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已经进行到了这种程度,我们要为已经遭受到深刻创伤的国家寻求一个最令人满意的出路”。
崔可夫含糊的答应了几句,然后立即在施特劳斯贝格指挥所的朱可夫打了个电话,虽然他和朱可夫关系不和已经很久了,但毕竟他是自己的上司,自己必须给他汇报这一情况。知道这一消息的朱可夫原本还有一点的睡意瞬间就消失了。他立即蹦起来给罗科索夫斯基打了个电话:
“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诺维奇,你现在马上到崔可夫的指挥所去。”
“啊?哦,我这就去。”一夜没睡的罗科索夫斯基本来支着下巴,刚打算在桌上眯一会儿,朱可夫的电话却一下子打断了他短暂的休息。他郁闷的站起来伸了个懒腰,急匆匆的就往崔可夫的指挥所赶。他知道朱可夫这么着急的原因,后者可是一点都不希望最后宣称接受德军投降的是崔可夫,只是可怜了自己,又得去和德国人打交道,唔,保卢斯这么一个德国人就够让自己头疼的了,这次还得遇上一大群。不管他们向谁宣布投降,反正都不会向自己投降,这种活儿,可真是出力不讨好。
罗科索夫斯基不是今天唯一被打扰了睡眠的人,另一个被朱可夫打扰的人是远在莫斯科的斯大林。朱可夫挂了罗科索夫斯基的电话后立即就给斯大林的别墅去了电话,接电话的是斯大林的警卫队长弗拉西克将军:
“斯大林同志已经上床休息了。”
“请将他叫醒。情况紧急,不能等到早上了。”
就这样,布尔什维克的伟大领袖被朱可夫的电话从床上拎了起来,他略略清醒了几分钟,然后接起了电话。电话的那一端,朱可夫激动的向他通报了元首自杀的消息。这让斯大林残留的睡意一下子消退了:
“现在他终于灭亡了,很可惜我们不能活捉他。希特勒的尸体在哪儿?”
“克莱布斯将军说尸体火化了。”
“告诉罗科索夫斯基,德国必须无条件投降,不要同克莱布斯或是希特勒政权的任何人进行谈判。如果没有紧急情况,早上之前不要再给我打电话,我希望在阅兵前休息一会儿。”斯大林这样吩咐完,又回到床上继续休息去了。
而郁闷的罗科索夫斯基还得揉着眼睛参与和克莱布斯的谈判,他依然觉得有些昏昏欲睡。克莱布斯引不起他任何的兴趣,这些家伙哪里有自己的弗里德里希可爱!而崔可夫倒是对谈判的兴趣十分浓厚,他一再宣称德国必须无条件投降,但实际上他对德国一方的真实状况一无所知。而每次他谈到这个问题,克莱布斯就坚持要苏联一定要首先承认邓尼茨政府,他执着的活像一个外交家,而不是一个军人:
“只有这样,德国才能向你们投降,因为只有如此,才能阻止如希姆莱一类的叛国者与美国人和英国人单独签订投降协议。”
崔可夫被克莱布斯绕的云里雾里,几乎听不懂他在说什么。不过凭着他那强烈的小农意识般的机灵劲儿,他认为必须要加以拒绝:“我不同意,既然你们的元首已经自杀了,那以他为首的政体也就破产了。那你们的政府还算什么政府?”
罗科索夫斯基打着哈欠加了进来:“你们的抵抗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你们的军队已经在投降了,你们的官兵成百上千的做了我们的俘虏。你觉得此时此刻你还有提什么停战和谈判的资格?”
