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儿眼底噙着眼泪,却嘴角微扬,笑道:“臣说过,士为知己者死。”
“罪臣之后,掖庭宫人,也配与公主称知己?”武后冷声反问,手指力道加重,另一手突然扯下了婉儿的银簪子,抵在了她的喉咙上,“你如此处心积虑地为太平谋事,你到底想要什么?”
婉儿笑意不减,一字一句答道:“问心无愧。”
“无愧?”武后冷笑。
婉儿眼底看不出一丝的恐惧,“明知殿下有险,却视若无睹,那是不义。那年天牢之祸,若不是殿下暗中收买狱卒,我绝对活不到今日。如今一命还一命,是为无愧。”她句句是真,不管是上辈子,还是下辈子,只要殿下安好,她死又何妨?
武后似笑非笑,“那哀家呢?你在哀家的跟前,为旁人舍命谋划,算不算不忠?”
“殿下若能坐镇长安,必会稳定大局,于太后而言,百利而无一害。”婉儿紧紧盯着武后的眼睛,“这不算臣在尽忠么?”
武后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哀家要的是一心一意效忠的臣。”说着,手中的银簪子沿着婉儿的颈线一路往上,“朝秦暮楚者,哀家用得不安心。”
“臣能一心一意。”婉儿坚定答道。
“还恩太平,便一心一意为哀家效忠么?”银簪子最后落在了婉儿的眉心处,武后明知故问。
婉儿想要垂首,却被银簪子抵住了,“臣……请太后成全!”
“这是你最后一次为太平筹谋。”武后微微用力,簪子的尖端刺入了婉儿的眉心,鲜血沿着她的鼻梁流了下来,滴在了地上,“也是哀家最后一次容忍你。”她突然一划,簪子便在婉儿眉心留下一道血痕,“哀家绝不留三心二意之人。”
武后起身,将手中染血的簪子一扔,走回龙椅,缓缓坐下,“拟旨吧。”
“诺。”
婉儿捂着伤处起身,武后身上的细微变化,她嗅得清清楚楚。武后不再是当初的天后,她如今一心一意地想要当君临天下的天子。天子心中,只有君权,天下万民,只能臣服天子一人。
她如今站在历史的转折处,稍有不慎,粉身碎骨。所以,任何可能存在的威胁,她都会一一清扫干净。
这道旨意,不单是武后对婉儿的最后容忍,还是武后对太平的最后宠爱。
太平若有二心,武后绝不会手软。
婉儿若有二心,武后下次一定会摘了她的脑袋。
鲜血自指缝间逸出,婉儿用左手紧紧按住伤处,右手提笔沾墨,恭敬聆听武后下旨。
“公主自请守陵三载,当为天下人之典范。”武后说到一半,斜眼看了一眼婉儿,话却是说给裴氏听的,“裴氏,传太医。”
“诺。”裴氏方才看得心惊胆战的,领命时只觉双腿发软,踉跄了一下,才趋步退出殿去。
婉儿知道这是武后在赐恩,先威压,再施恩,这是帝王屡试不爽的手段。身为臣下,应当感激涕零,万幸捡回一条命。
武后已经恩威并施了,婉儿也该有点回应,是以婉儿忍了许久的眼泪终是流了下来,跪地哑声谢恩,“叩谢太后。”
“继续拟诏。”武后没有看她,随手拿起一本奏疏,一边看,一边道,“朕感念皇妹纯孝,特加封镇国之衔,守陵期内,镇守西京,参决长安军政要务。”说完,武后又加了一句,“望皇妹忠君护国,勿生二念。”
武后的话说完,婉儿的诏书也拟好。她生怕自己的血落上诏书,小心翼翼地将诏书移向武后,请武后御览。
武后扫过一眼后,满意地笑了,“哀家好像并没有说这一句。”说着,食指在诏书最后一句话上叩了两下。
婉儿敬声道:“‘未得传召,不得回返东都。’这是为了防止殿下势力壮大后被人蛊惑,妄生事端。”
擅离长安者,以谋逆定罪。
这是婉儿给太平谋的护身符,也是给武后送的定心丸。
“孺子可教。”武后笑了。
今日朝堂之上,那个不成器的儿子已经当着众臣提了“镇国”二字,如今这道诏书颁下,这笔糊涂账只能算在李显身上。
再等几日,等朝臣们琢磨得差不多了,便是她易君之时。
裴氏不久便将太医请到了徽猷殿,武后挥手示意婉儿与太医去偏殿治伤。
婉儿回到偏殿时,红蕊看她半脸是血,吓得急问道:“这是怎么了?”
