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的雪越下越大,他跟聂诚在厨房里聊天,大片大片的雪花往窗户上贴,窗棂上很快就积了一层。
八点多了,姜准觉得自己该走了。
“现在雪正大,再等等吧。”聂诚说。
“好。”他确实不太想出门,这里这么暖和。
放学晚再加上去警局录笔录,他们到家时饿得不行,直奔餐厅。现在吃完了,聂诚才想起带他参观一圈。
聂诚住在次卧,面积和主卧差不多,窗户朝东。素白的墙配上原木色的地板和家具中规中矩里带着点自然气息,三组小书柜拼成了一面墙,放着奖状奖杯和书。姜准凑近去看,有大提琴的奖状,年代久远看上去像小学时的,还有围棋和作文比赛的,立着的大奖杯上清一色的一等奖,全是合气道、散打这类暴力运动。
惹不起,惹不起。
姜准和书柜玻璃上自己的倒影面面相觑。
书不多,社科类占了大半,最边上的基本书籍上贴着市图书馆的签,估计他是常客。
主卧朝南,大飘窗看着就痛快。原本是聂诚父母的卧室,现在改成了书房,或者说茶室,四周都是矮书架,堆得满满的,墙上挂着梵高的各种向日葵,其中夹杂了几张莫奈,中间有张小茶桌配着两把椅子。
书柜上摆着聂诚一家的合影,有在动物园的,有他生日时照的,也有他爸妈年轻时的合影,有一张聂诚被爸爸抱在怀里,扬起头看妈妈,笑得很开心。
姜准偷偷打量聂诚,见他眼睛盯着相片神色如常,忽然有点不解。
这么看着,不会难过吗?
如果是他,恨不得把所有这些都打包贴封条压在箱底,最好这辈子都别让他看见,夜深人静时想想就算了。
那样平静,显得十分冷血。
“外面雪更大了。”聂诚挂上窗帘时说。
姜准凑上去一看,外面已经变成了白皑皑一片,雪没有要停的迹象。
“这门口有多少路?”姜准问。
到他家门口的公交倒是有一辆,但现在已经停了。
这种天气肯定打不到车,他估算一下距离说:“我走回去,半个多小时就到。”
“要不,你今天别走了。明天是周六也不用去学校。”聂诚说。
“我家不远。”姜准说。
“你来。”聂诚让他走近,打开窗户感受一下。
刚开了一道缝,来自西伯利亚的冷风卷着巨大的雪花立刻灌进来,直扑姜准一脸。
“……”
他尴尬地看着聂诚。
聂诚立刻给他个台阶:“别走了,内裤睡衣我都有新的。”
“麻烦了。”姜准说,说完就深觉懊悔,他什么时候也变得这么“假惺惺”了。
次卧的床有一米五宽,睡两个半大少年没有问题。
姜准去洗澡,卫生间组最面用浴帘隔出了一个浴房。他把脱下来的衣服扔到衣篮里,想了想又拎出来叠好规规矩矩地放进去。
花洒的水流很冲,热气很快蒸腾起来,热水淋在身上,卸下了一天的烦躁。
敲门声响起,水声未停,姜准正在洗头,闭着眼睛大喊了句:“请进。”
随即盲人摸象似地关上了水龙头,狭小的空间里安静了不少。
“睡衣和浴袍放最上面了。”聂诚说。
橘色灯光下,他透过浴帘看到个黑影站在跟前。
衣篮就在浴帘外面,他俩站得很近,隔了薄薄的浴帘,里外像是两个世界。
聂诚从侧面伸进来一只手,递进一条浅蓝的毛巾,说:“你的毛巾。是新的,用前洗洗。擦干再出来,小心别滑倒。帘外面还是有点凉,排风扇我先关了。”
“谢谢。”姜准说。
“我出去了。”聂诚说。
排风扇倒气似地慢慢停下,姜准重新拧开了水龙头。
他洗完澡,聂诚已经铺好床,正见缝插针地写作业。
“我洗完了。”姜准说。
“嗯,就去。”聂诚算完最后一题,抬头问他:“你周末几点起?”
“没点。”
“那你睡里面,我明天起来做早餐。”
“你醒了叫我,我帮你。”
“不用。吹风机在那。我去洗了。”聂诚拿着同款睡衣睡裤去了。
说是同款睡衣睡裤,不过都是白色薄T恤和黑色短裤,怎么看怎么像用夏天的衣服来冲壮丁。
姜准没心情理会作业,擦着头凑到写字台前看聂诚摊在桌上的数学练习册,心说速度真快。
吹了头发,他就钻进被子。他很有当客人的自觉,听话地躺到里面。
这片小区暖气烧得足,盖薄被足矣,脚下堆着一条长毯,夜里凉了就拉上来。
聂诚洗得很快,他出来时姜准已经习惯性地把自己卷成了一个筒,双手叠在胸前数羊。
“没睡着?”聂诚问。
姜准刚积累起来的一丢丢睡意霎时被轻而又轻的声响扰得烟消云散,他反常地没有生气,只是“嗯”了一声,伸长手臂拿起床头柜上的手表看了一眼,不由长叹道:“才十点。”
这个时间,不该是周末夜晚最精神的时候吗?
