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公孙策对中州王的憧憬是没有见面的时候就有的。他饱读诗书,也知道边关战乱,他知道有那么一个人,明明是忠臣之子却凭借自己一身本事击败吐蕃让大宋土地不至于被外族窥视,守的大宋百姓可以过安稳的日子。对于公孙策来说,中州王就是他心中的英雄,而当那个英雄对他抛出橄榄枝又把他引为知己的时候,他是欣喜的,但是他的拒绝并非是为了抬高身份或者是装腔作势,而是单纯的觉得没有功名的公孙策是不配呆在中州王身边的。所以他想再等上一年,光明正大的呆在他身边,
可惜,崇拜的人却战死,那种信念崩塌的感觉让他几乎崩溃,也让他发现了自己的感情,似乎并不是崇拜那么单纯。
他去做官,他要守护他曾守护过的大宋。
结果血淋淋的现实告诉他,他的悲哀和痛苦都是一种笑话,中州王是死了,但是他只是换了一个身份,一个大辽国主的身份……简直……宁可不知道他还活着。
佛有说世间有八苦,依我看,求不得最苦。
这世间除了被上天选中的宠儿,又有谁真的同喜欢的人长相厮守,相濡以沫。
就算那些轰轰烈烈的,大多最后都走了个相忘于江湖的结局,不然也不会有那么一个词叫□□过。
爱别离,求不得……求不得……
王烨悲哀的发现,他的种种纠结,不过都是因为一个字——爱。
他爱上了公孙策,所以才会在意他的看法,在意他的选择,若是不爱,他又怎么会管他是什么态度什么意见。
从王烨到高长恭到庞统。
三生三世,他经历了许许多多常人无法想象的事情,却是第一次遇到了一个心悦之人,甚至可以说是两情相悦之人,居然因为这个可悲的命运变成了这样一个局面。
这是一个死结,除非他同公孙策坦白一切的真相,但是这种事情,又有谁会相信呢?他又该如何去堵这份信任,若是不信,那岂不是更加的悲哀?
这大概就是还没有在一起就不得不分开的悲哀吧。没有足够的信任,不管是谁对谁,他们之间都少了一份已经相濡以沫的信任。
其实,王烨大可以用权势逼公孙策留在他身边,就像之前所说的那样。
但是他若是这样做了,又和高纬有什么区别?得不到就囚禁,得不到就毁了他身边的一切?
那不是爱,是占有欲,是病态,也是变态。
王烨厌恶高纬那样的人,自然也不会把自己变成那样的人。
都说爱上一个人是卑微的也是悲哀的,他还未曾太懂的自己那懵懂的感情之时,他可以较真可以闹别扭,但是当他正视了自己的心,就发现所有的骄傲和自尊比起爱情都没有那么重要了。
王烨想,他是爱着公孙策的。
沉默许久,王烨的手抬起,轻轻的抚摸了公孙策的脸颊。而公孙策这一次并未躲开,不知怎么,他就是觉得面前这个脸上带笑的男人,像是要哭了一样。
王烨抚摸着公孙策的脸颊,他的脸颊冰凉,而他那温暖的手掌心却似乎不能把他捂热。
这一刹那,两个人似乎都忘记了彼此的身份,忘记了敌对的关系,也忘记了那种不可能在一起的诅咒。
王烨说:“公孙策,我答应你,只要大宋不侵辽,便永远不会对大宋起兵。毕竟……那可是我曾用命去守过的土地啊……至于李元昊,不管是什么身份什么地位,我都会杀掉他。“
说着,王烨把手从公孙策的脸颊上拿了下来。然后他走回了王座之上,居高临下的对公孙策说:“你走吧……公孙策,趁着孤没有反悔。”
这是两个人私下见面之后,王烨第一次用孤作为自称而不是我。
公孙策自然是懂得,所以他选择了接受。
佛说八苦,最苦不过求不得。
依我看,最苦并非八苦,而是相爱却不能厮守,不得不相忘江湖。
我爱你,所以放你走。
是的,我爱你。
爱你。
可从开始到最后,他也未曾对他说过一句我爱你。
公孙策转身离开,他推开门,然后他拉紧了那未曾脱下的狐裘。
外面大雪纷飞,比那次竹林夜晚的大雨还要冰寒。就连屋内的王烨,都感觉到了那扑面而来的大雪带来的寒意。
王烨看着公孙策的背影,漫天大雪之下,披着狐裘的公孙策就像是大雪中一根屹立不倒的竹。
真好看,不愧是孤曾经喜欢过的人——王烨苦笑着在心中说。
门被关上,寒气散尽,但心却一如既往的是,冷的。
