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慕辰把家里保留下来的信件上的邮票都剪了下来,泡水除胶,晾干后一一插入册子。
慕文有些无语,这些信除了大学同学写来的,还有一部分是杨丽当年寄回来的家书,等他发现时都开了天窗,但看到儿子的笑脸,也只能作罢。最后为了表示对这件作品的支持,慕文还给两个小朋友批款五元,让他们去买些喜欢的邮票。
慕辰把册子送给了余勇,小屁孩纠结了很久还是忍不住拿回家炫了一把。这本册子的精良程度震惊了余建国夫妇,也让他们更放心让孩子跟着慕辰玩了。
当然,炫完了余勇还是把册子拿回了慕家。余勇还没有什么东西是属于他的概念,这是第一件,是被慕文和慕辰郑重地送给他的东西,他年纪还小,说不出什么道理,但也许慕家井井有条的环境让他下意识地觉得,东西还是放在慕辰那里更安心。
第18章 姜城
18、姜城
就这样两家人渐渐走得近了,余建国一定要请慕家吃饭,慕文推辞不了就答应下来。不巧的是说好的周末杨丽临时出差没能参加,但等她回来后慕文也在家回请了余家。
余建国是第一次上门,他一边有感慕家的温馨氛围,一边吃惊地看着慕文下厨做饭,而杨丽只是泡茶洗水果,和林兰说着衣服头发这些女人的话题,丝毫没有帮厨的意思。
在余建国看来,家务是女人的本份,但想到杨丽是常出差的忙人,也就觉得能理解了,并且对着慕文有了一点诡异的优越感:虽然你老婆能干,可你得伺候她呀。
这一年杨丽最常跑的是青岛的办事处,因此大火腿在慕家的餐桌上一直不缺,这个菜尤其受两个孩子的欢迎。
慕文又炒了辣子鸡,煎了带鱼,炖了羊肉,加上买回来的猪头肉和几个凉菜,满满地摆了一桌子。
在余家吃饭时慕文就发觉余建国无肉不欢,他这一桌子硬菜也让余建国充分感到了待客的诚意,一顿饭十分尽兴。
杨丽其实不太满意。在她看来,余建国的职位和人品都不值得相交,慕文却认真的备餐招待。而平时她提出在家请客的要求,慕文却很少会同意。
因为房子只是两居室,没有专门的客厅饭厅,慕文做得一手好菜,他也不是怕麻烦,不同意只是担心太吵太乱会影响慕辰学习罢了。除非假期,一般都会让杨丽去外面的饭馆请。
这时候他们厂区所在地仍然没有发展起来,外面的小饭馆就那么几家,大多还只做些面食砂锅之类的简餐。请客一般还是在家里,或者就要去县城,但慕文不愿意她也没办法,因为她是做不来的。
所以这一餐慕文准备得这么尽心让她又不解又不痛快,问出来时慕文的答案却很简单,“我也看不惯余建国两口子,但辰辰和小勇很投缘的,这也算是辰辰朋友的家长,我当然会尽心招待。”
因为对慕辰过分地重视,也因着这重视慕文对她的强硬态度,杨丽又一次心里发酸,在这个家里她永远插不进这父子俩的世界,“反正在你心里,我是永远排在儿子后面的。”
慕文笑笑,手里洗着的碗没停,“你总是排在我自己前面的。”
杨丽,“......”
慕文,“其实上次辰辰过生日你没回来,我是让他请同学来家吃饭庆生的。提前做了一桌菜才出去的,让他们吃完饭打游戏什么的,玩得自在点。不过我晚上回来时屋里也都收拾好了,辰辰说他们同学都很高兴的,也都很羡慕他。”
杨丽一个白眼。
慕文笑,“阿丽,我们这样尊重孩子的朋友,孩子在同学面前也有面子,同学也知道这个孩子家里很重视,不好随便欺负他。”
杨丽已经懒得说话了。
慕文却还在继续,“你要知道有多少孩子就因为父母离婚,或者父母去世,或者穿得差一点就被同龄人歧视,这个孩子有什么错?可小孩子就是这么又天真又残忍的,他们不懂,我们要懂。”
杨丽转身离开。
她已经不会为这些和慕文吵了,即使她认为慕文的这种对孩子的态度太小心莫名,觉得慕文这样惯孩子还惯得一套一套的很让她无语。
但慕文不是说了吗?她是排在她儿子后面,但在这个男人心里,她可是排在他自己前面的。
并且儿子也很乖,不用她费心,说起来又很有面子,也就罢了。
之后两家人也因着孩子的亲近渐渐走近,杨丽还帮着林兰在厂里找了份临时工作。
只是车间修毛刺的活,没有编制,但还是让林兰十分感激,来到石城几年了,她终于有了自己的收入。
余建国也挺激动,毕竟这让他们离买房更近了一步。两口子对慕文和杨丽都十分感念,也因为林兰开始工作没有时间带孩子,余勇更多的出现在了慕家。
这一年年底,杨丽因为业绩突出,一下子拿到了一万六千元的奖金,又一次轰动全厂。
