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天之问 (业原)



在班主任周丹君主持的班会上,有人提议说:“作为高三学生要不要多花时间阅读课外书,一直以来困扰着很多的人。能不能就这个问题进行直接、深刻的辩论,让大家心里明明白白的知道其中的得失利弊。”这是跟所有人有着实际关联的一个问题,立即就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赞同。有的人紧接着就说:“选出两个代表辩论最好,我选顾明和舒雪梅”;更多声音则是:“我选吴小扬和顾明,他们两个辩论最有意思。”
周老师一看这阵势,知道今天的事情只能顺势而为。他说:“刚才的这个问题非常好,我赞同。现在就需要确定两个问题,一是辩论的规则,二是辩论的人选。我提议,辩论规则尽量简化,共二个阶段,辩论时间总计一个半小时。第一阶段,正反双方分别阐述自己的观点;第二阶段,双方自由发挥进行辩论,最后由所有同学不记名投票判定胜负。第二个问题,根据刚才大多数人的提议,就由顾明和吴小扬两人作为正反双方进行辩论,大家认为怎么样?”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经过双方自由抓阄的方式,最后确定,吴小扬为正方,也就是“高中生应该要多花时间阅读课外书”;顾明为反方,就是“高中生不应该多花时间阅读课外书”。
辩论会即将开始,所有同学都兴致昂然的等待着。舒雪梅心中有些担忧,真实地说,吴小扬之前当着大家的面说班长顾明“做作”,她既深有同感,也很欣赏他的勇气。然而,高三正是眼睛里只有学习成绩的特殊时期,吴小扬抽到的题目却是要论证多花时间阅读课外书的必要性,这是非常不利的。她在极力的思考着,想要为吴小扬增加一点点优势。
她还没有想到好方法,辩论会在班主任周丹君的主持下已然正式开始。
正方吴小扬说:“我认为,高三学生还是要多花时间阅读课外书,理由有二:首先,我们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学识和技能,这跟是不是高三没有直接的关系;其次,课外书可以丰富我们的见识,丰富我们的知识结构。”
反方顾明自信的笑说:“高三学生不应该多花时间阅读课外书,原因有三:一,高三是非常特殊的阶段,说一考定终身都不为过,应该集中精力提高学习成绩;二,课外书当然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结构,但应该在以后的大学里再阅读,没必要选择高三这个特殊时期。三,高三的人年龄都普遍还小,辩别能力有所欠缺,选择阅读什么样的书没有明确的概念,如果盲目的阅读反而不好。完毕。
周老师说:“正反双方都已经阐明了自己的观点,现在开始进一步论述。”
吴小扬站了起来,说:“就人的一生来说,读书只是一个过程,不是目的,我们的目的是让自己变成一个有所作为的人,这样看来,我们就必须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课外书是我们的先辈们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我们阅读课外书,可以让我们用最短的时间吸取先辈们一生的成果和经验。可以这么说,课外书读得越多,成为优秀的可能性就越大,古今中外,那些取得伟大成就的人无不是知识结构丰富的人。因此,即便是在高三的这种紧张时期,也应该尽可能的多多阅读课外书。”
反方顾明说:“通过阅读课外书来储备知识肯定没有错,只是时间不对。高三的学习压力十分重大,时间本来就不够用,如果再花时间去阅读课外书,学习就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这对即将到来的高考非常不利,我们完全可以在高考后,包括大学里再阅读课外书。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很清楚,为了高考,不仅是我们个人,包括我们的父母、老师、亲朋好友都很关注,我们不能为了自己的个人兴趣,就漠视高考。同时,无论我们多么聪明,毕竟人生的阅历还很肤浅,还不能准确地判定书中内容的好与坏。如果我们过早地阅读大量课外书,中间很有可能存在思想、价值观等不正确的书籍,它带给我们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简单地说,高三学生就是要全力以赴的准备高考,不应该分心去阅读课外书籍。”
周老师说:“正反双方都已经详细的论述了自己的观点,现在进入最热烈的自由辩论阶段。”
