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知己难为 (榉木无青)


  徐弱江和翁松,我爸那部传记电影定的导演和编剧。
  郑德安脸色已经黑下来了,看样子是真的想关门谢客的。要是别人也就算了,这两位都是我爸多年的同事和合作伙伴,最后离开耀华其实多少也算是形势下的正常选择,和孟家的牵扯不多。不说多奉为上宾,该给的面子还是要给。
  左右我奶奶那样的人我都见了,没必要在这样的长辈面前摆谱。
  我礼貌地跟倪曼还有郑德安说了一声。郑德安脸还黑着,终究还是默许了。我就请老陶把他们请到会客厅,然后回自己屋里换了身衣服就过去了。
  打开会议室的门,徐弱江在看墙上挂着的一副画,翁松坐着,正拿着杯茶在喝。看到我来,马上就放下了。
  “徐老,翁老,新年好。”我打招呼。
  “孟小先生,新年好。”徐弱江开口,翁松也和我拜了个年。
  我坐在他们对面,然后就没话了。
  我其实还挺习惯这种场面的,这两位都不是长袖善舞的人。我是小辈和他们没什么交情,更没话了。
  徐弱江拍的片子和本人性格极其相似,非常喜欢那种大而空的壮丽场景和缓慢推进的镜头。风格肃穆又沉重,台词精简到极致,很适合历史题材和传记。翁松是和文老齐名的编剧,写过很多有名电视剧。卢丹平说的没错,如果是他们搭班来拍我爸的传记电影,至少从阵容上我不应该再挑毛病。
  可惜制片是孟建华。
  彼此踟蹰了一会儿,我毕竟是晚辈,总不好就一直端着让长辈为难。索性先开了口,礼貌地问了他们来这一趟是做什么。
  徐弱江和翁松对视一眼,翁松从身边的公文包里拿出来一本厚厚的本子,里面还夹了不少书页,以至于看上去比原本的厚度还要厚得多。
  “这是……改到现在的,最后一版的剧本……”翁松说着,把本子推到我面前,我犹豫了一下,没伸出手去翻。
  我这样拒绝的态度明显让徐弱江和翁松开始不安了起来,翁松紧张地看了眼徐弱江。徐弱江叹口气,开口:“孟小先生,我想问问你,为什么对孟先生的传记电影的态度这么消极呢?”
  他推了一下眼镜,身子略微往前倾了一下,整个肢体语言非常诚恳。
  “我……我们和你爸爸,30年的交情了,他常常说起过你。”徐弱江,“他不搞家族企业,子承父业那一套。但是他提起你,一直是很骄傲的。虽然之前没有机会和你深聊过,但我相信你们父子之间的关系一定很好。”
  他的态度非常温和谦逊,实在不是让人心生恶感的人。我只能以诚相待,回答:“您客气了,我……您既然执导这部片子,应该和孟家有来往,我想他们应该不会这样说。”
  徐弱江伸出一只手摆了摆,意思是真的不是在说场面话,“我们的确从你叔叔……或者说孟家那边知道一些关于你的事。我们毕竟不是亲属,只是同事朋友,也不清楚事情的真相。但是我们几个老家伙,多活了这么些年头。总是还有几分识人辨事的眼光。孟小先生,你不是传言口中的那种人,你是个有骨气的。”
  “您抬举了。”我有些不知所措,“我们也是第一次见,承蒙抬爱。”
  “怎么是抬举?”徐弱江诚恳地说,“我和老翁,还有文入渊,都聊过你的事,也看过你的那部《盲野》,从成片来看,很稚嫩,但是能写这样剧本的人,有悲悯之心,不会是忘恩负义的人。”
  我不知道怎么回应他这句夸奖。《盲野》拍成什么样子我很清楚,实在算不上佳作,他这样夸我,倒是让我很不好意思。只得连说了好几句谬赞。
  “孟小先生不必太过自谦……其实也因为这样,我们才会觉得疑惑,为什么孟小先生对你父亲的传记电影这样抗拒。”徐弱江问我。
  我不知如何作答,只得先拉了旁人挡枪:“文老对这电影是什么态度呢?”
  “他不愿意写。”这回是翁松开的口,“他说年老了,怕伤心。”
  我借坡下驴:“我也是。”
  我这么明显的托词,徐弱江却也不拆穿我,“……这确实也是人之常情,是我们贸然打扰,还望孟小先生不要见怪。”
  我被他这样的好态度搞得别扭起来,心里觉得有些过不去,于是多说了一句话。“徐老又是为什么,想要执导我父亲的传记电影呢?”
