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楚王才发现他们虽然穿的都是西夏军的装束,但是其左手臂上绑着不同的饰物,西夏虽学中原制却仍然保留了蕃官,显然这些西夏兵与追赶她的将领并不是同一个部落的。
夏兵退却转而朝他人杀去,西夏将领骑在马上面目狰狞,鲜血从手中横握的长矛尖滴落,几个护卫均不能敌。
见这小将似乎年纪不大却有这么多人拚死护在周围,这让他愈加兴奋与确信楚王是东朝什么重要的人物,“没准杀了你,可汗就能加封我做谟宁令。”
最后,周围只剩下楚王一人双手紧紧握着弯刀,瞪着血红的眼睛留一刻也不敢松懈,楚王转了转右手,铠甲的护臂内还藏着袖箭。
将领纵马持枪直逼楚王,不过却并未着急击杀,而是骑马围着绕了一圈,马蹄毫无顾忌的践踏着尸首。
即便学中原礼数百年,然夏人先天的野性却是改不了,将领眼里满是戏谑,周旋了一阵子觉得实在无趣,凝起鹰眼持枪指道:“你眼里的狠绝告诉我你想杀我,可是你的力量实在是太弱,我不知道你现在是凭何穿上的这身军装,难道你们宋人的将军除了萧怀德都是这般不堪么?不过我的直觉告诉我,你并不怕死但你不甘心死,若留了你的命,假以时日你或成我大夏之患。”说罢将领便持起手中的长矛纵马一跃,眼里充满杀心朝楚王直扑而去。
“张槐来也!”
——匡!——
一声碰撞,两兵相接,拐刃抢将敌军将领手中的长矛挑开。
“没藏老贼,可还认得你爷爷?”张槐骑着黑马上前将楚王挡在马后。
“没藏?”楚王大惊,难怪此人方才用的是汉语,而刚刚那群西夏兵因他的话而不敢靠近,原来此人是凉州党项豪门没藏氏。
————————————
战争持续了半个月,直至四月中旬,在一声金钟下西夏收兵,放弃了易攻难守的渭州夏退至庆州。
虽夺回了渭州,但宋军损失惨重,“看似初战告捷,实则与输无异,易攻难守的渭州我们尚且打了半个月,更何乎难攻的庆州。”
帐篷内,楚王左脸的长痕已经结痂脱落,一道新的伤痕从旁侧划过,只是没有旧伤那般深,军中皮肉小伤皆只会敷些创伤药等他自愈。
左肩的披膊被小心翼翼的顺着断箭取下,鲜血染红了圆领袍的窄袖,“王爷请忍住,下官要将矢晗晗再清理伤口止血。”
比起月初刚上战场那日的惊慌,如今游走于血肉横飞的战场她已经习惯与适应,不会再被飞来的人头吓得发抖,也不会提不起握刀的手。
楚王咬住一把匕首轻轻点头,军医吸了一口气,用最快的速度将箭矢瞬间拔出,西夏神臂弓所射出的箭为木羽箭,箭簇开三尖名为三刃箭。
箭矢后面的三尖头勾着血肉迅速划出,其疼痛差点让楚王榻上的被褥被攥破,煞白的脸迅速涨红,攥着被褥的右手手背上本不明显的青筋突然暴起,几滴汗水顺着额头流下。
一直到伤口处理完毕敷上止血药楚王才卸下力气单手撑向榻上的小桌子,嘴里咬的匕首也随之掉落,粗喘了几口气,汗珠便顺着落到了桌角。
军医将伤药备好留下,起身拱手道:“下官告退。”军医人手本来就不多,经过半月的战争死伤无数,每日都有数千伤残,好在朝廷后方补给的药品充足,身为军医使的官员还要赶往下一处救治其他将领。
“王爷不要紧吧?”萧显荣看着脸色苍白的人。
“下次王爷就让属下跟着您一起上战场吧!”楚王带来的护卫如今只剩下了两个人,账内这个年纪最小的被她命令着不允出战。
楚王抬起满是汗珠的脑袋,蠕动着惨白的双唇,“好,下次一定让你去,都先下去吧,本王有话要和泰山说。”
“是。”
“泰山对卫慕单喜了解多少?”
萧显荣低头思索,“他与我年岁相差不大是老对手了,相互知其底细,他此次退守庆州,庆州是我朝西北的门户,他是想把最后的输赢都压在庆州上,我想应该是夏国内部也有了分歧所以他要速战速决,倘若庆州久不能收复,我军士气必定会低落乃至一蹶不振,这次若不是夏军内部有纷争,渭州恐怕我们也夺不回来。”
“元帅有令!”一名副将闯进帐中,微眯起双眼看着萧显荣,“哦,萧元帅也在啊。”
“王爷受了伤,本帅是来探伤的。”
副将只是低头一笑,“既然萧元帅也在那么我便一并传达了吧,元帅口令,夺回庆州之战请楚王爷为右翼,萧显荣率左翼马军与本率主力合攻,务必三天之内一举击溃敌军夺回庆州。”
第129章 克定厥家
东京城
三月下旬,御史台在垂拱殿升殿朝见皇帝时以御史台之名呈上殿札子弹劾参知政事狎妓并养在府中与其厮混。
本朝允许妓院开设以及市妓的存在,官府教坊内更有诸多官妓,官员抄家后女眷便充为奴或入教坊充为妓,官妓只用来宴会陪酒及歌舞表演,士大夫家中也允许养私妓,但官府又有明确规定限制官员狎妓,官员招妓只能歌舞陪酒而不能同床伺寝。
里城东北角的艮岳内,皇太子将此事奏报皇帝。
皇帝将御史台的札子扔回太子怀中,“朕升梁文傅为参知政事,你可知何为?”
