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他们挺可笑的,至少在我看来,他们还不如孩子那般纯真。
这已经不是当初的雪了。
我的手脚冰凉,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冲出温暖的酒馆,站在这冰天雪地里发愣。
我可能像个傻子,也可能像个疯子,更可能像个失魂落魄的呆子。
就这么呆呆看着前方,眼神没有聚焦,也不知道该看哪里,反正我知道天很凉,手很僵。
如果继续站在这儿,我可能真要成为一个雪人供人围观。
但是我发现,身上的雪不再堆积,头顶也没有积攒雪花,鼻间的凉度没有了。
我头顶出现了一把伞。
这次,是把红伞。
第44章 番外二
从前山上有个小道士, 他的名字叫贺子明。
贺子明这个名字是家人给他起的,贺家又是镇子上出了名的大户人家,家里有钱有势, 他自然也是个娇贵的公子哥。
可是在他出生后, 贺家人并没有把他留在府上,而是把他送进了天渺真人的道观,让他跟着真人修行。
不过虽然他姓贺,可他自小就跟着师父在山中修行, 自出生后就没再见过父母,所以准确来说他也不算是贺家的人。
贺家这些年也从来没提过他的名字,于是久而久之, 他便用道号自称——钟南子。
这个道号也是师父给起的, 说是这山名叫钟山,南是他来时的方向, 钟南子便是他了。
钟南子自入道门修行起,每日勤勤恳恳完成师父布置的任务,每天按部就班给院子扫地, 吃着素斋, 抄着书经。
日子一天天过去,他也终于到了十六岁。
十六岁那年,师父朝他摆了摆手:“去吧。”
“去哪儿?”钟南子不解。
师父微微一笑, 也不作答, 只是背着手离去,远远飘来一句:“从哪儿来,到哪儿去。”
这句话说得颇为深奥, 钟南子并不懂。
他的眼中只有这钟山,只有这渺渺白云, 还有这白云深处的道观,师父便是他的衣食父母。
虽说修行之人,必定不能有所求,也不能有所贪念,只有摆脱所有红尘束缚,才能得道成仙。
可是其实钟南子一直有个愿望,他想回去尘世看看,看看他那传闻中的父母。
这些年来,山中的修行说苦也不苦,说快乐也谈不上,对他来说都是平淡的日子。
修行之人不能言苦,因为这些苦都是对你的磨炼,都是仙途中必经的折磨。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那都是为自己好的。
修行之人也谈不上什么快乐,因为快乐的日子是千变万化的,而他所经历的每一天都是重复的,日复一日,没有变化。
这些年来,他甚至能把这道观以及山中所有的细微变化,察觉得一清二楚。
春雷一声响,衣服是必定得收进来了,不然半夜有你好看。夏天的知了一扯嗓子,他就得拿出蒲扇,给师父扇风去热。门前的树叶掉了,秋天转眼就来。隔天屋檐上铺了层雪花,麻雀就开始在地上叼啄了。
其实变化也不太大,他已经看了无数遍,甚至有些腻了。
师父每日教诲他,只有专心才得参透书中奥秘。
他努力了,可心依然飘向墙外。
墙角竖起了一枝桃花,分外漂亮。
“啪”,师父的戒尺拍在他头上,他摸着脑袋低下头,自知错了。
师父每每叹息,说:“孽缘,都是孽缘。”
那时起,师父便经常说,他尘缘未了,是无法继续修行的。不如好好下山看看,等心愿了了,尘缘尽了,回来也不迟。
他不信,偏要执意跟在师父跟前,也很执着。
其实他也明白,如果自己这么一走了之,或许他再也见不到师父了。
他总有一种预感,此次下山,或许再也回不来了,或许他这一生要发生与他期望的景象相违背的事。
这一切都未可知,但是他的感觉如此强烈。
师父在山门前朝他挥手,那个比他小两岁的师弟跑了过来,给他兜里塞了个红柿子。
他说,秋天到了,吃了这山上的柿子,就能想起他和师父。
钟南子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山中如此寂寥,师父身前仅有他和师弟求学,三人在这山中度过的这些日子,已经是他的全部了。
他舍不得。
可是舍不得还是得走,师父说,这次下山也是修行的一部分。
