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令废后当天皇太子也被禁足于东宫反省思过,一群干道与坤道入了宫门没过多久废后便被一辆小马车送出了宫,马车行驶的方向正是位于兴道坊的皇家宫观洞真宫,与此同时,一群内侍奉旨去了东宫。
“殿下,入内内侍省副都知来了,有陛下口谕。”
挟弹带着主人的满腔怒火射出一颗豆大的金丸旋即将一个晒干的壶卢打破,壶卢瓢碎成几瓣散在了内侍的帽顶上,听到有皇帝口谕太子才将挟弹放下,顶壶卢的内侍便松了一口大气。
皇太子连忙从院里退出换了一身广袖常服走进东宫正殿。
副都知朝皇太子拱手,“见过太子殿下,殿下千秋。”旋即直身正色道:“奉,陛下口谕。”
皇太子便上前稽首,“臣皇太子卫楷请圣躬安。”
“朕安。”内侍以皇帝口吻传诏,“太宗定制,本朝皇子职责只在视膳问安,止奉朝请,朕自当尊之,故而皇太子卫楷今后不必再参朔望,望汝力学笃行,勿负朕念。”
内侍传达的口谕让卫楷抬起头,“陛下什么意...”卫楷沉下一口气旋即拜下,“臣,遵旨。”
待内侍走后,卫楷将正殿内一个花瓶打碎,直通郎小心的候在身侧,生怕太子砸着自己的手,小声安慰道:“殿下与自己置气伤的是自己。”旋即连忙招呼宫人将碎瓷片扫走,“东宫上下人多眼杂,殿下当谨言慎行...”
“用不着你提醒本宫,他养了本宫二十五年,本宫是什么样的人他会不知道?”卫楷双手插在腰间,旋即摸到了腰后红?上的玉带?,便气的将红?解下,“他废了母亲又将母亲送出宫,将我禁足不允我参政,下一步是不是要废太子?”卫楷欲将红?扔出,甩手时却又舍不得,“本宫千辛万苦得来的东西他想拿回去就拿回去...”
卫楷将红?交给直通郎系回腰间,眯起双眼道:“冬至还未到如今尚在经筵讲期间内,去帮我请先生过来。”
直通郎将太子的玉带系好后退一步拱手,“殿下,今儿个是双日经筵讲学要单日呢。”
卫楷回过头,“叫你去你只管去,对了,顺便告诉吕相,若他得空本宫随时都在东宫候学。”
“是。”
第135章 克定厥家
自开朝定经筵讲期为每年二月至端午节、八月至冬至节,以翰林学士及大学士与其他重臣充任讲官。
十一月初一,离冬至节还有六日禁中内外诸司及内侍省皆开始忙碌,三省六部也在筹备冬至祭祀太庙一事。
太子赴左春坊的崇文馆经筵读书,同平章事吕维抱着一本中庸走入,“老臣见过太子殿下。”
“师父来了。”皇太子很客气的从座上起身朝吕维拱手。
“殿下,我们今日讲《中庸》近日冬至要举行祭祀,故而臣只能与殿下讲半个时辰...”
“师父,讲学之前本宫想问师父件事。”
吕维坐起朝其躬身,“殿下请问。”
“事关祭祀一事,师父可知道冬至祭祀祭坛的亚献与终献的人选?”
“这...”吕维低下头,“此事归九寺及礼部管,臣...”
见吕维犹豫似不敢言,太子冷下脸,“师父是宰相,所有公文皆要师父签署盖印,就算是陛下的诏书也要,更别说是礼部的册文了。”
“臣确实不知,初献是陛下这亚献自然是太子殿下您,至于终献…许是朝廷的重臣或是宗室旁支的某位国公。”
———————————————
十一月初四晚,太史局的官员站在大前殿前东西对峙的钟鼓楼上观察记录刻漏,每过一刻便击鼓一下,每击鼓一下都有一个穿绿色公服的官员手持象牙笏板进行奏报。
冬至前三天皇帝住宿于大庆殿,殿内不仅有皇帝的亲从卫队还有殿前司喝探的兵士,十几人为一组护卫皇帝安全戒严殿内,每隔一段时间便要喝探一次。
宣德门外布置警戒地段不允百姓靠近,禁军装束齐整从殿外一直排列到御街上,还有数万战马围绕着皇宫戒严。
——咚!——钟鼓楼奏报,“申时正!”
禁中旋即吹起长鸣的号角声,紧接着高低顿挫的鼓声也随之响起,禁中内外的禁军听到后便打起精神警惕戒备。
一年迈的内侍走进大庆殿的朵殿,“太子殿下派人来请问,这次冬至祭祀...”
“朕乏了,歇息一会儿,时辰到了唤醒朕。”皇帝打着哈,显然没有将赵慈的转话听进去。
赵慈只得拱手,“是。”
时间渐渐推移,困乏的皇帝也陷入梦中。
【卫元哲你杀妻灭子定不得好死!】
——咚!——
“丑时三棒鼓!”
皇帝被殿外的鼓声惊醒,摸了摸额头上的冷汗,“几时了?”
