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坐怀不乱 (明珠)



第312章

他垂着眼,仍是不敢看他。
傅玉声逼近他,站在他的面前,就好像突然失去了所有的声音。质问的话,他一句也说不出来了。于国于家,他都没有一点道理。南京的政府公职人员全都撤离了,很多教会学校也都纷纷撤走,只留下少数人留守。中日在上海开战后,不少上海工厂也都表明态度,要往内地迁移。留下来的,要么是跟日本人关系很好的,要么就是根本舍不得搬迁,又受了日本人的好处的,其他的人,还以为缩在租界里就可以安枕无忧。
他留在这里不走,就像是一个拿定了主意要做汉奸的人,就像是戏台上那些不明是非的妇人,哀求着丈夫不要远离。
可他看着孟青,就好像看着一个陌生人那样,就好像在质问他,问他为什么不明白自己的心意?
他宁愿留在这里,宁愿两个人守在一起。或许他出不上什么力,可他还是想要留下来。
这种战火纷飞的时日,不分高低贵贱,谁都是朝不保夕,或许日本人一颗炸弹扔下来就没了命。就象橡胶大王薛福基,一枚弹片飞来,避也避不过,于是死于非命。这样的飞来横祸,谁能料得到?
他不愿想那么久以后的事,只想要紧紧的抓住当下。
孟青察觉到了他的视线,慢慢的抬起头来,一双眼睛毫不闪避的看向他。
那一刹那,他们两个都固执的沉默着,谁也不说话,声音就好像是燃尽了的灰,无声的堆积在那里,掩埋了眼底的光。
“孟阿生,”傅玉声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艰涩的说道:“你记住,是你要赶我走的。”
孟青飞快的说道:“是。”
傅玉声缓缓的拿起了帽子,端正的戴在了头上,然后朝外走去。他仿佛是在自言自语,又仿佛是在发誓。可他说了些什么,孟青肯定听到了。
他说,“我去过东台一次。这辈子不会再去第二次了。”
“三爷!”孟青突然叫住他。
傅玉声回过头,心脏狂跳着,那是一种失而复得,死而复生的狂喜和欢欣,他的浑身都在刺痛,站在那里回望着那个叫住了他的人。
“三爷,我想要跟你要一件东西……”孟青看着他,声音都在发抖,艰难的开了口。
傅玉声的瞳孔猛地收紧了,动也不动的看着他,声音从嗓子眼里挤了出来,尖锐的近乎刺耳:“你说!”
孟青靠近了他,小声的说道,“三爷,我知道你书房里有一个木头匣子。”傅玉声难以置信的看着他,听他继续说道:“我知道里面放的都是你给我写的信。你带走也没用,你就留给我吧。”
傅玉声看了他很久,然后扭开了脸,在他看不到的地方说道:“好。”

第313章

家里的佣人收拾行李就收拾了一天一夜,其实也没什么东西可收拾的。八月份的时候南京就来了要员,动员大家往内地搬迁,还组建了上海工厂内迁委员会。傅玉华原本是有些犹豫不定的,但是仗打了起来,日军的战机四处的轰炸,阵势比几年前大多了,傅玉华掂量之后,觉得局势不大好,等到了九月底,他也下定了决心。
傅玉声手里不过是贸易公司,还有几个公司的股份,傅玉华动了内迁的心思,他却不想走。他觉得日本人不会打得那么快,大不了他可以带着孟青躲到淮南去。
但这些话,如今说了也没什么意思。
孟青吩咐了好几个人来给他守着门,他装作不知道一样。走的时候,他没有告诉孟青,也不敢同往日的朋友们告别。他手里握着好几家淮南的煤矿,很怕日本人会找上他。他虽然不住在傅公馆了,可日本人无孔不入,就好像那些吸血的虫豸,躲也躲不开。有人找过何应敏,想要请他的岳丈出面,何应敏不敢推脱,虽然答应了,可后来又借口说老人家生了重病,华北又在打仗,实在来不了上海,暂且躲过一劫。
虽然如此,何应敏还是不打算走,傅玉声太知道他了,也不好说他什么。
不过何应敏自己不走,却建议他走,他认识银行界的人多,知道日本人活动得厉害,他对傅玉声说,“你这个脾气,真要留下来,怕要吃苦头,还是走吧。”
傅玉声原本没想到自己会走得这样早,但他还是走了。
他离开了上海,却没去香港,也没去重庆,最终还是去了淮南。那个装满了信笺的木头匣子,他锁好了,临走时交给了韩九,钥匙却戴在自己的身上。
韩九送他去了码头,却不知他要去哪里,大约以为他是要取道广州,然后再去香港,他也不否认。
他又不缺钱,真要去香港,并没有什么难办的,可他偏偏就是不肯。
他到了淮南,先派人去接杨秋心。南京毕竟不像上海,有租界可以躲避,真打起仗来,还不知道会乱成什么样子。他听说南京那边下了命令说要打,心里很是怀疑。南京这个地方,从来都是易攻难守,日本人又来势汹汹,守怎么守得住?杨秋心在南京无处可去,也不愿意回上海,前思后想,还是去了淮南。他还嘱咐过家里的佣人,真要哄抢起来,不用守着,让他们抢就是了。
南京在十二月份失守了,他们人在淮南,消息不通,日军又刻意封锁新闻,直到家里的佣人王富年一路乞讨的找到淮南来,他才知道南京发生了什么。
南京被攻占之后,听说因为渡江的船太少,逃命的军民太多,当时江里都是无数的尸首。
日军进城后,被俘虏的士兵都被斩首,青壮年的难民被抓起来驱赶到一处射杀,上了年纪的王富年被抓去做杂役,趁着混乱逃了出来,走了一个多月才走到淮南。老人家上了年纪,等到了淮南,大约是放下心来,反而生了一场病。
等他后来拿到了英文的报纸,看到报道里写到日军是如何屠杀难民,不只是军人,就连手无寸铁的妇孺儿童也难逃厄运,马路边堆积着半人高的尸体,简直就像是噩梦里才有的场景。
那已经是二月份的事了,那天他在矿厂的办公室里来回的踱着步子,走了近一个下午,一篇报道看了好几遍才看完,浑身都是冰凉。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他关起门来,无声的恸哭了一场。
那天的淮南,也是淅淅沥沥的下着雨。王富年从山里挖了野菜回来,仰头看着天,突然说,人世间的悲苦太多,老天爷也看不下去了。

