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的母亲胡老师在高考前一个月,不顾丁老师和学校的强烈反对,硬是放下了马上要期末考的两个班的学生,来到Y市,强势借住在亲戚家,给他天天做饭送饭,要他加强营养。
同时她不忘一再强调自己的不容易,顶了多么巨大的压力:学校说要处分她,丁老师反对她,不理解她,还来抓她回去过,但她为了儿子考个好大学都坚持下来了……
丁博文被逼到发疯,他甚至直接说了,请胡老师回去,否则他紧张的肯定会发挥失常。但胡老师就像看小孩子发脾气一般,理都不理,还找他的老师多方交流,学习、生活、甚至志愿,慈母态十足。
高中的老师们并不了解他们之间真正的关系。只听说这也是一位老师,虽然也婉转提醒她不要太过改变考生的生活习惯,但她听得认真,依然我行我素,外人也只能作罢。更可怕的是胡老师还一再说着不要紧张,争取超常发挥,拿不了省状元也拿个市状元……
也许是胡老师给的压力太大了,丁博文考前就开始有了失眠的症状,越临近越严重。考试要进行三天,他一天比一天睡得少,第二天考完后更是彻夜无眠,严重影响了第三天的发挥。
虽然根据估分应该也能上重本,可听到估分的胡老师还是表现出了莫大的失望,和受伤。然后就是各种指责。
丁老师听不下去,只说如果胡老师没那么骚扰孩子,孩子根本不至于此,让她反省自身。可想而知,这话一出口,家里又是一场风暴。
成绩出来的时候丁博文果然不太理想,只超过重本线二十多分,比慕辰都要少好几十分,让一众人大跌眼镜。
母亲胡老师要求他复读重考,并且说她已经和一中谈过,一中的老师对此也很惋惜,更是同意不让丁博文进复读班,而是直接插班作为应届生重上高三。
本以为一切都安排好了,回家一说,丁博文却不同意复读,坚决要去上大学,而且选了离家一千多公里的一所水利大学作为第一志愿。
在胡老师的规划里,丁博文是要上京大金融系,或者清大的土木工程一类的学科的,现在这个专业是她从未考虑过的。
丁老师虽然在家里争不过强势的胡老师,但还是比较理智,他认真征询丁博文的想法,也表示走或复读,都会支持他的决定。
丁博文只说他可能是那种考试考不出来的学生,这一次的打击又巨大,他担心他明年还会发挥失常,而且就他妈这个样子,明年还不得怎么样呢?还不如以今年的成绩先随便上个大学,反正也是重本,以后可以考研考到清大去。
这个理由丁老师能够理解接受,但是胡老师还是坚持想让他复读,明年不说冲个状元,就是拿出平常的水平来也能上个全国数一数二的大学。
她像往常一样强势,反复诉说着她为丁博文从小到大所做的牺牲。
平时只要她这么一闹,那父子俩为保安宁就得投降。可这一次无论怎么劝说,甚至打骂都不能让一向温顺的儿子改主意了。
丈夫更是不似往常般沉默,不但明确表示了对儿子的支持,还说如果知道她去Y市那么胡闹,当初就是离婚也会把她弄回来……当着儿子的面,话说得那么难听,偏偏她还真没什么办法——她是说什么也不会离婚的,最后终于把自己气得生病了。
徐蓉蓉的分数上不了重本能上本科,这是她的真实水平,也就高高兴兴地填了成都的几个大学,她早就听说成都是吃货的天堂,一直心向往之。
俞晓川比徐蓉蓉少了几分,却属超水平发辉,成绩出来了又意外又高兴,然后追着徐蓉蓉的脚步也填去了四川。
几个兄弟都知道他能坚持过三年的高中生活,全是徐蓉蓉这个大胡萝卜吊在前面给的动力——徐蓉蓉一早说过,她高中要好好学习,感情的事必须等上大学才能开始。现在看他得偿所愿,除了打趣外也都为他们高兴。
刘小刚的成绩没达到普通的专科线,但师范的录取线要低一些,他的专业考成绩又很好,最后还是上了本省的一所师范专科学校。学校不在中心城市而是一所偏山区的小城市,算是本省的最不发达地区,也是最低录取线的学校。
不过据他说家里人还是高兴坏了,再怎么说这也是大学生啊,他们从小就不爱学习的儿子也成大学生了,仅这一点就足够他们高兴了。
慕辰和父亲商量过他的志愿填报,慕文首先让他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
慕辰的生活简单,也没什么特别的爱好,就问慕文,“那爸我想以后帮你,是不是要学化工什么的?”
慕文笑,“以我的经验,能做好的还只有感兴趣的事。你不用想着帮爸爸,凭责任坚持下来和凭兴趣坚持下来感觉是不一样的。”
慕辰,“那我学医吧,现在你和城叔要忙工厂,我以后学好了去陪我爷。”
慕文......