  徐弱江,听到我这么问,偏头,笑着叹了口气,“孟小先生既然问了,我也不藏着,只期望孟小先生不要笑我们这些老家伙。我的动机,也只是为了自己的一个执念,觉得应该给我们这代电影人留下什么。”
  我一下就不说话了,这已经不再是家长里短的话题。涉及到一代人,不是我这个小辈能随便插口的话题。
  “我们这个时代,出大师。”徐弱江用很平静地语气说了这句话,“资格老一点的又拿过奖的,现在都声名藉甚,当年都是在地方制片厂时期就有作品的人。那个时代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嘛,总是有些行业领先的红利,所以大师多,殊不知只是来得早。”
  徐弱江说到这里,翁松还在旁边笑了两声,我也不知道该不该附和,只能装作认真听讲。
  徐弱江说得兴致起来了,问我:“孟小先生,你也做过几年的编剧了,算是同行,你来说说看,如果要选一个人代表我们这个时代的电影人,你会选谁?”
  这不是个容易回答的问题,却还没等我开始为难,翁松就啧了下舌,用手背打了徐弱江的腿。徐弱江被提醒了一下,跟我告了个罪:“抱歉,一时忘形了,我最近和老翁的剧本工作太投入,总喜欢问这个问题。有些难为人。”
  他态度好到这个地步,我实在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只得陪着说了几句客气的话。
  徐弱江又扶了扶眼镜,继续说:“这个问题问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有人觉得是国际上拿过奖的那几位导演,有人觉得应该王志磊那样的影帝,有人觉得应该是老影厂的厂长。”
  “可是对我来说,那个人是你父亲。”
  徐弱江陷入了回忆,“咱们国家的电影,经历过三个产业时期,每个时期都有很独特的特征和烙印,第一个是民国那会儿,阮玲玉,胡蝶这些人都是那个时代的名人。然后是咱们抗战胜利后,要建设自己的电影制片厂,现在电影的产业基础,就是那个时候来的。”
  “然后就是第三次,是93年以后,咱们要和国际接轨了,‘市场’这个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要什么,打破行业割裂状态,要组建新格局咯。其实就是民营资本和外国资金开始进入影视行业。原本都是国有的电影制片厂,现在开始有私人的。”
  徐弱江看着我,缓缓地说:“你爸爸,就是那个时候,第一批开始做这个的人。耀华那家公司好像原来是做其他产业的,没落了。你小时候住在这里的时候,应该就是那段时间。你爸爸开始找人投拍《财神报囍》,那个时候多苦啊,他一个出品人,天天跟着片场搬东西,王志磊还是他从车间抓出来的,整个片子就倪曼算有点名气。幸好拍出来是好片……又赶上院线制的红利,赚得盆满钵溢,然后才有钱投拍后来耀华那两部拿了奖的片子。当然,钱是其次的。可是这段经历,在那个各路资本混战的时候,宣传咯,播映咯,分红咯,和当时几家影视公司里的艺人管理咯,这都是多新奇的事情,没人懂,所以花样百出,谁都觉得自己有道理,实在是太具有时代性和传奇性,我经历过,我想把它留下来。”
  他的眼神有怀念,也有一种说不清的神采,我熟悉,我爸年轻一点的时候,在家里偶尔说起耀华,也会是这样的眼神。
  这是人谈起自己喜爱和自豪的事物时的眼神。
  “一个导演?或者演员?不,这些都不够。”徐弱江说,“只有你爸爸,他斡旋在市场和创作的夹缝里,扛着所有压力,保护和引导着整个剧组打出来商业片的一片天,也打出耀华的一片天。只有这样的人,在我心里,能代表我们的那个时代。”
  “孟小先生。”徐弱江往前坐了一点,“这不是为了什么利益,甚至也不是为了你爸爸,这是我个人的私心,我是在代表个人来请求你,帮助我,帮助我们这个剧组,去完成这部作品。”
  我低下头,皱紧眉头,强忍着不让眼泪掉下来。
  我可以对孟家的威逼利诱不假辞色,但是我没法不对徐弱江的这番话动容。这是对一个创作者热情的动容。
  我知道我父亲身边有这样的一批人,可是我原来太小,后来他们又散了,就从来没有机会面对面深聊过。我没有想过,有一天他们会以这样的形式来到我面前。不为了叙旧寒暄,不为了利益往来,只是为了一个关于我爸的作品。
  在我面前,没有什么个人恩怨能高过这种纯粹的创作理想。
  可是世上事不是只要有理想就好的。
  “徐老,文老。”我稳了一下声线才开口,“我很钦佩,您对作品的坦诚和热情,可是恕我直言,假设这部片子不是孟建华出品,没有那么多杂七杂八的投资,我会很愿意帮助您。”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