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穿越之走出世外gl (方便面君)


  “都督——”
  “我已经知晓,你们不必惊慌,免得让兵士们看见而乱了军心,都回去吧!”邺沛茗镇定自若地道。
  “可后军粮草……”
  “我知道徐知行会派人夜袭,故而早已部署妥当,此时前军和中军都不能乱,否则便是中了对方的计,一旦军心不稳,后果便十分严重。”
  诸将这才放宽心回去坐镇了,而没过多久,宋庆柏从外回来,他浑身是血地朝邺沛茗行礼:“都督,此番夜战杀敌两百,另有三百逃走了。”
  “季宣这是受伤了?”邺沛茗忙问。
  宋庆柏看了看自己身上,笑道:“这是敌军的血,属下并没有受伤。”
  邺沛茗松了一口气,赞扬道:“此事办得不错。”又吩咐左右给宋庆柏送上巾帕将脸上的血擦了。
  宋庆柏一边擦血,一边道:“主要是那看管粮草的巡夜的队正机敏。”
  “哦?”邺沛茗好奇地看着他。
  “那个少年十分勇猛,以微末之力一直拖延了敌军,足以让属下率领骑兵赶过去,他自己则受了伤。”
  邺沛茗道:“伤得可重?”
  “背部中了两刀,眼下正在治疗。”
  邺沛茗想了想,从系统包裹中拿出一瓶金创药来,道:“送去给他敷上。”
  宋庆柏不止一次见过这种药,早在他投靠邺沛茗,并在战事中不幸受伤时,邺沛茗便是给了他一瓶这样的药,敷在外伤口处,不仅能止血,而且不出四天便能痊愈,只剩一条疤。
  这样的药似乎医署没有,尽管陈沅岚在仔细研究过这种药后,也炮制出了不少类似的药,可药效却远没有金创药那么神奇。
  陈沅岚隐约知道这药大概是和邺沛茗的酒一样来自同样的地方,不过她没有追问,而宋庆柏等人自然更加不清楚这药来源于何处,只知道数量很少,所以邺沛茗一般不会轻易给人,只赐予了她的部将。
  此次邺沛茗拿出来给那个队正,可见他是入了她的眼了。
  翌日一早,邺沛茗便派出前军与徐知行的前军在老鹰山处交战,一场厮杀打到太阳下山,又各退回原处。
  邺沛茗到营中抚恤受伤的兵士,经宋庆柏提醒,她顺道去看了昨夜立了功但是受伤的那名队正。
  当她发现那队正只是一个十七岁的少年时,微微吃惊,问道:“你叫什么名?”
  少年面色还有些苍白,趴在床上本想下来被邺沛茗按住了。旋即他有些拘束,但是很快便回道:“我叫李思洵。”
  宋庆柏笑道:“他去年五月投的军,就在亲卫都中看守兵器,后来谭景山见他骁勇,又懂制作兵器,便提拔他为伙头。这才半年,便升为队正了。”
  宋庆柏自身是属于勇猛类型的人,对李思洵这样长得清秀,但却胆大心细的人也十分喜爱,故而在他无意识中向邺沛茗推荐了去。
  邺沛茗问:“可还在亲卫都?”
  “在!”
  邺沛茗颔首:“好,年少有为,勇猛刚毅,伤好后可愿意到我身边来?”
  李思洵和宋庆柏俱是一愣,旋即李思洵咬着牙从床上下来,行礼道:“属下愿意!”
  到邺沛茗的身边,虽然依旧是亲卫,可却多了一个含义:
  就如同入朝为官,必先到地方走一遭,方能受大任。到邺沛茗的身边充当亲卫,即使连一个手下都没有,可却是邺沛茗的亲信的表现,若表现得好,将来还会被委以重任。
  无论是钟昆山还是谭景山,一开始都是邺沛茗的亲卫,而如今,钟昆山已经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谭景山也代替钟昆山成为亲卫都的副都指挥使了。
  当然,也并非每一个当了邺沛茗的亲卫的人都可以到达那个地步,这得看各人的修行。而邺沛茗看中李思洵年轻,还有学习和晋升的空间,加上她隐约记得谭景山确实提及过他,所以她愿意给他这么一个展现自己的机会。
  

第125章 北伐(三)
  邺沛茗和徐知行胶着之际,朱光卿攻克明州、马锋攻克睦州的捷报传来, 振奋了军心, 士气一下子大涨。邺沛茗趁着士气大涨, 对越州发起了进攻。
  徐知行得知明州、睦州失守, 他的养子徐廷芝被杀, 悲痛之余也明白邺沛茗的军队如今士气大涨,若是此时再不撤退, 等邺沛茗的三路兵马都汇聚,他便再无退路。
  此时他的部将、幕臣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辩, 一些人认为徐知行该向朱徽求救, 另一些人则认为让朱徽的兵马渡过长江边是引狼入室,届时即便击退了邺沛茗, 吴越也真正地成为了大梁的地盘。
