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的雨让罗州的空气都湿热了起来,而且还随处散发着一股破败的气息。
小小的罗王府里忽然传出一道哭声,而这道声音以折子的形式传到了天兴府周督宁的宫中,再迅速传到了各地官府。
“罗王薨逝了。”邺沛茗对麾下诸将道。
众人诧异不已,先是建王被毒杀,如今不过一年,连罗王也没了?那接下来是昭王吗?
“罗王是病薨的,太医说他身子孱弱,到了罗州后被感染了瘴疠之疾,一直以药吊着一条命,在今夏的一场飓风后便没了。”
“即使不是他让人杀的,可他明知罗王年幼又孱弱,偏偏还要让他到罗州那等算作流放之地的地方去,他这分明就是故意的!”众人气愤道。
这个“他”自然是指如今他们这个政权所认的皇帝周督宁了。
“都督,昭州来密函了。”罗源道。
在昭州的自然是昭王,他是庶次子,排行第三,今年也不过十五岁。当年被周督宁封王时还颇为高兴,不过随着建王的死,他开始意识到了隐藏在身边的杀机。
这些年因大孚和刘励在郴州、永州等地的战事不断,他以昭王的身份坐镇,提高士气,所以一直都没什么事情。
可即便如此,罗王的病薨让他开始越来越畏惧。在那一瞬间他想到了邺沛茗,所以赶紧修书一封让人秘密送来给她,希望她能保住自己一条命。
要邺沛茗保住他的性命似乎有些难,毕竟他没有筹码可以给邺沛茗的,不过他还是这么做了。
而邺沛茗自然是答应了。当然,她这么做并非为了什么忠孝信义,而是有利可图:她这些年一直都不管周督宁和周曲等人怎么折腾,只要没损了根基,他们越是折腾,失了民心,对她而言便越是有利。
周督宁杀建王一事已经引得部分忠于越忠王的老臣产生芥蒂,后来在周督宁将自己的兄弟赶到罗州那等恶劣环境的封地去时,他们百般劝阻也无效,对于周督宁的独断专行越发不满。
如今罗王身死,昭王又向邺沛茗寻求帮助,这正是她乘虚而入的时候。
不过她表现得不能太明显,唯有让昭王出面。
昭王为了自保,也不得不答应邺沛茗的要求,修书给江勋等老臣子,取得他们的同情的同时,又会让这些老臣心里埋下对周督宁失望的种子。
邺沛茗并不担心这会动摇他们现在的根基,因为她很清楚江勋等人不管如何都会为了大孚的基业而维持眼下的君臣关系。周督宁也明白这个中的关系,所以不管他如何重用周曲,却始终让朝中给另一部分老臣留位子,使得周曲无法只手遮天。
而有江勋这些老臣替昭王想办法在朝中斡旋,周督宁必然不会再动昭王……至少在这几年内。
现在,邺沛茗便只需等一个机会,一个改天换地的机会。
第123章 北伐(一)
在罗王病薨的同时,建贞四年的七月, 刘励见自己在江西、湖南等地的根基已稳, 而朱徽又将李裕逼退至幽州, 一时之间中原无与之匹敌的势力, 生怕朱徽下一个目标便是他, 于是主动归顺朱徽,朱徽高兴地封刘励为楚王、上策将军、尚书令。
南方最大的势力刘励和徐知行都归顺了朱徽, 而大梁和大孚并无交界,故而朱徽将大孚留给刘励和徐知行解决, 而他的主要目标还是先将占据太原等地的安王袁威、夏王邱克。
安王袁威原是安北大都督, 其麾下多重骑猛将,主要对付不断扰边的突厥。不过朱徽杀帝自立后, 他也就自立为王,起来反朱徽。
而夏王邱克则原是朔方大都督,与袁威关系颇好, 见袁威反了,便也起来反朱徽, 占据着夏州、灵州、盐州、宥州、银州等州府。
袁威和邱克联盟, 朱徽便也迟迟拿不下两人,而双方战事不断, 一时之间没那么容易便善了。
刘励归顺朱徽后没过多久,其部将牧娄便反了刘励,占据了江陵等地,自立为荆南大都督。
牧娄之所以反刘励只因其一直反对刘励归顺朱徽, 可刘励不仅不听劝,还将他排斥在外,他心有不满,便在部下的劝说下反了刘励。而他本就驻军江陵,在江陵经营多年,不仅握有重兵,还颇得江陵地势的优势。
刘励因对大孚用兵,故而八成的兵力都屯集在对大孚的边境之处,牧娄深知刘励不敢轻易调动兵马,故而便抓紧了时间在江陵布置一切。
而远在江南东道的衢州等地,此时正一片安定祥和。
六月时百姓收割了早稻,相较于早些年因战乱而大幅度减产,今年的收成可是二三十年来的最高!究其原因,除了安稳和没有苛捐杂税以外,还因永平大都督颁布的一系列政策。