“臣知道...哦不,”皇太子点头旋即又连忙摇头,“臣不敢擅自揣测圣意。”
皇帝皱紧眉头闷声道:“知道你就说。”
皇太子低头拱起双手微微躬身,“我朝为防宰相权重以副相参知政事分权,陛下是为了牵制同平章事吕维。”
“这个人圆滑,若为盛世必是肱骨之臣,若乱世,用的好则可辅佐千秋大业。”皇帝负起手从殿内走出,“朕既然让你监这个国,这些事你就自己拿主意吧。”
“是。”
四月初一紫宸殿朔望,皇太子监国,设座殿陛之上,内侍高声奏报,从紫袍绯袍到绿袍全体京师朝官持笏板纷纷入殿,朝太子行集体跪叩大礼。
朔参的议事大会结束后御史台表奏状再度弹劾梁文傅,太子便以皇帝授意,贬参知政事为刑部侍郎。
翌日,垂拱殿的早朝结束皇太子更换衣服至后殿处理政务,上殿札子还没来得及打开殿外就传来一阵声音。
“殿下,刑部侍郎求见。”
皇太子便将文书放下,“让他进来。”
“殿下!”梁文傅走入殿,“臣梁文傅叩见皇太子殿下,殿下千秋...”
“行了,梁侍郎有什么话就说吧,这些虚话本宫现在不想听。”初次临朝听政的卫楷一刚开始还兴致勃勃,但连续一月后就开始感到厌烦,每天都要听文官喋喋不休的念叨,奏疏、奏札,奏状及启本更是不断,他几乎被困在内外朝抽身不得。
“殿下为何让臣去刑部,狎妓之事已过去两年,况且臣已经将她赎回了,她还是陛下亲自下令赐给云骑尉的人,臣在政事堂可以牵制吕维,吕维是楚王的老师...”
【“既舍弃便不能留下把柄与口实,毕竟只有不会呼吸的人才能真正守口如瓶。”
“殿下的手是治国之手,手上当然不能沾染腌臜之物,”韩汜沾了沾茶水在桌子上写了半个字,“为万全,这替罪的人选,皆看监国太子殿下之意。”】
皇太子听着梁文傅的念叨便想起了韩汜的话,旋即轻轻佻起眉头道:“他现在还是本宫的经筵讲师呢,”旋即将之前御史台所呈的上殿札子以及昨日表的奏状甩到梁文傅脸上,“你自己好好看看吧,他们已经上了不只一道,垂拱殿的朝参本宫都听烦了,实在没办法才去请了陛下的旨意,梁侍郎若不满,便去艮岳找陛下吧。”
梁文傅拾起奏状,“建平十一年四月初一台谏诸院状奏,参知政事为朝执相,百官之表率,公然狎妓养于屋中,有违国朝礼制,若不严惩,何以治下,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梁侍郎与市妓同榻,先前瞒住了无人管,如今怀了你的孩子不知哪里走出的风声,证据确凿,你身为宰执那些台谏官又怎可能放着不弹劾?”
梁文傅明白,太子虽监国可宰执这种重臣的任命与冲替太子又怎敢不问皇帝而私断,看着奏状所述想必札子也差不多,本与理法无关之事却处处透着礼法不容。
梁文傅便道:“御史台新任侍御史姓姜,他父亲可是三司的计相,我朝有规定台谏官不能与宰相有任何关系更何况还是亲父子,陛下的用意还是要牵制殿下您啊。”
“梁侍郎,你可知道离间君臣离间天家父子是谋逆的大罪?”皇太子起身走至梁文傅身前,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叹了一口气道:“本宫总得过御史台与谏院这一关吧,况且刑部如今没有尚书,你这个刑部侍郎便是刑部之长,只降了一品然仍是紫袍,待事情平息,过些时日本宫定让侍郎重回宰辅之位。”
“臣不是贪念宰辅之位,而是殿下您...”梁文傅看着卫楷,旋即跪伏下,“殿下是在防备臣吗?”
皇太子缓缓蹲下,俯身在梁文傅耳侧小声道:“谋害亲王是不赦的死罪,万一行事不够缜密走漏了风声,本宫以何万全呢?这计策既然梁侍郎献给本宫的,交给别人本宫又如何能放心的下呢?大理寺插不进人去,唯刑部尚有空缺,希望侍郎不要辜负本宫的一片苦心与信任。”
相似小说推荐
-
重回十二岁 (桓哲) 2019-09-24完结285 646日常向。一句话简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立意:好好学习花季雨季 乡村爱情 重生 主角:孟佳...
-
归田乐gl 完结+番外 (方便面君) 2020-09-29完结9131 11468镇前村人提及秦浈,皆是摇头叹息:身体太娇弱了不好生养,这样的女人不能娶。秦浈婚后,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