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本侯有疾 完结+番外 (夜尽初辰)


  “该是殿下来吃。”
  长公主更加不解了。
  一旁的丫鬟们笑得东倒西歪,只差没扑倒在地上了。这些都是随着长公主一起长大的,年岁大的已嫁了出去,年岁小的还留在长公主身边,也有不愿意嫁出去的。在殿里她们无须拘礼,和长公主宛若姐妹一般相处,只差名分的长公主驸马也不是外人,她们自然乐得更是欢快。
  燕赵歌也不解释。这般的长公主可太少见了,无论是平素自矜身份抿着唇从眼眸里流露出淡淡笑意,还是和她单独相处时笑语嫣然的模样,都好看得紧,令人心头发热。此刻的长公主也是如此,她因为不解而轻轻蹙眉,略施粉黛的脸颊上却是掩饰不住的笑意。
  “到底是什么呀?”
  燕赵歌笑而不语,等用过了午食,对着晋阳殿里的莺莺燕燕道一声谢,便出了宫。其实很多时候,她都是赶得及回府用饭的,嗯。
  长公主仍然摸不着头脑,饺子自然是熟的好吃,哪有人喜欢吃什么生饺子……生的?
  生?
  她一怔,脸颊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涨红了。
  丫鬟们见她终于明白过来,嘻嘻哈哈地凑过来打趣。
  “长公主,驸马问您吃不吃饺子呢。”
  “生的好还是熟的好呀?”
  “当然是生的啦,哪有在那种时候吃熟的呀?”
  长公主被说的脸颊愈发红润,最后恼羞成怒一般,将一众丫鬟都赶了出去。
  若不是燕赵歌说起,她早就忘了饺子的事情了。
  按大晋的风俗,成亲之时会有喜娘端一盘半生不熟的饺子来给新娘子吃,吃一口,还要问一句生不生,答案自然是生,映衬了婚礼中多子多福的一环。但前世长公主与燕赵歌的婚事一切从简,虽然也吃了饺子,却是熟的。那时长公主只当没有人准备生饺子,便直接用了熟的,正巧婚礼颇耗体力,她饥肠辘辘地咬了一大口,吞进肚子里才算是缓过劲儿来,后来又把那盘饺子吃得一干二净。等到无意间听到几个小媳妇之间谈话,言及婚礼上的饺子,半生不熟的饺子有多难吃,肉又有多腥臊,还有不懂的小娘子被恶心得之后吐了出来,被婆婆一顿大骂,她才明白过来。
  以长公主的身份,彼时朝廷安好,驸马需要入赘,根本就不会有这种环节,等到了北地,更不会有哪个婆子敢上来教她这方面的知识了。这些都是燕赵歌一手安排好的,却不曾对她说过。
  作者有话要说:  ……很多时候我就很讨厌过于自以为是的。
  兴高采烈地看评论区,然后能被气饱。我也不知道有些人是故意气我的,还是真的没看明白。感谢在2020-01-09 23:58:07~2020-01-10 18:01:3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大宁呐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锡兰红茶 13瓶;糊涂 6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7章 字条
  不断有战报从北地传来, 等到六月底, 一封八百里加急的战报从北地而来,一路上跑死了几匹马,等传令兵到了长安, 已经力竭,几乎昏死过去。
  是喜报, 北地大胜。
  自先帝时期丢了燕地以来,大晋已经许多年没有此等大胜了, 长公主一边安排了传令兵去休息, 调太医府的医馆日夜守候,另一边派遣身强体壮能呼号的骑士骑马在街上奔走, 传此捷报。
  于是立刻就有数位精通骑术的羽林郎被选中,背插旌旗,头戴翎羽,于人群中策马而不伤人,高举着绢书呼喊道:“捷报!捷报!北地大捷!护鲜卑校尉、持节使者常乐王殿下平定鲜卑之乱!杀匈奴首领!全歼匈奴入寇之兵马!斩首骑兵近万!俘获六万有余!牛羊粮草不计其数!”
  “北地大捷!”
  人群被这突如其来的捷报砸中, 先是愣了一下,旋即整个长安都陷入了欢呼之中。
  “大晋万年!天子万年!”
  无数稍微明白些许北地战事的都感觉到十分不可思议, 倒不是说常乐王到北地去是否真的参与了战争,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去就是去分润战功的,若真的由镇北将军自己吞了这份战功, 怕是又要封一个燕王出去,宫里肯定是坐不住的,卸磨杀驴是迟早的事。
  能有这种一句都没提到镇北将军的捷报传出来, 证明镇北将军十分识时务,冲他这么识趣,皇帝也会在别的方面上补偿他一二。
  不可思议是因为,镇北将军怎么能这么识趣?
