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我爹能同意嘛?”老爷子在祠堂大发雷霆,他们是没看到,张铁柱觉得当时要不是在祠堂里,老爷子很有可能砸东西了!
“您回去跟他说,我会扶持大哥二哥管好张家村的,他老人家肯定会同意!”于良吉笑眯眯的道:“毕竟,我跟我家宏大,可都是被张家村坑过!”
张家村
张老爷子家
张玉文气呼呼的在炕上不动弹,张老太太也板着脸不吭声,二儿子站在地上手足无措,儿媳妇和孙媳妇都在他们的屋子里不出来。
“爹……。”二儿子看了看老爷子。
“等你大哥回来!”老爷子气哼哼:“我就不信了,只要咱们不揽事,他们还想指挥是怎么着?”
“就是,小二回屋里待着去!”老太太坐在炕上,用彩线打一个络子:“有啥事等你大哥回来再说。”
“哎!”张石柱扭头回了屋。
“老爷子咋说?”媳妇立刻就凑了过来。
“等大哥回来再说。”张石柱脱了鞋子上炕。
“这事儿闹的,咋还让你当族长呢?就是当,也该是大哥当啊!”张家儿媳妇愁眉不展。
自打正月十五在祠堂闹翻了之后,家里的气氛就不太好。
“谁知道他们抽什么疯!”张石柱也难受着呢!
第二天,张石柱就回来了,张家村的人想知道他去找侯爷干啥了,可张老爷子不让他们进门!
第354章 天气反常
张家村换了新的村长,张氏一族也换了新的族长。
这件事情只需要通报县里和各个村的村长就够了。
十八里铺春宴连连举办,没心思去关注别的村子。
正月过后,二月二,龙抬头。
天气猛然回暖,不知道的还以为到了四月呢!
虽然回暖了,可于良吉并不高兴:“这天气变化太无常了吧?这气温快赶上四月份了。”
“是啊,现在都不敢让孩子们到冰上去玩儿了。”石宏大也皱眉,这天气回暖的太快了些,雪都开化了。
暖了不到三天,又恢复寒冷了,不过变化无常的季节让孩子们还是感冒了。
奇怪的是,等到了三月份,天气渐渐的就回暖了,可回暖的很快速,三月中就有青草发芽了!
“这太不正常!”于良吉看着漫山遍野黄中透绿的架势,眉头深锁。
“据说前朝的时候,是有雪灾的,咱们这儿前年不也有一场雪灾的么?”石宏大想了想:“你说会不会以后几年都这样?”
“按理来说不应该啊!”于良吉看着地上冒出来的小杂草尖儿:“这里又不是工厂遍地,厄尔尼诺现象没道理出现在这边吧?在海边还差不多。难道是厄尔尼诺事件?不应该啊!这边也没什么污染,前朝那是小冰川时代闹腾的……。”
于良吉蹲在那里看着小草嘀嘀咕咕,整个人跟个精神病一样,石宏大不敢打扰他,就守在他身边,紧张地看着他。
这种反常的天气,好像在这边都没有记载,沿海那边有过记载也是好久之前的事情了。
“宏大,能不能找一些资料给我?”于良吉慢慢的站起来。
“能,你要什么资料?”石宏大赶紧上去扶着他站起来。
“天气记载。”于良吉道:“异常天气发生,肯定会有记录,我想知道它多长时间发生一次,是冷是热,或许,会找到规律。”
“不用你找,我传信回去,你一个人找太慢了,且资料还要弄过来,我直接汇报上头,让钦天监的人去办,他们人多,又是专业干这个的。”石宏大可不想于良吉在忙着大棚和春耕的事儿,还要翻找什么天气资料。
“那也好,让他们做个表格,誊录一份给我。”于良吉觉得石宏大说得对,他自己找可能慢,钦天监的人那么多,他们只是现在没有摸到思路,要是摸到了思路,肯定找得快。
石宏大回去之后就立刻写了密折,到了县城就直接投递了出去。
但是他没有立刻回家,而是去了县衙。
县城现在有点人心惶惶,因为天气骤变的关系,老百姓都知道这不是个好兆头。
只是现在除了天气热了点儿,其余的都挺好,甚至连青菜都比往年长快了许多。
但是还有老人家忧心忡忡。
反常即为妖!
东北以往这个时候还挺冷的呢,现在连草都长出来了!
