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城博古通今,兴趣广泛,和慕爷爷很能聊到一块儿,又爱干净哪儿都收拾的整整齐齐。
做饭不行,他一直吃食堂,可对做得一手好菜的慕爷爷每一样菜品都赞不绝口,让经常因为一个人而懒得弄菜的慕爷爷觉得做饭吃饭都有了滋味。
年底时慕爷爷给姜城包了一万的大红包。
姜城是真的惶恐了,慕文在一边笑着劝,“阿城你快拿着吧,说真的,你来了这添了多少病人?”
姜城,“……”
慕文,“而且今年还开了药房,每次提货都是你去的,药也都是你在卖。以前都没想到药品的利润这么高,没你我爸可没这么好的收入。”
姜城 “......你快别胡说了,没你和慕叔,我都不知道我现在在哪儿呢,再说这儿的病人再多也比医院轻松多了,我哪能拿这么多钱?”
慕文,“我还真没胡说。说真的阿城,我以前吧总觉得自己还做得不算太差,你看我一有时间就回来给我爸帮忙,记得给他买东买西,”
看姜城直点头,慕文也笑,“我爸呢,好像生活得也还不错,可和现在一比我才发现,我爸以前欠缺得太多了:我更多的精力其实还是在辰辰身上,在自己身上,陪老爷子吃顿饭的时候都少,你来这一年,我爸都胖了。”
慕爷爷在一边笑着点头,“是呀,现在吃得多做得少,我可是享福了。阿城你拿上,别和叔客气,叔还等着你好好谈个对象,生个孩子呢。”
看姜城神色复杂又忙补充了一句,“至不济还能再收点好东西,捡个漏啥的。”
慕爷爷是真正宽容豁达的人。
在听说姜城从小被生母抛弃,奶奶对他也有迁怒,很冷淡他,他不信任家庭关系,宁可自成世界也不愿接纳一个陌生女人进入后,也只是长叹几声而已。
否则以姜城的条件:样貌周正,又有一份正式工作,给他介绍对象的可不少,就是医院不少小护士都很看好他,但他一概没有接受。后来别人看到他身无长物,喜欢的只是一堆堆垃圾,觉得他确实不像是过日子的人才渐渐作罢。
第19章 新年
19、新年
年二十八慕文一家人就提着大包小包回来了。姜城原本打算出去转转的,他一个外人在别人家过年算什么事?
但慕文仿佛没看出他的不自在,年前就给他分配了许多任务:打听村里现杀的猪肉,买新鲜猪血灌的血肠,买羊杂,洗羊杂,灌面肺,发面......
最后他哪儿也没去成,和慕文一起在灶前站了整一天。剁馅、做小吃、蒸花馍、蒸包子、炸油饼、炸面页、炸丸子、炸带鱼、炸酥肉......
慕文还不断地感叹,今年好轻松呀,往年都是他一个人忙乎,一天哪能干完?
姜城是真的第一次知道过年要干这么多活,做这么多吃的。
他小时候家里穷买不起多少好吃食,奶奶又是每到年节都触景伤情的,家里的年几乎都是静悄悄过去的。
这是第一次,他感到了属于年的快乐,尤其是和慕文一直在忙活,像他们年轻时那样一直在一起,就更觉得幸福了。
慕爷爷在村里德高望重人缘极好,来拜年的老老少少就没断过,家里天天要喝至少一场酒,就是饭后,也是炕上一桌打叶子牌的老年人,地上一桌打麻将的年轻人。
热热闹闹地过了几天,直到初四一家子才回厂里张罗给领导同事拜年。
这几年,慕文再没去过上海。但他和杨丽提过,如果她想,完全可以回上海看看父母,但杨丽说不用,自己常年出差,机会很多,也已经回去过好几次,慕文也就作罢。
现在家里,他俩的工资各自掌管。杨丽回家后,慕文再没把工资交给她,反正她也工作了,不缺钱,而他是不会要她的钱养家的。
因为杨丽在家的时候少,家里的开支一般都是慕文负责,但彩电和洗衣机是杨丽买的,而且当时一共买了两份。
另一份是给慕爷爷的,这份孝敬一时间在村里被传的沸沸扬扬。这是村里的第一台彩色电视,惹得小半个村子的孩子天天晚上在慕家排排坐。
慕爷爷爱孩子,也从不嫌烦,反而还常给孩子们买些零食,炒点瓜子。家里的椅凳不够,他还专门请村里的老木匠打了十几个小板凳。
过年时杨丽给慕爷爷包了一千的红包。
慕爷爷自己开着诊所,又带着一个药店,其实收入很可观,以前还贴补着慕文,杨丽的学费就多出于此。
这几年慕文条件好起来后就坚决不要老爹的补贴了,但老人还是常常会塞钱给慕辰。杨丽也明白这些,她对老人也是很感激的,当年政策还不够明朗,老人也是冒着风险开的诊所,好在是一切都好了起来。
今年她的年终奖多,给老人包个大点的红包她还是很乐意的,对此慕文也是乐见其成。
杨丽纵然有缺点,但她为人处事的大气,和工作中的进取心是一直令慕文心折的。