公孙策回到驿馆的时候,展昭和白玉堂早就睡着了。公孙策也没有去打扰他们,而是坐在房间内,推开窗子看外面的雪,一边看雪一边画竹,明明这画中的竹和雪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但是他却足足的看了一夜的雪。
42.中州王
中州王
一品礼部侍郎公孙策担任和谈使出使大辽,虽未能调和西夏和大辽的矛盾,但却得了现任辽主耶律良才那句——[孤在位期间永不犯宋]的承诺。回开封复命之后,赵祯大喜,大肆嘉奖公孙策,也遗憾的对西夏那边表示了无能为力。西夏那边也许本就没有对大宋抱有太大的期待,也只是想要打个时间差来修生养息罢了,西夏和大辽的战事再次打响,两个都野心勃勃的国家再次碰撞在一起,结果如何,显然是个未知数。
而被嘉奖的公孙策却并未有多开心,而是在半月之后选择了辞官,理由很简单——出使大辽时受了寒弄坏了身子,需要去江南温暖之地好生休养,此时已经不太适合继续做官了。
其实这个理由真的很牵强,毕竟公孙策也就在大辽呆了三天,怎么就能受了寒?赵祯本是不想放公孙策走的,这可是个真正的人才啊。但这次公孙策也是铁了心的要走,赵祯无奈并未同意公孙策辞官,只是给他一年的假期让他回庐州养身子,等到身子好了再回来继续为朝廷效力。
公孙策也知道这已经是赵祯最大的让步了,要是他再继续执着的要辞官,赵祯难免就会对自己在大辽发生的事情有所怀疑,若是派人去调查查到了什么不好的东西就得不偿失了。于是公孙策也只能同意了这个休息一年的假期,并在一个普通的日子拒绝了任何人的陪伴回到了庐州。
在离开开封之前,公孙策曾去探望了庞太师。
自从中州王战死沙场之后,庞太师就显了老态,再加上赵祯对庞太师不着痕迹的打压都让这个当年意气风发的老人看起来有些可怜。
而公孙策这次来只是把王烨给他的那副属于中州王的银色铠甲给了庞太师。
庞太师接过银色铠甲之后就开始哭,白发人送黑发人那是一种无法磨灭的伤痕。败家子死了都会让父母伤心,更别说庞统这样优秀的孩子……若是被奸人害死,庞太师还有个复仇的念头,但儿子是战死于沙场,他连复仇的对象都没有,面对皇上的打压也没有了反抗的心情。
其实公孙策很想告诉庞太师,你的儿子没有死,他还活的好好的,你没有必要这么难过。但是话到嘴边终究还是没有办法说出口,那个人终究是有自己的想法的,无论如何也不该由他来打破这个局面,所以只能当作看不到,看不到自然也就不会说不该说的话了。
告别了庞太师,公孙策回到了庐州开始做教书先生。
曾经的意气风发,官场的尔虞我诈,最后都化作一场空,比不得这……似水年华。
******
而失去了初恋的王烨虽然心中痛苦,大醉一场之后,疯疯癫癫的念了会儿诗,一觉醒来也就从那种状态里脱离出来了。毕竟,现在的情况却也没有给他儿女情长的时间。
公孙策走后的这一年的时间里,大辽和西夏又发生几次不算大的碰撞,两房皆有损失,但还是李元昊那边的损失更大一些。李元昊心知继续硬碰硬定然没有什么好结果,所以他申请停战,愿意为大辽臣国,每年进贡来寻求大辽庇护。
王烨很清楚李元昊就是一只狼,一只打不服的狼。像李元昊那样的人是不可能居于人臣的,就算说是求和也是为了修生养息,等兵马强壮之后再次卷入从来。所以王烨是不同意李元昊的求和,想要直接把李元昊打服,打死,这样也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大辽也会变得更加强大,成为当无为谓的第一强国。
可是大辽却不是王烨一个人说的算的,虽然他的俩弟弟都死了没有人和他抢皇位,但还是有一些位高权重的老臣,他们并不迂腐,且势力如同老树盘根,王烨当时也未能把他们连根拔起,只是保持一种互敬互惠的关系。假如继续攻打西夏,这群老臣就要从自己的腰包里掏军饷了,所以他们的意见就是李元昊既然议和,那就给他议和的机会,毕竟大辽近年战事不断,国库虽算不上空虚但却也不算是富裕,不宜开战。
王者虽然是国家的第一人,但却终究无法对抗群臣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