要知道销售科的第二名奖金不过八千多,杨丽几乎是他的两倍,其余人多数都是四五千而已。
这是1989年,即使xx厂的效益很好,年轻一辈的职工工资也就二三百块,慕文的工资就是357块,算上值班加班偶而会过四百。这已经能让他们一家过得比较富足了。
杨丽工资280块,她虽是销售科的副科长,但工龄短,工厂改制的前几次大幅涨薪她没赶上,工资里岗位工资的比重更大些。而余建国的基本工资是244,林兰临时工,工资最低,只有130左右。
不过xx厂福利很好,米面粮油是逢年过节一定会发的,就是水果、带鱼这些比较奢侈的食品也有,更不要说工会隔三差五地组织看个电影,短途旅游什么的。加上类似三八节给女职工发个床单被罩,儿童节给有小孩的职工发点糖果,都十分的贴心。
这些福利临时工也有,只不过会减半。这是xx厂除去早年间计划经济时代,最辉煌的几年了。
九零年的春节是一月二十七号,除了车间,机关都放了十天假。
年前有空时慕文就带着慕辰在老宅里扫过尘,洗过被褥了,但因为房子还很新又有了爱干净的姜城,过年大扫除的工作量小了很多。
八八年慕爷爷推倒了原来的土坯房,重盖了两排六间的硬顶房。前面一排三间当作医院,后排的三间一间老爷子住,一间是慕文一家的,最后一间住了诊所的男护士姜城。
姜城是慕文医学院的同学,他的医术不错,原本在他们省的首府城市Y市第二人民医院工作。
不过他的身世不好,父亲早亡,母亲改嫁后就再没了音讯,由寡居的奶奶带大。奶奶也在他工作后不久就去世了,之后他一直一个人生活,没有成家,是真正的形单影只。
一年前因为一次医疗事故,被有权势的同事陷害顶包,被开除公职,并且被吊销了行医资格,还被勒令限期退还厂里的宿舍,一时间走投无路。
慕文和姜城在学校的时候就是睡上下铺的兄弟,关系一直很好,听说这事后立即赶到Y市把人拉回了石城。
慕文在姜城还发懵时就快手快脚地处理了他的财物。工作十几年,因为没成家一直没分到房子,姜城只是住的单位的一间宿舍,简单的家俱大部分都是后勤配的,属于他的不过一些衣物书籍和大量的收藏品而已。
是的,姜城是个杂项收藏家,他总是自嘲都是因为小时候太穷了,奶奶什么都不舍得扔,所以他也就一直往回收收收,有邮票,粮票,布票,甚至包括粉条票,小香炉小摆件瓶子罐子盘子......慕文收拾了好几个大箱子,办了托运才都弄了回来。
慕文的理由很充分,慕爷爷的诊所生意挺好,老爷子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而他自己因为杨丽常年不在家,他要留在厂里照顾在子弟小学上学的慕辰,没办法给老父亲多帮忙。
找别人,小诊所有能力的看不上,能看上的又没什么真本事。这可是诊所不是商店,他们不敢随便用人,所以只当是请姜城给自己帮忙了。并且,因为他和慕爷爷在石城卫生系统的关系,过上几年肯定能帮姜城把行医资格证书再办下来。
最后,最主要的是,“阿城,咱们在系统的同学老师那么多,这件事总有一天能找回来,就算找不回来,你也要往前看,别把自己困在原地。打老鼠伤了玉瓶儿的蠢事咱就算了吧,你为了那种人赔上自己不觉得亏得慌吗?就算你不在乎我都不舍得。”
就这样姜城被慕文打包领了回来,因为没有了行医资格证只好充作护士。但这个护士的水平实在太高,又勤勤恳恳,以至一个月后慕爷爷就直接给姜城定了八百块一个月的工资,是在厂院上班的慕文的两倍还多。
姜城不愿接受,但慕爷爷很坚持,他的年龄太大,眼睛不行了,已经不太敢给人输液了,尤其是小孩子,可姜城来了,一切都迎刃而解。
不仅如此,姜城对他实在贴心,除了工作上任劳任怨,更在生活上把慕爷爷照顾的很好。
以前虽然也有洗衣机,但慕爷爷更多的是用来洗诊所的床单病服什么的,他自己的衣服多是慕文过来给收拾,现在这些姜城都包了。
相似小说推荐
-
双向明恋 (苏杭君) 晋江2019-01-31完结恩爱夫夫为何总是貌合神离?真实心情为何一直无法传达?配角助攻为何老是阴错阳差?这到底是缘...
-
老干部夫夫同居的日常 完结 (余自闲) 晋江2019.01.30完结一个过气老腊肉和万年不红男二专业户一起在娱乐圈佛系打拼,混吃等死的故事,到后期攻改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