“你睡这么早?”姜准问。
聂诚凑过来看一眼,“今天是有点早,平时都是十点半。”
姜准不得不维护自己夜猫子的荣耀,强调道:“今天周末。”
聂诚心领神会,问:“要不看会儿电视?”
电视没什么好看的,他也让人家不能为了迁就他打乱生活作息,说:“不折腾了,躺下说说话?”
“好。”
聂诚吹着头发,忽然想起了什么问:“对了,你不给家里打个电话吗?”
他一个人生活惯了,没有汇报行踪的意识,这时才想起来问。
姜准摇头说:“不用,我爸妈出差了,家里就我自己。他俩是大夫,平时就以医院为家。”
聂诚收起了吹风机,在他旁边躺下,“大夫这么忙?”
“嗯。”
聂诚侧身关了台灯,拉开了点窗帘,把路灯的光让进来。
“我爸是警察,以前忙起来也是没日没夜的。”聂诚说。
姜准问:“他遇到了意外?”
“嗯,执行任务的时候。”
“那时你多大?”
“八岁。”
姜准试探着问:“那你妈妈呢?”
“她去年得病走的。她和我爸感情特别好,所以又疼又恨。后来她和一个工程师结婚了,朝九晚五的那种,她担心怕了。”聂诚说。
姜准不知该怎么接,聂诚也不介意,他难得讲自己的事,声音不高不低地说了这么一段,也陷入了沉默。
“你……没跟你妈他们一起住?”
“刚开始是住一起,初中时我住校,周末回去呆两天。我妈死后,我就自己住这,偶尔去爷爷家,逢年过节去看我妹妹。忘说了,我还有个妹妹叫郭英,同母异父,一直跟着她爸,才三岁,回来我给你看照片。”
说起郭英,聂诚脸上又有了笑容。
第12章 chapter 12
关于兄弟姐妹的话题,姜准很久没有听到了,这在姜家是会让所有人沉默的禁忌。
他曾经也有一个哥哥,那时他还太小,遥远得像是上辈子的记忆。
他不太了解聂诚提起妹妹的那种语气,为了不显得太敷衍就把“嗯”换成了“好”。
后来,姜准才发现不光聂诚对妹妹的感受,聂诚的很多感受轻描淡写地说,他就轻描淡写地听,听到了耳朵里,心中却没有共情。
实在是聂诚十几岁的人生里就经历了许多人半辈子的事。
“我能问你个事吗?”聂诚说。
“问。”
“你名字里的准,有什么含义吗?”聂诚说。
姜准沉默了。
聂诚等了会儿,自省可能不自觉踩了雷,就又把话题接了回来:“我原以为名字就是个好的寓意,后来听爷爷讲过我爸的事才知道很多名字背后都有故事。他老人家做学问,研究了一辈子儒学,就给我爸起了个‘仁’字,希望能子承父业都做学者。没想到我爸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性格,从小只想当警察。爷爷就说他不是仁义礼智信的‘仁’,是脑仁的‘仁’,天天烦得他头疼。”
姜准听得发笑,在夜色里静静露出一排白牙,声音却依旧利落短促:“那你为什么叫聂诚?”
“到了孙辈这老人家想明白了,儿孙自有儿孙福,就从美好品德里给我挑了一个。”聂诚笑着说。
姜准终于忍不住轻笑出声,把手臂枕在后脑,说:“我这名字应该没什么寓意,我想了半天也没记得他们提过。我爸妈都是外科大夫,嘴上说随便我以后做什么,三四岁就教我人体结构。听说他们考虑过‘姜稳’这个名字,所以我推断是因为外科手术要求‘稳准狠’。”
聂诚惊讶得转过头,“真的?”
“我猜的。”
“你原先叫‘姜稳’?”
“没有,他们排除了。”姜准嫌弃地皱起眉,飞快地否定。
“我家原先也考虑过这个字。”聂诚说。
姜准顿了顿,侧过身问:“真的?”
聂诚认真地点点头,“美好品德之一。”
两人互相望着对方的眼睛,忽然都笑了起来。
相似小说推荐
-
紫罗兰乐团 (无花果子) CP2018.4.4完结一句话简介:某位不知名吟游诗人与他的流浪乐团的游记。不是什么正经冒险文,稍微偏群像,但诗人是...
-
整容专家 (桃花仙) 晋江2008.3.30完结他有一双上帝之手如果你对自己的容貌不满意请求上帝不如请求上帝之手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