慕辰也笑,“爸你那什么表情,我是说真的,你还记得去年我爷去买羊的事吧,还有你开工厂借钱的事,我觉得挺好的,可能这就是医生的幸福吧。我爷也常说,治病救人是积德的事,可从这些事情上看也是很有成就感的事。再说了,我也喜欢学医的。”
慕家每年过年都会买一只羊,一般都是相熟的养羊人给送过来。去年那人不在,慕爷爷自己去市场买,结果卖羊的人给挑了最好的不说,还一定要便宜一百块钱,怎么推让都不行,说是慕大夫买,他都不想收钱的。
其实慕爷爷并不认识这人,或者说早已忘记了这个病人。类似的事常有,慕辰也是从这些事情上最直观地感受到了属于医生的幸福,也让他有了学医的想法。
最后慕辰选的是D大的临床医学,和丁博文一个城市。
这个假期很长又没有课业负担,填完志愿就没什么事了。为了逃离胡老师的愤怒,丁老师建议丁博文和慕辰几个孩子出去玩一玩,慕文也支持他们出去旅游,看看外面的世界。
杨丽也打过来电话问了慕辰的高考情况,邀他去上海玩,她现在在上海已是有车有房,算是事业有成了。
不过一听同行的除了余勇外还有四个同学,杨丽就有些不耐烦了。她建议慕辰和同学们就近玩一玩,然后自己来上海,她可以好好陪慕辰几天,还可以提前去D大看看学校。
慕辰很客气地回绝了她的提议,只说同学们计划了一年多,这一次他们要去北京。他们几个人里,除了丁博文还都没去过首都,至于上海,D大离上海并不远,以后他上大学了机会很多。
杨丽没有说假期其实很长,他们去北京能走几天?完全可以从北京回来后再来上海,她只说了句“那就等你以后上学过来了,我们再见面吧”。也就作罢了。
几年没见儿子了,说想念,还真没多少,毕竟从小就疏离。她一直无法释怀慕辰对她的不亲近,就如同虽然现在她长居上海,却也很少会回娘家一样。都是伤过她的人。
最重要的,她现在有自己的生活要忙,既然慕辰对和她见面没期待,那她也没必要上赶着。
第39章 假期
39、假期
去北京玩的很好。几个孩子里慕辰稳重,余勇懂事,俞晓川机灵,刘小刚体力好,徐蓉蓉作为唯一一个女孩,虽还不及慕辰细心,但胜在出门在外也知道听指挥,而丁博文是真的博闻强记,各个景区的典故信手拈来。
再加上姜城写出的攻略——他常在外跑,去北京的次数多。他们玩得很有计划,事先的规划基本都实现了:爬了长城,游了故宫、颐和园、天坛、动物园......还吃了烤鸭,炸酱面,豆汁焦圈。
对烤鸭大家都很喜欢,但炸酱面余勇觉得还不如慕辰做的手擀面好,而豆汁没一个能习惯,倒是焦圈吃了不少。
总之玩得很尽兴,拍光了几卷胶卷才回来。
慕辰给慕文带回来了真空包装的烤鸭,其余几人有样学样也都带了几份。可回到家打开一吃才发觉和现场吃的完全是两回事,看着慕辰挫败的小表情,慕文也笑。
余勇除了给林兰带了一份烤鸭外,还买了一条长丝巾,其实就是跟着徐蓉蓉买的路边小店的货,三十块钱。徐蓉蓉说不错,慕辰就跟着买了条玫红的让余勇送给林小兰。
这次出门,林兰起初不愿意让余勇一起。家里现在只有她一个人挣钱,这让她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况且她都嫁出来这么多年了也只回过一次老家,出一次门不是小事,而余勇完全没这个必要。
但是慕文亲自上门给余勇请假,也说明费用全部由他来出,慕辰也在一边不断地劝说着,她才同意。不过坚持余勇的花销她来负担,否则就不让走。
慕文笑着答应,到走的那天林兰让余勇带来一千块钱,慕辰转手就给了慕文。其实慕文早把他们的旅费打理好了:卡里存了一部分,慕辰和丁博文分开装了一部分,剩下几人身上只有一两百的零花钱,余勇也有一份。
慕文不可能收林兰的钱,不仅仅是余家的条件差一些,而是对他而言,几年相处,余勇几乎就是他另一个儿子了。
相似小说推荐
-
双向明恋 (苏杭君) 晋江2019-01-31完结恩爱夫夫为何总是貌合神离?真实心情为何一直无法传达?配角助攻为何老是阴错阳差?这到底是缘...
-
老干部夫夫同居的日常 完结 (余自闲) 晋江2019.01.30完结一个过气老腊肉和万年不红男二专业户一起在娱乐圈佛系打拼,混吃等死的故事,到后期攻改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