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晨昏GL 完结+番外 (若花辞树)


  她每每与她对视, 或沉湎, 或自责不该沉湎, 却从未想过,为何全然不同的二人,会有如此相像之处。
  郑宓对上她震惊的目光, 脊背微微地绷直,口上却若无其事道:“公主为何这般看我?”
  话音一出, 便似兜头一盆冰水彻头彻尾地浇下。
  明苏陡然间醒了, 不对, 声音不对。她再观皇后的面容,便如第一回见她一般, 仔仔细细, 角角落落地看。
  也不对, 相貌不对。虽都好看,却显然不是一副长相。
  明苏顿时颓了下去, 难道是魔怔了?否则方才那一瞬间,她怎会冒出皇后便是阿宓的离奇念头。郑宓由着她看,并不躲闪。
  明苏默然不语,端着茶盏,静静地饮。
  一旁举画的宫人还立着, 郑宓挥了下手, 示意他们先退下。
  明苏正收拾心情,郑宓见她没什么说话的兴致,也就未开口搅扰。
  殿中倒格外宁静下来, 唯有茶水倾泻的脆响不时传来,是皇后亲自在为公主添茶。
  过了好一阵,明苏方有些回过神来的模样。郑宓这时方问:“公主今日很是反常,是怎么了?可是遇上了什么难解之题?”
  这一句是必要问的,殿下方才显然是心中埋了事,她待她一贯关心,此番却不闻不问,待殿下出宫之后。
  若回想起来,必会觉得古怪,以为她心虚,故不敢问。
  也不可问得过于细致,否则落入殿下耳中,便像是在试探了。
  明苏是很能记得住旁人待她好的性子。她这般关切一问,明苏必会愧疚。
  郑宓问完这一句,明苏果然如她所想,不怎么敢看她,语气也略略和软下来:“无事,多谢娘娘关心。”
  说罢,她愧意愈盛,皇后待她如此上心如此关切,可她却拿那等耸人听闻的荒唐事去猜疑她。
  她有些坐不住了,便站起了身:“趁着还有一日闲暇,儿臣去看看母妃,便先告退了。”
  郑宓起身送她,一直送到殿门外。
  以方才的话语来看,明苏只是对她与棠玉的不同产生了疑惑,只不知她有没有更进一步的怀疑,譬如怀疑她便是郑宓。
  皇后望着步履匆匆的背影,忽而觉得自己可笑,容貌不同,身量不同,声音也不同,分明就是两个不同的人,如何联想到一处去。
  借尸还魂之事,何等诡异离奇,明苏怎能想得到?
  郑宓松了口气,可心中又难免遗憾。
  明苏离了仁明殿,便匆匆忙忙地往淑妃处去了。她到时,淑妃正取了本话本在看,见她突然来了,便将话本反扑着放在桌上,起身迎她。
  明苏魂不守舍的,见了她,先行了礼,而后自提了桌上的壶,倒了盏茶。
  淑妃哎了一声,劝阻道:“这茶凉了,令换新的来。”
  话音还未落下,明苏便将盏中之茶一饮而尽了。
  大冷天里,冰凉的茶水,使得她五脏六腑都似被冰住了。明苏打了个激灵,脑子却清醒起来。
  淑妃招呼宫人,命将这壶茶拿下去,沏新的来,又望着明苏,责备道:“怎这般急,凉水入腹太过伤身。”
  宫人很快便沏了新茶送来。淑妃替明苏斟了一盏,袅袅的烟气,淡淡的茶香,都使得明苏想到方才在皇后殿中的情形。
  目光相似,还有烹的茶也是一般滋味,还有也爱叮嘱她要多着衣,要少饮酒……
  明苏的脑海中飞快地冒出许多念头,拦都拦不住,待她反应过来,她忙打住了,心慌意乱的,必是她想得多了。
  怎么也不会的,这分明是两个人。
  淑妃见她混混沌沌的,不知她是怎么了,也不敢问。
  自宓儿的死讯传来,明苏便不大一样了。她不敢提,怕明苏正沉溺悲伤,她一提,她便更难受了。
  也怕她想的是旁的事,她一提,倒让明苏又记起这一遭来,又伤一回心。
  淑妃瞥见扑放在桌上的话本,便拿了起来,推到明苏眼前,笑着道:“这话本还怪有意思的,你若不忙,便拿去看看吧。”
  明苏正想要寻些事来做,以免总想着皇后与阿宓的相似处,闻言,立即显出格外感兴趣的模样道:“让儿臣看看。”接过书,便翻了翻,翻了一轮,一个字都未看进去。
  明苏:“…”她有些生气了,气自己,皇后喜欢她,她无法给予相同的爱慕。
  但此事难勉强,她们并不相互亏欠,但她若因想念阿宓,便硬将皇后看做阿宓,那她便太对不起皇后了。也对不住阿宓,将旁人看做她,阿宓该多失望。
