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小小之城 (秦慕文)


  我竟无言以对。
  上午,我在图书馆泡了半天,洋洋洒洒写了一篇关于《道德经》和中国人的道德素质的问题。我列举了许多国人的缺点,小到随地吐痰,挤公交,大到社会腐败,政府管理。我搬着《道德经》进行了些许评价。
  下午,我们相约一起去找杜教授交作业。见面之后,我把唯一的一本《道德经》送给了静姝。
  静姝好奇地问:“你在哪里买的?我上午去买,书店就缺货了。”
  “我运气好,这是最后一本。”
  杜教授办公室在文学院大楼三楼。我们走到办公室门口,门是开着的,屋里还有两位同学,杜教授正在侃侃而谈。杜教授看见我们后,示意我们进来,问我上完课的最大感受是什么,我吞吞吐吐地说:“一塌糊涂。”
  “为什么这么说呢?”
  “就是原来的认知,通过上课以后,又得重新推倒重来,现在非常混乱,还没理出头绪。”
  杜教授告诉我,这也是人生的必经阶段,就好像那个看山的理论,小时候看山就是山,慢慢地长大了,看山就不是山了,再后来,看山还是山。
  我似乎略有所悟。
  我提出了《道德经》和佛学是否相通的疑问。杜教授并不认同,本质上两者是完全不同的。简单讲,佛学讲的是出世,《道德经》看似是出世,本质上他认为还是讲入世。
  杜教授又问静姝的感受。
  静姝吞吞吐吐地说道:“我收获挺大的,其实,我之前思想一直比较压抑,对人生,对社会充满了疑惑和不解,但是通过上老师的课,我内心找到了一丝平静,至少找到了和内心的魔鬼和平相处的方式。”
  听到静姝的论述,杜教授显然更为激动。他首先表扬了静姝的学以致用和自我探索的精神,还说人最大的敌人正是自己,不是别人,战胜自己的心魔,放下自己的执念,就获得了整个世界。
  接着,杜教授从佛学,到《道德经》,到人生的意义,讲了两个小时。核心观点主要是人要仁爱,知足,无为,不争,上善若水,顺其自然。
  最后,杜教授推荐我们加入学校的禅学社,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可以一起修禅,一起进步。
  我似懂非懂,若有所思,过去一年,我接触到的成功学著作,像《卡耐基成功之道》,《人性的弱点》,《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羊皮卷》等等无非都是要求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佛与道的清心寡欲的境界,我难以理解。
  静姝则不然,杜教授的每一句话,静姝都感觉和自己的心境极为契合。她一脸虔诚,满心欢喜,好像找到了心灵的依靠。
  临走之前,我鼓起勇气问杜教授提出自己的疑问。
  杜教授认真地回答我:“其实积极和消极就像是矛盾的两面属性,本身也是对立统一的。所以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紧密联系,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然后在一定条件下,还会相互转化,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所以一定要在一个统一的有机体中看待这个问题。老子又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附阴而抱阳。这些都告诉我们要以沉着平和的心态处事,同时又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这本身并不冲突。”
  从杜教授家里出来,我们一路默默无言,都沉浸在思考中。
  我们一起在学校附近的川菜馆吃晚饭,静姝爱吃辣,就点了一个酸菜鱼,一个宫保鸡丁和一个酸辣汤。大家各自吃饭,气氛显得很安静。
  我想缓和一下气氛,想起江涛之前讲的笑话,就问静姝:“你知道人什么地方能大能小吗?”说完我就后悔了,害怕静姝会生气。
  “嘴巴啊!”
  “啊,为什么呢?”我惊奇于静姝的回答速度。
  “因为我吃饭的时候嘴巴很大,喝水的时候嘴巴很小。我爸从小就这么说我。”
  这个解释完全合理,我想起之前和江涛、刘爽在一起时的反应,不禁乐了。
  “怎么了?标准答案是什么?”静姝看我笑了,反问道。
  “是眼睛,我白天的时候眼睛很大,晚上睡觉眼睛很小。”
  我突然发现这个问题不止心眼那一个答案,可以有无数个答案,而那时候为什么大家都往那个方向去想呢?是因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还是因为和静姝在一起脑洞大开呢?
  吃完饭,我们步行回学校,一起去参加晚上的英语沙龙。当天的活动搬到了主楼的阶梯教室,学生会请来一位美籍华人教授做讲座。我们过来后,教室里已经坐满了人,走道上都坐着人,后排也站满了学生。我们站在教室后面,好不容易挤出一个位置,可以看到教授的脸。开始时,教授用英语演讲,开了两个玩笑,气氛缓和很多。他左手拿着一本英文书,关于美国教育的,经常念一长段。教授的英文着实难懂,大家又很想知道在说些什么,不知是谁先提议,讲座就改为用汉语介绍中美文化差异了。
  教授先从美国文化的先进性开始讲起,讲到了美国的包容性,文化的多样性,接着讲美国教育和中国教育的差别,中间穿插着自己在美国读书的辛苦和坚持,最终顺利拿到了绿卡,这一切都是上帝保佑。教授讲得热血沸腾。
  接着,教授开始讲人要有信仰,没有信仰的人就没有底线。随手就从兜里掏出来一本《圣经》:感谢主,上地创造了人类。
  我越听越迷茫了,究竟是我们文化不先进,还是人出了问题。我找不到答案,只是觉得怪怪的。
  晚上,我和静姝一起在校园里晃悠,两个人都若有所思。听了一天的佛学,道学,上帝学,到底那个是对的?那个更伟大?
  此刻,一轮满月挂在树梢,银色的光线从树枝的缝隙里铺泻在校园的主干道上,和桔黄色的路灯光线交织在一起,光影迷离,倒像是一幕别样的风景片。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看着身边美丽的静姝,我在爱情的光影里,也迷失了。
  