在县衙跟宇文县令对着相看两讨厌的待了会儿,什么办法都没想出来,吃了点东西就骑马回来了。
于良吉正在指导大家挑选蒜瓣,还有看着大家的菜棚子,因为天气热了,于良吉让大家减少烧柴,降低温度,又要时刻准备着倒春寒,若是一旦气温急剧降低,大家还要立刻就烧上灶台,大棚里的青菜可不能在这时死掉,因为除了要买卖的青菜,还有一部分是早春的育苗。
这都是受不得冻的东西。
石宏大前脚刚到家,后脚张家大舅和二舅过来了,于良吉也跟着回来了。
“村里人现在每天都上我家去问,想知道十八里铺今年种什么,他们也要跟着种,我爹不厌其烦,让我们俩来问一声,你们今年种什么?怕我们再不给答复,他们会跑到十八里铺来!”张家哥俩呐呐的坐在那里怪不好意思的。
“我们今年打算种植大蒜。”于良吉笑眯眯的道:“回去再有人问,就告诉他们。”
张家哥俩目瞪口呆!
大蒜?
他们一直拿大蒜当调味品,不种粮食种植大蒜?
难道他们要吃大蒜为生吗?
也不怕辣心?
俩人真的带着这个答案回了张家村,不管那边信不信,反正这就是答案!
石宏大传了消息到上头,上面很重视,直接交到了御前,皇帝陛下批准之后,钦天监开始忙碌了起来,做完之后,表格一式两份,上交一份,另一份,直接发往东北府。
属时已经四月,天气就那样不冷不热的过渡到了四月中旬,大家开始张罗种子的事儿了。
于良吉则是让大家伙儿赶紧翻地,种植大蒜!
春蒜的种植时间短,他已经想好了,种植完春蒜,立刻种大白菜,深秋就能收获了。
而且顾掌柜的也说了,可以收购他们村儿的大白菜,然后贩卖到辽东府那边,反正那边一年到头都断不了辣白菜。
白菜和大蒜永远缺货中……。
这个时候家里来了快件,是专线密件,石宏大打开一看,是于良吉要求的天气表格。
白天一直在挑蒜瓣子,晚上回来于良吉洗了个澡才吃饭,因为他觉得自己身上辣乎乎的,全都是蒜味儿。
坐下吃完饭,连遛弯儿都没有去,就到书房里看起了报表。
拜穿越前辈的福,他看到的报表很有专业修养,包括用波浪线表示温度的一大卷儿示意图,还有降雨量等等,虽然是按照月份记载的,但是能查到这么多已经很不错了。
立朝一百多年,这是从一百年前开始记载的东西,再往前,就是前朝的记录了,因为都是古时候的记法,大家无法推测出具体的数据,只能摘录,抄示。
于良吉一直在看那些到深夜,已经十点了,灯还亮着!
石宏大进来将他手上的东西收走:“别看了,洗洗睡觉吧!”
“啊?”于良吉抬头揉了揉眼睛,一看座钟,已经晚上十点多了!
石宏大把东西放到桌子上:“明天再看吧!”
“嗯,没注意,时间都这么晚了。”于良吉打了个哈欠。
不说不知道,一说真的很困啊!
人都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他现在就很困。
“不说你就不知道困了,一拿走东西不让你看了你立刻就困了?”石宏大哭笑不得的把人带回卧房,连澡都没洗,只是简单洗漱了一下,就上炕睡觉了,速度飞快!
黑夜中看不清人脸,但是石宏大还是捏了捏于良吉的小爪子,这个时候他都要忙飞了,自己肯定不会在这个时候还跟他卿卿我我,想什么呢?
于良吉是真的困了,不想做,于是就用这个速战速决的办法逃避,发现被石宏大察觉了,于是不好意思的用脑袋蹭了蹭他的胸口。
“睡吧,明天早点起来看资料。”石宏大将人揽到身边,轻拍着他的背。
“嗯。”于良吉在黑夜中勾起嘴角,十分踏实的睡着了。
尽管天气有些变化无常,可日子还是要过的,该干嘛还是要干嘛的,大家都在准备春耕的事儿。
不知道是不是他们的错觉,十八里铺种植大蒜的事儿不胫而走,十里八村都知道了,听说之后,大家就想起那年菜棚子生虫的事儿来了!
于是好多人都决定种植大蒜!
他们认为跟着十八里铺走有肉吃!
于良吉第二天又开始研究,这里前朝跟他那个时空的前朝一样,经历了小冰河时期,以至于国力衰退,最后闯王进了京城,穿越前辈直接几炮弹将清朝的老祖宗们送去了他们的长生天。
自己开创了新的王朝。
按理来说,经历了小冰河时期之后,应该万物复苏才对,这些年不也是挺风调雨顺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