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顶颜偏要靠异能恰饭[修真] 完结+番外 (书道子)


  晚上其他叔伯兄弟吃完饭,就三三两两的准备去大伯家,早到的人聚在一起聊些家长里短,鸡毛蒜皮,虽然都是男的,该有的八卦之心一点都不少。
  而杨家此时也准备去杨家大伯家。“就你们家还搞这一套,新中国都成立多少年了,女人早就顶了半边天,你家还这么封建,女人不能干政!真是愚昧得要死。”杨妈妈没好气的说道。其实也不是在乎这个事,主要是以前奶奶还在世的时候,大家分家,不让女人参与,等分完才知道,杨爸爸跟杨妈妈是吃了大亏的,所以对这样的事很反感。
  “我家还不是你家,呵呵~好了好了,你又不是不知道,本来也没点什么东西,我们也就是去看看,你看我哪次不是回来就给你汇报,消消气,别介意,再摆个冷脸就变老太婆了。”杨爸爸年轻的时候一定是个高手,特别会说话。
  “当着孩子的面,你胡说啥呢?再说了,都六十多了,还不是老太婆,你都是老头子了。”杨妈妈有点恼羞成怒的嗔了一眼杨爸爸。
  杨家两兄弟当没听见爸妈的语言官司,早就快步走到院子门口去了。“嘿嘿~”杨安平撞了撞杨东平,笑得一脸贼像。
  杨东平无语的看了眼弟弟,这要多没长心眼才能干出这样的事,赶紧离他远一点,免得自己别传染。
  突然脚下被绊了一下,软乎乎,吓了杨东平一跳,就怕踩到什么东西,乡下的晚上虽然有路灯,踩到什么还是无法预计的。低头一看,原来是小家伙,看大家都走了,又没人搭理它,也就跟着杨东平一路溜达出来。
  小家伙出都出来了,杨东平也不准备再让它回去,本来小家伙对环境都还不太熟悉,喜欢粘着自己,而这两天自己陪小家伙的时间也少,心里就泛起一阵阵心疼。
  弯腰把小家伙抱了起来:“一会别乱叫,也别捣乱。”杨东平点了点小家伙的鼻子,不忘交待一声,不管对方听不听得懂,自己还是把小家伙当作平等的伙伴一样对待。
  小家伙乖乖的窝在杨东平怀里,叽叽的叫了两声,也许这就是他的回答。
  杨安平看着哥哥怀里的小家伙问道:“哥,你这个小狗好特别,跟一般的都不一样,很聪明,还知道自己给自己洗脸洗爪子,上卫生间,我第一次看到的时候吓了一跳,现在的小狗都那么聪明吗?”杨安平疑惑道,主要是小家伙叫声很不一样,他虽然平时看起来大大咧咧,但是心还是很细的。
  “小家伙品种比较特殊,聪明,你就把它当小孩看待就好。”杨东平只能适当隐瞒,毕竟有些秘密,之所以成为秘密,那就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安全。
  听杨东平那么一说,安平就安心了,也不再话多,反正哥哥最在乎家人,自己放心。
  “爸,你快点,要不要我扶你?”杨安平刚跟哥哥说完就又回头去关心爸爸。
  “臭小子,管好你自己就行,等我真的需要扶的那天,你别不耐烦就好。”杨爸爸安慰好杨妈妈就赶了上来,听见杨安平的话就乐呵呵的怼了一句,可是话糙理不糙。
  “哪能啊,你是我最亲爱的爸爸。”杨安平跑回去搂着爸爸肩膀嘻嘻哈哈。一米八二的个,比杨爸爸高那么多,还非得搭在爸爸身上。杨东平看了眼,揺了揺头,真是懒的说他们,一个愿打一个挨,他们高兴就好。
  到了大伯家,其他人都来了,就等杨东平他们。杨爸爸这一辈,家里兄弟四个,杨爸爸排行第二,下面还有两个弟弟。而杨东平这辈男孩也不多,女孩多些,但是在这样的场合女孩是不能出现的。
  大伯年纪大了,就让大哥把事情起因从头到尾解说一遍,东西都放在堂屋,可以一边看一边讨论,等大家议论完,让大家发表发表意见,怎么分,分多少!反正早晚都要分,就这么一次解决是最好的。
  杨爸爸首先发言:“我们兄弟四人,之前商量过,不参与,本来也没多少东西,都留给孩子们。谁选什么以后那个东西就是谁的,其他人不得有意见。五个孩子,十件物品,我家多一个孩子,其他人每人两件物品,我家一人一件,这样分,大家有没有意见?没有的话,就按这个方法,分了吧!”叔叔伯伯都点头同意,其他堂兄弟也没吭声,估计在家都商量过的。
  东西一溜摆在大伯家堂屋的八仙桌上,供大家选择。都是些常见的物品,材质也一般,经过县文物局鉴定过的东西,是古董的话也轮不上还回来。其实选哪个杨东平都无所谓,因此就站在后面等大家选得差不多了,才上前随便拿了件,估计是大家嫌占地方还没什么用才留下来的。
  那是一件小屏风,真的小,只有翻开的书页那么大,木材也不好,上面雕刻得有五只蝙蝠,一点装饰物都没有,估计也就是个吉祥物,此时木材到处都裂得是一个个小口子,粗糙得不行。
  杨东平笑了笑,自我安慰下‘我就等着五福临门吧!’


