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电影人 (superpanda)
- 类型:现代耽美
- 作者:superpanda
- 入库:04.10
听了这话,女主人公泪如倾盆。
到了晚上十点,妈妈几乎不说话了,一句要耗太多心神。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她凝望着她的女儿,眼睛再次涌出泪来,枕头上面洇湿大片。她还是痛,还是难受,然而那些不重要了。
她没表情,没别的,只是默默淌着泪,女主角则一直在讲她们俩的共同回忆、重要的事。最后,妈妈感到死神已至,镰刀已举起,可她并没有拼死挣扎,不想女儿被烙上阴影,只是忍着,望天花板,强说:“珍珍,妈妈困了,想睡觉了。”
“嗯,”女主角也留着泪,“妈妈,那睡一下吧。”她还以为妈妈真困了。
结束,下一秒钟,妈妈就说:“下一辈子再见了……珍珍。”原来,妈妈本人知道一切。
在女儿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妈!妈!!”的声音中,妈妈阖上薄薄的眼睑,几秒后,监护仪器上的心跳迅速抻成一条直线。
心跳突然归零以后爸爸叫来医生护士,医生护士观察之后说她已经去天国了,说完动手拆设备。
然而,当女主人公尖叫着道“心跳!心跳又出来了!”,医生护士却告诉她,这是因为他们几个正在翻腾病人身体。对这场景见怪不怪。
医生护士是对的。而一直到五分钟后,女主人公还是在问“她是不是只是睡着了”“她是不是还没有死”,总抱着侥幸。
等医生护士全离开了,爸爸也去联系殡葬了,女主人公才紧握着妈妈的手,说:“下辈子,我想要当您的妈妈,生养您,照顾您,您别再为我而操劳了。”
对这天的剩余时间,谢兰生的镜头视角非常特别,非常新颖。他经常从窗户外头拍摄屋内女主人公,而且还用那种有着强存在感的视线,让观众们依稀感觉摄影机是一双眼睛。而下一镜,谢兰生会让摄影机拍摄窗外的景色,叫观众们瞬间发现窗外其实空无一人。而此前的这个视角就十分像上帝视角,仿佛苍穹之中有人正注视着女主人公,那是她最亲爱的妈妈。
《一天》这部新的片子“镜头视角”与众不同,谢兰生在古堡度假时想到的就是这个。在一部电影当中,或一部电视当中,摄影机总相当于“多出来的一个角色”,而导演们也没可能只从角色的视角拍,来回切换太混乱了。但《一天》比较像纪录片,谢兰生想真实一点,他用了很长时间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媒介就是“某样道具”“某样东西”,而是还是重要道具。
例如,《百年》篇中,男女主角在教堂里举办婚礼。摄影机全程拍下他们俩的结婚誓言,也拍到了对面扛着摄像机的婚礼摄影师,到了最后,通过剪辑,电影视角切至“婚礼摄影师”正扛着的摄影机,这时观众可以发现,此前“观察”一对新人的目光是从祭台上的戒指盒发出来的!是戒指盒在注视一切!也就是说,之前摄影机的位置被摆上了戒指盒。当然,电影观众意识不到这些视角的问题,他们只会觉得整个场景更加逼真,可是专业的影评人通常可以洞悉技巧。
其他篇章也是同样。拍摄视角、观察目光是某一样重要道具。这些道具在看故事,而不是莫名多出的那个人。
…………
接着拍的是《生产》篇。
主人公是一位妈妈,她想记住女儿诞生的那一天。
她一大早开始阵痛,一小时痛一分钟,而后,半小时痛一分钟、一刻钟痛一分钟、几分钟痛一分钟……
她的开指十分迟缓,医生上了人工破水,一段时间过去以后,她痛一分钟,止一分钟,医生叫她好好呼吸,可是女主无法做到,一直憋着,因为太痛了。胎儿心率掉到60,医生急到大吼大叫:“想不想要自己孩子了?!”隔壁床上产妇也叫:“姐妹!我这还有红牛!”
她终于能开始生产了,助产士在旁边按肚子,告诉她,哪时用力,哪时不用力,让她憋气,让她“推”。
经过漫长的一小时,她的女儿平安落地,发出啼哭。
然而就在女主人公开始放松的时候,她听到了妇产医生心急如焚的吼叫声:“血浆!血浆!!”
