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神童在八零 完结+番外 (大船小舟)


  刘二花赶紧把小四拽开,“你这孩子,手腕子都肿了怎么也不吭声?”忙不迭的去外面找药水。
  小四也被吓了一跳,谄媚的捧起三哥的手腕大口吹气:“吹吹就不疼了。”
  一直没说话的宋爸爸严肃着脸问:“疼吗?”
  宋时雨点点头。
  “高兴?”
  宋时雨点头,“赚钱高兴,手疼,不高兴。”
  宋长河叹口气,把老三拉到怀里,拿过爱人递过来的药水给他揉胳膊:“你三天赚了你爸我一个半月的工资,这是你能耐。可是你手要疼一个礼拜以上,说不定以后还会落下毛病,你觉得值吗?”
  “不会,我自己有数,最多疼一个礼拜。”宋时雨用小孩子没有的严谨态度说:“我在接单的时候就问过了,这个量我能够承受,没有自不量力。”
  本来想说教两句的宋长河一顿,脸上的表情又是无奈又是心疼:“我是说你还是个孩子,挣钱的事有你爹我,还用不着你操心!”真是气死他了。
  “我要买录音机。”宋小三说。
  “啥?”宋长河无语,这事不是早翻篇了吗?合着人家一惦记就是半年!当初他说给他每月存五块可没说假的,他就这么等不及了?
  “三儿啊,录音机有那么好?家里不都有收音机了?”刘二花就不明白了,怎么就这么心心念念着它呀。
  “不一样。”他说。
  得,这位认准的事八头牛都拉不回了。刘二花是服了他这三小子,这孩子上辈子到底是个啥人啊!
  对于这笔钱的保管,刘二花坚持她来保管,对此宋小三持完全相反的意见。
  “钱放妈你那里最多就是放着,可在我这里就可以钱生钱,您说是放我这儿还是您那?”宋小三一脸神秘的说。
  “钱生钱?”刘二花都觉得他可能是挣了点儿钱都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你当这是老母鸡下蛋呢,还能给你下小的,想什么美事呢!”
  “反正就放我这儿,您就别管了,只等着用录音机就行了。”宋时雨自信满满的说。
  刘二花还要说什么,宋爸爸拍板就给小三,他自己挣的怎么保存怎么分配都由他自己说了算,还跟几个小的说以后都这样,谁挣了钱算谁的,他们不掺和。
  这话一出,几个小的连连欢呼爸爸万岁。
  不太懂这话啥意思的宋小四跟着瞎咋呼,宋时风野心勃勃的要挣大钱,宋小三真心感谢爸爸的支持与理解,他觉得自己的爸爸就是天下最好的爸爸。
  刘二花听得翻白眼直翻,合着这是坏人都让她做了,他来当这个好人。
  宋小三多周到的人啊,拍完爸爸的马屁就拿着钱给老妈:“妈妈,这五块是儿子孝敬您的。”
  刘二花惊讶的看着他,乐了,也没要他的钱,拍了拍他的脑袋,“就你会哄我!我还差你那五块钱?”
  一家人乐乐呵呵的过了一个充满喜悦的新年。
  ***
  “领导,您怎么去买一个小孩儿的对联?这个咱们单位老徐小孟就能写,你何必自己掏这个钱?”车上,二十几岁司机不解的问。
  “你不觉得那孩子很有意思?”三十几岁穿中山装的清俊男人笑着说。
  “有意思?字写得不错?”他实在没看出来有意思在哪儿,刁滑倒是不少,精豆子似的还知道要订金呢。
  “你还不如那孩子。”另一个五十来岁头发花白的男人笑他:“你当领导就是买个对联?领导怎么不买对面男人的?你忘了前段时间下的文件?”
  “噢!”男人一拍脑门,“书记这是鼓励经商呢!领导就是领导,要不我怎么不是领导呢,想的就是没领导远啊。”他不知道真心还是假意的拍起了马屁。
  “好好开你的车。”
  “领导,那文件下来也有段时间了,可没见省里有动静,谁知道后面是个什么章程,您这样会不会太冒险?”花白头发的男人不无担心。
  被唤作领导的男人笑笑,“放心,天变不了。”
  “也是我想得多,老了,整怕了。”花白头发的男人感慨。
  “回家过个好年。”
  等过完年回来,这位年轻的领导看到家属院里好几家门上都贴着同样的对联,都不知道说他们什么好,还不如一个孩子有远见,一群废物!


