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楠西想起先前的统计调查,发现在静城这类现象其实也不少。
“现在儿童患病比例有明显走高的趋势,你们说,这到底是不是意外?”
郁隋摇头:“老实说,我不太相信是巧合。”
盛楠西又看楚嘉筠:“楚老师,你也是当事人之一,你是什么想法呢?”
“怀孕期间身体各方面都会有明显变化,这很正常,但我也认为密集出现多名类似患者,不正常。”
“你们在安城有接触过什么不寻常的东西或者环境吗?”
这也是郁隋和楚嘉筠一直没想明白的地方,而且基因突变的真实原因也还没有查出来。在晴晴出生前,她们内心其实是有隐忧的,每次产检都怕听到不好的结果。
好在晴晴一切正常,可是看到萌萌妈妈那么一个强势的人,现在变得憔悴伤感,她们心里也不好受。
盛楠西叹了口气:“其实我原本也没往那么深的地方想,只是希望能够尽可能多帮那些患者更好的回归社会。可是有些孩子的情况并不如我们所愿,我不能视而不见。”
“楠西,你如果有需要我们帮忙的地方,尽管开口。”
“你先把生活安顿好再说,老婆孩子都等着你照顾呢。”
和盛楠西分开后,郁隋心里还在琢磨她今天说的那些事。之前一直忙孩子的事,她跟楚嘉筠都没能认真想过整件事的来由。
楚嘉筠一看郁隋那表情就知道她在想什么。
“你是不是也觉得楠西今天说的事,有蹊跷?”
“是。之前以为是我想太多,现在看来未必。这一年多来如果真有那么多孕妇出了问题,那安城肯定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郁隋想来想去也没找到突破口,提议道:“要不我们问问陈医生?他应该能看到这些数据,要是真有问题,他也该察觉到了。”
盛楠西终于拿到了当时那批患者的入院记录,和跟儿童中心对接时留存的内容差不多。她也没从中看出什么端倪,但还是联络了那位愿意见面的患者家长。
见面地点是在静城下辖的一个县城,对方神情哀伤,和当初接患者回家时喜气洋洋形成鲜明对比。
“这份记录是假的。”对方匆匆扫过,把记录丢回桌面。
“假的?这怎么可能,这是我通过申请从医院里调取的。”
“没错,这的确是留存在医院的记录,可是上面记录的东西本就是假的。”
看到盛楠西震惊的表情,对方的哀伤更深了些。
“当初我们送孩子入院,没过多久,医院就找人跟我们说,孩子的病其实不严重,只不过因为涉及到儿童所以要郑重些,显得重视。
我们哪里懂这些,医生说不严重,我们心里当然轻松多了。后来负责方也派了人过来,说愿意跟我们私下了结,赔偿金给的也爽快。孩子没事,又有那么一大笔钱可以拿,我们几个家长私底下聊起来,竟然还觉得这事也不完全是坏事。”
盛楠西知道这批患者有不少是居住在一个产业园区附近的居民,产业园内曾发生过泄露事故,紧急处置后并无意外。但在两年后,就陆续有孩子入院接受治疗,大多是情绪疾病或是语言障碍。
当时新闻对此还进行过报道,强调过泄露事故处理及时,并没有对附近居民造成重大影响。而当两年后再次被提起时,产业园内多家企业更是联名发表声明,已经花费重金进行过升级改造,根本不存在任何外泄污染的可能。
曾经引起社会关注的事件,也因为患者陆续出院恢复正常生活而成为被人遗忘的故事。网上曾一度被热议的各种阴谋论,也随着时间流逝,再无人提及。
盛楠西本来也没把这事和那些患者直接联系起来,她建立追踪机制,无非是想真正了解从儿童中心离开的孩子们,以后的生活是否如常,儿童中心给予的帮助是否真正有效。
她没想到,今天和这位家长的见面,带给她的,却是另一个世界。
而在那个世界里,孩子们过得并不好,甚至连为什么生病的真相,都是假的。
--------------------
作者有话要说:
11点40左右二更
第101章
盛楠西和家属的见面持续了好几个小时,可是却没有聊出多少关键信息。家属承认收了不菲的赔偿金,放弃了追究,而且医院方面也多次表示,孩子的健康没有受到大的影响,病情也并非因为产业园周边环境直接导致的。
当时这些家长基本都接受了这样的和解条件,毕竟治疗负担减轻了,又得到一笔钱改善生活,大不了搬家就是了。他们大多都是普通人,也只能接受这样普通的命运。
出院后孩子的病情的确没有复发,那些家长们拿了钱有的在其他地方买了新房子,有的选择回老家重新生活,也有的还住在产业园附近,但可以用赔偿金做点小生意,生活比过去好了不少。
盛楠西听完以后,虽感震惊,但也不能完全否认那些患者的生活比过去改善了。
“那为什么不愿意和儿童中心保持联络呢?定期反馈你们的生活,是一种良好的双相机制。知道你们过得好,儿童中心不会去打扰,如果你们遇到困难,儿童中心也可以帮忙协调。”
“医院交代我们,出院以后就尽量少跟之前的人接触,也不要随便提起孩子以前生过这种病。”
“为什么?”
