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举措很是怪异,却没人敢说他。虽然他浪费了时间,却没人敢催他。
他抬头看了看天,突然笑了。不发一言的坐到马车上。队伍继续前行。
这个告老还乡的人没有声势浩大的让所有人都知道,一没有让过往的官员接送,反而是低调的选择了从偏僻的乡间小路上走。
坐在马车里阖上了双面的老人,嘴角居然扯出一个笑容来,让他满脸皱纹也显得平展的很多,似乎可以窥见这个人年青时候的俊逸。
他陷入回想中,他这一生过的是跌宕起伏,却又是归于平淡。他的前半辈子就是一个斗字,与刘太后斗智斗勇,与丁谓这个奸臣斗,与先皇斗,他是一个极度自傲和掌控欲强的人。所以,在宋真宗病床上,太后被他斗败了,屈服了。丁谓败了,被抄家了。皇后败了,被贬到长宁宫里。这些人,他都不放在眼里,因为在这世间还没有找到一个可以降服他的人。
与天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尤其是敌人的势力强大,智谋百出。而他从来没有看上的先皇却让他知道自己也有看左的时候。
只是当他意识到这点的时候,他已经拜服了,只是他尚不知道而已。起初,他与先皇斗,他自以为可以牵着先皇的鼻子走,让他乖乖的依靠自己。没想到,先皇却故意挑起自己和范仲淹的不和,让他们的党派之争越发激烈,自以为自己胜利了,却是最大的失败。
那时候,一路上凄凉,在被贬的路上。
他醉酒了不止一次,可笑、可悲、自我厌弃也不止一次。原来我只是皇帝手中的提线木偶,枉我自称是一代权臣。
被贬的地方十分贫瘠,就连地理风光都不怎么样。自己翻着邸报就看着一个个曾经的手下败将青云直上,而自己却是横卧在这苦山上,青衫湿了不知几次。
一遍一遍的梳理先皇的行事,一遍一遍揣度这先皇的为人,却怎么也看不透,每时每刻的思考这个人,就把这个人埋进了心里。
他在这一天一天的枯燥的日子里,想着自己意气奋发的日子。就靠着回忆过日子吗,这不是他的风格。他需要让皇帝想起自己,他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如何治理这个县上,一年不行,两年。他干的越多,越发知道自己的不足。目空一切就这么跌的这么惨,他似乎明白了皇帝为什么要把自己贬谪到这穷山恶水里。
他终于接到了皇帝陛下的圣旨,那一天,这山和水似乎也碧青透亮了,分外可爱起来。他忍不住雀跃了,终于自己要回到汴京了。
回去之后,他果然看到那些曾经手下的不屑眼光,然而皇帝却没有考量自己就交付给自己重要的任务,听着皇帝的声音,看着他那秀丽的面容,心里不由的发软。皇帝还好一如既往的可爱,调皮。
他的手段和处理方法在经过锻造之后更加成熟,几乎没有什么难题可以难倒他。与皇帝见面的时间越来越多,而皇帝在自己面前似乎也慢慢的放下了架子,自己才得以看到皇帝英明之外的可爱之处。
他觉得百年之后,自己和皇帝一定是君臣相得的最佳范本,而自己也将会得享皇帝的庙奉,和皇帝埋在一起。似乎那时候,不论再困难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自己要做皇帝改革的一把利剑。为皇帝砍掉一切敌人。尽管那些措施他并不是很赞同,也不是很明白,有的措施更是侵犯了他这个阶级的利益。
可是因为皇帝,这一切都不算什么。
看着皇帝眼中越来越多的赞同和亲近,自己心里不由的雀跃,自己一定是皇帝心目中最好的臣子。他下意识的摒除了狄青这个人。
然而,风云突变,皇帝的过于优秀让上天嫉妒。皇帝在使臣进京的最后一个晚上,死了。死在被贬皇后的长宁宫里。
听到消息的时候,他站立不能,晕倒在地上。他怎么也不相信,比自己年轻的,让自己看着长大的那个显出自己光辉的帝王死了。
皇帝是那么的俊逸非凡,怎么可能会被一个女人算计到。这不是真的,不是。可是这消息确实是真的,是他埋在后宫里的暗线禀报的。皇帝死的不明不白,却因为顾及名声,统一说法就是皇帝染急病而死。他一定要把整个事情调查清楚,自从病床上起来之后,他心里就只有这么一个想法。哪怕是自己粉身碎骨。
那车里的老人手里紧紧握住黄土,阖着眼睛想着过往。这次辞官,他本没有回自己家乡,而是让人化妆为他回家并且安排自己在路上暴毙。而自己也没有带上任何家眷,只带着培养的忠诚侍卫。