第16章 名人
  这一年宋家的年夜饭是饺子,猪肉白菜馅的,刘二花整整包了三大盖帘,全拿到外面冻上,初一初二还要接着吃两顿,这是年头接年尾,年年有余。
  在这个物资还很不丰盛的年代,吃饺子那是逢年过节才有的待遇。宋小三肿着手腕子都不妨碍他吃饺子,一个人就干掉一大盘子,就这还就有节制的吃,老二两盘子都扫进了肚子还没够呢。
  有人吃的欢喜,就有人过得艰难,顾卫峰这个年夜饭就是热水泡窝头对付了一口,做饭的功夫都没有。
  李师傅病了,高烧不退,打了退烧针也不管用,总是反复。医生嘱咐晚上要是病情反复就给病人擦拭降温,他吓得一步不敢离开,生怕他出问题。
  在原来养父母的家里他没少干照顾人的活,可照顾的都是小的,照顾病人给人擦身还是头一回。
  顾卫峰想了想,先死劲往炉子里填平日里舍不得用的煤块,把火烧得旺旺的,免得一会儿把人再冻着。
  然后就一夜不停的给李老头擦身,水换了一盆又一盆,到天色微明的时候李老头儿的体温终于降了下来,提心吊胆忙活一夜的顾卫峰长长的松了口气。
  这一夜真是太长了,他都觉得永远都不会有天亮的时候。他不怕苦不怕累,可真怕李老头就这么没了。
  李老头睁开眼,入眼的就是一个汗津津的脸,这一夜他也是半梦半醒,被人怎么照顾一夜心里门清。眼里少了以往的嫌弃,翻个身嘟囔道:“你睡去。”
  “我做饭。”顾卫峰闷头就进了灶房,叮叮梆梆忙活起来。
  李老头儿觉得自己心里有块儿地方有点酸,有点软,稍微一碰都泛着颤。
  “别以为讨好我有用。”他伴着咳嗽嘟嘟囔囔道。
  灶房里的顾卫峰什么也没听到,很快就做了碗软烂的面条来,没有来得及剁饺子馅,自然也就没有饺子可以吃,但是他在碗里卧了个鸡蛋,还滴了两滴香油,香的很。
  “看我干啥,你也去吃。”老头儿别别扭捏的说。
  “嗯。”
  过了初一接下来就是走亲戚,从初二到初十,舅舅家姑姑家叔叔家奶奶家,天天这家吃一天(自备粮票),那家玩一天,把禹城小名人宋时雨可给憋坏了。
  说到名人还得从市政府买对联说起,被政府买了对联这说明啥?说明这孩子写得好!朴实的老百姓最先想到的就是这个。不好能被市里的大官看上?还出钱买?好,肯定写得好!
  到底有多好他们也说不上来,有那些个买了对联的门前都成了参观景点,都想看看能挣着钱的字到底是什么好字。
  市政府这一下子轰动了整个小城,市政府啊,这不单单是几幅对联的事,那是多大的脸面,整个国棉厂筒子楼都感觉脸上有光。
  刘二花这些天可风光了,丈夫升职儿子出名,走在筒子楼里哪个不是笑脸相迎,聊起天来话里话外的羡慕嫉妒都能把她淹了。还有不少人跟她打听她家小三是字打哪儿学的,他们也让孩子去学学,不求被市里看上,能卖个块儿八毛的也算是为家里出了力。
  “我家小三都是胡乱学的,以前他姥爷家里住过一个老先生,跟人家学了两下子。天天晚上写俩小时,大过年的都不歇,现在还天天拘着小四写呢。”刘二花用着不值一提的架势轻描淡写的说。
  “我说怎么不见你家小三小四晚上出来玩儿,合着都在家憋着准备挣钱呢。”
  “什么挣不挣钱,都是孩子闹着玩儿。我们也没想到能被市政府买啊,把我给吓得,还以为是骗子呢。”
  “骗子能给你钱?你就偷着乐吧。”
  “你家宋时雨学了多久写成这样的?”有人盘算着打起了小算盘。
  “学了没多久那老先生就走了,都是他自己瞎练的,从三岁就拿笔,五六年都没断过。”对于这一点刘二花骄傲得很,谁家的孩子有他家小三这个心性,她就敢说在他们禹城一个没有!
  “喝!”这可把聊天的都惊着了,这孩子不简单啊,平时看着也是爱玩的,怎么能耐得下性子。
  “你看让我家小二跟着你家老三学学写那毛笔字行吗?”有人不死心的问,不就是写五六年,他逼也能逼着家里小子天天写。
  “这我可做不了主,我叫小三主意大着呢。你自己跟他说,他同意我没意见。”刘二花赶紧摆手,不兜揽这差事。
  还真有人找上宋时雨,他一听,笑了:“行啊,都是邻居,我给您算便宜点,一个月两块钱,自己准备毛笔墨汁旧报纸,外边人想学都得交三块呢。”
  好家伙,张嘴就两块,你怎么不去抢呢?还没挣钱就先花钱,天天上学都不用交一毛钱呢。邻居叨叨了两句这事自然就不了了之。
  街坊邻居好推脱,可亲戚就不那么好说话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