“说是怕受歧视,受干扰之类的,反正说了很多,我们也不太懂。但是病好了的人,谁会想整天记得以前生病的惨样?
老实说,我们当家长的也不希望孩子记得。”
“那你现在,为什么又愿意说了?”
这段时间她一直在想方设法联络那些人,可是能给她回应的少之又少。这次她本来也不抱希望的,没想到这位家长出奇配合,才有了这次的见面。
“因为孩子的后遗症出现了。”
“后遗症?”
“正常了一段时间,突然又不行了。这次直接不会说话了,成哑巴了。”
盛楠西不敢相信:“怎么会这样?确定是后遗症而不是新发病症吗?”
“我们之前在别的城市生活,检查出来说器官坏了,控制语言的那个神经也不对了,都是被损伤过的。”
盛楠西感觉到的已经不再是悲伤难过,而是恐慌。这个孩子的资料她是知道的,并不是情况最严重的,而且离开儿童中心的时候口齿伶俐,无论如何都看不出会变成哑巴。
可是家属能够提供的信息有限,除了让盛楠西知道患者的现状,也就只有产业园那条信息最有用。
司主任对盛楠西要建立新的追踪机制一直是不支持但也没有明确反对的态度,她正式留下后儿童中心对她很重视,在工作上给了她很大空间。
可这些都只是内部的空间,想要进一步查清产业园的问题那就不是儿童中心能给她的了。她本想把这事报告给司主任,想起之前她对追踪机制的冷淡态度,盛楠西临时又把申请报告给收了回去。
这事恐怕还得从第一中心医院入手。
盛楠西暂时不让郁隋她们插手这事,毕竟头绪都还没找到,不值得把所有人的精力都集中到这里。
郁隋心里一直惦记着这事,但眼下的确有更重要的事需要处理。和楚嘉筠去看过几次房子,却迟迟没有拿定主意。
不是附近缺少合适的学校就是周围环境不够好,有工厂,这都是郁隋现在格外在意的因素,哪怕价钱合适她也不考虑。
“其实这个不错,唯一的缺点就是有点小,还有点贵。”
楚嘉筠笑笑:“那就先租房好了。”
“一家四口一直租房也不合适,别人会以为我养不起家的。”
楚嘉筠正在叠孩子们的衣服,忍不住纠正郁隋:“你这陈旧的观念应该改一改了,没有人强迫你养家,家是我们共同的。”
郁隋滑到床沿,仰头看着楚嘉筠:“那你很辛苦,我怎么舍得。”
“是吗?那我要是下个月就继续上班了,你会怎么样?”
郁隋一怔:“下个月?这也太快了吧,我们不是说好了休息一年吗?”
楚嘉筠把衣服收好,轻叹:“我的身体恢复得很好,早点上班没有影响。”
郁隋知道她急着开工,肯定也是因为不想自己经济压力太大。这样一来,就更显得她不够给力了。
“静城的发展机会很多,但也不会停下来等我们,所以既然决定了在这里生活,就要适应这里的节奏和方式。”
通过最近去看房,郁隋深刻地体会到账户余额对生活信心的影响有多大。她和楚嘉筠都算收入不错的人,可是能符合她们要求的房子价格同样令人咋舌。
不靠郁家的支援,郁隋想要独立在静城买一间让四口人生活舒适的房子,短期内怕是不现实。好在楚嘉筠从没有提过这种要求,但郁隋却不得不重新规划自己的事业。
她的设计热卖说明之前的思路是对的,也证明了这类面向成年玩家的玩具是有市场的。那么,她是否能够脱离尚丁的平台,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和产品线呢?
这样的话,设计上就有了更多的自主性,而且在事业上也有更多发挥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