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庆贺这场婚礼的人不少,将堂屋与前院挤得满满当当不说,更是在门口圈出一大块地方来摆放桌椅,招待后来的客人们。
要说最高兴的,除却新人,恐怕就是菜豆儿了,小孩子总是最喜欢在这种场合跑来跑去了。
因为有着徐峥嵘额外的照顾,菜豆儿比起从前要开朗许多,也跟不少以前不愿意同他玩的小孩打好了关系,所以,这次来了不少就连徐峥财都没怎么见到过的新面孔。
无论是在什么地方,成亲总是喜欢弄出各种各样的花样,比如闹新房、跨火盆之类的,而在清溪乡,最流行的风俗莫过于让新郎背着小哥儿过村头的姻缘桥。
清溪乡前的姻缘桥并不长,人挑着担子在上头走也只需要短短的几分钟时间而已。
站在村里人心目中的意义重大,传说只要新郎背着新娘不间断的走过了姻缘桥,那就是天定的缘分,任谁过来都拆不散的。
徐峥嵘在门前对着老嬷嬷客客气气的拱手,神气十足,声音洪亮的喊了一嗓子:“嬷嬷,小子来接阿水了!”
老嬷嬷昂着头不轻不重的嗯了一声,便开始出题刁难了。
说是刁难,其实也只不过是向徐峥嵘要个承诺而已,她早年丧夫,孤身一人把阿水拉扯大本就十分不容易,现在要把亲手养大的孩子送出去,当然是千般万般的舍不得。
徐峥嵘就是知道她的顾虑,便主动许诺道:“嬷嬷你放心,我定会好好待他的。”
阿水自海上而来,从一开始便没有姓氏,漂泊无依,徐峥嵘打从心里愿意给他一个归宿。
“哪怕……阿水他不能给你一个孩子?”
这话老嬷嬷原本是不愿意问的,但她辗转反侧,心里总是有一道坎过不去,在许国,一个孩子对家庭的稳定起到的作用可比在现世要重要的多。
徐峥嵘早就做了一手准备,他高声回应道:“有没有孩子,从来都是缘分,我之所以想要娶阿水,是因为我真心实意的喜欢他,此生此世只想与他在一起,我要的是他这个人,与孩子有什么关系?”
说完,有颇为调皮的眨了眨眼睛:“传宗接代这种事我大哥就已经做了,想必,我做不做都无所谓了……”
他这类似于宣告的话一说出口,围上来的村民们都感到有些震惊。
要知道,传承子嗣可是人生的头等大事,徐峥嵘居然就这样坦坦荡荡的说出不要孩子也没有关系的话,给一直遵循旧规的村民们带来的冲击力可想而知。
嬷嬷终于放了心,她那双浑浊的眼睛里微微闪烁着些许的水光,一连说了几声:“好!好!好!”
才颤颤巍巍地抬起手,将眼底泛起的泪花蹭掉,推了推站在她跟前的菜豆儿:“快!快去叫阿水来。”
阿水早早便换了新衣裳,按照这里的风俗,是不用蒙上盖头的,不过,在新郎过来背人之前是不许踏出房门一步的。
他守在房间里等着心焦,听外面闹哄哄的一片,忍不住频频沿着窗缝往里头看,陪在他身边的媒婆看得心里好笑,拉长了声调劝道:“水哥儿啊!你莫着急,该让你出去的时候,我是不会拦着你的,你就乖乖在床上坐会儿,等你的情哥哥进门来背你过姻缘桥!”
阿水抿了抿唇,脸色染上了一场好看的红色,心里虽然紧张又害羞,但他脸上那对浅浅陷下去的梨涡可不能作假。
啧啧,媒婆摇了摇手上的帕子感叹:现在的小年轻哟,心思在别人身上那是拦都拦不住哟!
一直等到菜豆儿过来摇门,媒婆刚要开口说两句为难新郎的话,一直以来都表现得乖乖巧巧的阿水却猛地将她往外一推,迫不及待的将房门打开,带着笑意一迭声的埋怨:“你怎么现在才来!”
被无情推开的媒婆默默往后退了一步,直摇头:“唉!果然是嫁出去的小哥儿泼出去的水!”
菜豆儿牵着阿水的手一步一步往外走,走到堂屋的时候,阿水匆匆抬眼,刚巧撞进徐峥嵘的眼眸里,那双向来深沉的眼睛此时此刻是全然一片的柔软。
徐峥嵘轻轻的抬起手臂,冲阿水笑了一声:“阿水,乖,我来接你回家了!”
旁边的嘈杂声再也听不进阿水的耳朵里了,他心里塞满了甜蜜,轻轻地笑了一声,甩开菜豆儿牵着他的手,一路小跑着跑到徐峥嵘的身前。
在一声惊呼下,被徐峥嵘打横抱起。
突然被人以公主抱的姿势揽进怀里,阿水短促的惊叫了一声后,想到身边还有这么多双眼睛看着呢,更是害羞的将脸埋进徐峥嵘的胸膛。
第46章 四十六只软哥儿 洞房啦~
也不知道是谁带的头, 院子里站着的村民忽然爆出极为热烈的喝彩与掌声,至少,与徐家交好的人脸上带着的笑容都是真心实意的。
徐峥嵘将阿水稳稳的抱着, 在大家兴奋的目光注视下转过身去,爽朗的笑了一声:“走,咱们去姻缘桥!”
