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夫夫孩子热炕头 完结+番外 (初吻江湖)


  其实也就是大米饭,酱炖茄子干,油炸花生米,醋溜白菜,清炒土豆丝,和一个海带汤。
  很平常的四菜一汤,就是油大了点儿而已。
  乔大娘他们知道张家来了人,吃完饭避过了午饭的点儿,都过来看了一眼,因为于家没有女眷,她们就负责跟张老太太聊聊天,说得最多的是于宝宝,其次是于良吉。
  乔大娘还带来了两床新做好的棉被棉褥子,原来石宏大也托了乔大娘做被褥,这会儿刚做好,正好送东西过来顺便看看张老太太。
  张贵和杨达也过来了,跟张老爷子说了说明年盖新房的事情。
  于良吉趁机提出了自己设计草图,打草稿,只要人按照图纸盖房子就行了。
  现在这个朝代,因为是明之后,本应该是清朝,却被穿越前辈蝴蝶了,不过本朝还是有一些地方跟清朝差不多,例如四合院,就很有特色,虽然没那么多花花绿绿的东西,但是格局却都差不多。
  于良吉早就想自己拥有一个四合院了,最好是几进的那种,那才叫一个古色古香呢!


第055章 吃饭的事
  晚饭依然是素食,不过这次于良吉也没办法了,中午都吃了那么大油水的菜,晚上说啥也不给炸花生米了。
  做的饭菜这回是真按照老太太的意思来了,油星儿都没见着一个,要不是于良吉坚持吃干饭,老太太就想给他们做大碴粥,配咸菜疙瘩了。
  一个酱炖豆角干,一个大葱炒木耳,加上中午剩下的一盘子油炸花生米,又泡了蘑菇干和粉条,炖了个蘑菇粉条,加上一大盆酸菜汤。
  晚上睡觉的时候,石宏大睡在大炕的西面第一位,挨着的是于良吉,于良吉搂着小侄子,小侄子挨着他大舅舅二舅舅和三舅舅,张老爷子和老太太上了岁数,并不避讳什么,就睡在了于良吉原来睡的半铺炕上,守着于家的供板儿。
  也幸好,于良吉做的棉被棉褥子都挺大,石宏大就照着他做的规格,让乔大娘做的被褥,这会儿又给送过来新做好的两床,众人分一分,正好够铺盖了。
  躺在炕上,张老爷子跟张老太太嘀嘀咕咕,说的就是今天中午的午饭的事情。
  张老太太就告诉张老爷子,是亲家举人老爷让她做的,这是对张家人的看重。
  老两口说开了,这才休息。
  在大炕上,东北大炕都是一占就占半个屋子的,于良吉家的大炕很大,上头躺了五个大人一个小孩也能躺的下,就是那三位睡觉呼呼呼,于良吉依然留了一盏小夜灯,于宝宝今天见到了外家人,很高兴的玩了一天,累得不行,洗漱完了就乖乖的睡着了。
  石宏大不习惯跟陌生人在一起,尤其是睡觉的时候,这是他当年受训后留下的习惯,现在他就睡不着了!
  于良吉也睡不着,毕竟不是原装货,跟这些人不熟!
  他们不是于宝宝,更不是乔大娘,原主的一些习惯,乔大娘她们可能不知道,但是作为亲戚的张家人,或许知道呢?
  例如,原主并不下厨房,甚至讨厌下厨房,只不过外人不知道罢了,但是张家呢?
  大嫂回娘家会不会说?
  万一露陷了怎么办啊?
  翻来覆去,正好跟石宏大对上眼!
  俩人都是一愣!
  石宏大先笑了一下,给他扯了扯被子盖好:“睡吧。”
  不知道为什么,于良吉有点脸红,好像自己这么幼稚的举动,被人发现了,有点不好意思。
  真的听话闭上了眼睛,不一会儿就睡着了。
  石宏大微微一笑,下了地去给灶堂添了把柴火。
  第二天起得早,因为张家人要回去了,早上吃的是小米粥,苞米面饼子,炒的咸菜丝,煮的咸鸭蛋。
  “这一冬天就不过来了,这路上也不太平,这是十两银子,是给你的贺礼,必须手下。”张老爷子临走前,给了于良吉一个大红包,十两的银子,在贺礼来说,已经不少了。
  “长辈所赐,不敢请辞。”于良吉淡定的收下了。
  三个张家兄长也各自带了礼金,因为张家还没分家,他们给的都是三两银子的贺礼,三家舅妈给于宝宝做的鞋子,帽子和手套。


