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女世子 (于欢)


  永康三年,宫中大选秀女,凡低级官吏之女满十五岁者,呈画像于十二监,由司礼监进行筛选,随后呈至皇帝眼前,同年,皇帝册翰林院侍书刘辅之女刘轻衣为贤嫔,赐居仪柔殿,同月,一张经过画师修改的贤嫔画像流入民间,后又经民间画师临摹加以修改,为人广议,言贤嫔酷似先皇后殿下容颜,又是汉人与异族混血所生,纷纷以皇帝情深论道。
  “这只是用所谓的情深充当借口罢了。”晋阳公主不屑道,“为了掩饰自己惯用的手段。”
  赵希言长长叹了一口气,强忍着心中丧母之痛,“变心,是何其简单之事。”随后起身从燕王府驾马离去。
  赵希言骑马朝昭陵处狂奔,只修建好地下玄宫的昭陵,如今仍在动工的状态,工匠们夜以继日的修砌着皇陵,见燕王身着素服纵马而来,负责督造的官员赶忙从蔽日的大棚内匆匆走出,“下官不知燕王殿下亲临……”
  赵希言跳下马,朝官员做了个手势,便独自一人前往了昭陵的地宫,一路上,陵墓修建的嘈杂将她的心扰乱。
  进入深处地下的地宫,虽有长明灯照亮,但仍然挡不住地底的黑暗,但外面的嘈杂声总算是小了许多,仁孝章皇后的梓宫孤零零的躺在宽大的墓室中,这里建造的如紫禁城的坤宁宫一样,赵希言一把跪在梓宫前,既没有说话,也没有哭泣。
  脚步声紧接而来,她很熟悉,便也没有设防,随后一双绣花鞋站在她身侧,轻轻蹲下,“殿下,是时候回京了。”
  “我不明白。”赵希言道,“母亲只有一个丈夫,为什么父亲就不能也这样,如果是父亲死了,母亲是绝不会这样做的。”
  晋阳公主轻轻搭着赵希言的肩膀,“这是世道与思想所造就的,没有哪个女子能逃脱这样的宿命。”
  赵希言忽然侧头,目光坚毅,“有,我和你。”
  晋阳公主愣了愣,皇帝的这一番举动,彻底刺激了这个孝子的内心,激发出了先前在京与对敌那样的斗志。此刻,福祸相依二字再贴切不过于她。
  皇帝登基之后,赵希言以为从此天下太平,尽管父亲因为权力而变,但在她心中,父亲永远是父亲,作为曾深受呵护与宠爱的儿女,她永远都忘记不了儿时,父亲的慈祥,她以父为榜样,敬重、爱戴,追寻着脚步。
  但接二连三的变故,让她深受打击,也许是受不了曾经如此恩爱的双亲,在母亲离世不到三载,父亲便另寻新欢,又或许是新进的妃嫔深受皇帝宠爱,将来诞下皇嗣便会危及自己,这种种原因,都让赵希言选择不再忍让。
  ——半月前——
  ——紫禁城——
  在册立刘轻衣为贤嫔之前,王彦拿着她的画像,与她的家世至皇帝跟前一一赘述。
  “刘氏本家,原是山西商贾,家中世代从商,而至父亲刘辅时,喜好读书不善经营,致使商行日日亏损,其祖父母便为刘辅娶了几房妻妾,生有一儿一女,嫡子自幼聪慧,便接管家中的经营,是晋商其一,陛下起兵时,还曾借过粮给燕军,而刘氏是庶出,其母并非汉人,而是胡人出身,祖籍……云中,今年才随父入京。”
  听到那个古老的城池名字,皇帝心中一怔,那夜他他便是觉得女子样貌长得独特,不似汉人,“云中……”
  “刘辅位于龙飞榜榜末,如今还是不入流的候补官员,若要转任,需满三年由吏部考核。”王彦又将查到的刘氏的父亲的资料呈给皇帝。
  “既有功名在身,那便将他调入翰林院吧。”皇帝极大方道。
  王彦听后,有所顾虑道:“龙飞榜所选进士数千人之多,远超国朝历代进士榜,此人位于榜末,调其入翰林院,恐不能服众。”
  皇帝摸了摸络腮胡子,“侍书不过一九品小官,难道朕还不能任命了?朕之令,即天子之令,谁敢不服?”