随着他话音落下,有些心急的小孩更是把腿就往姻缘桥的方向跑。
从前大长腿没几分钟就能走完的姻缘桥此时此刻由徐峥嵘走起来格外的稳重与珍惜。
这是一处形如新月的半拱形古老石桥, 桥面是由一块又一块的青石板铺就而成的,桥身甚至因为年岁久远的缘故长上了一层淡淡的青苔,只是桥头一块方形的石碑上浅浅刻着“姻缘桥”三个早已褪色的红字。
徐峥嵘背着阿水走在上头,换了红色新衣裳来做喜童的菜豆儿手里捧着一只精美的青花瓷碗,碗里一半放着零碎的铜板,一半放着徐峥嵘特意从空间里拿出来, 稍稍做了伪装的糖果。
按照规矩, 新人过姻缘桥的时候总是要有个小童在前面引路, 一面往前走, 里面随手撒一些代表喜庆的物件,等新人走过之后,跟在后头围观的村民们便会一拥而上去捡东西沾喜气。
村民家中大多贫寒, 即使是这样大喜的日子里,洒在姻缘桥上的也不过是从山里摘来的野果, 条件略微好些的还会夹杂着花生与玉米颗粒之类。
像徐峥嵘这样的大手笔, 还真是第一次见到,尤其是那一个个看起来包装精美的糖果,含到嘴巴里去软软的化掉,带出丝丝缕缕甜蜜的味道。
小孩们最是受不了这种果糖香味的,别说是这样的糖果, 就算是白糖在这个时代都是相当奢侈的美味,小孩们欢呼雀跃的奔涌而上,一个个弯着腰蹲在地上捡拾,小嘴就跟抹了蜜似的,笑盈盈的说着百年好合早生贵子之类的话。
姻缘桥一走完,徐峥嵘却并没有立刻将阿水从背上放下,而是径直抱着他,将他扶到早早等在那里的宽厚的牛背上,而后翻身而上,一手搂住阿水纤细的腰,一手赶牛走。
走过了桥,就到了大家都喜闻乐见的宴会场合,徐家早早的在门前摆开了桌子,桌子上摆的吃食闻起来味道都相当不错,但最引人注目的,却并不是那些菜肴,而是一壶一壶盛上来的美酒。
徐家将酒分成了两类,一类是专供男人喝的桑葚酒,一类则是听说能够美容养颜的青梅酒,能够同时满足男人女人与小哥儿们的需求。
大家在喝酒之前还是一副不以为意的样子,但真的等甘甜的酒水滑入喉咙,每个人的脸上都呈现出陶醉的迷幻神色。
这酒,太太太好喝了吧!!
有消息灵通的则是在酒席间交头接耳的议论:“听说这酒是徐峥嵘跟着老街上的师傅学来的,以前还不觉得怎样,现在尝了尝滋味真心不错,拿出去卖恐怕能赚不少,难怪徐峥嵘这次接亲能出这么大手笔!”
村里招待客人常规用的都是三个冷盘三个热盘,要是家里条件好些的,还能在最后上一道热汤,而徐家摆出来的酒席要奢侈许多。
毕竟,徐峥嵘为了在末世求生,可是学了不少做菜的手艺,他只需要将自己的想法说给老街上饭店里的厨师知道,厨师就能根据他的意思做出合适的菜肴来。
肉食是必须有的,几大盆鸡鸭鱼肉摆上来,很少能沾荤腥的村民们一个个都忍不住流口水,素菜更是不用说,全都是用猪油炒过了的,而辣炒螺子和泡椒竹笋也被当做饭后的小零嘴送了过来。
小孩们坐不上桌子,大多捧着一把螺子蹲在门口吸溜。
徐峥嵘一直把阿水背到门口才让他轻轻放下。
既然是酒席,总是少不了新人敬酒的,有了上一次的经验,徐峥嵘知道阿水的酒量真的是沾酒必醉,所以特意替他挡酒,反正都是自家酿造出来的桑葚酒,要说度数,真的比不上从前在末世喝的那些烈酒。
一碗一碗的酒灌下去,徐峥嵘除了脸颊微红,目光依旧是清明的,说话谈吐照常清晰。
两三个很有想法的村里人早早就把目光盯在了酒水上,他们的想法也简单,既然徐峥嵘是靠着卖酒水发的财,如果他们能沾着点光,不说学酿酒了,只要能够跟在徐峥嵘后头帮忙恐怕也能蹭到不少油水。
不过,毕竟是人家的婚礼,在这时候开口问无关的话实在是有些扫兴。
因而,那几个心里蠢蠢欲动的村民们只能强行压住心里的想法,一个挨着一个上前去与徐峥嵘碰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