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攻略人生 (林落风痕)


  “当初原是要被拉出去发卖或是配小子的,蓉大奶奶收留了我们这些人,每日里做的活也有限,却是衣食无忧,还在这园子里住着,这是天大的恩德,更别说说大奶奶眼下看重我这手活计,我是死心塌地要留在这园子里一辈子了,等到老来捻不动针线了,不用人撵,我也自会求去的。”
  她只觉得从未如这两年般活得恣意,一天天日子过得心里也踏实,如今已是自由身,也攒了不少积蓄,她并非不能养活自己,何苦跟个不知根知底的男人去了,将来也不知是什么样的结果。
  过了几日,薛府的蝌二爷邀贾蔷过府叙话,贾蔷每日里与秦钟在一处,因想起前日二人擦身而过对面不相识的故事,就携秦钟一道过府拜访。
  两人来到府门前,刚好遇上了南方来人送节礼与书信,听着薛府仆役往主人处传话,说是甄家娘子打发人上京来的。
  贾蔷道:“江南的甄姓人士,我也就认得那一家,当年府中修园子时,我到江南采办就是到他们府上支取的银两。他们府上与贾府昔日多有钱粮往来,暗地里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干系,虽不比贾王史薛四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却也难免有些牵连。前年贾府在京中出事后,甄家远在江南也收敛了很多,更是不再与贾家来往,更不曾听闻他们与薛家有何交情,理应不是他家才对。”
  他们二人在外面猜不出这甄家是谁,入内后贾蔷随口问起此事,听着薛蝌一一道来方知缘由。秦钟心中暗道:是了,怎就忘了她呢。
  当年薛蟠在金陵为争抢一个丫头打死了人命,那小丫头香菱,本姓甄名英莲,姑苏人士,原是幼年之时被拐卖的。商筠在薛家见到她后,想起在南方遇见一位被发配的小吏,自言是昔日葫芦庙的僧侣,说出了一桩贾雨村徇情枉法的冤假错案来。他在此事放在心上,到底往姑苏寻到了香菱的娘亲,使她们母女终得团聚。
  香菱母亲不适应北方水土,母女二人有了返乡之念,然而她父亲甄士隐失踪多年,如今她的外祖父也已过世,母女二人已是无依无靠。薛宝钗素来与香菱亲厚,听商筠说明原委后,就回明了母亲,让薛太太认下香菱做义女,安排人送她们母女回金陵的薛家祖宅中栖身。
  薛蝌扶灵回金陵时,见香菱的母亲招了一门女婿,是个本地的商人,虽不富贵,却是难得一见的本分人。于是他返京之前,就将南方的一些产业也交由他们小夫妻打理。
  薛蝌与贾蔷这些天生意往来密切,两人本是年岁相近言谈投契,早已结成莫逆之交。与二人叙礼之后,薛蝌先问起南面来的人,甄氏可捎了什么话来。那人回禀道,薛姑娘守丧期满,与商公子启程回扬州去了,如今金陵的事宜仍按二爷当年安排的,交由甄小娘子的夫婿打理;姑娘还说了,二爷若真定了南归的主意,待到那时莫忘带着嫂子到扬州相见。
  秦钟倒不曾想机缘巧合之下,还听闻了商筠二人的下落。薛家与贾家当年的儿女联姻之事原是王夫人一厢情愿,也无婚书媒人为凭,时至今日也早已不用遮掩行踪。
  贾蔷与商筠并不相熟,闻言却问起薛蝌南归之事。秦钟坐在一旁,却想起了前日到曹家拜访的情景。曹家如今无需担忧生计之事,曹雪芹更有红颜知己在侧,婚后两人诗词相和恩爱非常。
  秦钟一别数载,书稿也落下了许多不曾看过,只是他想来曹雪芹如今当是写不出林姑娘还泪而亡的结局了。随手翻阅书稿,却见有娟秀字迹间杂其中,暗忖应是曹夫人所书。黛玉诗词皆通,提笔批注妙趣横生,风雅更胜过与那藏头露尾的脂砚斋应和了。
  然而世情难料人心难测,秦钟如今在御前当差,朝中消息俱是灵通,隐约听闻有人在皇帝面前毁谤曹先生所著之书,皇帝心中已有不喜,碍着当年是傅恒举荐的,一时心中主意未定。
  傅恒素有怜才之意,也隐讳地向秦钟提及,曹先生志向不在庙堂,宜远离是非之地。秦钟当日往曹家走的这一趟,意在劝他们夫妇南下避祸。