  而在这一场争执中,除了驻守在杭州的徐廷翰以外,庶子徐廷潮和三子徐廷光分成了两派, 徐廷潮希望能向朱徽求救,而徐廷光自然是反对的, 为此兄弟俩各领一队, 阵营分明,令徐知行大怒。
  而睦州的马锋休整三日后, 攻克杭州的富阳县,徐廷翰不得已向徐知行求救。为防马锋攻克杭州,对徐知行进行包围之势,他只能下令撤兵。
  邺沛茗在朱光卿到达越州后一鼓作气, 攻克永兴和马锋汇合隔着富春江,对杭州形成围困的威胁。
  经过两个多月的作战,眼下邺沛茗的兵力便有十二万,其中一万余人是马锋从睦州招降的,还有一万七千人是从明州招降的。
  当时朱光卿率兵到达明州后,虽然双方势均力敌,但朱光卿兵器精良、粮草充足,一番交战后,明州落于下风于是关闭城门。
  朱光卿围城半月,派出人数次劝降,加上明州去年才遭逢天灾,此时城内流民众多,于是他挑唆流民闹事,明州城内大乱,明州刺史便打开了城门投降。
  邺沛茗没有杀掉那明州刺史,反而还让其继续为明州刺史,同时请周督宁为其封官加爵。虽然只是一种荣耀,并无多少实权,但也足以收买人心了。
  受明州刺史影响,徐知行的底下有不少人动摇了,尤其是在诸子争夺不休之际。
  一直以来徐知行都打算以嫡长子为继,但是徐廷翰参与的几场战事都以失败告终,故而徐知行只能让他守着杭州,处理政务。而本来声望颇高的徐廷翰也正因此而渐渐受到了非议。
  嫡次子徐廷光和庶子徐廷潮一直领兵在外,虽然也有战败,但是在早年也打过数场胜仗,他们见徐廷翰地位不稳,心思便活络了起来。
  徐廷翰大抵是察觉到了弟弟们的异心,所以对待他们也更加猜疑,兄弟间离心,让徐知行烦恼不堪。
  徐廷潮因战败而发现了机会,他打算通过向朱徽称臣,希望朱徽能出兵相助,如此一来也可顺利替他拿下吴越的王位。
  他的信还未送出去,便被邺沛茗的细作截获,邺沛茗利用此次机会,派人到杭州和徐知行谈判。明面上是谈判,也无进攻之举,实际上是潜入杭州,将截获的信透露给徐廷光。
  之所以透露给徐廷光是因为徐廷翰虽然厌恶徐廷潮,却因不想令徐知行觉得他手足相残而不会轻易对徐廷潮出手。可徐廷光便不一样了,他性格较为乖张,野心不够明显,相较于徐廷潮,他还是亲近徐廷翰的,所以一旦让他发觉徐廷潮的打算,他必然会出手解决徐廷潮。
  而为了加速矛盾的爆发,邺沛茗又派人布置,让徐廷潮以为自己的信被徐廷翰截获了。而为了自保,他不得不先发制于人,会加快部署的准备。只要他动了,那便是给了徐廷光证据,徐廷光必然会更加干脆利落地出手。
  于是在十一月的上旬,徐廷潮主动请缨到嘉兴调兵来支援杭州,徐廷光则要求与徐廷潮一同前往,届时兵分两路,一路从长安镇度过江,从邺沛茗的右翼发起进攻,一路则联合杭州城的兵马,正面攻击邺沛茗。
  邺沛茗表现出来的举动让徐知行认为她是骄傲自大了,仰仗自己兵力多,粮草充足,便没了攻势,眼下正是她放下防备休整的时机。
  徐知行准许了。
  徐廷潮不知徐廷光知道了他的事情,所以没怎么防备,到了嘉兴,徐廷潮领五千先锋军经过盐官镇到杭州,而徐廷光名义上则是领兵渡江从右翼包围邺沛茗,实则他领了一万兵马,追上了徐廷潮,双方在长安镇发生了激战,徐廷潮并无防备,很快便被徐廷光所杀。
  徐廷光整合了一万五千兵马到了杭州城外,告知徐知行关于徐廷潮的罪行。但是此时徐知行因他擅自做主弑兄而不相信他的话,即便有书信为证,也只认为是他伪造的。
  徐廷翰趁此机会派人呵斥徐廷光,认为他此举有伤兄弟情义,令他速速进城负荆请罪。
  徐廷光被他一顿呵斥,惹得满腹委屈,于是盛怒之下领着兵既不攻击邺沛茗的右翼,也不到杭州去汇合。
  就在此时,突然有斥候来报,海盐县外有不明船只出现,而且看数量足足七八十艘,大的有三十余丈长,阔十二丈,小的也有二十余丈。
  九月,邺沛茗打算出兵越州之时,便上书了周督宁,故而周督宁发兵吸引了刘励的主力于衡州时,又让训练已久的两万青海军,从泉州驶着战舰出发,沿着海岸到杭州。
  若是邺沛茗能攻下明州、越州,则青海军继续北上,届时和邺沛茗相互配合,两路夹击杭州,力争早些取下杭州。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