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女庶王 (于欢)


  随灵驾官员奉辞完退出,太常卿呼道:“启程。”
  装梓宫的车舆在仪仗队与禁军开路之下朝西边缓缓进发,内侍将乘辇还宫的衣服送至慕殿。
  百官离去后皇帝仍穿着哀服坐在交椅上不肯动,萧幼清见此遣退了殿内所有宫人与内侍走到她的腿侧缓缓伏下,“阿潜心里其实是个至孝之人,受尽冷淡被人遗忘,连自己是谁都快不记得了。”
  “姐姐。”卫桓俯下身抱住伏在膝侧的萧幼清,“如果没有姐姐,我是不是也会成为他那样的孤家寡人。”
  “阿潜又在说傻话了,”萧幼清抬起头捧着她的脸与之对视,“阿潜不会成为孤家寡人,因为幼清会一直陪伴在阿潜身侧,大宋的官家也不会成为孤家寡人,因为官家还有皇后。”
  卫桓便蹭到她的颈肩,抽泣着哽咽的说不出话来。
  良久,等到她有所缓和萧幼清便扶着她站起,伸手擦拭着她眼角的泪水,“该还宫了,都在等官家呢。”
  萧幼清替她释去哀服换上履袍,还宫走的是另外一条道路,两侧未设丧,但仍由禁军戒严。
  半刻钟后皇帝携皇后更衣从慕殿出来,至平头辇旁又亲自扶皇后登辇。
  还宫平辇由辇官十二人抬辇,亲从禁卫军位在左右两侧各两列,旁边还数十名高大的宽衣天武官围在车架前后及左右,仪仗队最前则由一名内侍骑马捧着兀子为驾头。
  禁卫戒备街道两侧拿着棍棒警戒呵斥,不允行人靠近,也不允许人高声喧哗。
  相比之前皆穿哀服恸哭的杂乱不清,帝后乘辇还宫则彻底出现在城民视线之中,这是自改元以来新帝第一次露面,且是帝后并坐在一起。
  平辇上的皇帝身穿绛罗袍,头戴折上巾,腰间系通犀金玉带,脚下系履,身侧并坐的皇后身上所穿也为朱衣,腰间系革带、大带、佩授绶,腰前加系蔽膝,远远望去如民间嫁娶,雍容华贵。
  须臾,皇帝御驾经过的大街小巷都挤满了人。
  “之前送灵时也不曾有这番景象,臣妾恭喜官家民心所向。”
  卫桓伸出朱色袖子里的手覆在萧幼清端持在蔽膝上的手,旋即紧紧握住,“天下人都可以说恭喜,唯你不用。”
  帝后的哀容换做了相视一笑,触目柔情,让百姓差点忘了前一刻还在为先帝送灵,帝后和睦,太宗朝不曾有先帝朝也极少见,今日的景象亦为城中百姓感叹。
  “怪不得先前大内就有流言传出说官家盛宠皇后殿下乃超其他朝任何受宠的嫔妃。”
  “皇后殿下可真好看啊。”不少年轻男子挣拥上前,纷纷惦着脚翘首以盼。
  “就是当年的安国夫人也是不如的吧。”
  “安国夫人一词动京城凭的是才貌双全的风华绝代,不过已经逝去这么久了,谁又还记得当年之事呢。”
  “安国夫人是上一辈人的风华绝代,那么皇后殿下便是这一辈,官家有此妻,怕是要六宫粉黛无颜色咯。”
  “若是以色侍君王,能得几时久?”
  “她们是少年情深,生死与共的患难夫妻,官家能有如今,谁又敢说不是圣人的相扶相持呢。”
  店铺里一个老头摸着胡须,“像,太像了。”
  “先生是觉得圣人像安国夫人还是官家像先帝?”
  “都像啊,已有几十年不曾再见此等场面了,昔日安国夫人嫁开国侯长子,城中有多少人为之伤心恸哭更有齐王当众拦车。”
  “拦车做什么?”
  老头看向窗边行经的御驾,“道贺。”
  作者有话要说:奉辞:谓行告别之礼。
  遣奠:丧礼出殡时的祭奠。
  幕殿:制架木而以苇为障,上下四旁周以幄帟,以象宫室,谓之幕殿,也就是那个幄次。
  稽颡:古代跪拜礼之一。行礼人屈膝下跪,以额头(颡)触地,不露面容。多在居丧期间答拜宾客时行之,以示极度的悲痛和对吊者的感谢。
  哀册:亦作“哀策”。文体的一种。封建时代颂扬帝王、后妃生前功德的韵文多书于玉石木竹之上。
  袍:圆领,有广袖也有窄袖,脚下系履则为履袍,若穿黑靴则为靴袍。履:有系带的黑皮履。
  兀子:一种方形而没有靠背的小凳子。
  信札:新任命官未正式授官告,先下札子通知该官员,此种札子称为信札。
  宽衣天武官隶属殿前司天武左、右厢,也就是殿前司,后周有宽衣控鹤,北宋太平兴国二年改名为宽衣天武,平时守皇宫诸内门,皇帝外出则充禁卫围子,(天武官身材有要求基本都是一米九左右及以上身高)属禁卫五重里亲从官与宽衣天武官为一重。皇城司下有亲从官。
  殿前司的天武左、右厢简称“天武”,后周旧称“控鹤” 太平兴国二年正月庚辰:“诏以美名易禁军旧号,铁骑曰日骑,控鹤曰天武。”(我为什么觉得这美名还不如旧号呢...)