这似乎是出事儿了。
女主人公产后大出血了。
它发生在产妇中的比例大约是5%到10%。2014年,产妇的死亡率在十万分之二十几,其中,产后出血自己占1/3。
女主人公的原因是生产过后宫缩乏力,最为常见的原因。正常来说,胎盘剥离后,宫腔通过不断收缩来回复到正常大小,子宫壁的血管压缩,血被止住,同时因为高凝状态子宫形成大小血栓,帮助止血。然而人若宫缩乏力,可能大出血。
随后一片兵荒马乱。
插尿管、上监护,挂止血药、挂缩宫素,医生用手按摩宫腔,不断按摩内部,接着又是用纱布来填充宫腔压迫止血,再接着则是用球囊,结果,全部无效,血流奔涌。两位医生费尽心思也没摸出出血点来。
她被推去介入手术,做血管栓塞。
四个小时的时间里里,医院用的血浆已相当于人体血液总量的两倍,也就是说,女主人公四小时内全身的血换过两次了。因为血型比较特效,医院还去别处借了。
女主人公的丈夫则跪在门口,扶着铁门。
“不行,”手术医生果断命令,“切了吧。”
在子宫被切除以后,她的出血终于止了。
可没想到,晚上8点,女主人公的腹腔里被发现了到处是血。医生下了病危通知,认为血液可能已经感染器官,引发衰竭。
可她再次挺了过来。
出院时,医生告诉她:“你再不会来月经了。”
跟其他的篇章一样,《生产》篇的最后一段也是主角对着镜头的自述。她也是由自己来扮演自己。
她说:“每次回想那一天,我都感到害怕、恐惧,心惊肉跳,心有余悸。而且,因为失去部分器官,我还一度有些抑郁。但,当见到那个问题,我几乎没任何犹豫,就选择了生产那天。”
顿顿,脸上带着温柔的笑,她又说:“我的女儿平平庸庸,成绩下游,甚至倒数,跟她班里那些耀眼的小天才不能比,我有的时候有些失望,又有的时候有些愤怒。但是,我想记住,不想忘了……我是冒着死亡风险才生下了这个女儿的,我想记住我多爱她。”
爱她,远胜过于爱自己。
想了想,她又说:“现在,我认为这世界上最美的词是‘母子平安’。”
…………
拍完《别离》《生产》,谢兰生又继续拍了《携手》——女主人公想要记住她当妻子的那一天,还有《分道》——女主人公想要记住自己离婚、“重获自由”的那一天。
因为演员并不专业,谢兰生又专门用了一些非常规的方式,比如一直开着摄影机,让演员们习惯镜头、习惯拍摄,再比如,并不强迫这些演员逐字逐句地念台词,还请来了配音演员专门教大家念台词,以及……
谢兰生早就发现,非专业演员的第一遍往往效果就是最好的,NG也没用,NG两次还是不行他就可以放弃了,于是,《一天》进展极快,才10月末,一半故事就拍好了。
第129章 《去岳阳》(二十)
谢兰生放第五个拍的是一位格斗选手。他在中国的无限制格斗圈子赫赫有名, 是打UFC的第一人, 然而不为大众所知。
其实, 不少名人给谢兰生发过“一天”的答案,在奥运会、亚运会等比赛上,某曾经的女排选手连扳三局逆转夺金, 某曾经的男篮队员最后一秒绝杀出线,某曾经的游泳队员最后一棒反超夺冠,某曾经的乒乓球手连续7次挽救赛点、闯入决赛, 还有, 某曾经的举重选手在残奥会上,躺在地上, 拼死一举,打破记录……
谢兰生选来选去, 选了这位。
UFC的首秀他的对手是日本的一位新人,他原先的比赛对手因伤退出、临时换人。那场比赛星光熠熠, 大牌明星万众瞩目,而男主人公呢,要打的是“垫场赛”, 这些比赛不受关注, 主要目的是炒气氛。
第一回 合,对手有些犯规动作,但裁判的尺度较松,男主人公拿的点数不如对方,这很明显, 他甚至被锁住两次不过最后都挣脱了。
这不要紧。MMA无限制格斗接近实战,绝对鼓励KO,点数的重要性远远不如散打等比赛。
他不断游走,搜寻机会,时不时试探一下。
可事与愿违,在仅仅半分钟后,对方打来一记重拳,男主人公被KO送医了。
两万观众给了对手雷鸣般的掌声、喊声。
解说员在八角铁笼的正中间大声高喊:“Perfect!Perfect!”
没人关注男主人公,即使他正人事不省。
之后,有些人在社交网络发:【啊,残奥会的跳舞比赛吗?】
《征战》篇的最后一段也是主角对镜自述。
他说:“人人都说,中国武术故步自封,只能靠点数取胜,或者说,只能靠规则取胜……KO拿两分,击中拿一分,这样。比赛越跟实战相似,武术越是颜面全无……我被大家寄予厚望,他们说,我是中国唯一一个敢去美国跟人打的。”
相似小说推荐
-
顾而言他 (杳杳一言) 微博2020-04完结没有人的爱是理所当然的,简默和顾延一开始都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总是让彼此受伤。ABO;娱乐圈;前...
-
恶警三 [出版] (风弄) 出书日:2016年08月正义凛然的洪警官彻底黑化,以新一代黑道老大的姿态王者归来,所做的第一件惊天大事,就是让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