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挥动的手指另陈威回了神,熏子问:“你寻思啥呢,都给我瞅毛愣了。”
陈威闭了闭眼,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才笑的夸道:“越瞅你越俊。”
“那是。”熏子摇头晃脑自我得意,陈威坐在板凳伤神,一直强迫自己不再想那次事故,熏子的土包子形象也让他记忆混了淆,如果他知道上一辈的人生走向,那么他对自已还能存有这份依赖?债呀!今世必还的友情债,陈威把白毛巾浸到温水中洗净拧干,抓过熏子的手一遍遍仔细擦洗:“瞅你造的埋了姑态(脏)的,咋卖货?”一切都重来吧!包括他包括熏子。
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女人的话题也是不同凡响的,晌午蒸上一锅饭吃的香,这家提提那家说说广告倒是给打出去了,2块1毛是贵了点,都奔着精米来的,此刻陈威知道熏子第二次跑回来带着爬犁是为啥了——送货,家近的把米放在爬犁上,冰天雪地的拉着不费一点劲儿,送之前还得问问家的远近,太远不送人家还摆上架了,自家米好不愁卖,下午三四点钟,人潮也上来了,货比三家对照一番大小也提上个十斤装,米不见得是顶好的,架不过买米人潮的影响,先尝后买发挥了极大作用,那锅饭到最后是一点儿没剩下,陈威极度后悔对着熏子反省:“早知道这么好卖,咱再留一个月呀,到了年底价还能再翻翻。”
熏子停止手上点票子的动作,瞪了一眼:“拉倒吧!2毛1挺好的,你都没瞅见外面那些卖米的我一路过,直拿眼睛合垄(瞪)我,也得给旁人一点儿活头吧。”
“那成把这活头让我点儿,等咱回村看看我姥家和我奶家有没有存米,能搬一点儿是一点儿,多几样也好让人多点选择,好的就和你家一样的价儿,次点的就降几分。”
“成呀,”甩甩票子:“揣着。”
眼见着天快黑了,老母鸡的事还没解决呢,太晚去他姥爷家又给他妈攒着骂了,现在去这顿骂也少不了,买谁家都是买还得便宜自家人,打过招呼又问问陈青:“去姥爷家不,你就在姥爷家待几天呗,跟哥来回串达(白话:跑)你再冻着了。”
小家伙舔着熏子送的糖块,小嘴一开拒绝:“不地。”
陈威哄着:“你再冻感冒了屁股挨针好受呀,你去咱姥爷家还能亏了你?”
小家伙嘟着嘴:“你就欺负我能奈,你去吧,我和熏子哥挣钱。”
陈威拍了两下小屁股,这么小就开始还嘴,真是岂有此理了,打完又开始后悔。
“哥,”陈青往他哥跟前凑凑,把糖一举:“你吃老甜了,给你一块呀。”
陈威一扭头,馋谁呢:“不吃。”
“你要吃,我不给咱妈告你削我两巴掌的状。”
陈威无奈张开嘴等投喂,甜意在嘴中化开了,这码事才算完。
不说所料人一到屋,李姥爷立马隔空训起自家闺女:“这当妈的有没有点正形了,就折腾我孙子,那店又是炉子又是火的,这要出点事可咋整,完犊子完犊子!”自家儿子也没忘:“李富又跑哪儿串愣去了,赶紧给找回来,天天就能得瑟没一点儿正事儿。”
玲子也帮腔:“小威,一会儿舅妈把你弟也带过来,咱不攒那份钱,攒它干嘛都便宜你爸和你妈了,以后舅妈养你们,绝对饿不着。”
陈威看着骂起没个头,顺顺老爷子的胸口,低声下气的说:“姥爷,我要老母鸡,答应人家好好的了,不送去不成事儿呀。”
老爷子眼一瞪:“答应啥,啥也没答应,要吃让你姥和你舅妈给炖上,累到你便宜旁人家不成。”
陈威又打滚又耍赖闹了半个点儿,一直到李富被找回了家,又被训了半个点,老爷子才叫儿子提上两只鸡放了人,还附赠一个赔夜的,陈威看着被训的灰头土脸的李富:“大舅觉得咋样?”
第二十八章
李富已经习惯自家爹的作派了:“要不是送你,你姥爷能训到半夜。”李威又问了问自家存米的事儿,李富摇摇头李姥爷的急性子哪能把米留到过冬,陈威听后一抖肩膀,两人又跑回该里(县城)帮着收了摊儿,家门一打开整个屋都冷冰冰的,李富把炕锅都点着,烧了热水给几个娃儿洗手洗脸,饭到不急着吃身上有点儿热乎气了,陈威就带着人去了陈爷爷家,村里人都有一种习惯,出趟远门钥匙一定给邻居一把帮着看家,跑到邻居家一问还真有。
“你要你爷家钥匙干啥?”一个娃娃上门要,人家想问个清楚,这要有点啥事也不好交待。
“给我爷家卖米,您能不能给开个门。”
“你爷知道吗?”
