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女庶王 (于欢)


  一家米铺外挂着的长幡上用飞白写了一个大大的刘字,士庶争相买米。
  “别急别急,仓库里的米多着呢,这都是从杭州运来的上等米。”自运河开通,京城的米价下跌,虽价格便宜,但买米的人也因此多了不少,米商也有薄利可赚。
  京畿道至江南的运河上来往着一艘艘货船,西风吹着船帆顺流而下,年轻人立在船头,身上衣裳被风吹得紧紧贴住。
  “令尊仕途顺畅,郎君也从商贾摇身一变变成了衙内,何不也去考个功名,封侯拜相指日可待。”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刘怀瑾深吸了一口气感受着河面吹来的清风,“名与利都是虚浮的东西,人世间能让人舒心快意的只有自在,我可不想像我爹那样左右逢源,日日都要找膝盖。”
  “衙内倒是洒脱。”
  “我若真的洒脱就好了,名是虚浮,利也是,可哪有商人不重利呢。”
  “衙内引进南方的米将京城的米价降了一半,乃至各地接连降价,此举不知救活了多少穷苦百姓,于他们而言是大善。”
  书童拿着一件鹤氅从船舱内走出,轻轻披到刘怀瑾肩上,“今儿十五相公去了大内上朝,郎君出远门也不与相公打声招呼,可别是看了那求婚的帖子堆积成山这才吓得想要逃离出走。”
  刘怀瑾旋即笑弯着腰,“莫要埋汰我,我出来可是做生意的。”
  -------------------------
  一辆马车拐进安州巷在刘宅门口停下,紫袍提着下摆跨进家门。
  府中的家僮过来将幞头接过。
  旋即有厮儿端着一摞帖子走近,“家主,这是今日媒人新送来得草帖子,皆是紫衣上等媒人怕与前几日一样都是仕宦之家,男方女方都有。”
  刘书柏停下,侧头瞧了一眼,“二娘呢?”
  “二姑娘在后院。”
  刘书柏瞧了瞧左右,“大郎呢?”
  “郎君去了杭州。”
  “他是怕我随意将他许了人家跑到杭州清净去了吧。”
  “郎君说...是去看看沿海地区的行情。”
  “算了,让二娘到书房来。”
  “是。”
  刘书柏换了便服后坐在书桌前仔细的筛选着各家送来的草帖子。
  “爹爹,您叫我?”
  “来,你瞧瞧这些,其中还有不少清是流出身的年轻官员...”
  “爹爹,女儿不是说过此生都不会再嫁了么,而且哥哥都还未娶亲。”
  “你哥哥我是管不了,我原先在工部又忙于运河之事便没有时间管你...”
  “爹爹说话不算话,把这些退了吧,女儿不会嫁的,女儿不想和母亲一样在后宅抑郁终生。”
  “可你不能真的就这样自己一个人过一生吧?”
  “一个人有什么不好,不用看人脸色,不用替人操心,也没有人指指点点。”
  “爹爹并不是要强迫你,”刘书柏攥着一张帖子,“之前御史中丞与我说...”
  “御史中丞?”刘氏挑起眉头,“我听说中丞新婚不久郡君章氏就替他生了个儿子,他跟爹爹说什么了?”
  “你是不是对官家有意?”
  刘氏愣住,旋即噗嗤笑道:“御史中丞娶亲的时候,两家都是高门,姜氏当时亲迎的排场让多少女子为之羡慕,一年后章氏生了儿子,姜家的满月酒也是人尽皆知,可如今我却替她感到心寒。”
  “女儿还听说是御史中丞亲自登门向集贤相求娶的章氏,这章氏还是朝中新贵的同胞妹妹。”刘氏抽出一张章家递来的草帖子,上面写着女方的年令,笑道:“集贤相这颗树还真的是枝繁叶茂,不仅渗透到了朝中各个角落,还有一堆贵媳,贵婿,比昭文相还要厉害呢。”
  作者有话要说:取名废,如华取自诗经(QAQ,我想不到卫这个姓比较好听的名了。)
  越州就是绍兴,山阴也是,都是别称。官家的外祖父山阴伯之所以封山阴就祖籍的地名。
  提示提示,注:贱籍制度与奴隶制有关,在中国古代是雍正时期废除的(但并不彻底,后面仍旧遗留)
  架空架空,只以北宋为主背景(没说文章所有一定要按宋来,里面有少部分也参考过唐明的制度。)
  还有那个运河(隋炀帝的京杭大运河是横向运河,在他之前是没有的,所以用时七年之久也算非常非常神速,当然是劳民伤财)官家这个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疏通,并且曾加了几段纵向。
  明成祖的功劳里最大之一就是迁都后至杭州的纵向运河,“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
