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时代的剪影 (第三只猪)


  “你怎么啦?发生什么事了?”柳彦之关心地道。
  “老师……老师他没了。”叶元杰的声音了一丝哭腔,“都怪张宝田那没良心的害了老师。”
  柳彦之估计那老师是自杀了。
  他走到土坑前,把煤油灯放在坑上靠墙角的木箱上,脱了衣服鞋子,又把灯吹熄了后,也钻进被窝里。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你,不过你要是信得过我的话,可以把心里面难过的事情跟我说说,说完之后也许就不会那么难受了。”柳彦之说。
  许是被柳彦之温柔的声音给抚慰住了,叶元杰没有进一步哭出来。
  叶元杰想了想,决定把心里憋着的事情给说出来。
  这事得从两年前学校搞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说起。那时候各大师生争着表达自己对党、对Mao主席的忠心,今天这个背完4卷的《Mao主席语录》,明天那个就写诗赞美主席、赞美党……表完忠心,就反过来抓有没有人对党不忠诚。
  于是大家就开始搞互相揭发,先是学生揭发学生,老师揭发老师,后来又发展成学生揭发老师,老师又调头来弄学生,一运动起来,不揪出人来就不能停下了,否则就是没成绩,揪出的人越多成绩就越大。
  这下子就人人自危,怕一不小心就被人给揪了出来。
  张宝田是叶元杰的同班同学,他也一样怕啊,特别是他家祖辈有人是地主,虽然从他爸爸那辈就落魄了,但还是不够清白,于是他就想先下手为强,自己揪出人来,就能落个“表现好”,有了好成绩,别人也就不好揪他了。
  他仔细回想了一下,记得他刚上初中时,好像写了首赞美主席的诗歌,但是语文老师好像在旁边写了句“平平”的评语,句尾还写了“错了”的字眼。
  想到了之后,他马上翻以前的本子,被他找到之后,他就去学校的党支部揭发检举老师。
  赞美Mao主席怎么会“错了”?赞美Mao主席的诗歌怎么能只是“平平”呢?
  这下子可糟啦,这老师就被当成“Fan革命分子”。
  这语文老师姓周,是个很严谨的老师,但却对学生很好,经常帮学生的忙,还曾经替叶元杰垫付了医药钱。
  这周老师写的评语不过是出于文学考虑,“平平”是指那诗歌才思平平,“错了”是指句尾出现了错别字。
  可是除了叶元杰,没有人相信他的解释,最后周老师被判了5年。
  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周老师突然在牢里自杀了,是用筷子抵住鼻子,用力把头磕下去,让筷子戳到脑袋里而死去的。
  “周老师还给张宝田交过课本费呢,他咋能这么忘恩负义呢?”叶元杰不忿地说。
  这年头忘恩负义的人可多了。柳彦之心想,我来这儿之前还见过一个呢。
  那人是陈数父亲带的研究生。
  陈数的父亲陈鹏就住在柳彦之的隔壁,他是个对数字非常敏感、对方程式无比沉迷、对人却糊里糊涂的数学老师。
  事情坏就坏在他识人不清。
  据说那研究生有一次来找他问问题,陈鹏在草稿纸上给他演算,可是他手上的钢笔突然不出水,陈鹏就下意识地甩了一甩,偏偏他那么一甩,就给甩到旁边的《红旗》杂志上,杂志上的封面就是Mao主席的头像。
  陈鹏用手抹了一下封面后,就把它给放在一边,继续演算,后来,他也没怎么理它。没过多久,他也就忘了。
  再然后就是各种运动盛行,学校也开始互相搞告密揭发,那研究生记起了这事,就把他的导师陈鹏给揭发了。
  他还亲自带人到办公室,各种翻箱倒柜,把那本杂志给翻了出来,那些革命小将一看,《红旗》封面上的Mao主席像被墨水给点了好几个小点儿,这可不得了了。
  这不是在玷污伟大的Mao主席的形象吗?
  简直就是Fan革命、Fan主席嘛。
  直接抓了陈鹏进公安局,马上就判了10年。
  要知道那研究生可是从大一开始就受陈鹏资助的,他可比你说的那个同学还要忘恩负义,柳彦之心想。
  “你说这靠着告密揭发,凭着芝麻绿豆的事情来判断一个人对党忠不忠诚,这叫啥事嘛?你说这世道怎么就变成这样子呢?”叶元杰继续对柳彦之说出他的不解。
  “我们也没认识多久呀,你跟我说这些,你就不怕我揭发你吗?”柳彦之问这个憨厚的男人。
  “啊?”叶元杰挠挠头,“我信你,我觉着你不是那样的人。”
  柳彦之愣住了。
  这话就像是一颗石头,把柳彦之犹如平静无波的死水般的内心,激起了阵阵浪花,就好像把堵着他内心的那块大石给捅开了,心里有了一股劲头,整个人都有了点生气。
  自从他被划成“地主儿子”后,同学、朋友全都躲着他,要不就是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接近他的,那感觉真不好受。
  柳彦之只能小心再小心地说话、做事,不能因为这个惹出什么事情来,日子一长,他就没有了可以信任的朋友。
  但如今叶元杰给了他这么个惊喜,打破了他的心里的壁垒。
  柳彦之告诫他:“刚才那些话我不会说出去,你也别往外乱说,小心惹火上身。”
  “我知道,我就只跟你说。”叶元杰的普通话还是混杂了浓浓的河南口音。
  “元杰,我也会说河南话,你为什么一直跟我说普通话?”柳彦之想问这个很久。
  “这个……”叶元杰突然在对上柳彦之的眼睛,“我上学的时候,有从城里来的同学笑我说河南话的样子很土气,我……我不想让你觉着我土气。”
  不知怎么地,柳彦之听完后,心里怦怦跳,他扭过头来,闭上双眼。
  “那个……很晚了,我们睡吧。”柳彦之被他打乱了心绪,实在不知道怎么接话。
  “哦,好。”叶元杰声音有点低落,不知道是不是不满意柳彦之的反应。
  

