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给女儿的嫁妆……只能偷偷摸摸再塞给施瑾瑜,她就这一个女儿,不把嫁妆给女儿难道留着给庶女?因此现在施家公中是真的不充裕,再说施家本就不是什么殷实之家,施先生虽是当代大儒,却没有多少私产。
长公主夸的茶不错,那可是施夫人花了大把银子购置的。
不能说了,说起来就心疼。
但起了话头,也能有一搭没一搭聊着,就是在尬聊,没话找话,多少有些尴尬。
好不容易熬到了用午膳,施家的三个女人都松了口气。
用过午膳后,施瑾瑜带着佑宁去了自己的屋子,施夫人本来还想拦着,毕竟是女儿家的闺房,见一眼就能看出端倪来。但是施先生拉着自家夫人,告诉她长公主已经知道了,施夫人才松了口气。
佑宁靠在榻上,看施瑾瑜待着有些不自在,一双眸子总是往外看,便知道她的心思。这是想找自个儿娘亲说些话,毕竟此去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
佑宁摆了摆手:“瑾瑜你要想去便去吧,不用陪着我。”
施瑾瑜听她说完这话就一秒钟都待不住了,像只鸟儿一样欢快地蹦了出去。佑宁呆的无聊,让女官去书房里给自己找几本书看看。
女官去书房一会儿工夫就回了过来,手上捧着三本书。进来的时候还跟佑宁说小话:“驸马家里也是用心的,知道您要来,连驸马的房里都布置了很多女儿家的物件,书房里也有不少姑娘家爱看的话本。”
佑宁接过来一看就来了兴致:是古代的言情小说!
她找了一本自己最感兴趣的,就在那看了起来。古代的这种话本小说都不长,薄薄一本,大概也就十来万字。佑宁倚在榻上看了大半个时辰,施瑾瑜才回来。
她眼睛红红的,好像哭过了,跟兔子眼睛一样。
佑宁倚靠的动作没动,但是朝着施瑾瑜招了招手,大概是心里还软着,施瑾瑜有些呆呆地坐了过来。她心里还记着尊卑,没敢太坐严实,只挨着塌边坐着。
佑宁抬起手,摸了摸她的脑袋:“别哭了,我们以后还有机会回来的。”
施瑾瑜还伤心着,只当佑宁是安慰她,点点头,也没搭话。
施瑾瑜也没告诉母亲长公主要回封邑的事情,她怕母亲收不住眼泪哭得难受,施夫人身体不算好,若是哭多了怕是要生病。
只是就算没说这些话,母女俩在一块说些小话,不知不觉就哭作一团。一旁的嫂嫂抹着眼泪劝她们母女俩,也没劝下来。
等晚上用过了晚膳,佑宁带着施瑾瑜回了长公主府,临别前一家人依依惜别,佑宁站在一旁看了很久,才带着施瑾瑜离开。
佑宁是个没什么亲缘的人,父母去的早,小时候跟着叔叔一家,受到的苛待很多。她卯足了劲往上爬,什么都要争第一,就是因为小时候的缘故。
她没有人给她在背后撑着,只能自己一个人咬紧牙关往前冲,然后猝死了。
看到施瑾瑜和她亲人家的相处,佑宁自己也不清楚,自己是不是在羡慕。但她向来是个冷心的人,不可能说施瑾瑜不舍和亲人分离,就不去封邑了。
过了两日,佑宁就按照原本安排的那样,带着自己公主府的一干人等,和驻扎在京城外的亲随军一同出发。
天刚蒙蒙亮,街上还带着点雾气,长公主府的大门就打了开来,车马鱼贯而出,直至等最后一个人离开,留守在长公主府的下人才将大门严严实实给关上。
一辆辆车马沿着京城的街道向着西门走去,他们会在西大门外和长公主的亲随军汇合,然后一路向北,再无归期。
施瑾瑜手握着缰绳,轻轻一踢座下的骏马,最后再看一眼京城,叹了口气,回过头来跟着车马前行。她却不知道,佑宁在片刻后撩起了马车的车帘,也看了一眼京城,心中所想和她却全然不一样。
佑宁心想,她终究会回来的,这时间不会太长,也绝不会短。但总有一日,她要回到这京城来。
佑宁一开始就发誓,来到这世间总要做出点什么来,不然不是白来这一趟?她的初始身份地位就这么高,要是小打小闹,那未免丢了份。
佑宁看着那座被晨光笼罩的城市,而后放下了车帘。
“我总会回来的……”
等她回来的时候,她就要将佑呈从那至高无上的位置上拽下来,换自己这个女子来当。
第101章
佑宁的封邑很远,要走很长的时间,入夏的时候,他们仍在行军途中。
