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瑾瑜的力气要比佑宁大的,但她按了下来,施瑾瑜就没法再动了。
等到两人分开的时候,施瑾瑜软成了一滩水,一双眸子向上抬起,又让佑宁想到了兔子。她低下头去又亲了亲施瑾瑜的眼角。
毫不吝啬自己的夸奖:“瑾瑜,你好美。”
施瑾瑜脸都红了,连一句话都说不出口。
日子就是这么一天一天的过,佑宁安排下去的东西很多,成果也一点一点被做了出来。种子改良并非一朝一夕,但是秋日已至,秋收的时节就要开始,佑宁让施瑾瑜天天盯着司农处,让他们整出点工具出来。
其中用处最大的就是脱粒机,佑宁也没想到,自己只是随口说了一句,施瑾瑜铆足精神把工部那边给搅得天翻地覆,一定要搞出脱粒机出来。
为了在秋收前把这东西做出来,施瑾瑜都黑了两个度,虽然皮肤仍旧是晶莹剔透走出门都要被其他官员喊小白脸的程度,但是佑宁心思如发,看到自家美人黑了两个度心疼的不行。
不过好在施瑾瑜的努力没白费,脱粒机还是被她带着工部的那群人给整出来了。劳动人民的智慧确实值得赞扬,佑宁不过是出了个点子,他们就能整出来点不一样的。
佑宁是个五谷不分、不事农务的人,脱粒机也只是偶然在农业频道里看过一二,所以才能提出这个点子。
但是工部整出来的这个脱粒机,却和佑宁记忆里不太像。
他们整出来的是一个手摇的脱粒机,把麦子放到上面的孔洞里塞进去,手扶着摇杆进行摇动,麦子就会自动脱粒。
佑宁自己尝试了一下,感觉还不错,于是奖赏了发明出脱粒机的工匠十两黄金,后者感恩戴德的走了。
她让人搬着这个手摇脱粒机去了正厅,第二日佑宁封邑的小朝廷开朝会的时候,施瑾瑜就站出来给各位大人演示。
毫不意外地,被这群人给反对了。
人类一向如此,佑宁端坐在高高的王位上,心不在焉的想:自古以来皆是,害怕改变、害怕不一样,只是稍有尝试就会有无数人对其抨击,害怕着那未知的改变。
但是这一次,施瑾瑜学乖了,她早就留了后手。施瑾瑜给女官使了个眼色,女官命人将施瑾瑜早就准备好的东西抬了上来。
众位大人眼睁睁看着兵士们拿上来两节木头做的不知名长杆物件和一捆捆麦秆。久居高位的众位大人并不明白这是要做什么,直到施瑾瑜拿起了那长杆物件。
“众位大人可直到这是什么吗?”大多数人是不知道的,只有司农处的大人站出来躬身回答:“此乃链枷,百姓们用此物捶打麦秆,使得小麦脱粒。”
施瑾瑜看了一眼那位大人,点了点头:“不错,百姓们脱粒便是使用此物,不如请各位大人们一试如何?”
官员们面面相觑,一个个都不想出头。
佑宁自然向着自个儿的老婆,就点了当初看得最不顺眼、长得圆滚滚的户部官员出列,让他先来试。
那圆滚滚的户部官员根本用不好链枷,他圆滚滚的身子上蹿下跳把自己都累出了一身汗,麦秆被他弄得漫天飞舞也没见脱出来几颗麦子。
他摆着手一屁股坐在地上,拿着袖子擦着自己脸颊的汗,还被女官提醒:“切勿在公主面前失仪!”
这位圆滚滚的官员只能在一旁兵士的搀扶下站起身来,那掩藏在长袍底下的双腿说不准在直打颤,他摆着手说到:“下官、下官尽力了!”
