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女庶王 (于欢)


  姜洛川当即冷下脸,“怎么,诸位清流进士在御史台无事可做,竟也学起那些长舌的妇人在人背后嚼舌根子了?”
  几个官员旋即转身离得远远的,摇头极小声道:“内舍人瞧不上他也是有原因的,尖酸刻薄,咱们呀也该离远一些才好。”
  --------------------------
  垂拱殿
  薛进躬立于皇帝身侧,“大王已经回了王府,但是据臣暗中所查,大王惊马落水或许…”
  皇帝拿着奏疏负手低头一笑,旋即转头,“故意为之?”
  薛进拱手,“臣不敢挑拨官家与大王的父子关系,只是汴河那桥并不窄,且马道街极地势高,骑在马上是可以判断桥上能否通行的,且大王身着紫衣,百姓见之多为避让,偏偏那条路又是通往秦国长公主家…”
  皇帝将奏疏放下,撑着桌案盯着正前方的椅子,“他是有心思的,这张椅子…皇帝唯一的子嗣可以引起震动。”
  “小人以为,”薛进跪伏,“除了储君之位,大王渴望的还有官家您的关怀。”
  皇帝转过身,“朕不知道是否太晚了,一直以来,难道不是作为储君在培养?储君不过是一个虚名,他竟这么想要。”
  “可是官家,”薛进抬起头,“自公主之后心就偏了。”
  “因为我不相信他。”皇帝转过身俯视道。
  “他只可以作为一个守成之君,会将朕一点一点建立起来的慢慢摧毁,他的性子太过软弱,他抗不住那些大臣的。”皇帝走到薛进跟前缓缓蹲下,“但朕仍抱有期望,对自己以及对他,若还有三十年的时间,朕便不会再有这种顾虑。”皇帝起身长叹,“就看上天给不给我这三十年。”
  ——————————
  一个月后,干元十三年四月初一,朔参,皇帝端坐紫宸殿,三省六部各言其事,接着再是台、寺、监官等职事官奏事。
  进入夏季,天气逐渐炎热,几个时辰后太阳渐渐升起,序位于紫宸殿内的百官有不少已是汗流浃背。
  皇帝瞧着底下的臣子满头汗水,“若无其它事便散朝吧。”
  “陛下。”御史台的官员跨出,“御史台有奏。”
  “何事?”
  “是为大王一事...”
  “朕说过不许尔等再提立太子之事。”皇帝拢起眉头。
  “臣不是为太子之事。”官员拿着笏板屈膝跪下,“陛下征河西收复故土建万世之功永垂不朽,而今天下太平四海归心,然国朝皇嗣稀薄,宗室衰微,前月汉王惊马使得京城震动,御史台请奏,望陛下册妃以充后宫,延绵皇嗣。”
  “...”
  御史中丞的话引起了朝臣的反响,很快便有一批大臣附和,“臣等恳请陛下以国本为重,册妃延绵皇嗣。”
  “王右相、韩尚书等嫡女皆已到及笄之龄...”
  “够了!”皇帝呵道。
  “望陛下以国本为重。”
  “国事与你们议论,朕的家事你们也要掺和也要管?”
  “天子家事乃国家事,陛下正值盛年...”
  “行了,汉王如今不是好好的么,你们今日如此之言,是在诅咒朕与汉王会早逝么?”
  “臣等惶恐。”
  “天子的事是国事,但我的家务事只是我自己的事。”
  “陛下便是天子,岂可独宠一人而不顾国本之重?”
  皇帝起身从踏床上走下,至殿阶前,“朕与发妻历经风雨相互扶持至今已经近二十载,尔等新旧老臣不管是见过还是听过,都应该知道朕少时的处境,”皇帝闭眼长吸了一口气,“十余载的腥风血雨,空有亲王之名而无皇嗣之尊,与人博弈与天斗争,无论是绝境还是如今的九五,圣人都不曾弃朕而去,生则同衾,死则同穴,朕让他们母子受了太多太多的苦,时至今日仍觉愧疚。”
  大臣们纷纷低下头。
  皇帝合着衣袖走下台阶,“元年登基至今,朕于社稷未曾有过一丝懈怠,兢兢业业,朕能有今日,皆仰仗圣人辅佐,朕不怕诸卿与天下人取笑,君当做磐石,妾当做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有妻如此,何忍辜负。”
  “陛下...”
  “朕心意已决,诸卿也不必上书给朕。”
  ---------------------------------
  坤宁殿
  狮猫绕着女子的脚跟旋即伸了个懒腰在裙侧卷做一团趴下,内侍急匆匆步入庭院,朝女子躬身道:“圣人。”
  “奎光走的这般焦急,是前省出什么事了?”
  “百司将暮春时大王落水受惊一事抬出,纷纷进谏要求官家纳妃...延绵皇嗣。”
  修剪海棠盆栽的手突然僵住,片刻后又弯腰继续,长出盆来的枝丫被金剪平整有力的剪下,枝条落到狮猫身上将其吓了一大跳连忙从地上爬起,猫儿盯着花枝,眼里印着一朵如火如荼的妖艳花朵。
  内侍见萧幼清不语,“圣人就不问问官家的反应么?”
