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灵魂画手 (渣渣巫)


  谢涤初最后一场,讲的是《太乙救苦护身妙经》,讲的是终生皆苦,三清之一的元始天尊就宣说太乙救苦天尊的无上功德。谢涤初声音清朗,年轻又富有朝气,很多听到最后一场都有些昏昏欲睡的人瞬间就觉得清醒了过来,还有些年轻的女性在下面窃窃私语起来,还想掏出手机来偷拍他,不过都被小道童及时制止了。年轻女子一时反应过来这是严肃的场合,也不好意思的吐了吐舌头。
  下午五点的时候,一天的诵经正式结束了,道观里的香客也开始陆陆续续的下山了,毕竟是冬天,天黑的早,这个时候已经开始天色变暗了。晚上要来参加大科仪的信众大多数都在山下的客栈定了房间。毕竟凌晨1点上完头香再下山,实在太晚了,不管去哪里,都不方便,还不如在客栈住上一晚,好好休息,第二天轻松的返家。
  道观里渐渐的没有什么人了,观里的几人就开始布置晚上大科仪要用的器具。布置好了之后,谢清玄并他的大徒弟和二徒弟开始沐浴更衣、养精蓄锐。晚上9点到11点半,整整两个小时的大科仪,是非常消耗体力的。再加上冬日的深夜,天寒地冻,这对法师和信徒都是一大考验。
  谢涤初想了想,回房画了一叠供暖符,全都叠成三角的形状,先是给三茅观里的每个道士和卫邑都发了一张,让大家随身带着。剩下的,都放在一个袋子里,让卫邑带着,到了晚上的时候,给每个进观的人发一张,防止信众受凉。现在这种简单的符箓,对于谢涤初来说信手拈来,完全不耗精力。
  一切准备就绪,谢涤初、卫邑和高升就开始接待陆陆续续到来的信众。虽然谢涤初和高升在大科仪的时候也是要出场的,但他俩负责击磬、击钟,倒是不用准备那么多,那么早到场。
  晚上九点还差5分的时候,谢涤初、高升一起走到了钟、磬前。
  钟和磬都是击打乐器,三茅观里的钟和磬都是成组的,又叫编钟、编磬。平时收在谢涤初那边的单房里,有大型科仪的时候,就会搬出来用,以前没信众的时候,很少用,后来信众慢慢多起来之后,用的也不多。关键是因为编钟、编磬都不是那么容易演奏的乐器,一个架子上挂着两、三排从大到小的青铜磬、钟,用木槌和木棒击打不同的位置还会发出不同的声音,音阶用的是“宫商角徵羽”五音,要熟练使用这两件乐器,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幸好这次谢涤初及时出关,要不然,估计今晚的大科仪估计就要用伴奏带了。本来曾翰还想着,如果两个挂单的道士不会使用乐器,他就去敲钟,让高升跟着师父上台祈福。不过幸好高升游历期间学的也很杂,什么都会一些,对着编磬到不至于眼黑,不过如果让他玩编钟的话,他肯定会马上拒绝的。一般的民俗乐队里,一套大型编钟,至少要两三个人才玩的转。
  “叮~~”晚上9点正,谢涤初敲响了第一声钟,声音源远流长、振奋人心,然后穿着法衣的谢清玄和穿着花衣的蒋明、曾翰一起踱着步子从帏布后走了出来,两个道童并钟子羽一人捧经、一人捧香、一人捧灯,跟在三人身后。焚香、点灯、吟唱、起舞、禳灾、赐福……一件一件的做过来,下面信众的表情越来越虔诚肃穆,大家认真的向上天祈求着来年的平安丰顺,口中跟着音乐念念有词。由于道观里并没有烧大香,只有三支小香青烟飘摇,但檀香味却是越来越浓……
  终于时间慢慢的到了午夜0点,大科仪已经散场,卫邑也早就重新打开了三茅观的大门,门前已经有不少信众扛着高香等在那里。为了避免拥挤造成混乱,结束科仪的众人快速的收拾好科仪道场,严阵以待抢烧第一炷高香的信众……
  热闹的日子总是特别容易过,不知不觉中,正月十五上元节的法会就已经举行完了。谢涤初和卫邑两人在三茅观已经呆了足足一个月了。
  每天在道观里忙忙碌碌,接待各路信众,解签、写福、跟众道士一起做科仪,谢涤初还自己主持了一场小型的祈福科仪,主要对象就是学生。这是在众多信众的要求下蒋明给他在正月初七加的场。
  因为除夕那天曾翰说谢涤初是天京大学的学生,还是以全市第一、全省第二的名次考上的,众香客间就流传开他是文曲星下凡,都觉得如果他亲自主持一场为学生祈福的道场,能给众学子加持,让他们学业进步,所以纷纷向蒋明要求和预约,希望谢涤初能办一场科仪,对象就是各家读书的小孩。
  有人主动提出要求,并预约办科仪,蒋明当然是欢喜的,他征求了一下谢涤初的意见,就同意的信众的要求,并且将科仪的地点放在了三茅观的祖师殿三茅堂前,人数并不多,也就20个名额。腊月三十那个面生的信众,不知道从哪里听说了这件事,立刻来帮自己的孩子报了个名。