☆、7、种藕

  柳叶斋的人们把莲藕喊做“藕”,这是地方话。
  藕在柳叶斋及其附近地区是极其受欢迎的菜。一是因为它口感好、做法多样,能清炒能红烧还能酿酒;二是种植简单,便宜又实惠,是农民们也能吃得上的好东西。
  藕这么受人欢迎,自然就有人打它的主意,想种出来换钱。
  要知道在这个集体经济的时代,生产队的土地、工具、成果等生产资料,都是归生产队集体所有的。而生产队在国家计划指导下,有权根据本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编制各种生产计划,制定增产措施,指定经营管理方法,还有权分配自己的产品和现金。
  只要向国家交售了任务,有权按国家的政策规定,处理和出售多余的农副产品。
  但这任务可不是那么容易完成的。
  柳叶斋有50多户人家,大概两百多口人,其中除去不能挣工分的老人和小孩,也就约莫150多口人能够出工,而田地统共也就六百来亩。
  就这么点儿地,却要交公粮、种子粮、超产粮……交完之后,还能剩下些什么给这些辛辛苦苦种粮的农民们呢?
  故而除了种粮食,生产队还得多搞些副业收入,那样的话,到了分配的时候,队员们除了自己挣的工分和领到公社规定的口粮外,还能分些队里的副收入,这样一来,日子才不会那么难过。
  柳叶斋历年都是在麻山前面的那块近一亩的自留地里种藕的,因为这儿淤泥深厚、肥沃,又靠近水源,旱能灌,涝能排,通风透光,管理方便,地势要稍高点儿。
  柳彦之和其他的知青一起站在田头,生产队长叶大福正对其他人一一介绍他们,末了又加了句:“这些知青同志从今天起在村里参加劳动,请广大群众监督。”队长说完了。
  柳彦之跟其他知青们鞠了一躬,异口同声说:“我们愿意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说完,他们就开始下田和大伙儿一起干活了。
  这种藕的活儿还算简单:清野草、挖土搭堤角,填淤泥、灌水,最后就种藕。
  大队调了23个人和刚来的7个知青一起种藕,分为3组,每组10人。
  甲组多是女人,负责清野草;
  乙组是知青和几个本地老手一起挖土搭堤;
  丙组都是本地人,负责去附近的大河边挖淤泥,挑到地里填。
  灌水后,大家就一起来种藕。
  柳彦之用锄头挖土的时候,锄头和锄把突然散开了两半,吓了他一跳。
  “俺来帮你。”一个粗犷的汉子跑来捡起起掉在地下的锄头锄把,用一块大石子把锄头给敲进锄把里面去了。
  “谢谢你啊。”柳彦之真心感激道,他认出了这男人就是陈若水的丈夫。
  “哪儿的话。”男人有点不知所措,“是……是俺谢你才对,昨天俺媳妇生孩子的时候,你可帮了俺们大忙啊。”
  “大真,快过来帮帮忙呀!”一道声音响起,叶真就小跑过去了。
  这人还挺不错的。柳彦之暗叹一句。
  等到了种藕的那一步了,叶元杰也挑完泥回来一起种。
  他教柳彦之种藕时要把四周边行藕头一律向田内,以免莲鞭伸出田埂外。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