因为他要避人耳目到先皇的陵寝去。
大约又行驶了一段路程,天黑了,借住在农家。天明了,继续往前走;下雨了,暂时休息下,他发觉自己的身体越来越不行了。
他让侍卫们不顾自己的身体一直走到皇帝的陵寝处。
不分昼夜的行驶,终于赶到了,他在陵寝处搭建了简易的草屋,到了夜间,趁着驻守人员的不注意,透过密道,进来了。这陵寝就是他修的,里面的机关他参与了设计也知晓所有的解术。
阖上机关,他也闭上了眼睛,他心愿已了。这抔黄土,就是当年皇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和自己打下的赌约,现在自己来赴约了。
那些侍卫在草屋里守了三年,才离去。刚到汴京,就听到狄青大将军死了。而皇帝——宋英宗也死了,他们都埋在了离先皇——宋仁宗的陵寝处不远。
番外(2)范仲淹
我不爱女色,不认为那些青楼女子有什么好的,反而却觉着她们让社会更加不稳定。不爱同士大夫们一块应酬,因为他们总是谈论些艳魅诗词,却于朝政毫无相干。不爱同腐儒辩解,虽然我自认为透彻的研习了圣人经典。
我只想做一个顶天立地、为百姓请命、扫荡世间不平事的谏官良将。我以为这世间无人懂我,尽管我有好友不少,但他们却从未触动过我的内心。
我是一个坚毅的人,我曾经认为这是我最大的优点。我可以在年少时候,从娘改嫁的人家里逃出来,一人独坐寺庙整夜,食凉饭,可以忍受他们的白眼去求学;可以在做官之后,坚守自己的信念不为外物所动,不被任何物质腐蚀,不为繁华迷了眼睛。
可是官家的一句党派之争把我贬谪到荒凉之地,却让我无比辛酸。原本我心中是圣人在我心里瞬间倒塌了。
我似乎在汴京的繁华中看到了独自清醒的自己。似乎那一刻,我和屈原一样,背负着满腹的悲愤,这世间,唯独我是清白的。
然而临舟欲行的时候,我才知道我冤枉了官家,我才知道官家到底是什么样的皇帝。他并非像汉武帝那般雄才伟略,并非像唐太宗那样让四海威服,但是我知道皇帝却是我心中最伟大的、不能描画出的皇帝。他并非不能打下蛮夷,不能知人善任,这是因为我看的太浅薄。
皇帝的运筹帷幄让我知道,没有任何难题可以难得到官家,从那一刻起,我的心中就再也不能平静。我愿随陛下一同开创这盛世。
官家的改革我义无反顾的去执行,官家的很多超前做法虽然我感到隐隐的不安,但我却对皇帝盲目崇拜到了极点,没有看出下面的暗涌,也可以说,我看到了却没想过官家没有注意到。
官家的暴毙,我自责不已,却没办法挽回。官家是中了世家的阴谋,我明明知道却没办法报仇。这时候没有时间留给我追悔,我要尽全力维持官家已经进行了大半的改革,绝对不能让那些世族和士大夫们得逞。
幸亏还有狄青,我从来不知道他这么霸气,我在战场上和他一见如故,也只是知道他是一个胸有丘壑的良将,不知道他居然有帝王之气概。
幸亏他是真心爱着官家的,我明确的知道这点,我尽力的辅助新上任的皇帝,有了比较才知道官家做的多好,眼光长远而不是像现在皇帝一样浅薄,虽然在所有大臣眼里,现在的皇帝做的很好。
还好皇帝很听从狄青的话,在我和其他几位忠心与官家的大臣极力维持中,官家的制度很好的实施下去了。而吕夷简和狄青联手把那些陷官家危难的世家们给铲除了。
我抬起头,看了看晦明的天空,前几个月,吕夷简辞官了,听说在半路上死掉了,狄青和现任皇帝同一天死了。其他几位大臣也零零散散的,几乎和我一块立下盟约要把官家的改革进行到底的人差不多都没了。我心里泛着酸意。
我的头发有些白了,这第三任皇帝不知道是个什么样子,只要我还活着,就要好好的看守着官家想要的世界。我老了,提拔了一些锐意改革的新人,我想他们能够继承官家的遗志。百年之后,官家期待了世界应该有了,可惜,我不能看到了。
番外(3)耶律洪基
孤灯下,宫殿里明晃晃的、金灿灿的,却没有一个侍女。我躺在薄被里,辛酸的想着往事。我觉得我这一辈子活得还真窝囊。
年轻的时候,被亲身母亲和皇后养母夹在中间,不敢发声。等能够执掌政权的时候,宋朝在改革,我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一日一日富裕,军事能力强悍的我大辽也不敢轻易的说能够不费力气的打下。在看看那李元昊,也是轰轰烈烈的改革,枉费我还讽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