在石城,年三十和初一一般都是在婆家过,年初二出嫁的女儿会回娘家。
林兰这几年里除去偶尔写封信,只在结婚的那年和余建国回过一次老家。有了余勇之后就再没回去过了,毕竟孩子小,春节车又不好坐,花费还不少。
倒是林红回去过两次。张兵的条件好,林红也是一心一意的和他过日子。虽然有私心,偏疼自己儿子,喜欢抠点私房钱,脾气也不好,和公婆关系一般般,但家里的大事还是他说了算的。
不过即使再偏疼小儿子,对前妻留下的儿子张杰大面上也还过得去。哪家当父母的都有偏心,更何况不是自己亲生的,林红能让张杰按时吃上饭,穿上干净衣服就算不错了。
谁家的孩子都要做家务,张杰就算是干得多点又能多到哪儿去?毕竟林红没工作,空闲时间多,家务还是她自己做的多。
总之张兵对现状还是比较满意的,也就愿意在这些事情上体贴她。不过这两年因为孩子小,姐俩倒是再没回去过了。
每年过年,姐俩都会给老父亲寄上一百块,林红没什么问题,去年张兵还让寄回去两百,林兰寄这个钱就费点劲。
家里的钱都是她管,但钱是有数的,花销也是有数的,结余有限,更别提他们还计划着要分房买房。
余建国看不到存款增加时就会唠叨几句,说她不会过日子,说她把钱都寄回了娘家。
也许他内心没这么想,只是随口说说,可敏感的林兰就很难受。她确实没有给娘家什么啊,要怪只能怪这个男人挣不来钱,她倒是想花可能花什么呢?
余建国说这些没品的话一般也是喝点酒之后,林兰不搭理不吭声多数时候也就过了,但气不过时争几句,两口子就会吵起来,有时还会动手。
这几个月来两人冲突不多,至少还没动过手。也许是因为林兰有了工作也添了底气,余建国言语上的攻击比以前要少,而且她也没过去那么较真了。她不接话,余建国说上几句没意思也就睡去了。
但也是因为她开始工作,家务活做的时间就少了。她的工作还好,不用倒班,是可以顾家顾孩子的,但有时会加班或者下班后洗个澡回家也会晚些,余建国进门冰锅凉灶的,再看到上顿吃完没洗的锅还摆在灶台上,就十分不痛快。
空肚子喝上两杯,往往林兰回来还没开始做饭他就会先发顿火,骂她邋遢,骂她懒,骂她有时间梳头打扮没时间洗碗。
而林兰也很委屈,她也是上了一天班,余建国不会做菜还不能先洗个碗,先焖个饭?一点忙都不帮,等着吃现成的还要发火,她也是饿着的,更没什么好气,就算不回嘴也会摔盆子拌碗的制造点动静表达不满。
而这也常常会引发争吵,往往要到做好饭吃饱了才慢慢平息。
每每这时余勇都是一个人悄悄待在角落里,有时等两人吵过之后才发现孩子已经缩在床角睡着了。
今年过年林兰想给老家多寄点钱,寄五百。老家的哥哥生二胎被罚了好几万,听说家里的牛都被牵走了。
林兰算算她工作的这三个多月,工资一共是四百多块,但年终奖有五百。她想这也是她这辈子第一次挣钱了,又赶上家里出了事用钱,就想给家寄回去五百,也给自己挣点面子,只当过年没发年终奖好了。
她是在年三十,两口子一起包饺子的时候说出来的。挑这个时候说,一是前两天她还在上班,没时间去寄钱,另一个也是这个晚上的气氛很好,余建国乐呵呵地和余勇说着吃完饺子就去放炮。
没想到的是她刚一提出就被惊讶的余建国骂了个狗血淋头:什么他的父亲去的早,可怜还没吃过儿媳妇一口饭,凭什么她家的老人就能享这个福?什么她结婚没什么陪嫁就穿着一身旧衣服来了,现在凭什么要给娘家哥哥还罚款?
平时偷着给娘家人寄了多少钱就不说了,现在一共没挣上一千块呢就要往娘家搬回去五百,她娘家人要不要脸,她就没想和他好好过日子天天就想着把钱往娘家搂......
话说的不顾事实又十分不堪,林兰又气愤又伤心也毫不客气的反击:别人娶媳妇都会给彩礼,她娘家可是一分没见着。就是石城的姑姑,她穷得穿不起件新衣服都不好意思去看望。余建国不知道挣得是人民币还是牛皮纸,就他挣的钱是钱,永远也花不完。
相似小说推荐
-
双向明恋 (苏杭君) 晋江2019-01-31完结恩爱夫夫为何总是貌合神离?真实心情为何一直无法传达?配角助攻为何老是阴错阳差?这到底是缘...
-
老干部夫夫同居的日常 完结 (余自闲) 晋江2019.01.30完结一个过气老腊肉和万年不红男二专业户一起在娱乐圈佛系打拼,混吃等死的故事,到后期攻改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