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和离行不行 完结+番外 (或许有一天)


  可那又怎么样呢?大势之下,战争的车轮碾压过了所有,推动着所有人直往目的而去。
  该说路以卿这几年花的钱没有白费,卫家军之前攻打秦国的练兵之举也不是玩笑。跟能征善战的卫家军相比,中原之地的地方驻军实在是不堪一击。
  今日攻一城,明日破两城,卫家军拉枯摧朽般攻破阻碍直取长安。
  路以卿骑在马上赶路时都在怀疑,如果他们的马更快些,或者将士们两条腿更能跑些,说不定卫家军攻城略地的速度还能更快。
  当然,在这种时候,快些也没什么不好。
  就在襄王将诏书传达天下后的第十天,卫家军终于带着一身杀戮之气,兵临长安城。
  卫家军已经来得很快了,但与身在长安城的襄王相比,他们来得无疑又有些晚。二十多天的时间差,等卫家军好不容易从西凉赶来了长安,长安的局势也早就被襄王掌控了。
  这其实也是早有所料的,毕竟襄王在朝中经营多年。莫说延康帝这会儿已经咽气许久了,便是他还在朝堂与襄王分庭抗礼的时候,襄王的势力也是隐隐压了他一头的。而现在人死如灯灭,朝中更没有多少人敢发声了,除了为延康帝的死善后之外,襄王可以说是高枕无忧。
  一切如他心意,皇位唾手可得,襄王终于按捺不住,越过延康帝的几个皇子登基了。
  等卫家军兵临城下时,他便穿着一身冕袍站在长安城楼上,居高临下的俯视着城外黑压压一片兵马。
  没有畏惧,没有忧虑,反而有些莫名的得意与兴奋。
  他挥手叫人拿来了弓箭,亲自将自己的诏书绑在了箭矢上,然后一箭射向了城外大军。
  襄王的箭法不错,或者说他身为“男主”本也是文武双全的存在——这一箭恰恰好射断了卫家军中一杆旗帜,旗帜倒下的瞬间引起了一小阵骚动,但也仅止于此了。
  绑在箭矢上的显眼诏书被取了下来,交到了卫大将军手中,其上内容毫不意外是招降的。
  卫大将军看完就轻飘飘扔去了一旁,卫景荣见状顺手捡了起来,一目十行看完之后忍不住冷笑了一声:“谁给他这么大脸?真当咱们十万大军跑长安是来郊游的,让走就走?!”
  襄王登基坐上了皇位,便自以为正统,可以号令天下。而更可笑的是他都没有去查圣旨的留底,就真的相信了卫家军是奉旨过来勤王的,于是在延康帝已经变成先帝的情况下,理所应当的命令这支“勤王大军”回归驻地,否则便要以叛国谋逆论处。
  讲真,众人还真没带怕的,谁叫卫家军人多势众,将士们的家眷还没在长安呢。
  卫大将军眼中终于露出了锋芒,他抬手冲着长安城一挥:“攻城!”
  作者有话要说:卫大将军:你以为我是这家前主人请来帮忙赶跑贼人的?不不不,我们自己就是土匪,来抢劫的!
  感谢在2020-04-16 04:41:20~2020-04-17 05:17:1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夜星星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凤凰花又开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10章 倒霉而已
  襄王大抵没有想过,曾经被克扣到食不果腹也依旧坚守边关的卫家军竟会真的生出反叛之心来。亦或者该说他太过自信, 总觉得自己登上皇位之后便是无所不能。
  总而言之, 卫家军选择攻城超出了他的预想, 也出乎了大多数人的设想。
  千里迢迢奉旨来勤王的军队,可下旨的皇帝都死了,他们又还有什么坚持的必要?这种时候难道不是该投靠新君, 乖乖听话回去吗?再退一步说,就算他们成功攻破长安, 诛杀了襄王这个乱臣贼子,可接下来呢?谁予他们论功行赏, 又由谁来接替这一堆烂摊子?
