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孟家骐皱着眉头,忍不住叫了一声。
“嗯?”孟卫国挑眉,等着他说话。
孟家骐示弱:“您别勉强我,我对经商不感兴趣。”
孟卫国倒好奇了:“那你对什么感兴趣?”
“……”
“法律?”
“……”
“你不要,我给李续,你先替他管着。”孟卫国深喑曲线救国之道。
“他又不姓孟,更要不着。”
“他不是你儿子吗?”
“他是我儿子,但跟孟家没关系。”
“你是说他是你儿子,但不是我孙子?”孟卫国危险地眯起眼,冷冷地问。
“……嗯”
孟卫国长吁一口气:“我刚找到你,不想闹得不愉快。不过你听着,李续是你儿子,就是我孙子。我刚也观察过他了,他的天份不错,日后在我身边我来亲自调教,定然比你们三个都强。再说了,我看那孩子年龄虽小,却很有主意,你不问问他自己的意思吗?你能替他做主吗?”
“您没理解我的意思,我是说,您给不着他,他姓李,不姓孟。您的产业还是留给姓孟的。”
“你姓孟,可你说你不要啊。”
“我不要,您可以给大哥,大哥的妈妈跟您白手起家,或是给小弟,小弟的妈妈也…”
“好了。”孟卫国突然拍一下茶几,不让孟家骐说下去,“你不忙着回答我,我给你时间再想想,也问问李续的意思。一个月吧,一个月以后你再给我答复。”
孟家骐张张嘴,却没说什么。
孟卫国打了电话,叫人来接他。
“去哪里?”孟家骐明知故问。
“住酒店。”孟卫国嫌弃地看他一眼,“你这里有我住的地方吗?”
孟家骐摸摸鼻子,低了头。
“需要钱吗?你那点公务员的工资,养活儿子恐怕不够吧?”
“够了。”
孟卫国明显不信地看着他。
“奶奶留下的钱,我做了点投资,赚了一些。”
“奶奶能留下多少钱?”他眯着眼回想了一下,问,“赚了多少?”
“买了两套房,这套住着,还有一套租着,李续留学的钱也攒着了。”
孟卫国不禁又嫌弃地看儿子一眼:“明明就是商人的儿子,搞什么法律?这么大的人了,我看你就没明白过。”
走时,孟卫国说自己明天一大早就走,让孟家骐一个月后带着李续到帝都见他。
孟家骐心说你不是说给一个月想想的吗?嘴上却不敢争辩。
对于这个父亲,孟家骐从来都是能躲就躲的,主动找他是不可能的,然而但凡人家拿出父亲的姿态,提出要求,他也知道自己是拒绝不了的。
在责任面前,他是从来不跑的。
作者有话要说: 又一次陷入自我怀疑中。但不好就不好吧,无论如何还是会完成吧。
第26章 揣摩
一知道孟卫国来家里的事,封东来立即放下手头的事,跑了一趟A城。
这事是封益达无意中说起的,孟家骐那里,一个字都没提。
深入地交流到后半夜,等了半天仍没提及,封东来自己忍不住,问道:“孟总来找你了?”
孟家骐闭着眼睛“嗯”了一声。
“你不打算跟我说说吗?”
“说什么?”
“孟总来找你”
“他想让我去帝都。”
孟家骐口气平淡,明显是没把这当回事。
“你去吗?”
“他要是非要我去,就去吧。他是我爸,要儿子在身边尽孝,我没理由拒绝。”
封东来心里微酸,觉得自己被差别对待了,他也提了多次,孟家骐根本就置若罔闻。当然,自己和人家老爸没有可比性。
“孟总要是反对我们的事情呢?”真正担心的是这个。
“我们的事情?”孟家骐顿时睡意全无,睁开眼认真地想了一想,“他可能不大会接受吧,不过应该也不会怎么激烈地反对。他比较喜欢看不听话的人自己吃教训。”
“会吗?”封东来明显不相信。
“其实我也不知道。”孟家骐打个哈欠,“随他吧,赞成也罢反对也罢。反正我的事情他赞成的没几样,无所谓。”
“这事可不一般。他反对的话你打算怎么办?”
孟家骐转过身来看着他,反问道:“你打算怎么办?”