第19章
  临回帝都前一天,大伯说趁大家都在,给祖宗上个坟,让祖宗保佑大家更顺利。这次要不是因为杨家祠堂的事,估计杨家直系后人还难以聚得那么齐。
  大伯是杨氏家族现任族长,族长一般都是长子长孙继承。大伯之后就是大哥,大哥是大伯的长子,虽说现在族长的权利没有解放前大,但是现今一些祭祀类的事还是要由族长来管。
  杨家的祖坟现在主要分散在三个地方,杨家因解放前算得上当地的大地主,是有家族墓地的。但解放后,由于成分问题,墓地也被破坏,很多先人的遗骸只能重新敛葬,条件有限,只能随便找地方安葬了。
  寨子上其他人家认为挨着杨家的墓地能借点风水,趁杨家自顾不暇时,陆陆续续把自家的祖宗迁到杨家墓地,就算是后来没看过风水的墓地旁边,他们都认为是好的。是以,杨家现在的墓地跟寨子上其他人家的墓地是混在一起的,有杨家墓的旁边就有别人家的墓。今天准备去的墓地是解放后,杨东平爷爷奶奶过世新找的地方,就在杨家祖宅的后面,能天天看着自家祖宅,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安慰。
  杨家的祖宅在寨子中间,寨子是由三座比较平缓的山头组成,差不多3000多人,算是大寨子。以前各山头有一个寨子,由于人口增加,需要建新的房子,是以房子越来越多,竟慢慢融合到一起,合并成一个大寨子。
  兄弟四人共有十个儿女,因这次是在家族内部提前通知,离得近的儿女能回来的都拖儿带女赶回来,林林总总也得差不多三十多人,因是要去祭拜杨东平的爷爷奶奶,早上八点在大伯家集合,拿上早已准备好的祭品就去了杨家祖宅后面的墓地。
  这么多人走在一起还是很引人注目,比起大家族不算枝繁叶茂,胜在大家还团结。
  “杨家大伯,又去祭祖啊?”
  “你家又有啥好事了,这么兴师动众的,不会是天大的喜事吧。”这是比较熟悉杨家行事的知情人。
  “呵呵~哪有那么多的好事,也就是这次孙子们难得放假,还聚得那么齐,就来给我家老爷子上上坟,也好让祖先保佑保佑孩子们工作顺利,学业有成。”大伯兄弟几个一路跟人客气,很快来到祖宅后山杨东平爷爷奶奶的墓地。
  到了墓地,男丁清理坟茔周边的杂树杂草,女眷们撕冥币钱纸,等准备工作做好,坟前摆上祭品,点上香,焚烧钱纸以后,由大伯先站在杨东平爷爷、奶奶的合葬墓前说了一大段话,大意是孩子们现在都过得不错,还算有点出息,都是祖宗们保佑的成果,希望以后也能继续保佑他们云云。交代完毕所有人就依辈份年龄大小的先后次序拜祭,拜祭完毕,等祭品让祖先祝福后,大家就可以把祭品分食了。
  等祭祀完路过半山腰的祖宅时,大家忍不住去里面看了看。
  杨家祖宅依山而建在寨子中间的山腰,大块的条形石打地基,起堡坎,再在堡坎上修四合院,既实用又大气。方位坐北朝南,三进院子,从半山而上直到山顶都属于杨家的宅院,杨家大门外是一路青石铺成的马路,当时能并排过两辆马车,就是按现在来说,那也是可以过一辆卡车的。
  以马路为分界,上面只有杨家一家,叫上坎;下面是无数当年靠佃杨家良田生活的佃农,因为人多,需要的房子也越来越多,渐渐形成村落,叫下坎。而现在早已不分上下,杨家祖宅在解放初期被老百姓瓜分,后因种种原因没能收回,现在也不了了之。每次杨家人经过祖宅心里都有一种遗憾,因为再也不属于杨家,而杨家后人只能各自在寨子外围修建新的家园。
  大家先瞻仰了祖宅的大门,大门已经不剩什么,只有两边的门柱还在,门柱为方形,整块石头雕凿,又大又沉,上面有副民国时期汤恩伯题写的对联,能经过□□时期完整保留下来,估计当时实在是没有工具可以破坏。不过也不是一点伤害都没有,石柱表面到处都是深浅不一的划痕,扑面而来一股沧桑与凄凉。
  杨家发家在当地虽然历史不长,但在民国时期出了好几位国民党将军,大门前的对联是1942年汤恩伯任抗日战争第一战区副司令官兼鲁苏皖豫边区总司令时,机缘巧合撞见当时杨家老太爷过大寿,因为没准备,顺手题了副对联做礼物,杨家为了尊重就刻在大门上。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