  “是。”王彦于是应道。
  永康三年夏,任新科进士刘辅为翰林院侍书,其女选为秀女,留于宫内。几日后,皇帝正式册立刘氏为贤嫔。
  刘氏虽被册为贤嫔,但其族人未受到重用,只有其父入翰林,仅为掌管文书的九品侍书。
  ——
  就在册立消息传出京城不久,天下议论纷纷之时,顺天府又传来一阵风声,让皇帝头疼不已。
  哒哒哒——脚步声入内,老太监叉手道:“皇爷,地方通政司奏。”
  “哪里来的?”皇帝拿起一杯茶,捻起盖子轻轻拂了拂茶汤,抿下一口润了润喉咙道。
  “顺天府,北京。”老太监道。
  皇帝遂放下茶杯,抬手将老太监手中的奏疏接过,果不其然,从北京递来的奏疏便只有燕王的。
  皇帝阅完,脸色变得很是阴沉,王彦见状,便开口道:“北京来的,当是燕王殿下的上疏吧,快到皇爷寿辰了,殿下此刻上疏想必是……”
  “无召不得归京,她是来向朕请归的。”皇帝沉声打断道。
  王彦楞了楞,“许是殿下想要回京为陛下祝寿,陛下将殿下派往北京,将来的国都所在,好让殿下继任储君之前能得到历练与当地百姓的认可,可谓是用心良苦,此刻若回来……”
  皇帝闭上眼,“她既然想回来,那便让她回来吧,这样的消息一出,她即使不想回来,也会有人唆使她回来的。”
  王彦噎住,“皇爷是指,晋阳公主?”
  皇帝轻轻揉着额头,“罢了,仪柔殿收拾妥当没有。”
  “还在收拾,按照刘氏在家的喜好布置了陈设。”王彦回道,“今夜就可以让贤嫔娘娘搬进去了,皇爷晚上……”
  皇帝摇头,“朕忽然一道旨意册封,想来多有不适,先着人好生伺候着吧。”
  “是。”
  ——
  永康三年夏,皇帝召归燕王赵希言。
  一路奔波,风尘仆仆归来见君的燕王赵希言,回到京城之后便马不停蹄的赶往宫城。
  ——乾清宫——
  仁孝皇后小祥之后,皇帝便换下了素服,重新穿上了衮服及受朝时的朝服,当太监们领着仍然身着素服为母守孝的燕王时,提醒道:“殿下归京面见陛下,为何不换件显精神的衣裳,这样陛下见了殿下,一定会万分高兴的。”
  “为何我换了件衣裳,陛下就会高兴?”赵希言一脸冷漠的说道,“母亲三年孝期未过,我不应着丧服吗?”
  太监愣住,便再次小声提醒道:“贤嫔在乾清宫内伴驾,陛下若见了殿下这般,会难堪的。”
  赵希言没有说什么,谢过太监的好意提醒后,便直直的走进了乾清宫。
  【作话】
  张皇后与皇帝有点参照朱棣与徐皇后,但是朱棣与徐皇后是少年情深,可谓青梅竹马,所以按道理皇帝跟张氏感情没有那么深,但也可以了。(君莫亭【江屿】为你整理)
  朱棣爱徐皇后毋庸置疑,所以九个子女有七个是徐(英年早逝跟生娃多也有关系,古代女人真命苦,得宠也不是,不得宠也不是,得宠就是生育机器了,三胎及以上,身体的损害不可逆转,况且古代医疗,吐了呀)但徐死了仅仅两年,他就又册妃了——
  管这叫情深呢,不过是因为徐在世时的好,才貌双全,又通情达理,这就是男人的天性。
  徐皇后是明十三陵里第一个入长陵的,朱棣登基没几年,陵墓还在修建,所以她的灵柩在南京紫禁城停了六年之久,而在这期间,朱棣就册了其他妃子。


第175章 是敌是友
  赵希言刚踏入乾清宫大殿,便听到殿内一阵欢声笑语,全然没有了仁孝张皇后故去时的悲伤,就好似已被人遗忘一样。
  当燕王赵希言以一身素服出现在殿内时,皇帝的脸色骤变。
  “臣,赵希言,叩见陛下,圣躬万福。”赵希言走上前屈膝跪伏于皇帝跟前。
  这身醒目的素服,好似在提醒皇帝,又好似在质问。
  皇帝沉着一口气,闷声道:“回来了?”
  “是。”
  “坐吧。”皇帝吩咐道。
  “臣站着便好。”赵希言冷冷道。
  见亲子似不待见自己,皇帝脸色有些难堪,“朕与你介绍一下……”
  “臣知道……”随后赵希言朝一旁的妃子行礼,“贤嫔娘娘。”
  贤嫔欲起身行礼,被皇帝制止,皇帝见赵希言态度冷漠,遂将贤嫔屏退,片刻后,偌大的乾清宫大殿内只剩僵持对峙的父子二人。
  皇帝一改在贤嫔跟前的慈父态度,拉沉下脸道:“你从北京千里迢迢回来,就是给朕脸色看的?”
  “臣不敢。”赵希言拱手道。
  “你这身衣服作何解释?”皇帝阴沉着不悦的脸色,“是故意给朕难堪吗,还是在提醒朕,你的母亲刚故去不久。”
  “原来陛下还记得母亲新丧不久啊。”赵希言道,“先皇后是臣的嫡母生母,于情于理,为人子臣都要为母亲守孝三年,三年未满,而今穿着有何不妥?”
  皇帝哑然,他坐在高高在上的椅子上俯看着自己的孩子,“你就是为这个事回来的?”
  “还是说,你怕贤嫔日后诞下子嗣,危急你的地位。”皇帝又道。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