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闭店日,霍子安和由良辰借了葵子的车,开到了郊外的方庄。
他们还以为这一带跟京郊的其他小村庄一样,都是一排排的低矮平房。进到去他们吃了一惊,房子被改造成了深宅大院,铁门高耸,能听见里头看门狗的吠声。
由良辰把车停在了狭隘的巷子边,一边熄火一边道:“艺术家都混得挺好的嘛,这大别墅盖得,大财主家也不外是这样了。”
霍子安更是感到了深深的心理落差,他看过不少画家村的照片、录像和资料,当年的画家村确实就是简陋的农村平房,好几人挤在一起住,剩下的空间就用来画画和放作品。而现在眼前的大房子,挺拔宽敞,镶着明亮的大玻璃,差不多就是一个个小型美术馆的规模了。两者隔着的不是几十年的岁月,而分明是好几个阶层啊。
他们按了门铃,没多久,开打开了,应门的是艺术家本人。
卢夏大约五十出头,和蔼可亲,问道:“您是霍子安吗?”霍子安跟他握了握手,又介绍了由良辰。他们来之前已经跟卢夏的助理打过招呼,所以卢夏没问什么,直接把他们迎进了宽敞的工作室里。
工作室的楼顶足有两层楼高,是为了放置大幅的作品。在白墙上挂着一副未完成的大画幅,上面画了无数的食物,直白的大鱼大肉,散发出了浓浓的肉.欲感。
卢夏对霍子安很感兴趣,道:“霍大厨,久闻大名啊,早就想去你餐厅尝尝。”
霍子安受宠若惊,笑道,“您要想来,提前告诉我,我给您预留位子。”
“那太好了!”他立即答道,语气不像是客套。
他们坐了下来。卢夏给他们沏了茶,然后望着霍子安,等他开口。
霍子安也不兜圈子,直接问道:“我冒昧来访,是想要向您打听一个人的消息,他的名字叫霍信德,你们认识吗?”
“霍信德……”卢夏嘴里呢喃着这个名字,然后摸了摸自己的脑袋,“这个名字,我没什么印象。姓霍,是你的亲属吗?”
“是我的父亲。”他拿出手机,给卢夏看那张老照片,“这是在您的书里翻拍出来的。站着的就是我的父亲。”
“噢,”卢夏露出了抱歉的表情,“是,是。这是我拍的,最早在画家村的时候,有一次叫了一班人去清华玩儿。拍这张照片的时候,大概也是这个季节,荷花开满了池塘。我们是去看荷花的。”
“那您还记得我父亲吗?”
“记得,那时候我们叫他阿谢,上海来的,原名……我想大概没几个人记得了吧。”
霍子安心里暗叹,父亲终究没熬出名,不但没出名,连名字都丢了。难怪问了一圈,没人听过“霍信德”这个人。
“画家村拆了之后,他去了哪里?”这话一问,霍子安就感到了紧张不安。
卢夏往后靠在椅背上,想了好久,才道:“其实在拆迁之前,好多人都走了。我跟阿谢不熟,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走的。这之后,我在圈子里没再听过他的消息。”
霍子安心一路往下沉,“他没再画画了?”
卢夏慢慢地笑了。他看上去是个相貌平庸、毫无特点的人,但一笑起来,居然有一种油滑感。他的画作里有一个非常典型的形象,咧嘴笑的光头泼皮,现在他笑得跟自己的作品一模一样。
“他有没有画画,我不知道。时代变了,要画画也不一定要在画布上,挂在画廊里。画家村拆除的时候,中国全面进入视觉时代,哪里都需要画、都需要形象。各种商业领域、媒体里,甚至在饭桌上。大厨,你做的饭餐,每个盘子端出来,就是一副作品吧。你说他有没有画画,或许有,不过在我不熟悉的地方。”
霍子安和由良辰对望了一眼——这话说了等于没说!
由良辰问道,“这张照片里的其他人,有跟他熟悉的吗?”
卢夏认真想了想,指出一个人:“小高也是南方来的,跟阿谢住在一起,或许他能知道。他在美院里教书,你们去找他问问,说不定有别的线索。”
霍子安感激道:“多谢!打扰您工作了。”他见问不出什么,准备告辞。
卢夏却留住他们道:“坐会儿坐会儿,我们这小村子偏得很,来都来了,再待会儿吧。”
霍子安只好继续喝茶。他们闲聊了一会儿,卢夏突然指着未完成的画道:“大厨,你觉得这幅画怎样?”
霍子安愣了愣,转头仔细端详这画作。暖色调的画,把食物画得密集,乍看竟像依偎在一起的许多人的肉体,画幅又极大,让人感到了不舒服。霍子安摇摇头,“我不懂画。”
“但你懂食物啊。”
“这……不是食物吧。”
卢夏露出了“泼皮”的笑脸,“你看着觉得反胃?”
