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穿进年代文后我有1了 (油盐不进)


  这才六月初,关于放暑假的时间学校仍在商讨,但能确定的是,期末考试即将被提上日程。上大学机会的来之不易,学生们都十分珍惜,至少在陈晚的班上没有“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的人。面对期末考,大家紧张归紧张,但为的不是及格,而是冲高分。
  正当陈晚感慨着他们与当代大学生的不同,王利安透露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八卦,理学院的几个学生打架被学校抓到了,处分通知本周内会张贴到公告栏。
  田曼柔在班级例会上也讲了此事,她着重强调收到处分的后果,这会直接影响他们的毕业分配。尽管他们才大一,谈毕业为时尚早,但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学员,他们这个群体的平均年龄并不年轻。
  结了婚的,有孩子的,结了婚又离婚的,现实由不得他们任性。
  “两个记过,三个记大过,啧,学校是想杀鸡儆猴呢。”王利安打听到了事情的完整经过,那几个学生打得并不厉害,几乎刚动手学校的人就到了,伤得最重的也只是蹭破点油皮,估计是学校认为影响恶劣,加重了惩罚。
  陈晚大概能理解学校的做法,对比后世一下课就见不到人影的教授,陈晚在这里遇到的任课老师那叫一个尽职尽责。刚开学那会儿,陈晚经常生出他仍在高中课堂的错觉。
  学校用心培养,他们吃着国家的用着国家的,不好好读书以待将来回报社会,反而干出这种事,传到普通百姓耳中他们会作何感想?
  据说这件事还有后续,但临近期末,大伙儿都在为了能考一个好成绩努力复习,没再怎么关注。南财大出了放假通知,七月十四至九月十三,陈晚翻了日历,发现刚好错过了陈勇阳的生日。所幸能赶上村里分地,虽然没他的份,但他依然打算回去看看。
  鉴于陈晚上学期考了班级、专业第一,他的受欢迎程度肉眼可见地提高,不少人在课间向他请教问题,陈晚平时鲜少主动交流,不过面对同学的请教,他从不拒绝。
  “陈晚,张伟想借你的英语笔记。”陈晚的笔记在王利安手里,外借之前他会先征询陈晚的意见。
  张伟?陈晚用了一秒时间回想对方是谁,王利安熟悉他的反应,抬手指了指角落的一个男生。见到对方的长相,陈晚的记忆瞬间回笼。
  不怪他记性不好,实在是张伟太内向了,同班一年,两人说过的话一共没超过三句。
  “你给他吧。”毫不夸张的说,论英语水平陈晚可以和专业老师媲美,但他更多是日常交流,和当前的课本略有偏差,因此上课时也做了些笔记。
  第一名做的笔记,肯定全是重点。
  陈晚的笔记被瓜分干净,在班级范围内传阅,同学们懂分寸,以最快的速度看完归还至陈晚手上。
  第一门考试结束时,陈晚收到了冯导的信,《雾山恋》的拍摄任务全部完成,接下来他会回制片厂参与后期制作,行程紧迫,他便不当面同他作别了。
  “冯导让我把这个给你。”《雾山恋》杀青,冯导托陶美丽顺路把东西带给陈晚,用档案袋封着,信单独在外,档案袋的封条完好无损。
  “谢谢。”陈晚接过档案袋,陶美丽笑说她才是要道谢的那个,让陈晚不要客气。
  南艺放暑假的日期与南财大相邻,缺了一学期课的陶美丽无需参加本期考试,陈晚问起她接下来的安排,为王利安拖时间。
  王利安笔落在了教室,快走出教学楼才想起,陈晚和陶美丽在门口聊了五六分钟,他终于去而复返。
  陈晚借口家里有事功成身退,暗自祝愿他今天能取得好的进展。


第139章
  转眼到了七月,蝉鸣一声高过一声,南城正式迎来盛夏,陈晚热得胃口大减,摘了根院子里的嫩黄瓜吃,嫩黄瓜带着小刺,不扎人,随手一捋便掉了。
  层叠的菜叶盖住石榴枝,四季豆成串垂下,顶端开着豆瓣似的紫色小花。生长旺盛的藤蔓越过院墙,垂到外侧,被某些贪便宜的过路人摘了果实。
  “小叔。”陈勇飞扛着个箱子站在门口,豆大的汗水顺着下巴不停地往下滴。
  陈晚抬头看了眼刺眼的烈日:“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
  “我给你带了个好东西。”陈勇飞神神秘秘地说道,他肩上的箱子吸引了陈晚的注意力,显然陈勇飞口中的好东西指的就是它。
  陈勇飞进了屋把箱子搁到地上,陈晚手里握着半根黄瓜,清爽的气息一个劲儿地往他鼻子里钻。陈晚给他倒了杯水,陈勇飞摇头,说他也想吃黄瓜。
  许空山种的是本地黄瓜,个头短胖,跟后世常见的绿色品种不同,表皮是白色的,略厚,吃前最好削皮,陈勇飞活得粗糙,随便冲了两下直接放嘴里咬得嘎嘣作响。
  叔侄俩一人啃了根黄瓜,陈勇飞洗了手,终于打开箱子让陈晚见到了“好东西”的真面目。
  那是一堆尚未组装的零件,陈晚认出了其中某个极为眼熟的部件:“电风扇?”
