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人多,再加上现在游客也多,自家吃一些,还要留一些给游客,因此这瓜子什么的,都是十斤十斤的购买。
以前是没钱,也舍不得花钱,现在家里有东西卖了夏天的西瓜,那家里养的兔子也值钱,卖了不少钱,农家乐这边,也赚了钱,沈潇云和沈云海时不时给家里老人一些零花钱,这手头攥了不少钱,也就舍得花钱了。
沈妈妈和沈奶奶理念上都是很统一的,好不容易来了一趟,不多买一点,那多不划算。
这瓜子买了一堆后,糖果子,芝麻糖,花生糖,锅巴,绿豆糕,红豆糕,津果,米饼子,核桃酥,饼干一些以前没有吃过的核桃,开心果,夏威夷果,松子,也一样一样的给买了几斤。
炒货买了不少,又在附近买了一些橘子,苹果,香蕉梨子等等,这些便宜常吃的水果。
云水村这边倒也种了不少水果,可水果到了冬天就很少了,以前橘子什么的,还能留一些,现在游客多了,家家户户也没有存几个,有了钱,也就舍得买了。
沈妈妈都是整箱子,整袋子的购买,然后沈家的男人,则是负责搬运,把这些购买的东西,搬运到沈潇云开来的越野车后车厢里。
吃的买了,沈家人往里面逛,又买了不少红纸,小摊位上买了几十双袜子,沈奶奶和沈太奶奶一直想要的秋衣秋裤,说这个很暖和,又贴身,颜色很好看,特别的便宜,这是村里其他的奶奶说的。
她们给自己买了,同时也给老伴也卖了,男人总是说随便,可给他买了,那心里还是挺高兴的,有个人惦记着,心里总是很快活的,
这往菜市场里面走,沿路上遇到了一些卖锅灰饼子,有的带馅儿,有的是放梅干菜,有的则是放糖,一块钱一个,一个个薄薄的,闻着很香。
沈潇云买了二十个,有带馅儿,也有甜的,分了下去,沈家人拿着饼子啃,这饼子刚出炉,又香又脆,还挺好吃的。
过年,街上就是热闹,这卖锅灰饼子的就有好几个,以前没有见过的临时烧烤铺子也有好几个,推着推车,有炭火烤架,也有油炸锅滋滋的响,这些摊子前就围了不少年前人。
还有卖老婆饼的,千层饼,推车卖酸辣粉,汤粉什么的,一些卤菜凉菜,在这个时候也特别的受欢迎,沈潇云甚至还看到了几个卖棉花糖的,这棉花糖机器比较老式,用脚踩,买的人还不少。
看到这一幕幕,沈潇云都有种恍惚,以为自己来到了某个发达一些城市的小胡同,小街巷子里,眼前这些小摊位,看起来很平凡也很普通,看起来也很寻常,可要知道这些在一年前,这里根本就没有过。
可现在,这些都有了。
沈家人看的是目不转睛,嘴里啃着烫手的饼子,盯着路边的摊位,还是忍不住称奇。
“外面都这样好了啊。”
“真好,真热闹啊。”
沈家的老辈人嘴里啧啧称奇,这外面的东西到底是比村子多,也新奇,好多都是他们没有见过的,而且这里购买的人非常多,行人如织,来来往往,花钱真的如同流水。
沈潇云何尝不是惊奇和感叹。
看吧,这街道上,他甚至是看到了卖现场吹糖人,手绘糖人,捏糖人的,现场给雕刻的,给做签名的,还有卖烤豆腐,烤面筋。
沈潇云看到有卖那种红皮甘蔗的,很干脆的买了几捆,这种红皮的以前镇子上都没有卖的,因为远,还有就是贵。
镇子上卖的甘蔗是附近村民自己种的,虽然也很甜,可太硬了,而且还很短,一根三毛钱,两毛钱不等,可这红皮甘蔗,要卖好几块一根,这在桃花镇好多人是吃不起来的,因此就没有这些东西。
沈潇云还是挺喜欢吃这种脆脆的,又大又多汁的甘蔗。
这耽误了一会儿,沈潇云就看到他妈妈跟奶奶去买那种需要炸的南瓜丸子,南瓜饼,虾片,说要给他们当零嘴,还说隔壁的奶奶说,这些特别好吃等等。
买了这些,又买了不少丸子,像藕粉做的丸子,说里面包心了,一些腐竹,豆皮,红枣子,糖枣子,桂圆等等……
然后沈潇云就看到他妈妈买了不少厨房用品,各种调味料,很快他们手里就满了。
“妈,这些也要买吗?我看家里有啊。”像围裙啊,袖筒啊,手套啊,这些有不少,而且村里人也会做。
连带着,喝水用的杯子,吃饭的碗,盘子,筷子,都买了不少
“家里的跟这个不一样,这些颜色漂亮,我打算换一些新的,好不容易来一次了,多买点。”
关键这不是多买啊,这是要把街搬回去啊。
他们这才来没一会儿,家里的男人已经来来回回跑了三次了。