  剧情需要所以缩短了一下时间(实际运河不论是疏通还是修建,工程都是很大很大的,死亡率也很高。)
  三相序,昭文馆、史馆、集贤殿(院)迁移的次序从低到高。
  其实都觉得唐风开放,但实际她只针对上层社会,等级差异很大,下层百姓(可以说奴隶制仍旧存在)家里的佣人可以买卖,宋刑统是依照唐律修改的,但是比唐律注重人权,在这种律法上直接剔除,佣人的劳动合同最多与主人家签订十年,特别是底层,我写这章的时候两个朝代的律法都做了对比。(此为学渣言论,学历史的诸位学霸请不要喷我,我还是非常喜欢大唐的,版图看着就舒服,嘤~)
  阶级划分哪个朝代都有,只是我感觉清朝一下就又倒退回了奴隶制,因为古代边境地区本来就相对要落后一些…(QAQ,别喷我。)感谢在2020-06-09 18:30:33~2020-06-10 06:24:1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MR.ILLYA? ?? ?? 50瓶;瑾、熊叔粉丝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13章 皇以间之
  “章得的幼子章厚娶了史相的女儿,女儿又嫁到了姜家,他这颗树可比首相扎得还要深,日后连根拔起来的时候...诸多麻烦呀。”京城小报消息,集贤相章得庶子章厚迎娶史相方之彦嫡女,章得又将女儿嫁入姜家成为御史中丞姜洛川正妻。
  “官家也会怕麻烦?”
  “其实也不麻烦...”
  “官家不用迁就臣妾,朝堂上的事,官家随自己的心意来就好。”
  “三司副使姜赋平刚过甲子便递了致仕的辞呈,他才复职三司副使没几年我便没有应,之后的几日常朝他连上了三道札子…”
  “官家要是不喜欢御史中丞一纸调任支开便是。”
  “不,我就是要让他和苏虞待在台谏,朕不搭理,每天看他们吹胡子瞪眼不也挺有趣?”
  “是么?”
  “大概...”
  “官家,驸马宅传来消息,隋国大长公主病重。”
  “病重?”皇帝大惊的回头,“前阵子家宴不是还好好地么...”
  宣德门的御道上突然出现开道的禁卫,街道的两侧也驾起了人墙,仪仗自禁中宣德门出,临街的窗户纷纷被打开,有探出头瞧热闹的人都被禁卫呵斥了回去,车马随后进入一处宽阔的巷子。
  “太医怎么说?”皇帝问着一个中年男子。
  大长公主独子因恩萌入仕为东上阁门使,皇帝亲临驸马宅,他便哆哆嗦嗦的出走迎接,虽和皇帝是平辈,然早已过半百两鬓斑白,因母亲病重而双目无神显得极为沧桑,“太医说母亲本就有喘疾,因...因...”
  “因什么,你倒是说呀!”皇帝吼道。
  留满胡子的中年男子屈膝跪下,抽泣道:“因臣女与内人回杭州探亲时与其族舅杭州知州幼子曹纪…私定终身,母亲听后觉得败坏门风,一时气短晕厥,太医说…只在朝夕了。”
  隋国大长公主与驸马只有一子,长子成婚十余年嫡庶长子长女皆夭折,最后与原配妻子生得幼女养育成人,作为驸马宅的唯一长孙,自幼便被捧在心尖上疼爱。
  “私定终身?”皇帝仍旧质疑的看着他,“即便如此,可朕中秋寿诞时姑母的身体明明还健朗。”
  男子颤抖着摇头,“大人病故后母亲的身体就一日不如一日,官家上寿母亲是强撑着身体又让内人抹了浓妆。”
  皇帝俯视其一眼后转身跨进房中。
  “孙儿知错了,祖母,孙儿再也不敢了,孙儿以后一定听您的话。”
  榻上的妇人已经言语模糊,撑着最后一口气,似乎是知道皇帝要来。
  年轻女子从床头听见脚步声后扭头,泪眼婆娑的楞道:“官家…”
  “姑母。”
  公主宅都监端来一碗汤药,皇帝亲自端着坐下,喂了几勺发现大长公主已经连汤药都吞不下去了。
  “姑母还有什么遗愿吗,朕能做到过的一定都做到。”
  大长公主攥着皇帝的手,“官家不要怪她…妾命当如此。”
  “好,她是姑母唯一的孙女,朕不会的。”
  “官家…比先帝要有能力,亦是个…好皇帝,莫要听外人言。”
  “朕知道的。”
  “妾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姑娘了。”
  皇帝扭头看着趴在地上哭啼的女子,旋即俯下身侧耳倾听。
  干元七年九月,隋国大长公主薨,皇帝亲临吊唁,又下旨厚葬,为其辍朝五日,赠驸马张家三代,恩萌二十余人。
  ——————————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