  隐隐约约, 有人窥见了一丝野心。但或许卫家军这些年来表现得实在太好太规矩了,这时候哪怕有人隐约猜到了什么, 可终究还是没有宣诸于口的。
  就这样, 稀里糊涂, 又或者明明白白打了起来。
  卫家军精锐之师, 长安却有高厚城墙做倚仗, 原本打起来也该是势均力敌的——古来都城被围之事虽然不多, 但也不是没有发生过,往往是城中人据城死守, 等着皇帝传令四方勤王。只是如今这局面却微妙,不提延康帝尸骨未寒,襄王得位不正且匆忙,卫家军本也是以勤王名义出现在这里的。
  不过不管其他人是怎么想的, 对于卫家军来说事情倒是简单。当兵的总是习惯听令,这时候不管对面站着的是谁,他们只管听从主帅之命便是。
  攻城战只打了三天,而且过程并不激烈,对于卫家军来说仿佛还在试探。
  这或许给了城中人一个错觉,觉得这场战事还会持续很久。可就在襄王与他信赖的臣属商量着要不要发勤王诏书的当口,这场还处于试探阶段的战争却是戛然而止了。
  第三日的半夜里,随着一阵“轰隆”巨响,长安城的城门被打开了。紧接着早有准备的卫家军一拥而入,趁着所有人都没来得及反应之前,长安的西城门便被拿下了。然后军队入城,接手四门,进逼皇宫,一切顺利得仿佛被演练过无数遍。
  期间卫家军秋毫无犯,又是夜里入的城,以至于翌日长安城中还是一片平和模样。绝大多数的百姓都没有意识到,刚刚开始的战事已经结束了,这一夜长安城中又经历了一场政变。
  路以卿是最后一批入城的,当她穿着盔甲骑着骏马踏入长安时,长安城中的百姓看见她也没露出丝毫异色——说起来这两天正在打仗,所以无论是夜里军队匆匆跑过的整齐脚步声,还是穿着盔甲骑马往来的将士似乎都是理所应当存在的,已不需要大惊小怪。
  长安城里平静得有些过分,路以卿虽然生不出什么重归故里的感慨,心下却颇不平静。大概受此影响,她对身边的同僚道:“本以为长安会有一场苦战,谁知竟就这般悄无声息的结束了。”
  同僚们欣喜之余,也跟她一样心情复杂,闻言便道:“确是如此,真想不到这般容易。”
  于是路以卿又问:“昨夜长安城门怎么回事,到底是谁开的?”
  这个问题不算机密,但路以卿身边品级不高的同僚们显然是不知道的,他们顶多猜测两句:“之前守着长安的除了骁骑营就是原本的长安驻军,左不过这两边有人弃暗投明,投靠了咱们。不然还能是襄王自己养的那些私兵背叛了他?”
  这话没毛病,可说了也跟没说一样,路以卿后来还是从卫景荣那里得到的答案。
  答案也很简单,卫景荣一脸不在意的说道:“骁骑营的统领萧赫原是我父亲的弟子。他向来尊师重道,这时候帮个小忙也不算什么。”
  路以卿听到这话简直不知该摆出什么表情,好半晌才道:“尊师重道也不是这样的吧?不是,这也不是重点,重点是既然知道萧赫是大将军的弟子,襄王脑子被门夹了,居然还敢用骁骑营守城?话说萧赫既然能配合开城门,他本人应该也没被除职拿下吧?”
  卫景荣听完也忍不住笑,又摆摆手:“哪里是如此。只是我与你说了萧赫身份,旁人并不知他是父亲弟子。早些年萧赫也曾去边关历练过,不过却是改换身份去的,是以旁人并不知这一重。”
  路以卿听完这才松了口气,总算不用为襄王的智商担忧了,他就是倒霉而已。
  ****************************************************************************
  卫家军这一路走来很是顺利,在旁人看来攻入长安的整个过程,简直是容易得过头了。
  然而身处局中的路以卿却看得分明,卫家军之所以能将这条路走得如此顺利,其实全赖卫大将军早有筹谋。从他准备的圣旨虎符,再到骗开的那些城池布置,乃至于如今说攻破长安就攻破长安,压根不给对手挣扎反抗的机会,这些都不是寻常人能做到的。
  至少路以卿扪心自问,她做不到,赚再多的钱也难做到这些——这其中的人脉与经营,都不是她一个小小商人能拥有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卫大将军也真没他表现得那般中正。
  不过事到如今,卫大将军这个主事人自然还是越精明强干越好,否则长安的残局实在不好收拾。
  路以卿摇摇头,不再想这许多。而就在她胡思乱想的当口,长安城中皇权的最后一道屏障,皇宫也被卫家军攻破了。可惜她当时并不在场,也没能看到襄王惊慌狼狈的模样。
  讲真,路以卿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挺冷静的,并没有太多大仇得报或者幸灾乐祸的情绪。反倒是过来与她说这些的卫景荣,说起襄王当时不可置信的惊慌模样,语气中满满都是嘲讽与解气——想当年克扣卫家军粮饷的风气,可就是从襄王党开始的,少将军可记仇了。
  一切看似尘埃落定,长安的局势转而被卫家军控制在手里,卫大将军便又召集了军中要紧人物一起议事。这回路以卿也到场了,并没有人将她排斥在外。
  卫大将军依旧坐在主位上,轻描淡写的将眼下局面说了说:“我等本是奉旨勤王而来,可惜奸佞凶狠,早将陛下谋害。如今那奸佞已被拿下,伏诛也是早晚,可我等的去路却成了问题。”说到这里顿了顿,才又道:“陛下没了,没人会与我们褒奖,甚至如今整个梁国都无主。”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