹤原本也不是江湖人,人家是金鹏王朝的股肱之臣,副业才是中原绝顶高手,与叶孤城、西门吹雪齐名,简单的说,这一家子都不务正业。
朱见深认出了苏少英,对方也认出了他,发现当初透露开恩科的人,现在坐在龙椅上,苏少英惊悚了。他瞪圆了眼睛,一脸震撼,久久都没回过神来。
朱见深看对方这副蠢样子,显然没做好回答的准备,就首先考问了张升。
张升五官端正,面相正派,傲然而立,很有读书人的风骨,是个正正经经的读书人。
朱见深当年修复奏章,此人多次劝阻明武宗嬉游怠政,用告老还乡威胁,都没得到允许,活得倒是挺大年纪。朱见深预感到此人入朝,他孙子朱厚照的待遇,就是他将面临的待遇了。
此人还因忤逆刘瑾而谢病回乡,可见是有铮铮铁骨的忠臣。
刘瑾是什么人?是引诱武宗沉溺于骄奢淫逸中,趁机专擅朝政的宦官!朱见深一听对方这荒淫的下作方式,就感到牙酸。好在他身外化身,分分钟精分一个孙子出来。刘瑾这阉人,翻不出浪花来。
等到张升答辩完,苏少英总算是回过神。别人都低着头不敢窥探圣颜,苏少英这货却偏偏敢直勾勾看着他,还冲他挤眼睛。
朱见深一脸淡然,装作没看见。不过他还是通过神识,分辨出对方现在特别开心。他微微一笑,又用神识去扫李逍遥,这名字让朱见深又想笑了。这姓李的书生,长得倒是白净英俊,让人心生好感。
这么一打量,朱见深暗自惊讶,对方有武功傍身,内功心法居然很上乘。指头上的茧子,也不是笔杆子用多了,竟似常握什么暗器。不过今天在奉天殿上,对方并没有将暗器带在身上,让他推测不出暗器形状。
令朱见深更惊讶的是,对方身具灵脉。与花满楼的无垢体质不同,属于极阴,若不修炼,年纪轻轻身体就会崩溃,这才刚中一甲,居然没几年好活,真可惜。
如果由他传授修真心法,虽说不上能让对方达到什么境界,益寿延年倒也不难。朱见深决定先观察对方,再作打算。
这三人在殿上言语得体,言之有物,的确是有才学的人。三人答辩完,朱见深钦点了张升为状元。榜眼、探花分别为苏少英、李逍遥,并设宴款待了他们。
苏少英一直同他眨眼睛,朱见深装作没看见,传音让对方老实一点。放学后,不对,是吃饭后别走。对方点点头,又露出笑容。
朱见深一脸忧郁,总觉得大明朝的官员队伍里,混进了个画风不对的家伙。
作者有话要说:这里的李逍遥真不是剑仙哦,是李寻欢他哥,扭头。因为书里没出现过名字,求助网友,他们还给了个更坑爹的答案:李莫愁……
第97章 伪造户籍
其实朱见深身处在这个武侠世界,画风就从来没有对过。
相较于奉天殿上的肃穆,天子赐宴时,气氛就轻松得多。除了新科一甲前三人参加,朝中有几位大臣,也留下来一起用膳,提点后辈。
今年刚升官的工部侍郎兼翰林学士刘定之,同李逍遥闲聊了起来。朱见深耳朵尖,听见对方抚须夸奖道:“李贤侄,你李家一门六进士,父子双探花,可谓是一桩美谈呀。”
李逍遥道:“世伯谬赞。家父寄希望于我金榜夺魁,如今得知我与他一样是探花,恐怕回家要与我置气了。”
刘定之自己就是殿试探花出身,口中囔道:“探花郎好,探花怎么啦。你父亲若与你置气,明天去翰林院,我就要好好念叨念叨他。”
李逍遥笑道:“多谢世伯对小侄的呵护,您要真去念叨我爹,他非得打断我的腿不可。”
刘定之道:“你爹虽然古板,但教学倒真有一手。你那弟弟小小年纪,与你一般天资绝顶,才气纵横,今年乡试得了解元,将来大考,想必也要入翰林院的。”
李逍遥道:“承你吉言,侄儿替家弟寻欢,先谢过世伯金口了。”
寻欢?李家——
李寻欢!
朱见深恍然悟了,不再偷听他们的对话。
既然北武林有快活王,多一个小李飞刀,当然也不足为奇!快活王的儿子王怜花,还将自己一生所学之武功及医术、毒术、易容、放蛊、摄心术等杂学写成《怜花宝鉴》,交给李寻欢。结果被林诗音私吞了。他们是同时代的人,年龄相仿,只不过沈浪、王怜花出名时,李寻欢还在科举路上。
朱见深记得,李寻欢是世家公子,历代缨鼎,所住李园,门上更写有“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的字样。
李寻欢的爹,老探花自己没中过状元,将希望全部寄托在两位天资聪慧的儿子身上,只望他们能中个状元,来弥补自己的缺陷,谁知大李一考,又是个探花,人都闷闷不欢,只望小李公子能争气,谁知命不由人,这位小李公子虽然惊才绝艳,但一考之下,又是个探花。
老探花失望之下,没过两年就去世了,接著大李探花也得了不治之症,小李探花李寻欢心灰意冷,索性辞去了官职。朱见深一回忆这段,简直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