吴小扬说:“刚才反方说的好像很有道理,其实则不然。不同的年龄阶段,适合做的事情会不一样。举例来说,一个四十岁的成年人,人生经验更丰富,分析判断力远远超过我们;但如果要让他来阅读课外书籍,其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肯定不如我们这个年龄阶段的人效果好。原因很简单,因为他的分析能力提高了,记忆力却减弱了。我想说的是,每一个年龄阶段就应该做他最擅长的事情,我们现在的这个年龄阶段,正是储备知识的阶段。别说是错过一年时间,有时候错过了一天,都会出现很多的变化。我们不应该为了一个所谓的一考定终生,就错过了最好的储备知识的阶段。世界上著名的大思想家卢梭,一生并没有很高的学历,但他的思想观点影响了以后的整个世界。翻开他的自传就会发现,他在少年时期阅读了大量的书籍;还有我们非常尊敬的□□主席,他的最高学历也仅仅只是师范生,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中专生、大专生。他为什么具有如此渊博的知识?就是因为在我们这个年龄阶段时、几乎把省图书馆的书籍阅读遍了。至于反方认为的内容品质问题,我们现在虽说还没有成年,但还是具备了一定的辨别能力,不可能对书的好坏一无所知,再者,我们阅读的书籍都是来自于图书馆以及正规的书店;因此,这种顾虑纯属多余。
反方顾明说:“正方总是强调我方反对阅读课外书籍,在此特别正名。我方并不反对阅读课外书,只是说,不应该在高三这个特殊的阶段阅读,而是应该全力学习、准备参加高考。等进入大学校园,我们接触课外书籍的机会更多、更便捷,这样,我们就可以有大量的时间来阅读课外书;反之,我们因阅读课外书籍影响了高考成绩,就等于是被大学挡在了门外,反而失去了接触更多书籍的机会,这才是我们的真正损失。另外,正方刚才所说,求学只是一个过程,目的是加以应用。如果我们高考不理想,我们的人生价值岂不是因此而逊色很多。至于正方说的错过了这个年龄阶段,我们就失去了最好的增加知识的有利时期,又有什么科学依据能证明这种观点的正确性呢?”
正方吴小扬说:“阅读和储备知识需要良好的记忆力,一个四五十岁的成年人,他的记忆能力远不如我们这个年龄阶段的人,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不正是最大最好的证明吗?”
反正顾明说:“我们现在基本上是18岁左右,四五十岁跨度太大,不能说明问题。”
正方吴小杨说:“无论跨度多大,却能说明每个年龄阶段有最适合做的事。我不反对高考,但很赞同在这个年龄阶段多阅读课外书。反方刚才所说的一考定终生,为了一个高考成绩就放弃了知识储备的最佳时机,完全是一种目光短浅的功利主义行为。”
反方顾明微笑说:“把时间用在学习上,准备高考,这才是最脚踏实地的事情,怎么成了目光短线、功利主义呢?另外,正方刚才的说法过于武断,要知道,世上没有绝对的事。”
正方吴小扬说:“既然世上没有绝对的事,反方为什么又如此绝对的否定我的说法呢?”
反方顾明说:“这完全是强词夺理。”
正方吴小扬说:“既是强词,就说明很有道理,何来夺理一说。”反方一时无言以对。
激烈的辩论在高三理科一班教室里进行着,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会,它对所有同学都是一次极有意义的洗礼。辩论结束时,经过所有同学的自由投票,支持顾明的47票,支持吴小扬的只有13票,反方顾明获得了辩论的胜利。
下午饭后,吴小扬带着从图书馆借来的世界通史,准备到校外去看书。刚刚走到操场旁边的阶梯时,迎面走过来一位老师。吴小扬知道,这是学校教历史的张老师,只是没有上自己班的课,平时没什么交集,听说为人很傲,和其他老师的关系不怎么好。当两人很接近时,这位姓张的老师突然说:“你是吴小扬吧?”
吴小扬很是诧异:“是,张老师好。”
张老师看了看他:“听说你刚刚转学来,现在可是学校的名人了。”
吴小扬笑说:“雕虫小技,不值一提,还望张老师不要取笑。”
张老师沉思一会说:“这样可好,我们聊聊,可能需要点时间,你有问题吗?”
不知什么原因,张老师的这种开门见山的说话方式让吴小扬感觉很是轻松舒适。他不加思索的说:“我当然没问题,只要不耽误张老师时间就好。”
他们俩来到相对偏僻一点的地方,这里有供人聊天、休息用的石桌子和凳子。这个时候,吴小扬才发现,张老师面孔菱角很是分明,一副大家闺秀的样子,很容易看出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
张老师先开口了:“我想听听你解开‘九个三角形’的思路,在我看来,结果不重要,思路才是关键,所以很想听听。”吴小扬把对赵从清说过的解题思路、想法认真的说了一遍。张老师微微的点了点头,脸上洋溢着愉快的笑容:“确实不错。”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