陈威摇摇头:“不知道,您放心我能做主。”
邻居呵呵笑了,总听老陈头显摆这个孙子,以前不见得是个多好的崽儿,近一年来瞅着倒成了气候,这做主都做到爷爷家了,今年的米不好卖也都知道这码事儿,人家孙子都这么说再不给开,误了事儿也不好,抗的杆称的也说是孩子的大舅,应该吃不了啥亏,有个大人就成,要一个孩子他还真不放心,仓房打开了,邻居没走就在门口看着,陈威也不在意,本身就是为难了人,多留点儿心眼是对的,熏子在旁记账,两家卖米得分清楚,陈爷爷比张家留着还多,陈威瞅着直郁闷,爷爷和二叔是勤快人,留这么多米不会有啥说法吧?装了十几个尼绒丝袋就往了手就怕有别的安排。
前半夜一些料都在锅里炖着,买了两个大炖盅就想着让对方能瞅出自家的料足,为了证明自己是大好青年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把李富收拾干净的母鸡直接放炖盅里,当初没想到做这个,料准备的不足,红枣、当归一些香料各放了一些,加上满满的清水,自我安慰加上原滋原味也算个药膳吧,下面炖料上面隔着盖帘子蒸炖盅,李富看着陈威疲惫样,心里不忍:“小威,去睡吧,大舅给你看着火。”
“大舅先睡,炖好肉还得配上料呢。”
本身对孩子出摊儿心里就有埋怨,李富一时没忍住狠狠数落了自家妹子和妹夫不着调的种种作为,听着陈威嘴角直抽抽,大舅似乎也遗传了姥爷话唠的本性了。
第二天几个人包了李叔家的专车,驮人加驮米,爷爷家的米陈威一口价给定了二毛,警卫员来取的炖盅,人一到先打个军礼,李富直接傻了,买料的人自动左右站好,对方提了下:“炖盅一起带走稍后再给送来”,陈威点点头:“每个罐三块,一共六块。”卤料没装多少,多数装的都是在家蒸着冻白萝卜片加鸡蛋酱,让老人蘸着吃促进消化又爽口,这钱没算都是不值钱的玩意儿。
对方麻利付了款,人都走了李富还没回过神,人来领货就给冲了一下,再加陈威的要价,一只老母鸡最贵都卖不到2块,就加点水扔了几个叶子几个豆,这家伙一口价敢提到三块,自家孩子够唬实,县城的人也真敝亮!
不管买菜还是卖菜,这个点儿人还不少,看到军官来买货还给娃娃敬礼,都想出口问道问道,不长见呀不长见:“娃儿,那官儿来取的啥呀?”
“老母鸡、猪肚的炖盅呀。”
“大官喝的?”
陈威一笑:“大官的头头喝的。”
旁观人半张嘴吃惊的互相望望,陈威看着旁观人的表情见好就上:“熏子,整个硬纸壳挂上咱家接受预订大炖盅,看看咱家放的料,那是一整只老母鸡呀,营养有多高,炖了一晚上费了不老少劲,这就是食补不愁没人不识货。”
培养出来的默契不用更多言语,一点儿就通,熏子立马拿出纸笔:“你详细说说要咋写我先记上。”
“鸡、鸭、猪身上有营养的部位都能弄,什么党参鸽、陈皮鸭、莲子猪肚……各有各的补法,有其它需要可再议,每天只接四个大炖盅,每个三块。”
“那……”一个小媳妇话刚开个头,左右看看又停下了。
陈威看着那突出的肚子,直接说:“姐你得来盅黄豆炖猪脚。”
“啥说法。”
“好奶孩子。”
小媳妇这下真羞红了脸,就算是个孩子也禁不住人前这么一说,往后退了一步却没急着走。
一老太太首先活了心问道:“我要订啥时取?”
“明儿个就成自带罐子,先付订金两块,熏子记下代号,我和大舅出去下。”这门营生纯属意外获得,自家不想费那力了,太占地方不说一个料就够忙了,欠熏子的是友情债欠姥爷家的就是亲情债——要还!大舅家家禽养的多又好,原料成本上大大降低很多,他舅妈又是勤快人,出不了什么乱子,爷爷家再往后推推吧,他可不想让奶奶受这个累,指望他二婶算了。
两人走出市场,陈威对着李富说:“大舅这门营生你要不怕累,就拿回家去做。”
“啥?”李富惊叫一声,也怕自己影响不好,左右瞄了瞄押小音量:“不成不成,小威你的好意大舅心领了,咋能占你挣钱的营生,你也不怕你姥爷削死我。”
“大舅,我还得上学呢,你也瞅见了,昨个儿我忙到半夜一点儿多,平时爸妈在是省力,那也架不住大事小事,炖盅简单加上料小火炖上一夜就成,稍微淡一点儿味就够,家里要是图省事就费点煤钱,我爸妈那块你就安下心,他们准同意,以后你还得养老人、小娃子,就靠那点地呀,”看他舅抹不开那纠结的面儿,商量道:“这样吧,先帮我几天成不?咱俩先买炖盅,用啥辅料我都给你记上,回家再和我姥爷和舅妈合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