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得了消息的郑远等人就迫不及待的聚到了徐家堂屋里。
他们这几日都在镇上帮工,忙得晕头转向,被叫过来的时候一时间没反应过来,都有些蒙圈,等清香的酒水拿出来的时候,一个个都激动的不得了。
也是,他们刚开始也没抱多大希望,只是冲着徐峥嵘给的银子才乐意帮忙的。
现在果酒真的酿成功了,他们也一一尝过,的确是不一样的美妙滋味,就算是放到老街上支个摊子卖也能赚得不少!
不过,但激动的情绪慢慢降下去,郑家兄弟与夏炎才一拍脑门想起来,当初他们可是因为不放心徐峥嵘,所以单要了银子,没说要分成啊!
就算是酒水再赚钱,那也与他们没有半点关系啊!
小小的堂屋里顿时是一片难堪的沉默,只有周大壮心里美滋滋的,一个劲儿的盯着木桶瞧,乖乖!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呀!等卖出去,就算是分点零头,也保管能叫花哥儿家那个嘴碎的老婆子无话可说!
徐峥嵘把他们的小心思看得一清二楚,日后酿酒的事情少不了人帮忙,这时候要是不递个台阶下去,恐怕会平白无故的招了仇家。
于是,他先是淡淡的笑了一声,屈指敲在桶身上,故意得瑟的挑起眉头炫耀道:“我就说凭我的本事能把酒酿好吧?你们还一个个的都不信!现在没话说了?都愿意过来分成了不?”
一听他话里的意思,郑方立刻反应过来,腆着脸上去陪着笑,顺着台阶,先是将徐峥嵘一顿好夸,而后豪气的放话:“这不是以前没人酿过酒,咱们没见识嘛!徐老弟,以后的日子还长着,有什么需要的尽管放话啊!咱们几家关系都亲近的很!”
就这么着,几个人乐呵呵的谈好了生意,家里有余钱的投了些进来等分成,而家里没钱的则表示能卖力气。
酒水虽说是酿造成功的大半,但真正能拿到市场上去卖还需要一段时间。
徐峥嵘打算在秋收之前与镇上的酒店谈好价格。
许国的秋收算得上是特别的时间段,大家忙活了大半年,得以丰收之后迎来小憩,清溪乡会在后山做庆典,而老街更是热闹,来来往往都是人流,是做生意的最好时节。
郑方等人心里虽然激动,但也理解徐峥嵘的打算,都发誓一定会守口如瓶,以免不小心把赚钱大计泄露出去,平白惹人红眼。
酿酒这个大头已经被彻底拿下,徐峥嵘的心里放松了许多,也有更多的闲心琢磨起现世的一些小零嘴。
好歹也是学过物理的现代人,徐峥嵘眼看着天气渐渐热了起来,灵光一闪想起硝石这个材料来,从前还在历史书上看过呢,好像是道士用来炼丹药的东西,阴差阳错的居然能制冰!
心里有了想法,徐峥嵘留意着向不少人打听,等问到药铺老板头上,药铺老板皱着眉头想了好半天,依照他所说的硝石的模样,从自己压箱底的药柜里倒腾出来。
“你说的是这个吧?!这可不叫什么硝石!还是从前在采药人手上收过来的,一直没什么用,就搁在这搁着了,你要?你要全送你!”
药铺老板自从听说果酒酿造成功之后,对徐峥嵘的态度越发好了起来,现在一听徐峥嵘要硝石,十分大气的挥手,把硝石全送出去了。
徐峥嵘乐的不行,回去试了好几回,居然真叫他把冰给做出来了!
这可是一项大发明!要是许国也有史官之类的人物,就凭这一项发明他都能名垂千古了!
