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里是龙湖。”
听到这话,方定海在他旁边保持着盘腿打坐的姿势,跟他望着夜风才回答了这个问题。
“龙湖?”
顾东来追问道。他没想到自己竟然猜对了。但这还是他头一次听说龙江也有一个龙湖。
如果两个龙湖是一个地方,这个龙湖怎么可能千里迢迢从龙泉山跑到这儿来。可方定海的回答却很直白,因为他直接把张小杰先前没说完的给说了。
“龙泉山景区周围,现在已经没有龙湖了。”
“传说中的佛国,有着能使一切众生轮回转世的一条河,那河水能洗涤一切恶业魔障,却也离人世间非常遥远,当一个出家人从东土出发,最终去往西天,这条河才会出现。”
“它能令人完成从佛的转变,更能使已经消失在人间的菩萨和佛陀一个个再度从轮回中苏醒,回归过去世界的第一个极乐世界,大雷音寺。”
“可三十六年前,一场从天而降的洪水将原本在山顶的龙湖之水冲了下来,连同里头的一切生灵也来到了人世间。”
“当时守护这条宝贵河水的僧人为了解救人间,也为了不令佛法沦丧,菩萨佛陀再难苏醒,只能用佛法将龙湖之水从天上往地上引,这让龙湖从此离开了龙泉水,因此,摩羯鱼,还有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一整片猎妖地里生存的妖,都是原本应该在龙泉山上的。”
“龙湖之水?”
不知道为什么,当方定海说到这四个字时,冥冥中,顾东来手臂上的红色魔光也刺痛了一下,他垂眸,看了眼自己的手。红色魔光却又黯淡下去了。
这时,树林里还在源源不断地朝着一个方向开始流动。也是听到怪声和风声,两个人一起意识到什么危险般抬起了头。
当下,顾东来迎着夜风坐起来,抬手看了下自己的那块手表。离午夜刚刚好最后一个小时。但是整个树林里的冷风,还在源源不断地朝着整个方向以一种漩涡状的方向聚集。
【‘桀——桀桀——’】
这风声很诡异。远远的,目测都是从白天那个猎妖地中心的龙形的湖中吹来的。地上,被顾东来白天就搭起的防风布和用铲子画出的雷火线都被吹得在晃。
“那是什么。”
顾东来问。
“不知道,但是‘它们’昨晚就在湖水中,只是当时感觉到了我们刚接近林子深处,所以‘它们’没有从湖里爬出来,而是窥视了我们一夜。”
果不其然,又一次不显山不露水的方定海闭着眼睛回答。
“你也看不出来湖里藏着的东西是什么?”
“嗯。”
这可不妙。如果这世上有方定海都不了解真面目的恶报。——显然,对于猎妖而言最危险,也最容易丧命的时刻此刻才真正到来。
因为先前他们所抓的基本都一些食草的小妖,它们大多没有化人形,更不懂得,唯一比动物要特殊一点的可能就是开了灵智。
但当界线内的灵气随着时间而浓郁起来,那些真正的三恶道魔物也会跟着之前的报应出现。这似乎给他们这一场猎妖的最终结果,带来了一定未知危险性。
这时,方定海又开口了。
“你知道之前女具杀人时,你吃下的那面红色生死轮上的三妖一开始是谁降服的么。”
“不知道。”
“那佛陀所规定的佛门弟子修炼的等级是如何划分的呢。”
“这跟龙湖之水有什么关系。”
顾东来反问他。
“因为传说,这都是龙泉山的第一位和第二位成佛的两位菩萨所留下的。”
“法僧北冥和三斋圣人,是过去世界七大佛中的两位菩萨的名字,他们的凡人肉身在通过龙湖之水的洗涤真正成佛前,曾经生活在百年前的龙泉山,所以按照佛门规矩,你我都要称他们一句师兄。”
“他们是佛经记载中经历了佛劫后才艰难成佛成功的一对菩萨,还有传言,他们身上还带着第一世佛祖被选中的能杀死魔王的因果。”
“因果?”