当然,这里也有他的一部分功劳,为了喜欢吃的甘蔗,让自家男人扛着几捆甘蔗,好在自家男人力气大,不然还搬不动。
第246章 吃年饭
到了菜市场, 沈家人倒也没怎么买菜了, 云水村家家户户都种了不少菜,圈养了不少鸡鸭鹅,这些都足够吃了。
不过大家对于菜市场, 还是挺情有独钟的,看到那摊位上围聚的人,也跟着看热闹。
后头看到了不少新鲜的甜玉米, 沈妈妈二话不说,买了一筐, 拿回去煲汤煮玉米吃。
等菜市场逛完了, 那连接菜市场后面的是卖各种烟花爆竹的, 云水村这边没有放烟花的习惯, 但不是他们不放, 而是没钱放。
现在有钱了, 沈潇云也建议大家不要发,虽然在偏僻的乡下,放烟花不会造成严重的污染, 可这冬天到处都很干燥,家里屋子外面, 干柴特别多, 一个不小心就会点着。
至于这鞭炮还是会放一些,尤其是吃年饭, 祭拜这些是必不可少。
买的鞭炮有大饼状, 也有小小一卦, 买了百来块,又购买了祭拜祖先要的香纸蜡烛后,沈妈妈就带着沈奶奶还有太奶奶开始购买过年的新衣服,新鞋子。
这买的衣服自然是全家的,沈潇云还是不太喜欢这些老旧过时款式的棉衣棉服,然而沈妈妈很执着,硬是给沈家兄弟,还有李佑安挑选了那种考试的秋衣秋裤……
“潇潇你看这秋衣多厚实,都是棉麻,穿的可暖和了,妈给你买了,准保没错。”沈妈妈觉得这镇子上的衣服挺好的,价钱也不贵,关键那款式,那上面的印花都非常符合她的审美标准。
沈潇云能说什么呢,他的再三拒绝,落在沈妈妈的嘴里就变成了“潇潇不要担心,妈给你买,妈身上有钱,这衣服才几个钱啊,这几个钱妈还是有的。”
这老式的秋衣都没什么弹性,而且又肥又大,根本就不贴身,怎么看都觉得很臃肿。
这秋衣买了,沈妈妈还很贴心的给买么大裤衩,都是大红的,说过年穿红色的喜庆。
观看沈潇云直播的网友们好久没有这么的开心了,这过年到了,沈潇云这些天以来,一直都在筹办年货,帮家里筹办各种吃的,用的,忙的是不亦乐乎。
网友们看的乐在其,不免勾起了对过年的种种向往,想起了儿时的回忆。
今天他们跟着沈潇云,看到了桃花镇上过年的样子,这相似的画面,就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共鸣。
“哇!主播这镇子跟我们这边好像啊。”
“不对啊,我记得主播你们镇子很穷的,看到这么热闹,我都产生怀疑了。”
“桃花镇我去过了,确实很穷的,这点我可以保证啊,但是这一年里,镇子上热闹了,这里就有很多人开店,经济自然就好了起来。”
“主播镇子里卖的东西跟我们这里差不多,看主播主播,我一个劲的找参照物,还误以为主播来我这儿了呢。”
等沈家人开始各种买买,网友对于桃花镇这边的物价就有点不淡定了。
“卧槽!好便宜啊,这橘子一块钱一斤是真的吗?”
“这么大一袋子苹果才十八块钱?主播我想知道,你们镇子上的水果商贩是在哪里进的水果啊,怎么这么便宜?”
“哎呀,主播家乡这边就连红皮甘蔗都很便宜啊,单只块,整捆五块一根,我们这儿平时卖十块,过年都卖十二。”
“我这儿按斤卖,一根下来二三十吧,妈呀,真的吃不起。”
“我这儿十五一根,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等看到沈妈妈给沈潇云他们买秋衣秋裤,看直播的网友们集体笑成傻子。
“这画面太美,此刻我的脑子里都是主播他穿这些大红色,印花的秋衣秋裤,不行了,我控制不住我自己。”
“哈哈哈哈饿哈哈……”
“我觉得主播穿到还无所谓,毕竟主播是那种上的了厅堂,下的了厨房的那种,能够给农家乐买那种老式床单被套的主播,我猜主播私底下早就穿了这种秋衣秋裤”
“对啊,就是不知道霸总穿的是什么样子,那画面我都不敢想象…”
“霸总啊,霸总应该不穿秋裤的吧,这种老式秋裤都是上了年纪人穿的,很臃肿,我看霸总天天穿西装,要穿这种秋裤估计不好搭配吧。”
“难道大家不应该关心我们的神仙哥哥吗?那么仙气的一个人,穿秋裤,天啦,我要疯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