  这一辈的萧姐姐不仅才貌双绝更是文武双全!!!
  (他们比剑的话官家不一定能打过姐姐哦,国舅爷可是能一棒子敲晕赵王的人。)
  感谢在2020-05-12 08:28:16~2020-05-12 21:08:5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取个渣名、从前有座山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sone 1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68章 皇以间之
  干元元年十月二十日大行皇帝梓宫到达陵地,司天监选定二十七日为吉日,同月二十七日掩皇堂,葬于永定陵。
  陵宫掩蔽后襄事官员奉虞主返京入宫虞祭,十一月二十日奉先帝神主祔太庙行祔飨之祭,时以已故先皇后宪明皇后崔氏升配武宗室。
  十一月下旬,德寿宫,李太后上座一边吃茶一边看着身前的年轻人。
  “也就皇后在的时候官家才来老身这来得勤些。”
  “让娘娘这般说都是儿子没有尽孝的错。”
  “行了,瞧你那着急的样子,”李氏又朝萧幼清道:“如今先帝的葬礼已经完成了,皇后带着大郎回坤宁殿吧,往后要多看着她点。”
  “是。”
  皇后一走德寿宫瞬间空荡冷清了不少。
  两个人坐在回坤宁宫的肩辇上,各宫往返的内侍纷纷后撤避让。
  “就算前朝再忙官家也不能忘了要时常来探望娘娘。”
  “娘娘是我的生母,我知道的。”
  “福宁殿那个入内押班...”
  “赵平?他是你的人,你要是想要我便吩咐内侍省将他调入坤宁殿。”
  ---------------------------------
  自武宗大殓福宁殿便冷清了下来,除了洒扫院子及擦拭灰尘平常都极少有人来。
  入内内侍省都都知赵慈上书请为先帝守陵,皇帝以他年事高不允,后再三请求连上三道札子才获应允,月前又加封其为昭宣使,随灵驾至皇陵。
  内侍合着窄袖里的双手端在腹前,抬头望着阶前的海棠树发呆。
  从坤宁殿来的宫人走上前福身,“赵押班万福。”
  “吴内人,是圣人有什么吩咐吗?”
  “圣人唤您过去坤宁殿。”
  “…”
  内侍随着宫人进入坤宁殿,“小人见过皇后殿下。”
  “奎光哥哥。”
  已经有十几年不曾听到的名讳突然被人叫起,使得内侍当即湿红了眼眶连忙上前屈膝拜下,“圣人,万万不可。”
  “奎光这个名还是母亲给你取的,奎宿耀光,文运昌明。”
  【“你叫什么名字?”
  男童眼里说话的女子穿着浅蓝色的褙子,眸子里充满了柔和,“你别怕,也不用拘谨,就当我是你的长辈好了。”
  男童依旧不语,只是走到她的身侧,女子意识到什么便将他抱到椅子上,又替他拿过他勾不到的笔。
  女子看着他写的字,“你这么小的年纪却有这么好的一手字,奎宿耀光,文运昌明,”年轻女子有一双温柔的眼睛,使人亲近,“你这么聪明,若是能得先生教导,他日应举必能金榜题名,往后就叫你奎光吧。”
  小男童从椅子上跳下朝她磕头,她便温柔的笑着将他扶起,“你不需要跪我,小男子汉也只要跪父母及天地与君王。”
  随后女子走到院子里看着刚开花的海棠,“不过…王侯将相有时候还不如一个普通人活的自在。”】
  “是,大娘子见我机警说我要是读书日后一定能中考取功名替百姓谋福,如今十余年过去,小人也只敢将它埋在心里,”赵平抬起头,“当下已是极好,从前的奎光早就随大娘子去了,圣人往后还是唤小人赵平吧。”
  “赵平是你为内侍的名字,姜奎光则是你在姜宅母亲赐的名,今日起吾仍旧唤你奎光让你留在坤宁殿当值。”
  “小人叩谢圣人大恩。”
  干元元年十二月冬,三司呈国计。
  看着明细的账目,国家税收呈增长然支出也在增长,入不敷出,“朝廷用那么多钱去养那些庸碌之辈,难道一点都不能拿出来养内宫里那些可怜的女子?”
  “诞育皇嗣的妃嫔于皇室有功自另当别论,然其他...先帝驾崩,她们本该都要去为先帝守灵,官家如今仍要以嫔妃的规格养着她们,国朝没有这样的规矩,三司也没有理由支出。”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