施瑾瑜抿着唇,想笑又不敢笑。佑宁没那个顾忌,当下不给面子的笑出了声来:“看来你也知道用着东西脱粒是有多难了,那再去试试驸马新做的脱粒机。”
圆滚滚哪里敢对皇长公主说不,只能再去那木头做的奇葩物件面前,按照施瑾瑜说的开始操作。但是这一番劳作之下,连他也能脱不少麦秆的粒。圆滚滚当即起了兴头,竟然不知疲倦给一捆麦秆都脱了粒。
等结束后还拍着手道:“此物真乃神器!”他的前后表现其他大臣都看在眼里,待到他后,也有不少亲自上前试验了两者的区别。
施瑾瑜在底下看着,忍不住回头看了看身后幔帐掩盖的长公主。她看不见佑宁的表情,但却并不妨碍她露出灿烂的笑容。
佑宁此刻觉得这个纱幔有点碍事,她瞧见施瑾瑜回头了,却并不知道她的表情。
若是没有这个纱幔就好了,她一定能够看到施瑾瑜的笑容。
第104章
官府推出了新型的脱粒机,由官府出资制作,几个村子共用。要用的时候交付几把麦子就能使用,且人人都可使用。
一开始大家还抱着围观的态度,不敢使用这样的新鲜事物,但是总不缺少胆大的人,当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以后,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去使用这玩意儿。
脱粒机的制作程序并不难,民间也有很多出色的木匠,很快就有很多村子有了自己的脱粒机,再也用不着官府的。
一开始施瑾瑜对这件事还有些失望,人都说喝水不忘挖井人,但是很快老百姓们就把官府的脱粒机给忘在了脑后,再也不去用了。因为民间木匠们总能发挥一些奇思巧匠,做出来的脱粒机更便宜,收费也更低。
佑宁一看施瑾瑜就知道她在想些什么,到了秋天,天气也凉快了起来,佑宁不再苦夏,连精神头都好了不少。
她把钻了牛角尖的施瑾瑜带了出来,带她去看农民们热火朝天在那边脱粒的景象。因为省了劳作的力气,人人脸上都带着笑容。
“瑾瑜,我知道你在懊恼些什么。但你看看他们,你一开始要做脱粒机不就是为了他们吗?如今他们得了实惠,各个脸上都洋溢着笑容,难道还不够吗?”清风撩起佑宁的帷帽的纱帘,施瑾瑜看着她,也能隐隐约约看到长公主的面容。
她没有失望、没有懊恼,似乎真心实意对百姓们有了更好的生活而得到满足。
施瑾瑜回过头去看干得热火朝天的百姓们,而后回过神,对着佑宁作揖,深深躬了下去:“公主,我受教了。”
佑宁露出了微笑:“不仅如此,那些改良了脱粒机的人也要招募起来。他们都是人才,流落民间不如为我所用,制作些更加利民的东西来。”
忙完了秋收,对于佑宁来说还有更加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两州的冬天。这是所有人都最难熬的时候,尤其是对于百姓来说。关外的游牧民族会从小道绕过守军,直驱内陆去找那些老百姓的麻烦,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佑宁要用这个秋天,在冬季里大雪来临之前,给自己的亲随军换一套装备。最基础的,就是他们的刀。这个世界的武器大多是生铁,很脆,两刀相接很容易一起碎开。她的想法特别简单,那就是现代人都知道的:百炼成钢。
工部那边研究了很久,因为佑宁只是提出一个想法,他们却要实际操作去做。工部的铁匠们只觉得是公主这个小姑娘异想天开,还想着随便做做糊弄过去,他们传承了多年的手艺,哪有外行人置喙的道理?
当然有这个想法的没过多久就被施瑾瑜赶出了工部,她重新找了些民间的铁匠,在金钱的诱惑下,哪怕长公主是在玩,他们也会老老实实按照公主说的去做。
其实百炼钢最重要的就是火的温度,温度太低根本练不化铁水。佑宁早就派出人去找煤炭、也让那些被关在大牢里的犯人,以戴罪之身去做苦力挖煤。有了优质的火煤,总有办法获得高热度的火焰。
在冬天来临之前,佑宁就见到了第一个百炼成钢的长刀。
施瑾瑜带着做成百炼刀的铁匠来到了公主府,铁匠第一次面见公主,整个人跪伏在地上不敢作声。施瑾瑜却抱着盒子,将那百炼刀献给佑宁。
佑宁打开盒子,打磨成型的百炼刀泛着冷光,静静地躺在丝绒盒子里。她先免了那铁匠的礼,才看向施瑾瑜。
施瑾瑜朝她点了点头。
佑宁却觉得:得,又黑了。
在锻钢的时候佑宁就禁止施瑾瑜参合进去,毕竟锻钢的钢坊不像做脱粒机的地方。被她命人围起来的锻钢坊重兵把守,里面的一应东西都是高温高热还高危的东西。饶是佑宁令五申,也有四个铁匠因为操作不当丢了自己的性命。
施瑾瑜想去监工的时候就被佑宁给制止了,但施瑾瑜还是天两头往那边跑。被拦着不让进还会回来找佑宁,不知道什么时候施瑾瑜还学会了一手撒娇**,怯生生地在那边求她。
佑宁色令智昏,脑袋晕乎乎就答应了下来。
所以施瑾瑜又变黑了一点……这回是真黑了,原来的底子都救不回来的那种。看着比佑宁的皮肤最起码黑了个度。
佑宁在心中叹了口气,没办法,自己娇惯的美人,就是黑了也只能宠着。
她低头打量了一番长刀,但她也分不清刀的好好,不过没关系,佑宁的手下自然有分得清的。
“张统领。”
佑宁一声命下,亲随军统领张鹤就拔出了自己的佩剑。左手横着百炼刀刀口向上,右手手持佩剑高高举起,他猛喝一声佩剑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