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夫夫孩子热炕头 完结+番外 (初吻江湖)


  最多有个雪灾之类的事儿,北地嘛,难免。
  往上查找的话,小冰河时期都是寒冷,是冰灾和雪灾居多,那个时候好像倒春寒是常事一样,所以没有关于天气变暖的记载,全都是变冷的记载!
  一直查不出任何东西让于良吉很沮丧。
  “查不到就查不到吧,你是个侯爷又不是钦天监,他们听说都很专业的,不也一样一筹莫展吗?”石宏大给他端来一大壶花草茶。
  春天干燥,且又容易生病,刘全森给村里人配了点清瘟解毒的药材,于良吉拿柠檬草和金银花搭配刘全森给的薄荷大青叶还有板蓝根之后,就成了花草茶。
  “只是觉得,应该能有点什么规律。”于良吉始终觉得,这肯定是有什么规律。
  可偏偏他查不出来!
  喝了一大口茶水,石宏大立刻奉上黄厨娘新做的松瓤鹅油卷儿。
  于良吉拿起来吃了一口,觉得味道不错,而且油汪汪的样子,还有点甜,剩下半个直接塞给了石宏大:“挺好吃的,你吃一口尝尝!”
  石宏大很少吃点心之类的东西,他觉得吃不饱,不如不吃!
  被塞了一口点心,石宏大嚼吧嚼吧就吞掉了,啥感觉没有!
  “这什么点心?”因为头一次看到这样的点心,味道挺别致的,于良吉就问了石宏大。
  “厨房黄厨娘新研究出来的,看小说上提过一嘴,说是叫什么松瓤鹅油卷儿?”这名字别致,石宏大就记住了。
  没想到于良吉还真问了他!
  “噗!”一口茶水于良吉就喷了出来!
  卧槽!
  这不是红楼梦里的食物吗?
  “呛到了?”石宏大立刻拿了旁边挂着的白毛巾给他。
  “你说这叫什么来着?”于良吉赶紧擦了擦嘴巴,瞪圆了眼睛看向石宏大。
  “松瓤鹅油卷儿,有什么不对吗?”竟然这么巧吗?
  即便没有清朝,曹雪芹大大还是存在了的吗?
  “是个小说,据说是一个姓曹的大才子所做,叫《梦中梦》,里头说的都是豪门大户的事情,可畅销了,你不知道?”石宏大道:“咱们侯府的人几乎都是他的书迷。”
  “难道你也看了?”于良吉瞪大眼睛,不然怎么会知道的这么清楚?
  “都是黄厨娘说的,她跟黄大厨对里头提到的吃食很感兴趣,想研究一下是不是真的那么好吃。”
  “告诉他们,不用研究了,好吃是好吃,就是太浪费了,一道茄子要用好几只肥鸡大鸭子来配,侯府糟蹋不起东西!”于良吉闻言很不文雅的翻了个大白眼儿。
  但愿家里的人不要学红楼梦里那些仆人的一套,不然他非要气吐血不可!
  石宏大看他恢复了活力,也跟着心情好了许多,不管这个点心那本书如何,反正能让于良吉开心就好。


第355章 蝗虫之灾
  只是这好心情,没维持多久,四月里的春雨下了两场,大家急忙翻地备耕,五月节到了。
  跟往年一样的过完了五月节,便开始种地。
  因着是种蒜,于良吉干脆将耧车孔放大一点,正好可以滚动蒜瓣种植,带着合犁的耧车种地飞快!
  几日之后,十八里铺便种完了地。
  张家村那边有人偷偷的来看过了,发现十八里铺真的都种了大量的春蒜!
  刚开春那会大家还觉得张家哥俩是敷衍他们,哪有人家不种粮食种大蒜的啊?
  可事实上,人家真的种了这么多大蒜!
  一个个想不明白的同时,又觉得他们选择的没错,侯府对张家哥俩说的话都是真的!
  但是种植大蒜还不是一般人能有的决心,可张老爷子却真的跟着种了大蒜!
  已经跟于良吉说好了,卖大蒜和白菜的事儿,也算上他家一份。
  记住,是一家,而不是张家村!
  不过张家村的人,因为吃亏吃多了,吃出了经验,看张老爷子家种啥他们就种啥!
  张老爷子哭笑不得的带着老伴儿趁着天气好,来了侯府,跟于良吉说了张家村的事儿。
  “真没想到,他们真的种了大蒜!”老爷子轻愁道:“我能不能见到顾掌柜的?跟他说说我们村儿的事儿?他们种植的大蒜也不少,估计白菜也得跟十八里铺学。”
  以前种地大家也就是混个温饱小富,现在种地大家看重的都是赚钱!
  十八里铺不就是种地赚钱发家的么!