  无数人捶胸顿足,若是不这么识趣,等镇北将军落马,不知有多少东西可以吞到肚子里去,太可惜了。
  传令兵到了长安的第三日,才有带着详细战报的将士从北地而来,身上的甲胄还带着伤痕,被十数个宫卫簇拥而来,进了未央宫。
  皇帝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上朝了,此番大捷让他极其兴奋,骑着马在上林苑里跑了一圈又一圈,等到又有将士到了长安,立刻换了衣服走出后宫,此等大事,必须要皇帝亲自接见才行。
  长公主无语至极。
  “末将虎贲校尉所属都尉拜见陛下,末将恭问吾皇圣安!愿吾皇万寿无疆,大晋万年。”将士单膝而拜行礼道,从怀中取出好几份印着不同官印的帛书和密封起来的战报,双手高高捧起:“末将奉持节使者、常乐王殿下之命,特来向陛下报捷!此乃报捷文书以及常乐王殿下的奏疏!还有镇北将军的奏疏,托末将一并带来。”
  “快快取来!”皇帝立刻就迫不及待的下令。
  长公主在一旁看着,也不插言,皇帝偶尔能如此兴奋,也是好事。
  “护鲜卑校尉、常乐王、持节使者臣裕谈昧死拜上疏皇帝陛下:陛下过听,托臣以鲜卑之事,授臣以临机决断之权,臣窃不胜犬马心,暴骸中野无以报……鲜卑无碍,鲜卑侯病重,其子年幼,鲜卑五部皆有所动……臣谨遵圣命,以雷霆镇抚鲜卑,然匈奴首领残暴,频频伤我晋室北地军民,及至臣至北地,竟悍然入寇,掠杀无数……幸赖陛下庇佑……臣以虎贲将军为左右,随镇北将军击匈奴,斩杀匈奴首领刘延,歼灭匈奴入寇之万骑,俘获兵丁六万有余……期间赵地有乱,不得已持节斩赵地守将……北地诸事,唯陛下幸察。臣裕谈昧死再拜以闻皇帝陛下。”
  “镇北将军、蓟侯臣岚昧死拜上疏皇帝陛下:……”
  “好!”皇帝高声喝道,“大胜!该赏!”
  长公主瞪了他一眼,赏什么赏,你以为这是戏班子吗?
  帛书里提到战事只是寥寥几句,详细的战报才是大头,也不会有文绉绉的话,全部是以连不识字的平民百姓也听得懂的话来写的,生怕出了纰漏。
  这本战报是镇北将军所写的,写得格外详细。
  匈奴人一共出动了六个本部万骑,算上仆从军和民夫共计十万有余。其中两个是匈奴首领直属的精锐骑兵,编入八千骑兵,剩下四个则是其追随者的部族,都只有四千骑兵。因为提前有了准备,北地这次并没有被打个措手不及,以有心对无心,匈奴人直接撞在了北地防线上,常乐王先控制住了赵地,又联络了鲜卑人,从背后狠狠捅了匈奴一刀,鲜卑捞了不少好处。本就和匈奴首领不睦的其他匈奴头领见状立刻撤兵,不仅撤兵,还断了匈奴首领的后路,导致其麾下兵马大乱,粮草短缺,十万大军几天之内溃乱成一团。匈奴首领于乱军中坠马,被马蹄踩踏而死,打扫战场的民夫根据其刻着龙纹的头盔找到了他半个脑袋,已经面目全非无法辨认了。
  锦衣卫这次在战争中立了大功,其他匈奴头领能那么果断地抽身撤兵,就是因为锦衣卫下属的兵马化整为零,奇袭了匈奴的两座城池,佯装出北地兵马已经攻入匈奴内部的假象,吓得他们不得不撤军回援。
  此次大胜,除了俘获的士兵和辎重之外,还有几个匈奴贵族。
  匈奴人自前朝覆灭,便自诩是前朝后裔,自称刘汉皇帝,广封诸王,除掉匈奴王城龙城,每一座城市便象征着一位匈奴的王。大晋却是不认这匈奴皇帝之位的,只叫其匈奴首领。此次除了匈奴首领之外,一同入寇的匈奴王共有五位,其中两位被锦衣卫吓得撤兵回援自己的城市,生擒两位,斩杀一位。
  被斩杀的匈奴王乃是死于此次前锋将领,赵国侯二子之手。
  ……
  战报后面附有粗略的战功统计,更详细的要等战事结束之后,镇北将军回京述职才行。
  但这也足够令人兴奋了。
  这六万俘虏可以用于治河,用于修长城,甚至卖出去给殷实人家当奴仆,有能征善战的也可以让其戴罪立功,以功赎身,免于被奴役,若是利用的好,说不准今年都不用征发徭役了。更别提那数不尽的牛羊,足以让户部吃得直打嗝。
  长公主盯着战报许久,提笔写了张字条,叠起来交给宫人,命其送到燕姓侍中手里去。
  燕赵歌自北地第一封战报发来,便整日地守在宫里。皇帝知道她担忧北地战事,也担忧镇北将军,便给了她这个便利。
  但是!你们怎么能用朕的人情来谈情说爱!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