  如此一番恼怒生气,明苏总算定下心来,重新翻了一遍,大致知晓了,竟是讲述江湖中的游侠儿的故事。
  “没想到母妃喜欢这样的故事。”明苏笑道。
  淑妃也跟着笑了笑:“楚家是以军功起家的,直到你曾外祖父,发觉升平日久,武将受轻视,便要你外祖父,弃武从文。
  可惜相较孔孟之道,儒家经义,你外祖父更喜舞刀弄枪,排兵布阵。
  曾外祖父无法,只得由他去,却将希望寄在了你几位舅父身上,这才使他老人家如愿了。
  你大舅曾在郑太傅门下求学,虽未能如郑太傅一般,学识不凡。
  但也在二十岁上做了探花郎,入仕为文官,你其余二位舅父稍差些,但也都是正正经经的进士及第。一门三进士,此事一度传为美谈。”
  外祖家的事迹,明苏自是有所耳闻,笑道:“曾外祖父泉下有知,必是高兴。”
  淑妃点了点头,转口却道:“但我却更喜武人的义薄云天,豪迈之气。”
  她说着低头看话本,“侠客间的意气,我看着,很是钦羡。年少时,还曾想过要闯荡江湖,做一惩奸除恶的女侠。”
  明苏一怔,母妃甚少提起自己的身,也不怎么谈及自己的喜好,以致她听了,有些意外,磕磕巴巴地道:“原来如此。”
  她怎么看都觉母妃当是大门不迈二门不出的官家小姐,原来竟是如此热血心肠。
  只是这样一提,明苏倒想起来了,许多年前,她很小的时候,晚上睡不着觉,央着母妃为她讲故事,母妃讲的便是游侠儿们肝胆相照的仗义之事。
  可后来,尤其是这两年,母妃便变得内敛起来,举止言谈,都十分柔婉,也常读诗书,学着抚琴。
  这模样,倒像极了母后。
  明苏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母妃如今倒与母后十分相像,儿臣年少时,在母后膝下读书,便是这般光是叫她看上一眼,都觉被温柔包裹着。”
  淑妃冷不防听她提起先皇后,怔愣了一下,随即又是神色如常:“兴许是太过想念她了,想得多了,行事便不知不觉地与她相像了起来。”
  明苏意外,她一直以为母妃与先皇后不合。年幼时,母妃要她亲近先皇后,说的缘由也是因先皇后学识渊博,能教导她。
  那些年,她虽时常出入仁明殿,但母妃却从未去过,有时去接她,也是等在仁明殿外一射之地远的拐角处,轻易不靠近。故而她更以为母妃与母后必是积怨极深。
  难道其中有内情吗?
  但她并未说出来,她想,哪怕原先不合,如今人不在了,能想起的便多半是那人的好,想得多了,那些好哪怕原先只是五分,也变成了十分,便更怀念了。
  母妃兴许便是如此,母后亡故后,她再多不满也都不计较了。
  明苏这般猜想,也就未曾深问,又坐了会儿,她拿起桌上的话本,便告退了。
  她走后,淑妃在殿中坐着,坐了许久,方轻轻地叹息,却是什么都未讲。
  明苏拿着话本回了府。天色已不早了,她用过晚膳便去了书房。
  可平息下来的心,又开始焦躁。像是犹不死心一般,她的脑海中又开始浮现皇后与阿宓的相似处。
  这回更细致了。
  她竟回想起半年前,她与皇后在紫宸殿外初见的情形。
  那日日头很晒,她并未打伞,才初见的皇后便很不认生地与她道,暑气重,不打伞,公主中了暑气,又要难受了,且用本宫这顶吧。
  时隔半年,她不知怎么,竟将那时皇后的话记得清清楚楚。
  她还记得那时她便心生熟悉之感,因多年前有一回,阿宓也是这般,在她耳畔絮叨着,天热,不打伞中了暑气,殿下又要难受了。
  这样一想,明苏心头重重一跳,跳完又很慌,皇后与阿宓相貌上一点都不像。纵是化妆,也不致这般神异吧?
  更何况……明苏呼吸一滞,何况阿宓已经没了,那几人为保命,不会骗她的,阿宓丧生在程池生的刀下,连尸身连骨灰都未得保全。
  明苏一瞬间似是入了狂,恨意铺天盖地,她的眼睛都赤红起来,想要将程池生凌迟,将他挫骨扬灰。
  头猛然间疼得厉害,她像是闻到了血腥气,是阿宓的血。
  阿宓是在容城外的林子里没的,她去过那片林子,是不是曾踏过她的丧生之地。那时她多害怕,她恐怕很牵挂她的安危?
  明苏的太阳穴突突直跳。她骤然站了起来,大口地喘息,强迫自己平静下来。
  目光落在话本上,她将话本翻开,竭力聚精会神地看,不让自己分神。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