徐峥嵘美滋滋的捧着冰,摸了好几把才不情不愿的松手,也不怪他如此激动,在现世住惯了空调房,末世又气温骤降,徐峥嵘好多年都不曾体会过烈日当头的痛苦了。
他原先还为着许国的夏天发愁,现在好了,有了冰块总算能缓解一些。
而且,冰块的存在也解决了新鲜食材保存的问题,他做的辣炒螺子与泡椒竹笋有冰块存着再好不过了。
毕竟是用硝石做出来的冰块,徐峥嵘特意做了些处理,在确保它们都是安全可食用的情况下才放进酒水里。
一大碗冰的桑葚酒喝下肚子,整个人都觉得神清气爽。
徐峥嵘来了兴致,在山里寻了一些汁水多的野果榨成果汁,添了些透亮的冰块进去,一起装在一节一节的竹筒里,就像是在现世卖出去的那些冰饮料一样。
徐家人最先尝到了冰块的甜头,日头最盛的时候,捧着冰凉的果子咕咚咕咚喝上几大口,简直是人生的一大快事。
菜豆儿是小孩子,没多大自制力,被冰凉的果汁味道迷的不行,偷偷喝了不少,脆弱的肠道一时间受不住,闹了不少天肚子,被徐姚氏狠狠的骂了一通,严格的限定了冰水的用量,天天哭丧着脸,眼巴巴的瞧这大人喝。
徐姚氏虽然是个女人,但相当的精明,她一眼就看出了冰饮的商业价值,卖辣炒螺子和泡椒竹笋的时候还顺带叫卖冰凉的果汁,果然赢得了不少回头客的光顾。
刚开始生意做得不大,徐家大嫂一个人还应付的过来,等名声传出去之后,不仅是老街上的原住居民,就连海上路过的海客都会慕名而来,指名道姓说是要喝冰饮。
徐峥嵘做的花样也多,什么野苹果汁、野梅汁……算是把山里的东西利用到了极致。
人一多起来,无论是支摊还是结账都不方便,徐峥嵘开始带着阿水一起到镇上去帮忙,后来看人手实在不够,又把闲在家里无所事事玩蛐蛐的菜豆儿揪出来,反正是小孩子,皮实又有精力,在码头上跑来跑去还能顺带招揽生意。
一切都顺顺当当的,就在徐家人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当儿,又出了一档子糟心的事。
正是上回逼亲不成反而灰头土脸赶出清溪乡的林家人。
要说这林家与镇上衙门里的人也有些攀亲带故的关系,林峰的夫人有个表弟,就是在衙门里当差的,听说还挺得官老爷喜欢。
林夫人是个爆烈脾气,一看丈夫给个没皮没脸的庄家汉赶回来,不仅内定要拿来冲喜的小哥儿没带到,脸上的面子还给人扫了一地,暴跳如雷的发了一通火气。
她守在儿子床前哭了一场,骂骂咧咧:“儿啊!你爹他没本事,连个小哥儿都不能给你抢回来!你别怕,娘亲这就给你去找表舅舅来帮忙!我就不信,一个破落农户还有胆气和官家人斗!”
她说到做到,很快便让人将表弟请了过来。
林夫人的表弟叫杨昌,是青铜镇出了名的恶衙役,偏偏一张口跟抹了蜜似的,能把官老爷哄得眉开眼笑。
杨昌孤家寡人一个,早些年没少受林夫人的接济,他心里感激,更是把林业当亲生儿子看待。
现在一听到表姐过来告状,当即赌咒发誓,一定要叫那个叫徐峥嵘的好看。
镇上有什么风吹草动,做衙役的杨昌是最清楚不过了,他冷冷的笑了一声:“姐,你莫哭,那姓徐的小子我也听说了,他最近好像在老街上做什么生意,等于是在我的眼皮底下做事,放心,明儿我就去会会他,定让他知道得罪错人的下场!”
“再说,咱们好些时候没去老街收税了!”
第41章 四十一只软哥儿 ~
这一日, 徐峥嵘同嫂子一起一如往常的将小摊摆好,早上的码头还不怎样热闹,因此, 他们能抽功夫在旁边一个早点摊上要了几碗豆腐脑。
阿水偏爱甜食,徐峥嵘替他额外多要了些糖,捧着小碗刚准备往回走,老街的另一头忽然想起一阵喧闹声。
这倒是稀罕事, 徐峥嵘偏过头问卖豆腐脑的老板:“是来什么大人物了吗?怎么那边这么热闹?”
老板脸上显而易见的缓过一丝紧张,他先是探头张望了两下,隐约听前面的小贩喊:“杨大人来了,杨大人来了!”心里顿时一沉。
也顾不上回答徐峥嵘的问题,一面对着还在排队的两个人胡乱摆手:“今儿生意不做了!你们回吧!回吧!”一面手忙脚乱的收拾摊子准备开溜。
徐峥嵘被他的反应弄得一脸懵,看实在问不出什么, 只好一头雾水的折回阿水身边。
把甜口的豆腐脑递到阿水手上, 阿水一连吃了好几口, 含糊不清的问:“徐大哥, 今天街上怪怪的,我刚才瞧见两三个都直接收摊子不做了……到底咋回事吗!”
徐峥嵘也不清楚,轻轻地摇了摇头, 站在一边悠闲卖草鞋的大爷顺口回道:“是衙门里的大人巡街来了!听说今儿是杨昌杨大人过来。”
说罢,又长长的叹了口气, 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三天两头的过来收保护费, 难怪他们吃不消,老远听见人声就怕的跟什么似的,收拾摊子走人……”
阿水听完之后,眨眨眼睛,忍不住忧心的问:“既然如此, 大爷,您怎么不走啊?”
“我走啥?草鞋半双都没卖出去,身上一个铜板都没有的穷光蛋,他杨昌能把我怎么的?走的都是身上有油水的,像我这种,官大人正眼都不愿瞧一下,他能抢我啥?一担草鞋全抢过去,也值不了几个铜板的!”
索性破罐子破摔,也懒得跑了,老大爷还真不信衙门里的人抢不着钱还能要命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