  学习这事,其实影响因素很多,有没有天赋,是不是勤奋,运气都可能会影响到。谢涤初是不觉得自己的一次科仪可以改变什么。不过他还是有所准备的,他认真的画了20张静心咒,又画了20张安神符,然后将两种符纸套叠在一起,用一个小小的塑料袋封装。到时入场的每一个学子,他都会送他们一个套符,以使他们学习的更有效率,休息的更充分。
  当晚科仪的主要内容,也是以《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为主,因为学生们都还年幼,这个时代各种外部的诱惑又太多,有的时候,并不是天赋不好,也不是不够勤奋,只是无法定下心来认真学习。在科仪开始前,谢涤初就向各位家长认真的解释了自己的想法,也跟他们说了,套符最好让孩子每天带着,如果因为某些因素遗失了或损毁了,可以再来观里求取。
  家长们都在心里暗暗下了决定,打算到时观察一段时间,如果真的有效,那每年都至少要来三茅观求一次符。
  正月十六一早,谢涤初就和卫邑离开了三茅观。这次离家,他心里有不舍,有眷念,也有无限的勇气。到目前为止,关于自己的身世,他基本上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知道最坏的结果,知道自己必须努力的方向,也知道自己最大的倚仗,他是不会轻易放弃的。
  在三茅观门口,谢涤初和谢清玄、蒋明、曾翰,还有他的两个小师侄并高升、钟子羽一一告别,然后跟卫邑两人踏着朝阳下了山。
  经过了一天的辗转,两人终于在夕阳的余晖里踏进了卫家祖宅的大门。
  卫家祖宅,位于豫州夏亭城,从周朝开始,就世居于此,期间也有避世隐居的时候,但只要时机合适,又总是会找机会回到这块地方,三千多年来,早已深深扎根在这块土地。现在的夏亭城,往上细数,几乎都有亲戚关系,这也导致婚配问题成了当地的一个老难题。某代精通医术的族长,曾经下令,为了优生优育,不许找当地人婚嫁。
  据卫家已经需要三间大屋才能放下的族谱记载,卫家第一代家主,是周文王姬昌第九子,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弟弟姬封。周武王立国后,实行分封制,姬封就被分到康地(今豫州夏亭城)建立了康国,后又因平乱有功,改封于殷商故都朝歌,建立了卫国,成为卫国和卫姓的始祖。
  现在的夏亭城,是华夏“五大名瓷”之一钧瓷的唯一产地,也是全国交易额前三的中药材产地,卫家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觑。
  卫家的祖宅,并不在夏亭城的市区,而是在夏亭城西北方向,距离市中心30公里的地方。那里现在被开发成了白沙湖风景区,是一个群山环抱的湖区,峰峦叠嶂、翠柏葱茂。夜可闻松涛阵阵、朝可观日出嵩门,夕可拾平湖晚霞,风景非常秀丽。而在群山的深处,被阵法保护的一处地方,正是卫家祖宅,一处已经存在了3000余年的建筑群。
  现在还在祖宅常住的,除了族长卫城,就只有负责打理祖宅事物的管事助理,和拱卫族长安全的安保人员了。平时,绝大部分族人都分散生活在夏亭城中,也有很多人离开夏亭城去其他地方发展。
  对于族人的未来发展,卫氏族规并没有硬性规定,除了继承了占卜能力的人必须永居祖宅之外,其他族人发展都很自由,按照各自兴趣,要是有能力,就自己出外闯荡,也可以在族内产业发展,但并不会得到特殊照顾。要是能力不足,那也只能平庸度过一生,如果出现违法犯罪之人,更是会被严加惩戒。
  卫家除了族长有绝对权力,长老团也有很大的权力可以制约族长。每五年一次,族内有能力的人可以自由竞争长老之职,长老们对于卫家庞大的各个产业群,有监管、审核的权利,而长老们的工作,又受到其他族人的监管,如若发现长老的违法行为,可以向族长举报,自会有人查证。千百年来,卫家早已形成了良好的监督发展体制。
  谢涤初紧紧抓着卫邑的手,跟着卫邑的脚步在林中穿行。这片区域,从外面看,就是一片密密麻麻的森林,参天的古树,比吴山上的香樟可高大多了,林中的杂草纵横交错,完全看不出有路的迹象。但是谢涤初跟在卫邑后面,发现卫邑每踏下一步,地上就会出现路的痕迹,两人一路走过,完全没有遇到任何阻碍。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