“回陛下,丑时三刻,大臣们也相继到达正殿了。”
“派人去传太子。”
“是。”
皇帝从榻上爬起,“让他们将衣服送进来。”
尚服局的女史与宫人闻召便迈着步子轻声走入殿,内侍与几名尚服局宫人将绣有星官图案的云龙纹绛色纱袍与二十四梁镶嵌珍珠以金博山加蝉做装饰的卷云冠及金玉带呈上,皇帝朝他们挥了挥手,“都退下吧。”
宫人退下后由皇帝几个心腹内侍伺候梳洗更衣,衣冠穿好后,赵慈将锦盘中的玄圭呈上,皇帝接过便从侧殿走出。
洗漱穿衣这段时间,皇太子就已经从东宫赶到了大庆殿,皇帝只看了其一眼便将视线挪开走上了明台。
“陛下圣躬万福。”
文武百官穿朝服、戴梁冠,皇太子戴十八梁远游冠,与皇帝的衣冠相似饰金博山但不附蝉纹,宰相与亲王则是貂蝉冠加九梁,从官七梁,其余官以品级大小六至二梁数目递减,台谏官为御史作为执法官则戴獬豸冠。
百官手持笏板朝皇帝行叩拜大礼。
“平身吧。”
“陛下,楚王妃与寿春郡王到了。”
位百官之首的皇太子旋即转身楞看向殿口,身穿命妇服的楚王妃竟抱着一个孩子进了殿,孩子身上还穿着朝服。
随后听见明台上老皇帝开口,“把他抱上来。”
旁侧的内侍便走上前将楚王妃怀里的孩子轻轻抱过,登上殿陛将其抱给皇帝。
宽敞空旷的大殿内朝臣们争相顾望,心里打着不敢说出的盘算,戴九梁貂蝉冠的陈煜跨出一步,“逢朝祭祀,天子与诸臣工候时大庆殿,陛下怎可将郡王抱着坐在明台的御座上,陛下此举将皇太子置于何处?使得群臣揣测人心不一又将社稷置于何处?”
听了陈煜理直气壮的质问皇帝并不恼怒,“一个半大的孩子也能引得诸臣猜忌?”
“国朝有制,陛下此举乃是...”
“好了!”皇帝呵斥道,“将他抱回去吧,随朕一起去太庙。”
陈煜这才住了嘴走回站列,不少大臣纷纷看向皇太子,只见皇太子的脸色并无变化,反而等孩子被抱下来时还走上前慈爱的关怀了几句。
“冬日里冷,一会儿坐轿可给他带了御寒的衣物?”
萧幼清点点头,“带了,谢太子殿下关怀。”
“宗仁是六哥留下的孩子,往后还请楚王妃多多尽心照看。”
“是。”
禁军的铁骑作为前导在三更时就相继出发为仪仗队开路。
——咚!——
“寅时正!”
太史局奏报时辰的声音传入内,礼部尚书手持笏板出殿高声道:“中外严办!”
千乘万骑便从宣德门出发前往太庙,皇帝登玉辂时突然停下,朝一旁的赵慈招手覆在其耳侧小声嘀咕了几句。
只见皇帝登辇没过多久赵慈便从后面的车架上抱出来一个两岁大的孩子,皇帝让其坐在了自己身侧。
前往太庙的御道两旁禁军戒备,百姓们将几个坊间的街道挤满,皇帝车架每途径市坊街道时都能引起一阵哄乱,使得观看的百姓纷纷探着脑袋往前挤。
玉辂四周没有遮掩的帐子,百姓们便一眼见到了皇帝的真容,还在皇帝身侧发现了一个穿朝服的小孩。
皇帝牵着小宗仁稚嫩的手,旋即拍了拍侧头道:“你要是再大点就好了,再大点翁翁就能够让他们教你读圣贤书,就能够陪翁翁去打猎,你爹爹小时候...”皇帝突然语顿。
“官家玉辇上的孩子是谁?”
“能伴天子身侧的孩子除了六大王的小郡王还能有谁呢?”
皇帝车架后紧跟着的是皇太子车架,旁侧也随着许多穿锦袍的亲从,“官家此举,今夜瓦子里的议论怕都是这个了,殿下就不担忧的吗?”
【“究竟是不是陛下的试探与考验臣也猜不到,但殿下若想坐稳东宫,便要有君王的胸怀。”】
皇太子低头浅浅一笑,“楚王薨逝,只留下一个不满两岁的孩子,陛下膝下子嗣少疼爱也在情理之中。”
当日夜,皇帝住宿于太庙,至三更时分开始举行祭祀,文武百官乃宰相都止步殿外,外臣不得入内,能陪同入内的官员只有皇室宗亲。
礼乐奏响,太庙正殿东南角放了一快红漆金字牌,上面刻着“皇帝位”几个字,皇帝走上前面向西而站。
相似小说推荐
-
重回十二岁 (桓哲) 2019-09-24完结285 646日常向。一句话简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立意:好好学习花季雨季 乡村爱情 重生 主角:孟佳...
-
归田乐gl 完结+番外 (方便面君) 2020-09-29完结9131 11468镇前村人提及秦浈,皆是摇头叹息:身体太娇弱了不好生养,这样的女人不能娶。秦浈婚后,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