“无妨。”婉儿微笑,安抚红蕊,“去打盆水来。”
“嗯!”红蕊快步退出偏殿。
太医上前仔细瞧了瞧婉儿的伤口,认真道:“只要用药得当,伤口应该不会留疤……”
“这个疤我必须留。”婉儿没等太医说后面的话,笃定地看着太医,“大人只须止血上药便好。”
“这……”太医知道宫中女子最重容颜,还是头一次听人说要留疤的。
婉儿倒也不瞒他,“太后亲手所划,不可不留。”
太医不禁倒抽一口凉气,点头道:“如此……唉……”
上辈子她这儿也有一个疤痕,这辈子也没逃过这一劫。用这样一个疤痕换来太平在长安的安全,婉儿只觉一切都好。
往后数年,她会好好保护自己,等待太平归来。
至少,她答应太平的没有食言。
趁着太医调制伤药的空隙,婉儿低下头去,看着腰间的香囊,哑然轻笑。
殿下留给她的发,便是她往后岁月唯一的慰藉。
第102章 相思
太平抵达陵地附近的第三日, 加封“镇国”的诏书便到了太平手中。太平欣然接旨,得此诏书,她在长安开府召选幕僚便是天经地义,也不必藏着掖着, 徒惹阿娘猜忌。
若是换做平日, 这道诏书根本就过不了中书省。一切只是刚刚好——刚好武后的官员猜度这诏书是武后对臣子的试探,欲开女子参政之道, 所以这些官员默许了这道诏书;刚好李唐势力猜度这是新帝为了对抗太后的举措, 是以这道诏书他们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默许。
诏书既定,李显便无可用之处。
不朝之日, 武后宣召众臣上朝,听闻消息的李显匆匆赶来,却未想到这竟是他的退位之日。当日,武后当着众臣宣召, 天子庸碌, 难守大唐基业, 废为庐陵王,即日逐出东都,软禁房州。
李显慌乱大哭, 揪着武后的衣角苦苦哀求。
只见武后冷脸拂开了李显的手, 嫌弃道:“大唐建国不易, 你竟想把祖宗基业交与外戚, 哀家对你太失望了。”
“母后!那只是儿的一时气话,儿绝不会……”李显的话并没有说完,便被武后狠狠刮了一个耳光。
声音响脆,听得众臣脸颊生疼。
李显被打蒙在地,捂着红肿的脸瑟瑟不知还能说什么。
“滚去房州, 若无诏令,永世不得入京觐见!”武后当着众臣下了命令,挥手示意内侍将废帝拖了下去。
武后深吸一口气,缓缓走上了贞观殿的龙台,站在了龙椅边上,她朗声道:“国不可一日无君,诸位臣工,哀家可立谁人为新帝呢?”
明知故问。
裴炎自臣列中走出,手持笏板进言道:“太后膝下还有嫡出皇子,循例,应当殷王继位,以承大统。”
“裴卿所言极是。”武后淡淡地应了一声,目光扫视众臣,“诸位可有异议?”
“臣请殷王继位!”武后的心腹们纷纷跪倒附议。
李唐旧属左右看了看,只要天子还是姓李,换掉一个庸碌之君,对大唐而言也是好事。
“臣附议!”
片刻之间,众臣跪地叩首。
李旦也曾想过那把龙椅,可看着自己的三位兄长或死或废,他已经洞悉了母亲的野心。继位之后,为了保住性命,他索性称病不朝,将军政大事都交给母亲处置。
武后欣然受之,以太后之尊临朝称制,一边大力扶植心腹,一边准备清洗朝堂。她想求的是名正言顺地坐在龙椅上,听天下人山呼万岁,让天下人知道,女子一样可以君临天下。她已经快触到她想要的东西,只要把挡在龙椅前的那些绊脚石一个一个地踢开。
有些事不必上位者明言,自有走狗冲锋陷阵。
酷吏丘神绩于巴州逼迫废太子李贤自尽,奏疏抵达洛阳时,来自长安的密疏已经到了武后的手中。
武后看着密疏上陈列的事情,神色逐渐凝重。
婉儿已经瞥见了上面所述内容,大体是说公主在西京招兵买马,开府揽贤,一边修筑乾陵,一边操练兵马,居心叵测。
在这个时候操练兵马,无疑是大忌。
婉儿不动声色地先将李贤自尽的奏疏双手奉上,“太后,巴州来报,庶人李贤自戮身亡。”
武后放下密疏,从婉儿手中接过奏疏,看到最后时,不知是怒是喜地道了一句,“好一个丘神绩!”
婉儿低着头,从今日新到的奏疏中找到了太平的奏疏,放在了第一本上。
这个时候李贤自杀,是好事,也是坏事。
好事是可以永绝后患,让平日里心系废太子的官员彻底断了念头,坏处是刚换了一个天子,废太子便自戮身亡,必会被有心人拿来生事。
相似小说推荐
-
姐姐,组cp吗[娱乐圈] (一只猫不语) 2022-03-13完结2827 6954沈之奚和出过道的池清秋一起参加女团选秀。她伪装成池女神的事业粉,表面为姐姐优秀...
-
入戏太深 (秦淮洲) 2022-05-07完结19225 29853桑絮在剧本杀店里拼车时拿了百合剧本,cp是个成熟知性的御姐。她们互守秘密,丧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