  “那是好事,种植大蒜起码能杀灭很多东西,我这就让人去联系顾掌柜的,您二老在这边也多住两日。”于良吉高兴的应承了。
  其实早在大棚生虫子的时候,他就想到了这一点,但是他也知道,让人种植大蒜不种粮食,会有很多人有意见,这回他们领头种植大蒜,算是开了个先河。
  二老在侯府住了下来,并且去学堂看了看孙子和外孙子,顾掌柜的很快就到了侯府,跟张老爷子说了:“只要是好蒜,干净的,我们都收,主要是蒜不能沾土,皮儿要干净,还有就是大白菜,种完春蒜立刻就要种植秋白菜,到时候一起收。”
  “能要这么多?”老爷子有点不信。
  按照老爷子的想法,蒜是调味的,白菜也不能当饭吃啊!
  “辽东府每一年都要大批量的调运白菜,大蒜和辣椒,年年都缺。根本不够卖。”顾掌柜的笑道:“他们那里专门做泡菜,用的多,而且他们不止自己吃,还卖出去呢,也能赚钱!”
  泡菜手艺当然是辽东府那边更地道些,连贡品里都有这一样。
  “不会影响十八里铺吧?”毕竟都是一样的东西。
  “不会,越多越好!”顾掌柜的道:“辽东那边都是山川,平地没多少,种粮食都紧巴巴的,哪有地方种白菜大蒜和辣椒啊!”
  年年都缺这三样,辽东府的府尹也是快急白了头。
  “那就好,那就好。”张老爷子放心了。
  第二天,于良吉让何管家带人护送二老回了张家村。
  地里的蒜苗冒了出来,于良吉到田间地头去看过了,出苗率十分高,基本上不需要补种。
  而他的试验田里,种植的都是他精挑细选出来的农作物,大棚里也种了一些。
  蟠桃树被打理的很好,今年是皇帝登基三十年,又是他五十大寿,半百的年纪了,于良吉打算过年的时候进献蟠桃。
  五月风和日丽,夏雨微晴,田间地头一片绿色。
  于良吉巡视了一番自己的试验田,拿着小锄头开始铲草除根,顺便记录一下这些东西的生长情况。
  农业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发展起来的,首先这种子就要优化,要促进它们的生长,更要看好土质,他们这里的土质不错,不说肥的流油,可也差不多,完全不需要化肥和尿素,不过别的贫瘠的地方,据说很有化肥和尿素的市场。
  这个时候石宏大却过来了,满脸严肃的拉起于良吉:“有事情找你,去书房谈。”
  “哦,我换个鞋子洗洗手的!”于良吉看着自己一脚泥巴和沾了土的手,这个样子怎么去书房啊?
  去了之后,恐怕家里的人还得事后收拾一番。
  “快点!”石宏大以为他不习惯这样脏兮兮的进书房,就没多想,放了人进浴室洗漱了一番。
  等于良吉洗漱完了出来坐在椅子上擦着头发问他:“怎么了?”
  “草原那边的观测站来了消息,说草原在闹虫灾。”石宏大眉头深锁:“是蝗虫。”
  “蝗虫?”于良吉放下毛巾:“会飞的那种?”
  “嗯,不过不太多。”那边的消息一般很少传递,而且那里毕竟是外族的地盘。
  就这个消息,还是他们去收购羊毛肉牛之类的商品的时候,随着商队传回来的呢。
  自打那年一场雪灾,外族最大的部落分崩离析,外族草原就消停了很多,而且他们还背负着巨额债务!
  战败之后的战争赔偿金以及雪灾贷款……。
  让他们对中原人更加忌惮,除非必要,否则绝对不跟他们做买卖了!
  所以消息有点困难。
  于良吉皱眉,蝗虫对他来说不陌生,当年还有专业养虫的农民伯伯呢!
  蝗虫是蝗科,直翅目昆虫。俗称“蚱蜢”,种类很多,全世界有超过一万种。
  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口器坚硬,前翅狭窄而坚韧,盖在后翅上,后翅很薄,飞行能力强,后肢很发达,很善于跳跃。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是农业害虫里威胁最大的一个。
  因为它会飞!
  且是长距离的飞行!
  组成一堆的话,连野草都能啃食干净!
  要不然怎么有“蝗虫过境,寸草不留”这一说。
  据说几千年来史籍的记载,造成农业上毁灭性灾害的蝗虫,主要就是飞蝗,并认为干旱与飞蝗同年发生的机遇率或相关性最大,其次为前一年干旱以及先涝后旱,蚂蚱成片;蝗虫灾害与水、旱灾害常此起彼伏,交替发生,一直是严重威胁农业生产、影响人民生活的三大自然灾害。
  于良吉想到这里,就想到了那年雪灾,然后今年回春提前,且这么久了也才下了两场雨,还都挺小的那种。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