这对佑宁来说是个巨大的折磨,因为她苦夏了。
食欲不振、睡不安稳,还晕车。原身来京城的时候是冬天,那时候虽然也晕车但是状态上比现在要好不少,如今佑宁回去是夏天,车厢里又闷又热,让佑宁难受的紧。
再加上古代的马车减震效果奇差,佑宁坐在里面只觉得自己要被颠吐了。
她穿着一身薄薄的纱衣躺在铺着凉席的马车里,车帘也换上了轻纱和竹帘,一旁还有女官给她打着扇,饶是如此,佑宁还是觉得不舒服。
入夏之前行军很急,施瑾瑜要骑马,佑宁都没折腾她;入夏以后佑宁自己难受得慌,也没折腾她。
所以施瑾瑜这阵子倒是过得不错,佑宁的亲随军里不发武艺高强的将军,施瑾瑜还能厚着脸皮去跟人家请教。夏天太热,行军速度都放慢了不少。
此时正巧经过一条小河,亲随军那边的将军便喊了停,歇息下来补充点水,连马匹也要多喝水,不然这一路得累死。
施瑾瑜稍稍洗了把脸,才朝后面公主的马车走了过去。女官从里面打开帘子,她进入后又过了一道帘子,才看到躺在软垫上的公主。她怕是热的很了,连头发都梳发髻,只是用绸带扎着,别了支木钗盘了起来。
佑宁怕热,穿得轻薄,露出了雪白的脖颈和胸脯。佑宁长得好看,她靠在圆枕上,整个人懒散得不行,挑眼看向车门处的时候,还带着一股媚人的风情。
看到施瑾瑜过来,佑宁勉强打起了精神:“还有多久才到?”
施瑾瑜席地而坐,从女官手里接过扇子,给她轻轻扇着。
女官是个极有眼力见的人,看到驸马爷来了哪里还会再在车厢里待着?她当即告退去了前头跟车夫一块坐在车辕上。
这两月来施瑾瑜和佑宁的关系亲近了些,她似乎忘记大婚当晚佑宁对她做的那些个荒唐事,和她跟关系好的小姐妹那样相处。
佑宁当然是知道施瑾瑜的鸵鸟心态的,她可一丁点也不想当姐妹,这是自个儿老婆!
施瑾瑜却不知道佑宁在想什么,不然能和兔子一般跑老远。她只乖巧的回答佑宁:“将军说再过几日就进封邑了,估摸着也就再过一旬,便可到安城。”
那也就是还有小半个月。
佑宁在心里估算着,眉头却不由自主皱了起来。这天气只会越来越热,她们在春末从京城出发的,在路上过了两个月,夏天都快过完了,一路走来佑宁苦夏成这样,真不如过了夏天再走。
但佑宁知道现在不是任性的时候,他们的行军速度也已经算快了。只是队伍冗长,难免速度要慢些。
佑宁点了点头,她跟施瑾瑜说了会儿话,施瑾瑜看她精神实在不好,想安慰安慰,嘴笨又不知道怎么开口。
佑宁还是和在京城的时候一样:“你抱抱我就好了。”
这次施瑾瑜倒是没怎么抗拒,反而主动把她抱在了怀里。佑宁蹭了蹭施瑾瑜的肩膀,感觉整个人都活过来了不少,美人就是她的动力。
吸收了美人动力之后,佑宁短暂地活了过来。
在休整过后,队伍又行动起来。越是靠近北方,人就越少、地就越荒凉,这并不是一个和平的时代,时常有异族会绕过前方的防线,小规模作乱骚扰百姓。
轻则百姓储存下来的粮食会被掠夺而走,重则一个村子都不会留下一个活口,有点本事的早就往南逃去了。
再行过一旬,车马缓缓在安城城门口停了下来。穿戴整齐的佑宁端坐在马车中,马车四边的车帘都掀了起来,只留着一层纱帐。头上戴着沉重的发冠、凤钗,佑宁目不斜视看着前方。
这都是原身做惯了的事情,她偶尔外出巡逻就是这样的仪仗。安城的老百姓们看到她,仿佛心里就有了主心骨,心里也会安稳几分。
这座城市远不如京城富裕,墙壁看着都有几分斑驳,路上的行人停下匆匆脚步,在佑宁车舆经过的时候跪下身去,不敢抬头去看。佑宁却能看到他们褴褛的衣裳,夏天天热,穿得本来就少,那衣服带着点破烂,看起来更是穷困潦倒。
偶有几个穿得好的,那真如萤火虫堆里的火把,格外闪耀。
这就是安城,身处边关、格外贫穷的安城。
佑宁深深吸了一口气,等到了公主府的时候,她才缓过神来。
公主府和京城的长公主府完全不能比,不说奢华,连占地都不如长公主府来得大,这却已经是安城最好的建筑。
佑宁深知自己任重而道远,改变绝非一朝一夕,好在原身没给她留下烂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