修仙之人,不仅得修身,更应该修心。
但是他这颗心不属于这钟山,他确实该好好寻找一下心的归属,想想自己该去哪儿,到底该做什么。
强扭的瓜不甜,而修行之路也是强求不得的,一切皆由命定。
师父总是这般说辞,但凡解释不清楚的,一切由老天爷决定,也就是看命。
你说这命数实在是太过诡异,命运二字又太过玄虚,谁也参不透。
从前他就觉得,师父说话次次拿命数来堵他嘴,他觉得很不服气。
这一次临别前,师父又说:“一切皆由命定,你安心去吧。”
他就不开心了。
“师父,你次次都这么说,可是命数到底又什么时候来呢?它真的存在吗?”钟南子发出了疑问。
这个问题他一直想问,师父一直没回答。
这一次,师父照样摇头不语,只是叹气道:“该来的总会来,你安心去吧。”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钟南子还是相信师父说的话的,他虽然每次用词含糊,说天机不可泄露,但是他依然是他的师父。
而且,师父的道名天下人皆知,他可并非浪得虚名,是有真本事的。
有一次,他亲眼见师父飞升上天,说是天庭召见他,他得去一趟。而后,半夜很晚的时候才回来,脸颊通红,说是喝了点天庭的仙酒,醉得不省人事。稍稍醒过来,这才偷偷回来的。
看他那样子应该喝酒不假,只不过钟南子一直好奇,为什么师父会上天去,又为什么会下凡来。
这个问题的答案他从未找到,问师弟也是摇头不知。
这一次,借着临别,钟南子定定看向师父,问道:“师父,我们这一别还能相见吗?”
师父一愣,随后摸着他的头道:“有缘自然能见。”
依然是说如此含糊的话。
钟南子却听出了别的意味。
以往师父定会说“肯定”二字,今日他不仅不说,还说了句“有缘自然能见”,这便是不见了吧。
钟南子点了点头,背着肩上的包袱,深深看了师父一眼。
他说道:“师父,你会回天上去吧?”
师父这次没有作答,他朝身后看了一眼,发现道观的门已经静静关上,把他和师父隔开了。
钟南子擦了擦眼泪,拿着那把油纸伞下山。
这把伞是当年送他来的贺家人的东西,纸伞并不贵重,可却被师父包养得很好。十几年了,这把伞还没被动过,依然崭新得如同那日刚来般,上头的红色牡丹耀眼非常。
据师父说,送他来的是个女人,是个身形削瘦,皮肤很白的女人。
她抱着他来找师父的时候,只说了一句话:“道长,请留下这个孩子吧。”
然后扑通朝他跪下。
女人含着泪,师父扶她起来,她却始终不肯起。
那日下着大雪,她是撑着把红伞来的,不过伞都遮着怀中的孩子,她的头发上都飘满了雪花,肩膀上都是,连手也冻得通红。
她那双手很白,可是却布满褶子,一看便知人生的艰苦都刻在了手上。
她的膝盖深深跪在雪地里,雪面凹下去两个坑,她的头就匍匐在地上,给师父磕了个响头。
那姿态,十分卑微了。
那时候尚在襁褓的钟南子,眨巴着眼睛,看着天空飘下来的雪花,不哭不闹,很安静。
他的眼睛瞪睁得很大,眼神清澈,不谙世事。
师父看了眼钟南子,本欲拒绝的,可看着雪地上长跪不起的女人,最后还是叹了口气。
他把钟南子留下了,女人瘸着腿离去,背影有些落寞。
那个冬天,钟山的雪下得异常大,冬季比以往都更加漫长。山中寂静,只闻噼里啪啦的折雪声,十分热烈。
寂静中总是有比热闹时更不一般的嗅觉,师父也隐隐嗅到了这天下的不太平。
果然,隔年,天下大乱,听说贺家人被满门抄斩,尸骨无存。
这些,钟南子都不知道,师父也从来没告诉过他。
直到十六岁那年,师父拉他到院门前谈话,打开门让他看着外头。
院门一开,便能瞧见山下的村庄小镇,还有无边的稻田,虽然很远,却也似乎很近。
师父对他说了这些事,钟南子静静听完,最后一声不吭给师父磕了个响头,姿势和当年那个女人一模一样。
师父叹气,说:“这都是孽缘啊!”
孽缘,这个词他提了很多次,可每一次钟南子都没当回事。
他或许并不是不懂,而是不想懂。
他说:“我相信他们还活着。”他想去找他们。
家人,这个词有点儿陌生了,也有点儿褪色的感觉。其实对他来说,好像并不是特别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