第056章 初冬阴天
  张家的人满意的走了,于良吉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就是给孩子的衣服,都换上了外家的,也有两个十八里铺的人好奇,串门儿过来看看他,聊聊天,话里话外都提到了张家,于良吉直接就说了,人是过来看看孩子,其次才是看他。
  因为于宝宝的确是穿着人外家做的衣服,大家来了两天,就都知道了,然后就是初冬到来之前,最后一段时间的忙碌。
  张家人走后,于良吉就宣布,家里吃两顿饭!
  石宏大对此没有任何意见,不过于良吉也不是真的让人饿着,他给做了不少小吃和点心!
  他舍得放油,又会做吃的,只一个炸土豆片,撒上点儿细盐粉,没放辣椒粉,因为孩子吃不了辣椒。
  就把石宏大和于宝宝收服了。
  还用大锅勉强做了点炉果出来,还弄了开口笑、江米条、豆面饽饽等等,甚至还弄了点明矾,炸了很多大麻花小麻花。
  石宏大饿了可以吃大麻花,于宝宝饿了就啃小麻花。
  总之,油水不能少了他们俩的,其他的可以随便,例如家里的咸菜,永远都有炒熟的一大碗,谁饿了,就去吃点麻花就咸菜。
  正餐也都是干饭,早饭的时候,也都是米粥加各种干粮。
  乔大娘给于宝宝做的大棉袄,边上缝的各种兔毛,孩子穿起来特别的可爱,于良吉就给于宝宝换上了。
  张家二婶子蒸豆包,于良吉给了对方两袋粘米一袋玉米面一袋豆子,蒸豆包这个活儿,他是真不会!
  只好让张家二婶子帮忙,一袋粘米算是报酬。
  还给送了两捆木柴去,最终得了两麻袋的豆包,都是三个一组三个一组,用干净的玉米叶子包裹着,已经冻在了仓房里。
  古代的冬天还没有温室效应,再加上这里是东北地区,所以格外的冷。
  九月份还没结束,就已经封江封河的了,屋子外面也下了一层厚厚的霜,外面,更冷了。
  于良吉每天坚持给屋子烧的热乎乎,不惜柴火,生怕冻到了孩子,毕竟才五岁,太小了,认真说起来,才四周岁而已。
  等到十月初一那一天,外头一大早就没见到阳光,阴沉沉的天气,让于良吉都在屋子里点上了油灯,实在是太黑了。
  于家的木柴堆,已经堆的很壮观了。
  “恐怕第一场雪就要来了,还是大雪。”吃完早饭,石宏大就将棉帘子翻了出来,挂在了门口,屋里的门,也挂上了棉帘子,就怕冬天冷着他们。
  “天儿是越来越冷了。”于良吉往炉子里填了块木头疙瘩,如今外面走的人都少见了。
  整个十八里铺,都人迹罕至,要不是各家各户还有个鸡叫犬吠的,还以为是鬼村呢!
  几天前,孙大爷就不再送豆浆过来了,看样子,明年他还得准备个小石磨,用来磨豆浆,压个粉什么的。
  “这两天都出不了门了。”石宏大透过窗子看了看外头,已经是中午了,可外面依然黑漆漆,下午恐怕就得下雪。
  话刚说完,外头就开始撒雪花了,这是今年的第一场雪。


第057章 第一场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耸立翁,独钓寒江雪。
  以前于良吉无法想像这首诗的意境,如今却颇有感触,后两句他没看到孤舟,老翁,更没人,独钓寒江雪,但是前两句,他知道是个什么意思了。
  两边的高山,和一面的大河,都在一片纯白的世界里。
  “别看了,下个雪有什么可看的,当心着凉。”石宏大把于良吉拉离了窗口,自己却往外头扫了一眼。
  于良吉趁着今天这么应景,教了于宝宝这首《江雪》,石宏大看着屋子里的炉子,趁机丢了好几个土豆进去。
  雪一直下不停,石宏大都出去了两次,扫屋顶和房子周围的落雪,于良吉本来想出去帮忙。
  “帮什么?你这么单薄,再着凉!”被石宏大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于良吉有点过意不去,自打石宏大来了他们家,就一直在干活,人家虽然住在他们家,可真是没白住,挑水,劈柴,甚至半夜醒来给灶坑加柴火都是他。
  石宏大用的是一个木杆,在一头绑上扫把,人不能上房顶,他体重在那里,这房子不结实,于良吉体重轻,可也太单薄了,他怕一个北风吹过去,他就得追着被吹走的于良吉跑了。
  所以别看是扫房顶上的雪,他本人是没上房顶的,幸好这房顶是平平的,扫雪也好扫,直接划拉下去就行,房子四周有草帘子围着,将雪扫离房子,就不会被雪吸走热乎气儿。
  等石宏大回来了,于良吉赶紧奉上热毛巾给他擦手,刚擦完手,就给递上了烤好的土豆,连外皮都扒好了的那种:“吃点热乎的啊!”
  这年头,没微波炉,只有火炉子,所以吃口热乎的东西,都离不开火。
  炉子上坐着大水壶,烧着开水,一直在冒蒸汽,让屋子里不至于太干。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