第314章

日军占领南京之后,开始西进,淮南的官办煤矿得到了中央的指示,都开始毁路炸矿。傅玉声犹豫了很久,和矿厂那位留洋的博士商量了很久,最终还是准备炸矿。他把工人召集在一起开会,给他们发放了足月的遣散费,矿厂里人心惶惶,都不知将来会是怎么个样子。到了这个时候,他的设备已经运不出去了,也一同埋葬在了矿厂。他听说上海周边有抗日的游击队,一直在暗暗的想法子联系他们,却始终都未能成功。
傅玉华他们仍未安定下来,沿途会写家信给他,寄送到上海,有人收到了,再转寄给身在淮南的他。不过他看起来,这些信也是断断续续的,中间又发生了什么,就不得而知了。许多事他信里轻描淡写只是一句,可傅玉声却读得出纸背后的艰辛和不易。
他们的船上载着内迁的设备,还有工程师和技师,一路向西,还要时时的防备日军的空袭,耗时费资,钱流水一样的从手里往出花,让人忍不住忧虑。他们的船被炸毁过一次,打捞设备,修船,期间耽误了很久,所以行走得很慢。原本以为中途可以在武汉落脚,但日本人很快就从徐州南下,包围了武汉。他们不得已再次撤退,到了夏天,才终于走到宜昌。
傅玉华在信里也提到了振玉,说他很乖,虽然晕船生病,说这孩子很好面子,这一点很象他。也说起家中诸人,不知为何,单单不提玉庭。
那封信里单独还有一张短笺,说起振玉这件事,写道:我知道这件事必然令你有所误会,可你不能因此怪罪父亲。实在是因为时局变幻,不得已而为之。孟老板于振玉有养育之恩,论理不该让他们分离。可你与少瑜的婚姻,并未育有子女,振玉是你唯一的血脉,若是留在上海出了什么事,他要怎么同你交代呢?孟老板是个重义的人,你这是陷他于不义。他将振玉交还傅家,实在是一件义举,也了结了父亲的心愿,将来你们父子团聚,就能体谅父亲的一片苦心了。
傅玉声来回的看了几遍,想要回信问他究竟这件事是谁的主意,最后还是作罢了。战火纷飞,空有书信,却不知寄往何处去,况且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再去追究谁是始作俑者,还有什么意义呢?
到了秋天,淮南周边战事吃紧,他逼不得已,还是决定南下前往香港。杨秋心从矿工的口中听说周边有抗日的游击队,她自己拿剪子把头发剪得极短,打好了包袱,只给他留了一封简短的书信,就离开了矿厂。傅玉声发觉以后,急忙吩咐让人去找,又想法设法去联系游击队的人,可找了很久,却仍是一无所获。他对于这件事一直深感自责,那时他对战事已经不抱期望,又想到赵永京的坟墓仍在沦陷区,如果杨秋心下落不明,那他对于友人如何的交代呢?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