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柜的还是第一次看见如此主动的哥儿,许国的礼教对小哥儿并不如女人那般苛刻,但也差不了多少,自由恋爱是没人在背后说闲话的,像阿水与徐峥嵘这般亲密的倒是少见。
腻腻歪歪的粘在一起挑了不少下聘的用物,等到太阳余晖斜斜照下来将人影拉长的时候,徐峥嵘掂量在手上抱着的大件小件,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甚至开始默默盘算着,等秋收之后,把酿酒换来的银两拿去买一处小房子,俩个人并一条狗其乐融融的在一个屋檐下,也算是逍遥自在。
日子过得极快,等两个人悠悠闲闲的接着做生意的空档,将能够搬运的小物件一趟一趟运回家里搁着,秋收的日子也就不紧不慢的到了。
许国的天气与后世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差距,至少在清溪乡依旧是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划分的鲜明,只是相比较而言,这里的冬天更加漫长。
在漫长的冬天来临之前,有将近两个月的秋收时节,这也是农人们最为繁忙的季节,所谓的秋收,也有人将其称之为抢收,人们与时间争夺快慢,要在冬天的第一场雪落下之前,尽可能的将所有的粮食收割回仓库,以免造成损失。
与农人们的繁忙相比,码头上自海外归来的海客要清闲许多,虽说是在古代,但许国在律法上有着相当严格的规定,大约到秋收中旬的日子,出海捕捞的渔船都是不允许再远航,也正因为如此,老街上的人流量要比往常多上好几倍。
徐峥嵘早在秋收之前就已经张罗着找了好几家酒铺,按照原先定下的规矩,借地方卖酒而后分成。
他没有将药酒酿好,所以也特意留了一批桑葚酒与青梅酒给药铺老板,药铺老板的商业头脑还是杠杠的,“强肾健体桑葚酒”的招牌一打出去,每日来沽酒的客人不知多了多少。
徐家老大与老二有心要过来帮忙卖酒,只是田里还有稻谷需要收割,不仅没有帮上徐峥嵘的忙,反倒是要徐峥嵘抽空去田里出力气做劳工。
菜豆儿这样的小孩最是欢喜了,他带着几个小伙伴去田里捡剩下的稻谷,运气不错的时候还能凑巧收一把黄豆或者花生,放在火上烤一烤,爆出来的香味别提多诱人了。
阿水家里并没有田地,一直都是靠着到山上才要换银子才勉强维持生计的。
如今因为有了徐峥嵘在镇上的生意,阿水往山上去的次数是越来越少了,为此,嬷嬷没少在私底下偷偷抱怨,觉得徐峥嵘抢了小哥儿的注意,没少给徐峥嵘翻白眼。
这一日,秋收已经接近了尾声,不少人家都收了工,开始来往镇上置办过冬的衣裳与柴木,大家慢慢闲了下来。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徐峥嵘将在镇上选定的大件聘礼陆陆续续拿牛车运回村子。
牛车一趟又一趟的过去,上头塞满了不少物件,只是让一层又一层的红布盖着,村民们一个一个坐在大槐树下伸长了脖子看着,心里稀奇的不得了。
一面是羡慕徐峥嵘这突如其来的发达,一面又羡慕阿水好福气,给一个小哥儿下聘而已,居然能有这么大阵仗。
他们也隐隐的听到风声,说是徐峥嵘在老街上做起了酒水生意,看眼前的这架势,应当是赚了不少油水。
牛车颠簸的很,一连运送了好几天,徐家的堂屋里满满当当的放着聘礼,难得悠闲下来的徐峥财坐在门槛上,颇为享受的抽了口旱烟,吐出个烟圈之后慢悠悠的问徐峥嵘:“东西都置办妥当了?准备什么时候上门提亲去啊?”
又眉角锋利的警告:“阿水是个好哥儿,你可不能亏待了他!”
徐峥嵘正忙着清点东西呢,敷衍的应了两句话:“改天挑个好日子上门去提亲,哥,你陪着一起去吧,阿水他还不知道我的打算呢,这是给他个惊喜!”
阿水天性单纯,又很少懂人情世故,对聘礼要求的不多,而嬷嬷更是没什么要求,只要徐峥嵘对哥儿好就成,就因为这样,等徐峥嵘请来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辈,带着聘礼浩浩荡荡去阿水家,可把嬷嬷与阿水吓得不轻。
一架牛车上叠着不少物件,总归是用红布盖着,一个身前围着大红花的胖媒婆一看嬷嬷从屋里出来,手脚灵活的从车上跳下来,老远就扯着嗓子喊恭喜。
阿水从徐峥嵘那里听了一耳朵,说是要在秋收结束的时候登门提亲,但没想到徐大哥来的如此突然,还弄出如此大的架势。
一时手足无措的慌张门口不知道该做什么好。
他愣住了,徐峥嵘却没有半点含糊,毕竟是等了一个季度才来的求亲,人生难得一次的大事,当然是要认真对待了。
于是,换着新衣,精神抖擞的汉子五步并做三步走上前来,还没跨进阿水家的院子呢,人就已经撩起衣袍恭恭敬敬的跪下了。
对着嬷嬷跪下不说,接连三个响头更是显得诚意非凡。
嬷嬷杵着拐杖站在门口,嘴角一抽,虽说是自己看中的汉子,但是这么紧赶着上来要娶他家阿水……心里总是有一种淡淡的不爽。
就好像是养了这么多年水灵灵的大白菜突然被那啥似的……
凑上来看热闹的村民哪里知道老嬷嬷心里千回百转的想法,看徐峥嵘又是送厚重的聘礼,又是磕头下跪,个个都是交口称赞的。
“哎哟,我从前还挺不看好这对的,没想到啊,这风水轮流,徐家幺儿居然发了财了!这么多聘礼送过来给个小哥儿,这面子算是给足了!”