克莱布斯的脸色顿时变得苍白起来,神情里带着点茫然不知所措:“在哪里?我们没下命令他们就投降了吗?这……这算是个别现象吧。”
“你要非得这么认为才觉得心里好受点,那你就这么认为吧。”罗科索夫斯基说的话差点没把克莱布斯噎死过去,他白着一张脸继续重申自己的观点——双方必须先停火,等德国的新政府组建完毕才能再进行谈判。罗科索夫斯基立刻和崔可夫一起重复了苏联的立场——必须先彻底投降,再谈什么组建新政府。谈判由此陷入僵局,罗科索夫斯基插着空给朱可夫打了个电话:
“他们非常狡猾,克莱布斯宣称自己没有权力就德国无条件投降问题作决定。根据他的说法,只有邓尼茨领导的德国新政府具备这个权力。他试图与我们达成停火协议,不过我觉得如果他们不同意无条件投降,那让他们统统见鬼去吧。”
“你说得很对,告诉他,如果戈培尔和鲍曼不同意无条件投降,我们将把柏林炸成废墟。5月1日的早上10时15分就是最后期限。”朱可夫的话一说完,罗科索夫斯基就知道自己的补眠有着落了,他回去把这条消息转告给克莱布斯,然后心满意足的开始偷偷打起了盹。
而朱可夫的条件,无论是在崔可夫指挥所的克莱布斯,还是在地下室的戈培尔和鲍曼都无法同意,谈判就此破裂了。
作者有话要说:比弗的中文版柏林1945里说朱娘娘叫去参与谈判的是大根萝卜,不过综合上下文看,似乎是误译了,应该是朱娘娘的助手索科洛夫斯基。由于文是在单位写的,英文版的柏林1945在家,所以没法确认了。不过大根萝卜好久没出来晃悠了,出来放放风也不错。按理推断朱娘娘也不能让大根去,娘娘和崔娘娘是死敌,和萝卜也不是密友啊,就不吐槽朱娘娘那糟糕的人际了~~至于斯渣渣,乃要活捉泡菜干啥?表现的太明显了啊,小心下属会看出来的~~~
772孩子们
克莱布斯与崔可夫的谈判破裂的消息让戈培尔意识到,战争很快就要结束了,他立即召见了党卫军医生孔茨,几天前,戈培尔曾询问过他,能否帮自己毒死六个孩子。
“我不去投降,德国人民也不能因此而怨怪于我,当初是他们选择了我们的政权,现在他们也就必须承担这种后果。而现在,我能担任德意志帝国总理的时日已经屈指可数了,我不想把它浪费在签订投降书上。”在帝国最后的时刻,戈培尔的反应相当冷静漠然。他复述着自己早些日子,在元首还活着的时候写下的遗言,对当代和后代的遗言。他把它叫做“元首政治遗嘱的附录”。
“元首已经命令我离开柏林,到他所任命的政府里去担任一员领导。但我拒绝了,我一生中还是第一次必须坚决拒绝服从元首的命令。我的妻子和孩子们也同我一起拒绝服从。
在最危急的时刻抛弃元首,实为人情和忠贞所不许;何况在今后余生中,世人将把我看作是一个可耻的卖国贼和下贱的无赖,我不仅将会失掉同胞们对我的尊敬,也会失掉自尊心……
在元首被叛逆的梦魇缠绕着的战时这些最危急的日子中,少不得要有一个人无条件地陪着他直到最后牺牲。因此我相信我正在为德国人民的前途做一件最好的事情。在今后艰苦的岁月里,树立榜样比活着更重要……
基子这种理由,我同我的妻子一起,并代表我们的儿女(他们太小了,还不能表示他们的意见,如果他们的年龄比现在大一些,也会毫无保留地同意我们的决定)表示坚定的决心:即使帝国首都沦于敌手也不离开它,而要在元首的身边结束我的生命。因为如果我不能生活在元首的身边并为他服务,生命对我个人来说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孔茨隐隐猜到自己被叫来的原因。但他没想到的是,和他谈话的并不是戈培尔本人,而是他夫人玛格达戈培尔。
“元首的死已经我们夫妻俩做出了最后的决定。德军柏林城防部队将在今天晚上努力突围,而我、我丈夫,还有我的孩子们,必须要马上结束自己的生命。”作为一个母亲,玛格达此刻冷静的让孔茨恐惧。
“至少要把孩子们送到医院里啊。让红十字会保护他们,他们是可以活下来的。”孔茨试图劝说玛格达,希望她至少能让孩子们活下去,但遭到了她的拒绝:
“我的孩子们太好太宝贵了,他们不适合这个污浊的世界。没有了第三帝国,他们无法在这里存身。”
这时候,戈培尔也回到了书房里,面向孔茨:“医生,如果你帮助我的妻子杀死六个孩子,我将不胜感激。”
“但孩子们是无辜的,他们应该活下来。”孔茨又一次提出了拯救六个孩子的想法。而戈培尔的态度和他夫人的一样坚决。
“这是不可能的,他们是戈培尔的孩子。”说完了这句带着点宿命色彩的话,戈培尔便离开了房间,孔茨试图再和玛格达谈谈,但他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她的想法,最后只能无奈的表示赞同。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戈培尔又回来了:“俄国人可能随时会来并打乱我们的计划。
“那我们必须赶快把要做的事情做完。”玛格达立即接了上去。她站起身,带着孔茨来到了卧室,从一个架子上拿下了一支充满吗啡的注射器。然后他们去了孩子们的房间。她的五个女儿和一个儿子早就换上了睡衣,正躺在床上聊着天,时不时的嬉戏打闹。他们都没有睡着,看到母亲进来,纷纷高兴的爬起床。
“孩子们,不要害怕,”看着欢快的孩子们,很难知道玛格达那一刻在想些什么。她满脸笑容,亲切的拍了拍手,“医生要给你们打一针,就是小孩子和战士们都需要注射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