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女世子 (于欢)


  吏部尚书听后连忙躬身,“陛下心系天下与万民,是百姓之福,但臣身为老臣,陛下的安危重于一切。”
  “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何惧之有。”皇帝道,“朕不是先帝。”
  吏部尚书之所以如此谨小慎微,乃是因为先帝好武,结仇无数,就算回到燕王府内,仍有刺杀之事传出,吏部尚书更是与先帝一同经历凶险,才如此谨慎。
  但如今的天子,止戈兴仁,受百姓爱戴,群臣拥护,北上途中,所到之处万民欢呼。
  皇帝随后又道:“杨卿担忧朕,朕心甚慰,但朕如今不再是燕王府里那个纨绔的小世子了,朕也从未忘记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
  吏部尚书遂磕头,君臣寒暄了几句后,从皇帝的玉辂内退出。
  经一夜歇息的队伍继续北上,当沈氏弓腰入内时便看见了躺在车屋坐榻上一脸疲倦的皇帝,“杨尚书与陛下说了什么让陛下如此疲于应付。”
  皇帝摇头,躺在榻上望着车盖上华丽的装饰与图案,“怪不得姐姐想要拼命逃离,朕有主宰苍生的权力,但苍生也将朕困在这个小小的牢笼里。”
  沈氏靠近,在她身侧坐下,赵希言便翻身趴在她的腿上,轻轻吸了一口气,缓缓道:“好在,朕还有你。”
  ——
  离开扬州城后不到一月,便有一徐姓富商将万贯家财悉数捐出,户部将其用于水师极船只建造,用于抵抗倭寇。
  为此,皇帝亲自御笔赐匾,命禁军送往富商家中,便有一夜,富商抱着四字大匾的圣恩,感激涕零。
  洪佑四年,皇帝迁都顺天,借迁都北上之宜巡游山东一代,凡皇帝所现之地,无论各州、府、县,必有皇后沈氏陪同。
  【作话】
  提前祝大家元旦快乐——


第209章 终章
  洪佑四年,皇帝率文武百官进入顺天府,由于皇帝在北平的威望极高,入城之时,顺天的百姓自发的至城楼前跪迎。
  禁军护卫,天子仪仗进入京师,百姓们跪在道路两侧连连叩首,“陛下威武。”
  “陛下万岁。”
  山呼万岁的声音响彻天地,皇帝坐在玉辂内,命左右将卷帘卷起,与皇后一同向车外招手。
  京师的紫禁城仿照金陵紫禁城所建,格局基本一致,但规模要大许多。
  皇帝正式迁都后,短短数年时间,京师的繁华便远超金陵,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在加强军备,此后长达数十年,北戎不敢来犯,而东边海岛的倭寇也被水师阻挡在关外。
  洪佑五年春,正旦大朝会,入京朝贡的邦国远超几朝先帝之和。
  洪佑六年,晋王赵哲大婚,娶民间王氏女,次年,晋王夫妇诞下一子。
  ——顺天府京师——
  晋王携妻儿入宫请安,“臣赵哲,恭请圣安,皇后殿下安。”
  乾清宫内,皇帝抬了抬手,“赐座。”
  “谢陛下。”赵哲起身,牵着妻儿缓缓坐下。
  此刻晋王妃怀中抱着一个刚出生刚满月的婴儿,正睡的香甜。
  待妻子坐好后,晋王将孩子抱起,抱到赵希言与皇后沈氏跟前,“蒙兄长赐婚,方有今日,特携妻儿前来谢恩,也请兄长为小儿赐名。”
  赵希言伸手抱过孩子,小手握拳忽然醒来,但见皇后后并没有哭闹,而是瞪着与她母亲一样的双眼,“禾儿,你看。”
  沈皇后看着孩子,醒来后竟不哭闹,“这孩子日后一定有大出息。”
  “请皇后殿下赐名。”晋王道。
  沈皇后思索了一会儿,“孩子是父母的恩赐,钰,宝也,不如就取名为钰吧。”她转头看向皇帝。
  赵希言点点头,“这个字好,小娃娃生得漂亮,如玉一般。”
  晋王遂携妻子跪伏,叩谢道:“谢陛下、皇后殿下赐名。”
  ——
  洪佑七年,此时距皇帝大婚已过去四年,然内廷一直无嗣出,眼见皇帝迈向不惑之年,这让群臣万分焦急。
  尤其是晋王大婚生子之后,文武百官便再也沉不住了,联名上书皇帝,请求再挑选良家子。
  登基多年的皇帝,不用动怒也能轻而易举的说服百官,总是能找到理由搪塞过去,不敢再朝堂之上大闹的朝臣,便只能堵着皇帝的出行。
  “陛下,而今陛下已娶妻三年,然中宫一直未有嗣出的消息出,国本不立,则无法安天下,而今盛世,皇嗣却无所出,这让臣等都为之担忧,请陛下三思。”大臣们拿着笏板堵在了乾清门前。
  皇帝静坐在步辇上,“皇嗣固然重要,但朕如今尚在盛年,诸卿担忧什么呢?”