邺沛茗招抚了大量的流民,分给他们无主之地,鼓励开垦荒地,还出贷谷种、耕具,同时鼓励百姓种植红薯、土豆等作物。同时破格任命了不少精通农事的百姓为官,主要负责农事方面的事情,再通过修建河渠、水利,给予了百姓较好的耕种条件。
七月之时又收获了红薯,红薯这等作物很高产,制作成粉可储藏很久,所以除了军中会食用红薯外,民间也大量食用,使得百姓的温饱普遍得到了保证。
邺沛茗在衢州经营不过一年,声望便迅速地提高,不少地方的名人都听闻其名声而赶过来投奔的,就连原徐知行养子徐廷高麾下的参谋之女杜白梅也慕名前来。
当年邺沛茗攻打衢州时,便将徐廷高斩杀,因此徐知行一方士气下降,后衢州被邺沛茗攻下,徐知行也匆匆撤兵。而死在衢州城外的徐廷高的尸身则是被邺沛茗派人收敛、安葬于衢州的常山上。
徐廷高身边有一个杜姓参谋十分忠贞,在徐廷高死后,认为自己没能尽到责任,避免徐廷高之死,于是退隐山林。
其女杜白梅则自幼受其教导,熟读经书,懂时务经略,十七岁时便嫁给婺州的一名马姓小官,夫妻可谓是恩爱。可不出两年,其夫病死,她也就守了寡。
因无所出,婆家对她十分刻薄,她便到东阳郊外的歌山脚下居住,一面潜心研读经书,一面教导附近的村子的幼童。
当邺沛茗的兵马攻下婺州,吴越兵败退,并奉命掳掠婺州的钱财、粮草和壮力之时。她因是独居女子,险些被吴越兵侵犯,幸得一名副将认识其父,她得以幸免。副将劝说她,若是不跟他们走,那邺沛茗麾下的兵士兴许就不会善待她。她却对吴越的军纪而感到失望,不愿跟随军队退到越州。
留在婺州的她一开始并不敢以真面目示人,直到见到了没有烧杀掳掠、欺辱百姓的邺沛茗的军队后,她才稍感安心。随后又见邺沛茗的军队军纪严明、凡是违法犯禁的都受到了严厉的处罚,她忽然有些明白徐廷高为何会败在邺沛茗的手里。
在婺州的这几个月,她发现邺沛茗是一个很大胆的人——鼓励女子读书,与当下的主流观念相悖,不是大胆是什么?!
然而邺沛茗为婺州带来的变化不仅仅如此,还有落实到实处的招抚流民、安抚百姓的举措,并非像徐知行那般只是流于表面。百姓中知道其名的十有八-九,连民间也流传了不少关于赞颂她的童谣。
在招贤令张贴出来的第二个月,她便收拾了行囊,前往衢州,主动投奔邺沛茗。但因其身世敏感,直到七日后,也就是八月初才得以见到邺沛茗。
初见邺沛茗,她讶异于这位名震天下的大都督的样貌,虽然棱角分明、英气十足,可干净的面容乍看之下却似女子。她很快便否认了自己的想法,毕竟这位大都督是娶了妻,生了儿女的。
“你是杜茂之女,为何来投奔都督,可是要图谋不轨?”明旭沉声问。
明旭如今在邺沛茗的身边处理政务,而杜白梅来投奔,自然得经他盘问。
“妾不想籍籍无名,想寻一个明主耳。而纵观天下,能使妾施展所长的,唯都督而已。”杜白梅道。
“可令尊曾效忠徐廷高,而徐廷高也正是败于都督手下,令尊怨恨都督否?”
“徐将军败给都督,都督却不曾因其敌将身份便将之暴尸荒野,反而厚葬之,都督的宽容大度,令家父也无法怨怼,毕竟各为其主,他只是自责自己未能辅佐徐将军打胜仗罢了。况且家父教妾读书、明以天下大义……择善而从,相信家父并不会怪妾的。”
明旭还欲开口,邺沛茗忽而笑道:“善注,行了。”
明旭只好闭口不言。
邺沛茗起身走到杜白梅的面前,行了一礼:“能得杜娘子相助,是沛茗之福,亦是百姓之福。”
杜白梅受宠若惊,可也看出邺沛茗对待这些饱读诗书的文人的确厚待,留下来的心便更加坚定。
待杜白梅退去,明旭问道:“都督何不细细盘问?”
“她的几篇策论我已看过,内容见解独到、鞭辟入里,是个才学兼备之人。难得的是她在你咄咄逼人之际,也没有乱了阵脚,回答滴水不漏,可见她老成持重。再者,眼下我需要一个不仅策略方面能给予建议,在经学上也能配合我要施加政令的女子来替我处理一些事情。”
相似小说推荐
-
明撩暗恋 [强推] (醉语星澜) 2022-12-01完结10918 50112上辈子沐言汐像中了蛊似的爱着易景铭,为他曲意逢迎,为他殚精竭虑,死后才知道,她只是...
-
反派渣A重生了 完结+番外 (金新) 2022-11-30完结1111 7227尉家的二千金尉柯意外坠崖,粉身碎骨后从系统那里得知,自己竟然是一本ABO甜宠文里的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