  “不用你说我也知道的,她的反应以及她会如何回绝,以她性子,便是藏不住心里的喜欢,也不会在意别人的看法,大抵是夸赞一通让朝臣住嘴再甩袖离去…”
  内侍端手站在身后,抬头又低下,“圣人与官家彼此了解,相互信任,心有灵犀,官家在朝堂上与百官说了自己对圣人及大王的愧疚,朝臣掩面自愧,官家与圣人夫妻情深犹如磐石坚不可动。”
  “姐姐又在与奎光偷偷议论什么呢?”皇帝屏退左右走进庭院。
  “官家。”赵平朝皇帝行礼,旋即躬身退离。
  “官家万福。”
  “姐姐又来了,”皇帝上前扶着萧幼清的手,“这里又没有外人。”
  “官家回来了,也没个人通报。”
  “是我让她们不要打扰你的,今年的海棠开得真是繁盛。”
  萧幼清转身将修剪好的盆栽放回,“是啊,一眨眼便又过去了一年。”
  “与有司商议过了,户部那边国库虽然不缺钱,但是我觉得册封大典与太子冠礼太过耗费,遂将其并到同一日,等明年开春再册太子妃,姐姐觉得要是可以的话我就让翰林院那边锁院拟旨了。”
  “就按官家的意思吧,不过...”萧幼清抬头,“能否提前一日在冬至进行?”
  “冬至?”皇帝想了会儿,“按旧制国朝若有册封典礼朝会将停,去年收复河西冬至时便去了西京太庙祭祀,今年冬至倒是可以免...”似乎明白了用意的人顿下,“我知道了,端阳的时候咱们可以便服出宫去姝姐姐的墓地祭拜顺便告知。”
  皇帝旋即走到一侧坐下,望着晴空万里,有一排鹤飞过,“十几年了,曙太子与太子妃的名分...”
  --------------------------------
  干元十三年夏,再度改制,凡由翰林学士、知制诰所拟诰命由原来不经中书改为不经三省,由翰林院授皇帝旨意后起草得皇帝同意后直接行出。
  干元十三年长夏,皇帝下诏,追复武宗嫡长子卫曙为皇太子,谥号承明太子,陪葬武宗陵,废皇太子妃李姝追复为承明皇太子妃,不迁同葬而另修皇太子妃墓。
  干元十三年秋,是夜,皇帝秘诏诸翰林学士入宫,于学士院锁院草拟大制命,拂晓前进呈皇帝阅览,至黎明降出白麻,由阁门使授中书于朝堂宣读,制立汉王卫宗仁为皇太子,于冬至举行册封礼与冠礼,即命有司准备相关事宜。


第250章 皇以间之
  干元十三年秋末,位于立正门内的皇太子宫走水,遂将汉王府改为东宫,设东宫官属,置詹事府、皇太子宫左、右春坊司,原亲王府僚属为东宫僚属。
  “今日最后一堂课讲完至明年开春再授课时大王就是国朝的储君了,下官希望不管位居何位大王都要时刻自省,王府虽改为春宫,制命也已下达,然未行册礼大王就仍旧是亲王,不管是亲王还是皇太子,大王作为官家的嫡长亦是天子之臣百僚之君。”
  “那等弟子被册立为太子后师父还会继续教授弟子功课么?”
  韩汜点点头,“届时下官与刘舍人会作为东宫的经筵讲官为大王讲学。”
  “刘舍人?”汉王抬起脑袋,“弟子时常听到娘娘赞赏刘舍人,弟子也仰慕她。”
  韩汜拿著书本对着窗外,“官家的眼光一向不会错,官家看重的人又有几个会是平庸,下官猜的没错的话,这次大王册皇太子的礼仪使便是内舍人。”
  -----------------------------------
  坤宁殿
  皇帝从前省回来将萧幼清拉到怀中坐下,“太常寺参考旧制我又命他做了更改,将皇子冠礼与皇太子册封礼合于一日,这是流程以及使臣,和我当时受册的时候差不多,只是没有太子妃,替加冠的除了皇帝还有皇后,先册封再行冠礼。”
  萧幼清坐在皇帝怀中看着手里的册子,旋即扭头,“让刘舍人作为册皇太子礼仪使...官家对刘舍人还真是栽培,官家这一朝还不够么?”
  “不是,我只是想要一个能够站稳脚跟的女官,日后在朝堂上说话才有分量,只有女子才会真的为女子所想,当然我不是说所有女子,大郎的性子日后不一定顶得住那些儒臣。”
  “刘舍人现在可是朝中新贵,名副其实的女宰,在朝中得声望虽不及她爹,但是谁敢不尊?年初上元时,掌管马政的太仆卿不还去了刘府赔礼么,刘姑娘的驭人之术,也是了得呢。”萧幼清低头一笑,“看似弱不禁风...”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