  三十八、齐聚金陵

  曹家除了几位老仆外,只有黛玉当年带去的紫鹃雪雁两婢,千里南下路途遥遥,恐照应不周。而林家在姑苏的家业原先也不少,但当年林如海去世之后都已发卖,林家祖宅中眼下也住着旁系的族人,如今黛玉携夫似这般举家而回,难免生出龃龉与闲话来,何况曹雪芹一介男儿,也不愿栖身岳丈家中。
  于是秦钟就在薛蝌与贾蔷谈论归乡之事时,插话提及曹家夫妇也有南下之意。邢岫烟当年做姑娘时,借居贾府之上多得薛宝钗相助,她深敬宝钗为人,故而应允了与薛蝌的婚事,嫁入薛家后也是姑嫂和睦。钗黛情同姐妹,宝钗离京之前在贾府中不得自由,也曾托邢岫烟常往曹府探望黛玉,一来二去两人也就相熟了。
  薛蝌闻言,入内与妻子商议了半晌,邢岫烟是知道黛玉家中的情况的,当下就想邀黛玉夫妻俩同行,一同往金陵居住,遂托秦钟代为探问曹先生的意下。薛家在彼广有家产,曹薛两家夫人姐妹情重,就此比邻而居,岂非佳话美事。曹雪芹虽不愿太过叨扰他人,但得友人相助寻得安身之所,钱财之事犹可结算清楚,远胜投靠岳父家门,于是和黛玉商议之后,决定同行。
  妙玉与惜春在栊翠庵中送别了邢岫烟,三人均知南北路遥,此一去后,或是终生不得再见,少年相识,在京中相伴不过几载,从此天各一方了,不能不感慨世事无常,岂能尽如人意。
  秦钟望着两家人的车马远去,忽而想起金陵十二钗中居首的两位女子,黛玉自扬州而来,后归于金陵;宝钗自金陵来京中,眼下却居于扬州,人生际遇,果真堪叹。
  惜春近来有些落落寡欢,她性子冷清,喜怒不露,眉间略有郁色凝结就是了不起的大事了。秦氏几次三番探问,她只是不肯说。时日一长,连当上官老爷的贾蓉都已经看出来了。
  这天贾蓉回到府中,特意与秦氏两人邀了惜春前来,细细地询问府中可有不舒心的地方。惜春沉默许久,开口却言道想要离府。
  那回妙玉见过秦钟之后,一连梦到了几回故乡,竟是无法再于庵堂之中静坐修行。她父母已逝,家中也无亲人可依,却还想回去听听姑苏城中的钟声,看一眼昔日父母的故居。
  她与师父入京五年有余,也曾得到江南的传信,说是昔日迫她之人得了恶疾死了。然而师父圆寂前却嘱咐她留在京中,说是此地会有她的结果。她本是出家之人,漂泊四方为家,原是不拘在何处修行,偏到此时却念起凡尘俗世之中的落叶归根之说,一时移了心志,归乡的念头却在心头越来越清晰。
  惜春与她朝夕相处,如何不知道她的心意,眼见离别难免,却动了心思,想着此生既是要清修,难不成仍是一辈子在府中过富贵日子,不如随了妙玉前去,青灯古佛之畔,有知己相伴此生足矣。
  她这话说出来,那两人如何肯放她离去。惜春心意已决,一发狠竟说出她原是要剃了头发当姑子的话,又说这侯府之中到底拘不住她的云游之志。
  贾蓉秦氏二人无可奈何,却如何放心让她们两个女子孤身到苏州去,纵是妙玉在家乡还有相熟的师太可以收容二人,但是庵堂之中的清苦生活,不知出身侯门的千金小姐如何适应。自从贾府失势后,远在金陵的门生故旧也大多不相往来,而在姑苏之地竟也想不出能够托付之人了。
  秦钟见姐姐愁眉不展,低头思索半晌,方才言道:“前年卫家公子病重,多赖一位神医妙手回春。那位神医说卫公子体质不宜在北方久居,提议他到江南之地静养。于是他自请外放到姑苏,小夫妻二人在江南定居已有数载。卫夫人与贾府有亲,又与四姑姑自幼相识,托他们照应当可万全。”
  卫公子名卫若兰,娶的妻子正是贾母的娘家的姑娘史湘云。湘云自小在贾府长大,秦氏深知她的性情人品,听闻秦钟此言,顿时有拨云见日之感,遂与贾蓉商量后修书给江南卫家。
  妙玉与惜春南下的那天,秦钟正与贾蔷坐在听涛阁中。阁楼上视野开阔,清风徐来,是个绝佳的午后休憩的场所,也是薛家在京中的产业之一,如今尽数转让给了贾蔷。贾大老板在此喝茶,自然是不会有人放闲杂人等进来干扰的,所以四下静谧而安宁。
  秦钟却仿佛听到了车辚马嘶之声,渐渐地行远了,朝那桃红柳绿青瓦白墙的江南水乡而去。
  他笑道:“不知怎的,竟觉得这京都之中空落落的。”
  贾蔷先前看见他似在扳着手指头数数,虽觉得奇怪,却也没有放在心上,忽的听闻了这句话,顿了顿,又笑言道:“说起这话来,前儿出京去的三姑娘,她托你照料的那个弟弟,你可想好安置之法了么?”
  秦钟适才心念稍动,却是在想算上当年被遣送回金陵故居的王熙凤,如今石头城接连姑苏扬州等地,江南一带已然齐聚了金陵十二钗的半数,而贾府之中,不过尚余秦可卿、李纨以及还未成年的巧姐儿三人罢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