  “早立皇储,可安人心。”有大臣道。
  “是太子立了能安人心,还是明君政策,创造盛世可安人心?”皇帝问道,见众人不语,“诸卿何必操之过急?”
  “陛下……”仍有朝臣不死心道,“陛下正值盛年,然内廷六宫空缺,陛下每日同皇后起居,已是违背了祖制……”
  “够了!”皇帝忽然怒道。
  群臣少见她动怒,这一次便将几人吓楞,“朕只不过效仿寻常人家,若天下百姓都能如此,少一些宠妾灭妻的丑闻,这才是真正的安宁。”
  此后,帝后同起居数十年如一日,每有朝臣上疏为皇帝再次挑选良家子,都会遭到皇帝怒斥,随着一些老臣相继辞官,新科进士慢慢进入朝中,纳妃与皇嗣之事的发声便越来越少。
  洪佑十三年,裕王赵瑞于京师裕王府举行冠礼,同年,晋王赵哲诞下第三子,皇帝下旨将其接入宫中交由皇后抚养,赐名赵顼。
  同年,裕王赵瑞娶朝臣之女为妃,由太常寺与礼部操办。
  ——坤宁宫——
  亲王纳妃的大喜笼罩着整座京师,包括紫禁城内也是一片喜庆,皇帝为裕王长兄,长兄如父,故而为其大肆操办,又赐各种珍宝至裕王府。
  是夜,京师的夜晚依旧繁华热闹,但最热闹的还属今夜的裕王府。
  白日的喜庆过后,紫禁城便重回了安宁,尤其是夜晚,只有来往的宫人与太监,迈着轻盈的步伐不敢出声。
  内廷只有坤宁宫还掌着灯火,皇帝沐浴更衣回来,只见沈氏坐在镜台前,缓缓散下青丝。
  十余年过去,丝毫不见眼前人容颜衰老,“好奇怪。”
  “奇怪什么?”沈氏一边对镜梳头一边问道。
  “今日姐姐替我梳头,已然见有华发,可是我见姐姐,容颜却没有丝毫改变。”赵希言道,“甚至比晋王妃王氏看起来,还要年轻。”
  沈氏随后放下手,“晋王妃已是生育了三胎之人,难道陛下不知道生育会使如此加速衰老与缩减寿命么?”
  赵希言愣了愣,“听过医师说女子生产,异常凶险,如过鬼门关,宗妇因产子而亡的,也有不少。”随后走到沈氏身后一把环住,“听着属实吓人。”
  沈氏随后叹了一口气,这样的场景她曾见过,尤其是在紫禁城的内廷中,后妃不过是为皇帝诞育皇嗣的用具罢了,“纵使如此拼命诞育子嗣,却也得不到男人的怜惜,何苦作践自己。”
  赵希言搂着妻子,“姐姐就这样陪着我,再也不必遭受天下的不公。”随后将人一把抱起。
  那未系紧的衣裳忽然散了开来,二人刚沐浴完,沈氏只穿了一件单薄的衣裳,散开后,身体几乎一览无余。
  赵希言遂将她抱到榻上轻轻放下,一脸笑眯眯的盯着沈氏,目光在她身上游走,“今日可是大喜呢。”
  ——
  洪佑十五年,裕王妃诞下一女,洪佑十八年,裕王病重,而第三子尚未诞生。
  ——裕王府——
  裕王少年起身体一直欠佳,近些年病情加重,直至太医摇头,回天乏术。
  裕王病重,皇帝于百忙之中抽身出宫,亲临裕王府探望。
  身怀六甲的裕王妃与侧妃及两位夫人都候在寝殿门口连连抽泣。
  裕王妃牵着嫡长女,长子与次子都为庶子,各自躲在生母身后,还不知发生了什么。
  “妾叩见陛下,圣躬万福。”裕王妃带着王府内廷的一众朝皇帝行礼。
  赵希言抬了抬手,“你身子不便,就不用多礼了,裕王他如何了?”
  听到皇帝问话,裕王妃便更加伤心了,连连哭道:“殿下他……”
  赵希言便明白了,裕王大概是撑不过今日了,遂走进了寝殿。
  裕王妃紧跟上前,走到裕王榻前,挺着大肚子吃力的俯下身,“殿下,陛下来看您了。”
  此时的裕王已病入膏肓,本就瘦弱的身躯如今像一副枯骨,他睁开眼睛,泪水不停的从眼睛流出,裕王妃见状便起身。
  皇帝走上前,在裕王身侧坐下,裕王吃力的抬起手,皇帝握住,一边道:“三郎,朕在。”
  “哥……哥……”裕王握着皇帝的手,看着眼前自己仅剩的亲人,“三……郎……从没……忘记……母亲的……教诲……”
  由于关系并不亲近,裕王对这个仁慈的兄长一直心存敬畏,也一直谨小慎微,害怕自己不讨喜,无诏也不敢进宫。
  “朕知道。”皇帝拍了拍裕王枯瘦的手背。
  裕王又看了一眼自己的内廷妃子,“请陛下……赐她们还家。”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