  ☆、第 10 章

  静姝很快加入了禅学社,我自认为天资愚钝,与佛无缘,有所抗拒,但又想和静姝在一起,就一起加入了禅学社。
  周三晚上,我们参加了禅学社的迎新仪式。
  迎新仪式就在文学院一层的小阶梯教室举行,来的人不多,新人有十多个,师兄师姐来了七八个,杜教授也特意出席。
  仪式开始前,每人发了一杯禅茶,闻着清香悠远,入口顿感心胸宁静。禅学社社长周阳明师兄给大家介绍了禅学社的各种情况。我闻着茶香,思路早已不知神游到何处,唯一感兴趣莫过于去寺庙的禅修了。
  之后,师兄让大家静坐三分钟,倾听自己的内心。这三分钟的时间,我的思绪从生物学的进化论开始,从远古的猿猴联想到现代自己,从记事起的童年到现在的大学,从故乡的小院到小城的校园,仿佛在时空轮回中,进行了一次旅行,这也许就是心静的力量。
  我想不明白的是,在我还是一只猴子的时候,似乎很快乐,我和静姝在老家的院子里,尽情地玩耍,而进化成了现代的人类,反而失去了简单的快乐,连向静姝表白的勇气都没有了,但是转念又一想,倘若真要回到远古时代,静姝就只能属于肌肉强大的猴王,那像我这样身体瘦弱的人,岂不是更没有机会了?我开始觉得沮丧,院子里的那只静姝猴子,也转眼就变成了村里留着鼻涕的翠花。
  杜教授给新成员上了第一节课,关于禅的基本知识和修禅的意义等,通俗易懂。课毕之后,杜教授邀请大家周末去他家里做客。
  周六下午,我和静姝一起,去了杜教授家里,同去的还有几个新同学。杜教授的家就在学校旁边的家属区,就在黛山脚下,一片七八十年代的老建筑,墙皮脱落严重,墙面因为常年的潮湿,变得暗黄,甚至黑褐。我们小心翼翼地走过一段水泥台阶,路边杂草很多,路面上青苔从石头里长出来,斑驳陆离,路的两边摆放着一些菊花盆栽,把整条小路装点的情趣盎然。
  路边的石凳上,座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安详地眯着双眼。我知道他是学校里一位知名的老教授,我们毕恭毕敬地走了过去,生怕影响了教授的沉醉时光。
  杜教授家在顶楼,没有电梯,我们爬楼梯上去,楼道内阴暗杂乱,而进去杜教授家里却是别有一番天地,屋内和阳台上摆放着各种绿植,有铁线莲,绿萝等。屋内家具古色古香,极具韵味。靠阳台的一面立着一个大书柜,里面都是一些线装古籍,蜡黄的颜色显得房间很有书香气,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些佛教书籍和古文经典。最顶端的格子里摆放着一尊佛祖像,更显神秘庄重。教授的书桌也是红木色,桌面上摆放着玉山的雕塑和紫檀木的笔筒。
  在这样的环境中,我显得小心翼翼,生怕惊扰了神灵,又损害了这份庄严。
  杜教授跟以往一样,侃侃而谈,思路敏捷,热情高涨。从西方哲学史到东方文明,从佛教到儒家学说,他总是能引经据典,答疑解惑。静姝虔诚地听着这一切,我有时听进去了,有时又不知神游到何处,总觉得有些压抑。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