“谁说不是呢,老嬷嬷当年好心收养,现在也算是好人有好报了,以后徐峥嵘还能亏待了她不成?”
嬷嬷知道他们说的不错,徐峥嵘能做到这一步也的确是难得了,但心里总是膈应。
她只是淡淡的斜了徐峥嵘一眼,跺了跺拐杖,轻轻哼了一声:“还愣在门口做什么?快些进来吧!”
阿水早就已经害羞的躲进屋子里去了,不过,他心里惦记着徐峥嵘,虽说是躲进了屋子里,但还是忍不住偷偷的扒着窗户缝往外看。
左等右等没等到徐峥嵘,生怕中途出了什么差错,特意推了推阿花的屁股,叫阿花替他出门看看。
阿花用力的扫了扫尾巴,懒懒的看了小主人一眼,“汪”了一声后,轻巧的迈开腿,溜到外头去好为阿水打探情况。
第44章 四十四只软哥儿 ~
村子延续了几百多年, 成亲的程序都已经有了固定的样板,无非就是在双方父母同意之后,收下聘礼, 等大办一场酒席之后,再去官府里登记名帖。
折腾来折腾去都是老一套而已,并不如何新鲜,在一向爱看热闹的村民眼中还不如看谁家聘礼下的多、下的有排面来得有趣。
在许国, 对女子与小哥儿的嫁妆要求并不高,大家大多看的都是男方所下的聘礼,而男方下聘礼的多少,也是婚后小哥儿与女子们相互比较的资本。
徐峥嵘的人生信条,就是一定要对媳妇儿好,他既然已经认定阿水是要陪他走完这一生的人, 那么自然入乡随俗的在聘礼这方面下足了功夫。
再加上有徐姚氏在一旁把关, 除了乡人们常常用到的五谷杂粮、家禽布料, 以及独具地方特色的干果点心之外, 徐峥嵘特意在老街的首饰铺里打造了一对银钗子和精致小巧的戒指。
戒指的背面还颇有心计的刻上了两人的名字,以及一颗小小的,很有现代风韵的爱心。
成衣都是徐姚氏亲手裁剪出来的, 她的做工极好,即使是睡在红绸当中的一对交首鸳鸯都用金色的边线绣得栩栩如生, 点缀着绒白的兔毛, 更加显得可爱秀气。
徐峥嵘原先是不打算动用空间里储存的物件的,但这些散碎的东西林林总总加在一起拿出来都是大手笔,仅仅是靠着摆摊子和原先剩下来的银两未免太寒酸了一些。
因此,他硬是拿着匕首将美滋滋睡在田地里的人参娃娃揪出来,丝毫不顾及人参娃娃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哭嚎与咒骂, 从他身上割了几根粗壮的根须,在药铺老板那里兑了不少银子。
又偷偷从空间里兑出从前收藏的美酒与茶叶,这在许国的乡下已经是相当厚重的聘礼了。
嬷嬷拄着拐杖看一件又一件的箱子搬进堂屋,将小小的堂屋挤的满满当当,嘴上虽然没说什么,但心里终归是满意的。
她倒是不贪这点钱财,只是看徐峥嵘如此郑重其事,想必日后阿水嫁到徐家去也不会太受苦。
阿花被阿水踹着屁股溜出来偷偷看,摇着毛茸茸的尾巴乐颠颠的窜到徐峥嵘脚边来来回回的转悠,被徐峥嵘为了一嘴骨头才美滋滋的窜回房去。
一看见大黄狗进来,阿水迫不及待的凑了上去,揉了揉阿花的下巴,小小声的问:“怎么样?徐大哥他啥时候进来看我啊?”
“汪!汪汪汪!”
“……啥意思?!”
“汪汪汪汪汪!!!”阿花又一连叫了好几声,默默翻了个白眼,背过身去拿屁股对着阿水:都听不懂我说的话,还来问我欺负单身狗,到底有没有狗权了!
房门就是在这个时候被敲响的,阿水心里一惊,赶忙松开大黄狗,期期艾艾地凑上去将门打开,可惜门外站着的并不是他满心期待的徐峥嵘,而是老嬷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