  “对!”陈勇飞语气振奋,他利落地将取出零件,挨个进行组装。他无需图纸,精准地将每个螺丝放置到对应的位置,同时分心给陈晚讲了这台电风扇的来历。
  国内的第一家风扇厂成立于七零年,由于技术落后,工厂特意派遣研发人员到国外学习技术。在生产线建设的期间,作为兄弟厂,机械厂接到了交流指导的邀请,陈勇飞跟着长了番见识,后面才有了去年暑假在平安村,对陈勇阳他们承诺找机会弄两台电风扇这一出。
  破解电风扇的运作原理不难,难的是搭建生产线,陈勇飞愤愤咬牙:“那帮外国人根本没安好心,要想学技术,必须买他们的设备。”
  一台设备几十上百万,设备方派过来的洋工程师高高在上,拖慢了预计的进度,风扇厂的生产线至今仍在调试。陈勇飞手上是第一批样品,外观要多简陋有多简陋。
  “行了,小叔,插头在哪?”陈勇飞在陈晚的指引下找到沙发旁边的插孔,接通电源,静止的扇叶瞬间旋转起来,“凉快吗?”
  “凉快。”陈晚舒爽地闭眼,尽管初代电风扇功能单一,但至少扑面而来的风是真实的,“要是能调节风力就更好了。”
  “风力调节?”陈勇飞被陈晚的话勾起了兴趣,他毕竟没经过科技大爆炸的洗礼,思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陈晚对机械原理一窍不通,可这不妨碍他提要求,什么开关、定时、档位调节、摇头,他回忆着后世电风扇所具备的功能,把陈勇飞听得双眼发亮。
  “等等小叔,我拿支笔记下来。”陈勇飞将陈晚提到的功能列了个表,“还有吗?”
  “没了。”陈晚看了眼陈勇飞的笔记,充满期待地拍了拍陈勇飞的肩膀,电风扇有了,空调还会远吗?
  “小叔你是怎么想到的?”陈勇飞扬了扬笔记本,这些功能有难有易,若要全部实现,至少得花个一年半载。
  陈晚一时不察说漏了嘴,他连忙找了几个借口忽悠过去,陈勇飞不疑有他,扯了插头把电风扇帮陈晚搬到工作间,那是他白天待得最多的地方。电风扇体积不大,只有几斤重,晚上睡觉的时候陈晚自己提上去就是。
  陈勇飞放了两天假,他原本打算送完风扇再去看看陈二姐他们,此时满脑子都是电风扇的改良方案:“小叔,我走了啊。”
  “着什么急,先吃饭。”陈晚揣上钥匙,他本就不耐热,入夏后更是对厨房避之不及,因此准备带陈勇飞到国营饭店解决午饭。
  黄瓜不顶饿,陈晚哪会让他空着肚子回去。
  陈勇飞知道陈晚做衣服赚了不少钱,因此没和他客气,照着饭店墙上粉笔写的菜单点了回锅肉,刚吃完黄瓜的陈晚对拍黄瓜没兴趣,犹豫会儿选了个蒸茄子,嫩茄子切长条上锅蒸熟,淋上拌好的辣椒油,开胃又下饭。
  “村里十五号分地你回去吗?”陈晚不爱吃辣,把蒸茄子上面的辣椒拨到一边,挑里面的茄瓤吃。
  “不回。”陈勇飞的户口同样不在平安村,分地是全家人的大事,他自然想参与,奈何厂里走不开,“我可能会被派去风扇厂支援。”
  协助风扇厂生产建设的消息是陈勇飞从他师傅那听来的,具体人员名单尚未公布,但陈勇飞有预感,如果他把今日从陈晚这听来的关于电风扇的改良报两个上去,自己必然会成为支援队伍中的一员。
  国营饭店内没有电风扇,陈晚热得直冒汗,勉强就着蒸茄子刨了碗米饭,草草应付一餐。好在机械厂的服装生意早因陈勇飞工作的繁忙而换了个人,他出差与否不会造成任何影响。
  送走归心似箭的陈勇飞,陈晚加快脚步径直回屋打开电风扇,汗水蒸发,皮肤泛起阵阵凉意。对着吹了几分钟,陈晚想把电风扇换个位置,以免吹久了头疼。
  风扇的电源线不够长,陈晚上楼找了个插线板,这是他和许空山去年买的,一直没有用武之地。
  隔了约莫两米远的距离,拂到身上的风变得柔和,缝纫机上垂下的布料微微摆动,陈晚吐出一口浊气,今年的夏天总算能好过些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