“我简单,当然会坚持。你的压力比我大。”
“放心吧。你不了解我爸,他是很骄傲的人,不屑强加于人。凡是他提出的要求,你能做到固然好,你做不到或是不愿意做,他也不强求,更不会用什么手段逼你就范,他不高兴最多就是不睬你、忽视你,这一招他在我身上用了三十年,有用没用他已经看到了,再用也没什么意思了。”孟家骐明白封东来的担心,好心地安慰道。
孟家骐没什么负担地沉沉睡去,封东来却左思右想地睡不着。
原本以为孟家骐不会去帝都,也不会回孟家,他已经着手将工作重心往这里迁移了。没想到孟卫国招招手,孟家骐就肯去帝都了。去帝都倒是没什么,关键是从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孟卫国对孟家骐还是很有影响的。虽然不明原因地离家十年,期间不主动联系,但孟卫国作为父亲能放下身段亲自找了来,就说明人家父子间没什么深仇大恨。他费了多少口舌,威逼利诱地,孟家骐也不肯松口去帝都,结果孟卫国只一句话,孟家骐就肯了。不光肯了,孟家骐的理由也足以让他大吃一惊—尽孝,父子不亲,但只要儿子肯尽孝,这孝道之下,还有什么不能就范?孟卫国肯定不会赞同他们的关系,到了帝都,置身于他眼皮子底下,真正较上劲儿,他们恐怕连偶然的聚首都不可能。相比之下,现在虽然身处异地,聚少离多,但关起门来,却是世外桃源,倒比在帝都更随心所欲。
家骐虽然出身于关系复杂的家庭,却没有真正面对过复杂的状况,因此想得简单,但他却不能不早做打算,甚至从最坏处打算。
案子的事,换了思路,果然有了新的进展。
根据白氏提供的影像资料,发现另有一个年轻男子经常出现在黎雪儿身边,从画面上看两人似乎是相识的,却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却假装不认识,而更让人怀疑的是,男子也住在黎雪儿出事的宾馆,事后不久离开。
直到查出男子的身份,有很多疑惑就解开了,原来他和黎雪儿曾经既是邻居又是同学,两人曾经谈过恋爱,后来男的去当兵,女的去上学,家人都以为分了手。
黎雪儿身上伤痕虽不少,但致命的只是脖颈上的一扼。法医鉴定认为,做案人手法利索,系一招毙命。孟家骐一直怀疑,看起来文文弱弱的白晓晨如何能有这样的技巧和力度,但要是换成当过兵的男子,就很能说得通了。
公安没费什么力气就把人抓了回来,经DNA鉴定,和黎雪儿指甲里的血迹相符,其它一些因与白晓晨不符而被忽略掉的证据也都一一对上了,公安反面文章正面做,解除白晓晨的监视居住,报捕新的嫌疑人,都归功于对真相的执着,自我否定加上“敢于”二字,顿时有了褒奖的意思。
检察院倒没计较,证据够就捕了。于是皆大欢喜。
唯一不满意的是受害人一方,嫌疑人是白晓晨,还能指望上巨额赔偿,现在换成邻居家的穷小子,知根知底的,砸锅卖铁也赔不了什么。
人急了也是会咬人的。
先是在网络上质疑,查了一整,为什么最终会抓了穷人、放了富人?标题够吸人眼球,立即引起吃瓜群众无限想像。
线上质疑,线下要访,先找公安再找检察院。
告诉他们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提出赔偿要求,他们说,知道凶手家里很穷,提了也白提。
告诉他们可以申请司法援助,他们说,援助金额太少,和养大女儿的费用比,简直九牛一毛。
“让人同情,又让人无语。”叶辰子再一次口干舌燥后,印证了先前的经验。
过了几天,封东来的妹夫周明辗转托了关系,来院里找金涛,孟家骐运气不好,在走廊里迎面碰上。
周明认出他,又惊又喜:“孟先生,你在这里工作吗?”
孟家骐不敢跟他多说,问清他是找金涛,指给他办公室。转身给金涛发短信,让他告诉周明自己处于回避状态。
不想他还是低估了周明的钻营劲头,找完金涛找叶辰子,等到下班又缠上孟家骐,声称好不容易过来一趟,要见见侄子封益达。
孟家骐只好给他把回避的意思讲明白:“第一,我不知道案情,第二,这种敏感时期还是不要私下里见面。”
周明却是不信,笑道:“既然你不知道案情,那私下里见面又有何妨?”
孟家骐倒是头一次遇到这样的人,皱起眉来不说话。
周明倒底也是场面上的人,被孟家骐这样看着,也终于有些讪讪:“不管谁是凶手,雪儿总归是回不来了。那么大个人了,说没就没了……人没了没办法,能赔点钱,活着的人才好过些。我知道,你们觉得说钱俗,可是你们是不知道我姨一家是怎么宝贝着养大雪儿的,好好的,没招谁没惹谁,就这么没了,难道不冤吗?白晓晨没责任吗?白氏赔点钱怎么就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