不得不说,这两个字对顾东来可耳熟了,也是说到这一句时,方定海这才保持着盘腿打坐的姿态一下睁开眼睛,又似乎要兑现之前和顾东来那个说出一个秘密般开口道,
“顾东来。”
“离手表上的零点还有一个小时,在湖水里的的‘怪物’对我们露出真面目之前,现在我告诉你世上第一个关于因果的传说故事。”
“而这个佛经中所记载的故事叫做……‘北冥·有鱼’。”
……
106X年
龙县
四海之南,如今人间正是太平年间。
远处如龙背上金鳞的云气聚拢,有一面镜泊湖。
此地名为龙泉山。传说在深山有一座古刹,能供世外之人修炼,名为药师寺。山下人称作龙县人。
“踏踏——”
秋季,龙泉山上,林子里正有个匹白马疾驰而过。
马上是一个男子,他穿着招摇,额头上有一块花色刺青,腰上系着一葫芦的黄酒,一只耳朵上还带了个极漂亮的珠玉耳环。
这个耳环令这青年身上有种奇特的魅力,不会像个女子,反而很俊美。
此刻,策马而来的他双眼中带着明显的朝气,令他有种豪放不羁的浪漫感。
当马来到寺院山下。
正是午时,门口石阶无人,连往常两个的扫地小沙弥都不在门口。
但是他一路上去时还是脚步飞快,等一跳进去,这展开双臂的家伙第一句就喊人了。
“喂,人呢!”
“随喜赞叹!各位师兄今日可安好!外门弟子段久楼替佛菩萨们去往现世抓妖,顺便来贵寺庙挂牌,蹭一口香喷喷的斋饭了!”
他这一阵爽朗的哈哈大笑,是个人都知道肯定是某个天天在外头打架惹事的混蛋又来了。
但今天佛堂里,却没有因为他一喊而所有人都出现,而是先有一双手撩开珠帘,接着走出了一个僧人。
那僧人面目如佛般,生着张慈悲英俊的脸。
他很高大。穿着身黑色配土金色的袈裟。一串由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琥珀,珊瑚所制的七宝珠垂在脖颈间,堪称宝相庄严。
和这位自称是出家人,但看着更像个酒肉之徒的段久楼完全不同。
更奇特的是,在他的眉心还天生有着一只金色天眼。这使得这位脸上并无太多人情味的僧人有种不同寻常的味道。
这位僧人是谁。龙泉山上下显然无人不知。
他名叫北冥,是住持法慧大师最年轻,成就最高的弟子之一。
他不仅是一位修为高深,前途极光明,俊美的僧人。更重要的是,他还聪慧到一出生就拥有了佛家弟子最至高无上的地位,法僧。
传说,身为僧人的北冥悟法是在一个夜晚。
那一夜,月光流转。
当年轻僧人抬头,正看见月亮,在欣赏到月光的美好之时,他心中明白生命流转,月有盈亏,磊落光明,步履不停。
因此在那一刻,他便开悟。并敬告自己因一生将修炼之事分为五境界。
即初禅,一禅,二禅直至五禅。
其中,初禅本为是佛教术语。四禅八定之最初禅定境界。分为色/界初禅与出世间初禅。而其余五禅也会根据自身修炼而逐一递增。
因有了这五境界。佛门中众人修炼才得以有了更快提升,而现今佛门弟子修炼的清心咒,清浊咒,也多是这位北冥所亲自撰写的咒术。
所以,他今年不到三十,却已经成就极高,堪称是当世的一位圣僧了。
然而对于段久楼而言,对方只是个和他一次次对着干对手,还是个和他每次见面都要彼此看不顺眼,以至于要吵个不休的烦人对手。
因为,段久楼自己也是个当世不多得的佛门强者。
他法号三斋,和北冥一样。
他也是法慧大师的弟子,可他却是一个外门弟子。
因他自小出生在人间,所以即便拜入佛门后,也始终带发修行,不算是一个正经的和尚。
可就是这么个半僧半俗的出家人,却在年纪轻轻就开悟了,不仅早早地自创了引雷和法身修炼这一概念,还是一位炼药高手。
“这是佛门禁地,三斋,休得放肆。”
北冥开了口,还专门叫了他的法号。
“哟,北冥圣僧。”
见是他段久楼也无所谓地抱手笑笑又开腔了。
“我也不想经常跑到你的地盘来,可我这不是身负重任,现在不止是你们这儿,人间到处有魔王和八部众作恶多端,凡事总要我出手才能解决么。”
这两个人一碰上,气氛就不大好了。
他俩认识多年,是同门,却从来都是彼此互相装作不认识,是名副其实的死对头。
可就如段久楼所说,如今人间虽然看上去已太平许久,但在龙泉山祖师法慧大师的心中,却依旧存着一件心事。
——而这件淤积在心头的心事,就与那一位自佛陀在世,就一直在轮回中存在的魔王有关。
“北冥,三斋,先不要吵了,一起进来。”
正说着话,身后佛堂有老僧的声音传来。二人抬头,双手合十都收敛回了句师傅,就赶忙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