霍子安没有正面回答,只是道:“过犹不及。”
“过犹不及,”卢夏看着他的画,点头道:“霍大厨,你觉得不是食物,但这是我吃过的无数饭局啊;摆出来放在一个画布里,原来那么恐怖呢。”
霍子安笑道:“您说这是写实的吗?”
“当然啦。大厨啊,我特别爱吃。你看我画的光头,一幅画能卖上千万,好多人说我画的就是经济转型时期中国人的面貌。其实呢,”卢夏神秘一笑,“我画的是馒头。”
霍子安和由良辰:“……”
卢夏却很认真道:“一大锅的馒头,热气腾腾地出炉,圆圆的,光滑的,这是我见过最性感的东西了。一想起来,我就流口水啊。”
霍子安只好说:“您的想象力真丰富。”
“哈哈,没人相信我画的是馒头,有眼有鼻,会张开嘴笑,但也只是馒头啊。”
霍子安一怔,这话意味深长,里面有说不出的悲凉。“听说,你现在不画光……不画馒头了?”
“没错!”卢夏语调高了起来:“因为我已经见不到那么漂亮的东西。不瞒你说,我画这幅画,因为患了厌食症。”
“啊?”霍子安很意外,这卢夏是有点儿神经质,但身体可不瘦,精神也蛮好的。
卢夏看着两人不信的目光,“我是说,精神上的厌食。我每次吃饭,就像你看这幅画的感觉一样。太满了,过犹不及。”
霍子安摸了摸鼻子,“嗯……这个……可能画画没用,您该找个医生看看。”
“看心理医生吗?哎,我找他们聊过,他们啊只知道自己的专业,不知道这个世界;我见过的死人,比他们见过的活人还多呢,有什么用?”
由良辰:“子安说的不是心理医生,他的意思是,您可能积食了,找老中医调理下,拉几次就好了。”
霍子安忍笑道:“对,您想太多了,可能问题很容易解决的。”
卢夏不理他们的调侃,认真对子安说,“我在杂志上看过您的菜品,觉得很舒服,完全没有反胃的感觉。如果可以,能请你给我做顿晚餐吗?”
“噢,”霍子安失笑,“当然可以。我的餐馆开门迎客,您有空随时过来吧。”他心想,故弄玄虚了半天,原来就是想吃顿饭。听他的意思,还想加个塞儿,走个后门儿,越过艰难的预订。
霍子安感激他的帮助,答应额外给他开个桌子。卢夏非常高兴,“那就过两周!我和朋友一起过去。希望到时你已经找到你父亲,我们哥几个也能团聚一下。”
出到门口,两人终于忍不住,笑成一团。
由良辰:“我以后都没办法直视馒头了。”
“别说,他的光头还真是光滑又性感。诶,你真剪个大秃头看看呗,肯定比他的漂亮!”
“去你的!”
两人走回车里。由良辰看着子安道:“怎么着?还继续找吗?”
霍子安烦闷地想了会儿:“去,我们现在就去美院看看。”
他心里非常不好受,从现有的线索看来,父亲在北京过得并不好。二十年前,中国经济起飞,像卢夏这样的当代艺术家随着浪潮浮了起来,画作在苏富比拍出了千万上亿的价格。曾经在地下挣扎的那批人,三两下跳到了社会的上层。他们富裕得都能患厌食症了,在满得作呕的世界里,想念着从前的白馒头……
这其中当然也有在浪下淹死的。
父亲就是其中一个吗?
他们打不通美院教授的电话,直接就开车到院校里。
在系办公室,一个女人上下打量他们,疑惑道:“你们找高教授吗,有什么事?”
说来话长,霍子安简约回答道:“我父亲是他的好朋友,我来北京工作,顺路过来探望他老人家。”
女人冷笑:“好朋友?好朋友不知道他出国了吗?”
两人一惊。霍子安:“我不知道。他去了哪里,什么时候回来?”
“去美国的大学做客座了,明年才回来。”
由良辰问道:“您能给我们他在美国的联系方式吗?”
女人用看罪犯的目光把他们上下透视了一遍,“既然是好朋友,应该认识他家人吧。跟他家人要去,我这里可不能给你!”
这一下推得干干净净,霍子安没词儿了。他想了想,决定厚着脸皮告诉她实情,正要开口,由良辰却制止了他。
相似小说推荐
-
精神障碍恋人 (zero倒计时) 晋江2017-09-10完结我们都曾经有不好的回忆,一些会随着时间消失而消逝,一些不能。有时候,我们想生存下去,但不得...
-
你不是流浪汉吗 (一语惊鱼) 长佩2017-9-11完结捡了个男的以为是流浪汉,结果成了杰克苏……面瘫冷漠蜜汁强大攻x盲人乐观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